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第1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凤平呵呵笑道:“这个小同志,挺有见解的嘛!既然你想到了,怎么不给海江市的管理者上书建言呢?”
徐冰苦笑着摇摇头:“我曾经写过一遍小文章,‘论古城的新旧’,投到了东海日报,本来收到了编辑通知。说我的这篇文章,可以发表,但是后来双被取消了,连理由都没有给一个。我估计是被因为唱反调,被某人给阻截了吧!新闻舆论,要为政治生活服务嘛!能够理解。”
谈话间,车子来到了旧城区。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车水马龙,也没有稠密的人烟。
相反,整个旧城区,显得十分的冷寂。外面宽阔的街道上,见不到一个行人。
“这条马路是新修的,八车道。整齐规范,”徐冰说道:“就是为了旧城改造顺利进行而修建的。”
梁凤平道:“康岳文还是下了本钱的啊!”
李毅道:“不是说在进行旧城拆建吗?怎么不见工人?”
梁凤平道:“省里、市里,意见都不统一,康岳文的主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后续资金不到位,他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不只是旧老这边的工地,就连河西新城的工地,也全部停工了。”
车子围绕着旧城。缓缓转圈,李毅透过车窗望出去。
整个旧城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车子先达到第一部分,是已经改建好了的。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排列得整齐有序,这就是经过规划和拆迁改造之后的新面貌。街头有牌坊,街道里面,是青石铺路,两边店铺林立,但却行人稀少,店铺的开张率,也不到一半。
“这是康岳文搞出来的样板区。”徐冰讲解道:“前年就搞起来了,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到将来旧城的模样,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李毅道:“前年就搞起来了?两年时间,这里的店铺都没有搞起来?”
徐冰道:“以前倒是全租出去了的,后来没有什么生意,过半的个体户都倒闭走人了。”
梁凤平道:“这里天天在施工,灰尘满天,地面脏乱,能有几个游客会到这里来游玩?顶多就是两个大小长假,这里才有点生意可做。”
徐冰道:“就是这样的。所以,很多小老板,根本就撑不下去,也等不到整座老城全部完工的那一天,就关铺走人了。”
李毅蹙眉道:“这岂不是劳民伤财,还损害了个体户的利益吗?他们投入时间和本钱,结果却是亏损而去。有些小老板,大多是借钱做生意的,冲着这政府办的旅游商业街而来,结果却亏本而回。唉!”
梁凤平道:“这是康岳文过于冒进了。应该多等几年,等整个旧城改造完成,再全面招商招租,那就能起到一炮而红的效果,现在搞成这样,嘿嘿!难搞了!”
车子到达旧城区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已经谈好了征地合同,并进行了拆迁,正在施工的部分。
整个工地上,望过去一片灰濛濛的,又乱又脏,起重机、挖掘机、脚手架,建筑材料,堆得到处都是,却见不到一个施工的工人。
这片施工区,是整个旧城区最大的,占到了五分之三的部分。
因为这片施工区的突然停工,整个旧城区,显得破旧不堪,除了那条新修的马路之外,整个就像一个垃圾回收场。
“这是康岳文规划中的第二期工程,只要这期工程完成,那这个旧城改造,也就成功了一半。可惜,事情才做到了一半,就被腰斩了!”梁凤平感慨的说道:“这里看过去,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你们看,那边不远处,就是高速公路,从高速公路上,还可以看到这片城区呢!”
徐冰道:“海江市选择这里,就是为了打响旅游牌,所以才选择了高速公路旁边的这一块旧城区。”
梁凤平冷笑道:“可惜,这张美丽名片,没有打造成功,反而失败得一塌糊涂!从高速公路上经过的车主,都能看到这片巨大的垃圾场了!”
李毅道:“停工多久了?”
梁凤平道:“有一阵了,而且还没有复工的日期。康岳文投进来的钱,有一半是从银行贷款的,现在银行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收回了余下的贷款。康岳文手里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断裂开来,无钱以继,只能停工。”
李毅道:“如此一来,那河西的新城工程,也停了?”
梁凤平道:“可不是停了吗?现在的康岳文,估计焦头烂额了吧?那么多的施工方,等于他开工资呢!还有那么多的拆迁房,等着住进新房呢!他这个摊子要是收拾不好,嘿嘿,他这仕途,堪忧了!”
