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第6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国荣笑道:“好,一切都挺好的。你在江州怎么样?”
李毅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顺势说道:“不怎么样啊。夹在中间难做人呐,伯父传授我几招官场行走的秘笈呗!”
林国荣道:“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当官的秘笈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你接触得多了,层次自然就不同了,你的感受和待人处世的原则也会发生变化。我也是官场中人,只缘身在此山,云深不知处啊!”
李毅道:“现在江南省官场风云变化,我想向您讨教一二。”便把江南省官场的情况跟林国荣说了一遍。
林国荣沉吟道:“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就会联结其中一个,以抗衡另外一个。据你所说,吴东方同志对你很欣赏,那你就可以顺势而为,多跟他接触,达成同盟,以对抗蔡延边对你可能的打压。”
李毅道:“可吴东方这个人也并不地道,我不想跟他有太多关系。”
林国荣沉声道:“你是在挑盟友,又不是在挑媳妇,还要求人家多完美呢?只要他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即可!”
!#
 》
第356章 繁忙的六月()
第356章
繁忙的六月
李毅道:“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就是走不过自己心里的那个坎。小…说…网。
请牢记有些人,我不屑为伍。”
林国荣说道:“那你想怎么样破解这个局呢?”
李毅道:“我想请伯父帮帮忙,看看能不能把温书记从南方省调到江南省来。”
林国荣道:“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但是玉溪同志单枪匹马前去江南省,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啊!他在南方省的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呢,转眼就要调离了。都说树挪死,人挪活,但老这么挪来挪去的,怎么扎根啊!”
李毅道:“我听说温书记已经定下来要调离南方省了,反正是要调离,那也可以来江南省啊。局面总可以慢慢打开嘛!”
林国荣沉吟良久,说道:“行,我跟玉溪商量商量吧!不过,省委书记这种大动作,中央自有他的考虑,我们说出来的话,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不敢打包票。”
李毅道:“我相信伯父的实力。”
林国荣笑骂道:“臭小子,你还激我的将了?我们在上层运作,也需要一个好的借口啊,你这么聪明,能不能替我们找出一个好借口来?”
李毅明白林国荣的意思,说道:“我尽量吧!”
这个晚上,李毅一直在跟各方面的人进行沟通,忙到很晚才入睡。
五月底到六月底,是李毅最忙碌的一个时期。
五月是江南省冬小麦的灌浆盛期,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
而这个月,江南省一改往日的阴雨连绵之势,持续了很久的高温天气。
李毅在五月份的农业工作会议中要求,各地要采取措施防御干热风,土壤墒情差的麦田要浇麦黄水,部分地区的春播作物要注意查看墒情,墒情较差的地块结合间苗、定苗,点、片浇水,减轻灾情,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李毅亲临一线,指导各地农业工作。
6月份是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李毅在农业工作会议中指出,各地在做好冬小麦灌浆后期管理的同时,应提早做好夏播争时抢种准备。
李毅是过来人,知道麦套稻这个技术一旦传播开来,肯定能让农民增产增收,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求江州市所有适合麦套稻技术的农田,全部开展麦套稻种植。""
弹窗广
全文字t
t下载
为了给农民们传播麦套稻技术,李毅不辞辛苦,从每个村里选出几个劳动代表,进行集体培训,再由这些人去村里培训其它村民。
这次种植,关系到江州市今后一年内的农民收成和收入,李毅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现在全市的良田,基本上全部遵照李毅的指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麦套稻种植工作。如果这些良田全部歉收的话,那李毅将成为江州农民的大罪人!
李毅深知个中厉害,他给麦套稻项目的相关领导人下了死命令,这个项目,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李毅亲自走上田间地陇,给农民们讲解麦套稻的概念和其优越性,以及政府为什么要推广这个项目。
李毅自己已经摸透了麦套稻技术的精华所在,讲解起来也就头头是道,加之他不厌其烦,很有耐心的教导农民,赢得了农民们的好感。
江州各个区县的农田里,到哪都能看到李毅同志的身影,也能听到他用富于磁性的声音向农民兄弟们讲解技术……
麦套稻,需要在麦收前15…20天开始播种新的稻种。
每亩用稻种5…6公斤,药剂浸种至“露白”,包衣后人工套播于麦田或油菜田。
播种后自当天傍晚灌一次水,速灌速排,确保第二天出太阳前沟内无积水。
麦子成熟后,机收或人工收获均可。
机收或人工收获,均要留茬30厘米左右,收下的秸草要及时均匀散开,如草量过大可将部分就近埋入麦田一套沟内
麦收后半个月内要及时做好移密补稀工作,确保每亩基本苗8…10万,以构建高产群体。
李毅还教农民们如何有效的除草,一封二杀三拔。一封,就是用农药进行封杀。二杀,就是挑杀,即对杂草发生严重或第一次封杀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应在让茬后20天内针对田间草相,选择对路药剂进行挑杀。三拔,即对难以防除的、草龄较大的杂草进行人工拔除。
李毅还要教农民们怎么样进行科学的施肥和水浆管理。
这天,李毅正在西泽区的农村里,向农民们传播麦套稻的技术:“肥料配比上应稳氮补磷钾,一般亩施纯氮18公斤……在建立水层后,立即亩施20…30公斤复合肥或碳铵,一周后追施第二次肥,再一周后施第三次肥,并视苗情定肥料品种、定施肥数量……”
西泽区的农业局相关领导和一众人等,都围在李毅身后。
电视台的同志们,正变换着各个方位,对李毅同志进行拍摄。
李毅讲解完毕完,对电视台的同志道:“谁叫你们来的?”
