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路弯弯 >

第1742部分

官路弯弯-第1742部分

小说: 官路弯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毅道:“就是要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公车,进行全新的改革。”

    蒋为民双目圆瞪,沉声问道:“怎么改?每个机关,发几辆新车吗?”

    “哈哈哈!”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李毅道:“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蒋为民道:“那要怎么改?”

    李毅道:“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或全部取消,只有公务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此言一出,众皆瞪目!

    随即,大家便开始议论,有的说这不可能,有的说这是子虚乌有,有的说这是空穴来风,有的说这是李毅的臆测。

    说的也是啊,现在党政机关里的公车,只有越增越多的趋势,怎么可能减少?还一下子就减得这么彻底!减少这么多车子!

    这可能吗?起码,大家的心里,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消息的!

    蒋为民道:“这怎么可能?我们完全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你又是从何得知的?”

    李毅道:“实不相瞒,我妻子就在国家发改委工作,她早就跟我说过了,她们单位,早已暗中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用不了多久,这一份调研报告,就会变成红头文件,下发到咱们手里了!”

    蒋为民半信半疑,但见李毅言之凿凿,倒也不敢断定这就是骗人的小道消息。

    他知道李毅的来历和分量,也知道李毅妻子的确是在国家发改委工作,而且级别并不低。

    李毅能在第一时间里,得知这些内部消息,并不稀奇。

    有很多的政策法规,尤其是激锐改革方面的,在实施之前,都会先进行一个摸底和调研,而这种行为,往往是小范围里面的,外界的人,并不一定清楚实情。

    现在,李毅却把枕边之言,告诉了众人,这也算是提前泄漏机密了。

    如果这个消息是可靠的,那这可是一项不得了也是一项了不得的改革!

    众人一时间陷入深思之中,没有人吭声。

    李毅道:“衡量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文明的进退,还有民生的优劣。”

    蒋为民的思绪,被李毅拉了回来,重复了一句:“文明的进退,民生的优劣?”

    李毅道:“抛开一切政治因素不谈,我们也不能做这种仗势欺民的事情。身为教育部领导,可以不管民生优劣,只顾自己有一个停车之地吗?”

    蒋为民低头沉吟不绝。

    李毅道:“蒋部长,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如果我们部里在这个时候,驱赶商人,大建停车场,你想想,会给中央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领导们会怎么看我们这届领导班子?”

    这句话,戳到了蒋为民的死穴。

    而且,李毅说得很艺术,并没有说是蒋为民一个人的荣辱,而是说整个领导班子,这既团结了所有的人,又把其它同志也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其它同志当然不想被上级领导“另眼相看”,所以,他们也要站在李毅这边,帮李毅说话。

    副部长郝海军头一个发言:“蒋部长,我以为,此事应该暂缓,看看中央的政策怎么变动再做其它打算。”

    康有德马上接话道:“对,这个停车场,并不是十分必须,也不迫切,不必急于这一时去建造。依我看,还是等等看吧!”

    其它几个同志,也都劝蒋为民,要他再三考虑,不要轻动妄为。

    本来呢,蒋为民是有三分悔意的,尤其是李毅说到了中央有可能施行新的车改政策时,他就意动了,想收回成命。

    可是,现在,众党组成员们,一个二个,都支持起李毅的意见来了!

    这种一边倒的态度,反而激怒了蒋为民。

    “政令已经下达,岂能朝令夕改?”蒋为民板着脸,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那些房子,必须收回来!至于建不建停车场,到时再议吧!”

    李毅皱眉道:“那收回来做什么?空置?租给商人们,起码还有一份获利,又能让商人们得到实惠,让机关里的同志们得到便利,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蒋为民道:“关于此事,我意已决!收回来,就建停车场!就算将来某一天,要实行公车改革,谁知道是怎么个改法?就算改了,部里还是有车的,也需要一个大一点的停车场。所以,我并不以为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个人固执起来,往往是义无返顾,无人可以拉回头来。

    现在的蒋为民就是如此,他不为别的,就是争一口气,争一个权威!

    你李毅不是反对吗?我偏偏就坚持,你能耐我何?