难怪张广明会这么着急,原来,事态真的很严重了,到了再不处理就不行的地步!
车子到达旧城区的第三部分。
也就是没有谈成拆迁事宜的部分,这里面,仍然居住有人,徐冰的奶奶,就住在这里面,还有许多没有搬走的人,也住在里面。
“政府和他们谈不拢,一怒之下,就在外面建了一道围墙,把这些不肯搬迁的,全给围了起来,让他们没有其它的出口,只能从前面出去,还要经过那片施工的工地。”徐冰道:“生活变得很不方便了。”
李毅道:“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徐冰笑道:“其实,他们也拦不住,瞧,里面的人,把围墙砸破了,照样开出一条路来。”
李毅问:“这里面还住了多少人?”
徐冰道:“还有上千人呢!”
李毅道:“进去看看。”
车子在那段被人工破坏的墙体边停下来,四人下了车,走进围墙里面去。
里面虽然还住了上千人,但此刻是上班时间,年轻人都外出干活去了,孩子们也都上学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
今天阳光晴好,很多老人都搬了椅子,坐在门口晒太阳。
这些老民居,楼层都很低,阳光可以直射到家门口。
“这些是真正的老建筑,清代留下来的。”梁凤平指着两侧低矮的古建筑说道:“你看这门墙,还保留着一百多年的风格,这门前的木柱,也是老物。”
走在这里面,李毅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因为这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而新鲜。
这些房子,比坐在门口的掉了牙的老人还要老,它们经受了一个世纪以上的风雨洗礼,如今面临城市扩张改建的命运,而守护它们的,却是这一群曾和它们相守一生的老人。
前面槐树下,有几个老人坐着聊天,李毅便走了过去,和他们搭讪。
不愧是大城市的老人,虽然上了年纪,普通话却说得溜圆。
那几个老人,一看李毅他们的行头,就问:“你们是政府的人吧?”
李毅呵呵一笑:“老人家,我们是政府的人,但不是海江市政府的人。”
“政府,你们怎么不搞拆迁了啊?是暂时不搞?还是以后都不搞了?房子也不建了吗?”一个老人问。
李毅不知怎么回答。
梁凤平说道:“老人家,那你是盼着拆迁呢?还是不想拆迁?”
老人说:“以前要来拆的时候,我们都不想拆,现在听说不拆了,咱们反倒想拆了。”
李毅心想,也许,这些人并不是不想被拆迁,只是想等到最后,等来一个好价钱吧?
只不过,人算岂如天算?
现在不拆了,着急的,反而是这些没被拆迁的户主。
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该查查了()
李毅连着问了好几户人,得到的信息,都让人十分意外,这些以前的拒拆户们,现在却盼着政府来征收。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政府打算放弃这片旧城,不再搞开发,也不再搞征收。
于是,还没有被拆迁的人市民开始慌神了,政府不投入了,也就意味首他们不能再坐地起价,只能继续在这老房子里住下去。
“生活不方便了,以前附近有一个菜市场,现在菜市场搬走了,买个菜,还得坐公交车跑老远的路。”
“旁边的工地,又脏又乱,一下雨,脏水就流得到处都是,附近的绿化被挖走,也没有重新种植起来。这里的环境,太差了。”
“老城区大部分的人都走了,剩下一小半不愿意走的,人还是少了许多,这里,不好玩了,也不热闹了。还是要人多的地方才热闹。”
“政府,你们啥时候再来征收?我们愿意被征收了!”
这些话,基本上代表了这些百姓的心声和愿望。
梁凤平叹道:“瞧,这才几天时间,就已经人心不定了。”
李毅道:“政府要是用一招来征地,那倒是很容易达到目的。”
梁凤平笑道:“可惜,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方法,人人都懂,却鲜有人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钱多插嘴道:“政府是强势方,怎么可能让步和退让呢?”
李毅摆摆手:“这事就先不议了。咱们去河西新城看看情况吧!徐冰,你要不要回去看看奶奶?”
徐冰道:“我还是等下班后再回去看她老人家吧。”
李毅他们走出来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政府来了人,都跟随在他们身后,七嘴八舌的问出各种问题。而问得最多的,就是政府何时恢复征地和施工。
对此,李毅却无法回答。他只是来看看情况的,又不是项目主管。
“以前康市长经常来这边走动的。现在都不见他的影子了。”
“康市长其实也算是一个好官,要不是我们死守着这地不肯放,他早就把这片旧城全收去了。是不是我们让康市长伤心了?”
善良的人们,总爱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
李毅驻足,对百姓说道:“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请大家理性的生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政府总会给这片旧城、还有这片旧城上生活的市民,一个满意的交待。”
去往河西新城的路上。徐冰说道:“康岳民同志在市民中的官声还算好的。”
李毅心想,康岳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小薰的姐姐,到底是不是康岳民所杀呢?
这其中的事情不弄清楚,李毅很难下决定,说康岳民是一个好官。
河西新城的建设,速度比旧城拆建工程要快得多,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正在建立和完善。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地。周边也大多是渔塘,算是农村了。这边的拆迁工作,比旧城快速和顺利的多。村民本就没有多少收入,能得到拆迁补偿,是许多人盼望的事情。所以,征地和拆迁工作,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困难。”徐冰向李毅介绍,看来,他对这一片的情况,也比较熟悉。
梁凤平道:“新城的建设,一方面是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是招商引资。现在还在施工的。就是开发商在施工。”
李毅问道:“旧城拆迁户的安置房呢?已经建成了吗?”
梁凤平道:“大部分已经完工了。”
李毅道:“还好。”
众人在河西新城转悠的时候,忽见前方聚集了一堆人。隐约还可看见镁光灯在闪。
“毅少,前面有情况。”钱多放缓了车速,慢慢的开过去。
“李副省长,那不是康岳文同志一行人吗?”徐冰指着那堆人,回头对李毅说道:“中间那个穿白衬衫和西装的,个头不高,身形偏瘦的,就是康岳文同志。”
“哦?”李毅探头望去。
康岳文长得实在很普通,扔在人堆里,就跟一个普通百姓一模一样,要不是徐冰提醒,从来没见过康岳文的李毅,绝对认他不出。
“他怎么会在这里?”梁凤平道:“难道他还不知道,他屁股下面的座位,已经被很多狼盯着了吗?还有闲心来这里逛荡。”
李毅笑道:“梁老,你积点口德吧。说不定他是来视察工作的呢?”
梁凤平冷笑一声:“要说工作的重要性,旧城改造比新城建设,要重要百倍。怎么不见他去旧城区逛?”
李毅道:“你看他,鞋子上全是泥土呢!可见是刚从工地上下来的,能这么用心工作的人,也算是难得了。”
“也许是因为有记者在场,做秀给大家看吧!”梁凤平对一个人有了成见,就很难消除,不管这个人做了什么,总觉得他是别有所图。
“毅少,要不要过去看看?”钱多问。
李毅摇摇头:“不必了,走吧!”
钱多嗯了一声,车子从那堆人旁边驶过。
李毅只能看到,康岳文正滔滔不绝的在说着什么,围在他身边的,是一群政府官员和电视台的记者。
这次查探,非但没有解决李毅心里的疑问,反而更重了。
他仍然无法确定,康岳文到底是一个好同志,还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
其实,想知道康岳文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只要查清楚小薰姐姐的案件,就能明白。
李毅想到了省公安厅的副厅长赵国山。
回省府的路上,李毅打电话给赵国山,问他有没有空,有空的话,想请他出来喝杯茶。
赵国山笑道:“李副省长,你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我就行了。哪用得着这么客气啊?”
李毅道:“事情有些复杂,三言两语讲不好。”
赵国山道:“行,您定地方,我马上赶到。”
李毅也不知道海江市哪里有适合谈事的茶楼,便看向梁凤平。
梁凤平轻声说道:“青山南路,有一家茶馆,叫竹林风,那是一个雅静所在。”
李毅便把地址告诉了赵国山。
前座的徐冰,见李毅放下电话,便说道:“李副省长,你在前面放下我,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吧。”
李毅笑道:“回去做什么?跟我去喝茶吧!”
徐冰啊了一声,受宠若惊,身子坐得更加端正了。
到达竹林风茶楼,果见好一个幽雅所在,雅就雅在,茶楼的门口,居然辟出一块空地来,做成篱笆的形式,里面种了十几竿修竹。规模虽然不大,却是别有风韵,在这大都市里,更显别致风雅。
竹林风三个大字招牌,黑底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