第九卷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又闻火药味() 
李毅的确不能耐何蒋为民。

    蒋为民是一把手,在这些问题上,他说了算。

    何况,蒋为民又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决定,几场平常不过的明争暗斗罢了!

    李毅又何必和他撕翻脸?

    但这场较量,明看着是蒋为民胜利了,因为他独排众议,把大家都支持的事情反对得十分彻底,从而达到了他坚持己见的目的。

    可是,他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用处?得罪了这么多的党组成员不算,还让人看到了他浑身是刺却难掩内心软弱的一面。

    在众人眼里,蒋为民其实就是一个孤独的失败者,他之所以如此激动和愤怒,只不过是在用身上的刺,来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罢了。

    李毅微微一笑,自不会与他一般计较。

    接下来,蒋为民又议了几个人事问题,大都是无关痛痒的低级职位。

    在这些人事问题上,蒋为民表现出了强大的占有欲和一把手的权威,几乎是不容任何人窥视,只按照他的既定方针来施行。

    他说要调动谁就调动谁,他说要扶谁上位就谁上位,他说要整谁就整谁。

    用的是一种不容人反驳的命令式的语句,似乎要把刚才失去的威信,全部找回来。

    李毅没有在这些小问题上纠结,其它成员也都表现得很顺从。

    看起来,蒋为民过得重拾雄内,主宰党组会议,无人堪与其为敌。

    可是,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这种气氛有些诡异。

    众人怀着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重,而是一种怜悯。

    蒋为民毕竟是一把手,而刚才又一再受挫。让他像一头愤怒的雄狮,只不过。这头雄狮,已经垂垂老矣。

    面对这发怒的暮年老狮,众人都心生恻隐之心,不想再和他争斗,看着他伸出尖锐却不再锋利的爪子,四处张狂,旁边之人,反而扔出一些小鸡小鸟。喂给他吃,以满足他内心对猎物的渴望。

    蒋为民连着议了几个人事,然后说到:“有一件事,我之前已经提到过,也轻轻的带了一笔,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详谈。那就是成立汉语学院总部机构的事情。”

    李毅一听到这话,马上坐正了下身子,同时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他要润润喉。做好随时讲话的准备。

    蒋为民扫视众人,刚才一路得胜的雄姿,让他大为满意。他大声说道:“这是个新机构,现在咱们就定下这个班子的成员吧!”

    没有人说话,这给了蒋为民一种假象,以为自己还可以继续披荆斩棘,于是说下去:“这个机构,就设定为司局级别,至于名称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国家汉语学院办公室。简称汉办。至于内设机构,可以设立综合处、人事处、会计审计处、财务处、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师资处、志愿者工作处、教材处、考试处、奖学金处、综合文化处、汉学研究工作处、对外联络处、交流处、后勤处等处室。接下来。我们就要议议这些部门的人选……”

    会议室里立即引发一阵不小的骚动。

    刚才的人事议题,只不过是几个无关紧要的职位的异动。众人既不想争,也知道争不到。

    而现在,一个全新的机构即将产生!

    这得安排多少人?绝对是一块大蛋糕啊!

    于是,众人都转动脑子,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李毅说道:“蒋部长,你的意思是,要将这个机构,做为行政机构吗?”

    蒋为民道:“当然。这个机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自喻的。”

    李毅道:“我觉得不妥,这是一个事业性的服务机构,做为一个事业单位就足够了。这个机构要做的,也没有什么跟行政相关的事务。完全不必要当做一个行政机构。”

    蒋为民眉头一扬,心想好你个李毅,又站出来说话了是不是?

    李毅道:“刚才你设定的那些处室,大部分是可以的。但是不是过多了?”

    蒋为民道:“一个司局级别的机构,不设立这么多的处室?那成什么样子了?”

    李毅道:“整个国家都在讲求精兵简政,中央一再进行机构重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权力重复、人员繁杂、机构臃肿的现状。我们新成立的机构,应该以精简为要。”

    蒋为民道:“精简是要精简,但也不能精到没有,简到无吧?”

    李毅道:“我以为,有些处室功能单一,可以和其它处室合并。另外,我们的汉语学院,将来是要开设到全世界去的,因此,我们还要增设几个重要的处室。比如说亚非学院处、美大学院处、欧洲学院处。这三个处室,是必不可少的。”

    蒋为民嘿嘿笑道:“李毅同志,你刚才还在讲,要精简,要合并,现在怎么又越设越多了呢?你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李毅道:“蒋部长,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我的意思是,除了这三个学院处室之外,再设立一个综合处,一个财务处,一个审计处,一个会计处,一个人事处,就足够了。因为财务必须透明,也必须三方制衡和监督,所以分量理应加重,至于其它的,完全可以撤并了事。”

    蒋为民冷笑道:“你当这是在过家家吗?这可是一个单位的设立!”

    李毅道:“凡事都未必要比照以前的惯例,我们可以在摸索中进行改革嘛!像什么后勤处,完全可以并入综合处。其它的处室,也可以分并到几个处室下面,如此,就可以精兵简政了。”

    蒋为民道:“不行!设立的处室少了,但事情却不会少,这样一来,仅余的几个处室,就会手握重权,一个人下面,管着好几摊子人马,且不说这领导是不是忙得过来,单是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管,就会失去控制!我以为不妥!”

    李毅道:“权力的监管,有上级领导,有纪检组,有监察室,还有年度和季度的考核和监督,只要这些做到位了,谁还敢胡来?相反,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位,就算只管一个小部门,只管一件事,也同样有钻空子贪污的机会!”

    蒋为民双眉峰聚,沉声道:“李毅同志,你这是想做什么?那么大的一个机构,将来更要把学院开设到全球各国去!这么少的处室,怎么够用?到时候,办事的人来了,却找不到相应的处室,事务无人处理!那个时候,谁来负这个责?”

    李毅道:“兵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精兵,抵过一群庸兵。”

    蒋为民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蒋为民用的,都是庸兵不成?”

    呃?众人再次听出火药味来了。

    蒋为民总喜欢将工作上的讨论和争议,引发到人身上来,上纲上线。

    李毅淡然说道:“蒋部长,我们现在只是在就事论事,我并没有针对你个人。也请你不要再自贴标签。”

    蒋为民断喝道:“什么叫我自贴标贴?你刚才说什么一个精兵,一群庸兵,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我听不明白吗?你手下的都是精兵?我手下的,全是庸兵?”

    李毅道:“我并无此意。我跟大家说一件事吧,我在益州当市长时,曾经做过一项改革。那就是设立政务服务窗口。平时需要几十个政务机构,一幢行政大楼才能办的事情,只需要几个服务窗口,几个工作人员,一间办公室,就全部搞定,办事的人还不需要东奔西找,所有的事务,全在一间房子里办妥。而且,该找谁,盖章人在哪里,一目了然,井然有序。平时要花几个星期才能办完的事情,到了服务窗口,十几分钟就全部搞定了。这就是效率!”

    众人都看着李毅,听他侃侃而谈。

    于胜笑道:“那就跟去食堂吃饭一样,想要什么,就去哪个窗口点菜,一圈下来,饭菜汤面点甜食水果什么的,全齐了,只需要短短的时间,就能让我们吃饱喝足,满意而归。”

    李毅道:“于胜同志这比喻,虽然粗,但很精到。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蒋为民道:“这么说起来,我们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像食堂大婶一样,站在窗口里,打菜添饭了?”

    李毅道:“这才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啊!”

    蒋为民顿时噎住。

    李毅道:“我们做教育工作的,更不能端起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能过于官权化,而应该多一些服务意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务。汉语学院的开设,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些做行政管理的,更应该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而不是像官老爷一般,坐在深院高楼里,用几十个机构处室,将一点点工作,人为的格成几十份,你推我,我推你,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异常复杂。”

    副部长王育玲点头说道:“我赞成李毅同志的意见,能精简的,就不要复杂。简单,就是一种美。汉语学院是要面向世界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高效的办事方式,来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不是将一个臃肿拖拉的办事机构,展示在外国人面前。”

第九卷 第二百七十章 我坚持,请考虑!() 
蒋为民脸色阴郁,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李毅不强势则已,一旦强势起来,怎么就这么厉害?

    咄咄逼人!步步紧逼!

    蒋为民在思量,如果投票决定的话,自己能胜过李毅吗?

    投票,这个以前无往不利的神器,在遇见李毅之后,完全不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