一个记者回答道:“李书记,我们是省电视台的,我们听说今年气候不好,很多省份都不同程度的歉收,我们省内其它市也都遭到灾。而江州市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歉收,还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五。您身为江州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主管江州农业工作,请问您能说说江州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吗?”
李毅指了指前后跟着的一众农民,说道:“奇迹,就是由他们创造的,你们多去采访采访他们吧,没有农民们的辛苦工作,我们江州市今天的粮食产量,怎么会跌至低谷呢!我个人只是尽了自己的份内之职罢了。关于我的镜头,请你们剪掉,我不想把工作带入到新闻里去。”
但农民们向来都是有恩记恩的人,喝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今天的冬小麦收成很好,靠的是谁?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记者们将镜头对准了这群质朴的农民,农民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诉说,都说这是李毅书记的功劳,若不是李书记教他们排水抗涝,又教他们各种技术,今年的冬小麦不可能得到丰收。
民众的口碑,远远胜过自吹自擂。
李毅虽然没有在镜头前说过一句话,但农民们的语话,却深入民心。
李毅看了这期节目后,颇为感动,觉得自己这些天来的辛苦完全值了。
夏收夏种工作,在李毅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麦套稻技术的推广,让农民们从繁重的农田工作中解放出来。
往年,麦子收割后,马上就要犁田、耙田,还要种秧、插秧,动用人力和牛力,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因为实行了麦套稻技术,小麦还没有收割,种子就已经撒播下去了,不需要再弯腰驼背,只需要在田中走几趟,就能把种子播完。
很多农民兄弟都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田不犁不肥啊,这种子撒下去,能有收成?能发出芽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几天过后,掰开那些麦子来看,可以从田里发现嫩绿的小秧苗呢!
李毅又带领农民们参观了麦套稻试验基地,坚定了他们的种植决心。
江南省的农业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临近的省市里,频发新闻。
关于这次异常,后世有人做了分析,据某些专家学者们的考证,这次气象异常的原因,大抵如下:
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华夏国的北方和长江一带形成了两个大的降雨区。
欧亚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积雪较多。
退,位置偏南偏西,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长江上游一带暴雨现象发生极为频繁。
克海三个地区出现阻塞高压形势,造成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较易南下,这也是长江一带多雨的原因之一。
6月12日至6月27日,因为下雨,鄱阳湖水系爆发洪水,抚河、昌江、信江水位超高,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洞庭湖水系也发生了洪水。
这两个湖的洪水流入了长江,24日起,长江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这个时候,江州的农业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李毅最繁忙的时间过去了,好不容易想喘口气休息一会儿时,洪峰警戒逼近了江州。
李毅近来忙着农业工作,但也没有放下江州的防洪工作。他缓下气来,马上就投入到抗洪工作中去。
李毅再次检查了堤坝和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也是李毅鼓捣起来的,这对江州人民来说,是防止被水淹的第二道屏障!
最后,李毅在检查防汛物质时,发现购买的数量严重不足。
李毅当即严查,查来查去,原来是市财政不能拨钱,原本十份的钱,市财政只拨了两份!
这两份钱经过重重克扣之后,真正用于买防汛抗洪应急物质的,还不到一成!
李毅愤怒了!
第357章 甘当冤大头()
  第357章 甘当冤大头
李毅直接找到张正贵,沉声问道:“张市长,防汛抗洪物质怎么买的那么少啊?这洪峰眼看都要来了,到时物资不够用,是会死人的!”
张正贵拂然不悦,缓缓将身子靠在椅背上,点了支烟,慢条斯理地说道:“李毅同志,这个事情嘛,你不用着急,物资不是已经买回来了吗?”
李毅道:“张市长,可这跟我们当初讨论的数目相差太多了啊!只有十分之一呢!等洪水涨到,我们拿什么去救人?”
张正贵道:“李毅同志啊,总在听你说什么洪水啊,大水啊,你看看,江州的天,是那么的晴朗,连雨都没有下呢,,怎么可能发洪水?”
李毅道:“张市长,长江上游大量降雨,上游出现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现象。长江之水汹涌而下,咱们吴江窄狭,又处于长江下游,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如果不做好万全的防范措施,将来会出大事的。”
张正贵嘿嘿笑道:“李毅同志,不只你在关心国家大事,我也天天看新闻呢。我听说现在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洪水量减少,长江中下游水位曾回落明显呢!看来这次长江涨水,又是有惊无险呐!你太过杞人忧天了。”
李毅道:“这只是暂时性的现象,七月中旬之后,长江中下游将再次迎来强降雨,到时洪峰将一波紧接一波,一波强过一波!以我们吴江大堤的抵抗能力和江州的排水能力,是无法避免这次灾害的。”
张正贵笑道:“李毅同志,这我就不懂了,你不是花了那么多钱,建什么城市和农田排水系统吗?怎么现在洪水来了,你就怕了?说排水系统不行了?”
李毅道:“张市长,时间仓促,我们的排水系统还没有完善,很多地下工程还在施工阶段,普通的积涝还能对付,但碰上这百年难遇的大洪水,这套城市排水系统,还稍显薄弱。这场洪水如果推辞到明年才来,或是我早来江州一年,那就不怕这鬼日的洪水了!”
张正贵皱了皱眉头,李毅的话刺痛了他的敏感神经。李毅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分明是在指责江州以前的官吏们都是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搞好江州的城市排水系统。
“李毅同志,江州是座古城,几千年来,也没见发生过什么被水淹没的事情,你说的话太过吓人了吧!”张正贵道:“防汛物质年年都有准备,今年准备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李毅道:“张市长,我翻阅过江州志,也查阅过史料,江州历史上的记载,只要长江流域发洪水,吴江肯定会水位暴涨,好几次大堤都决了堤,淹死生命无数,毁坏良田不计其数!建国后,就是五四年那场大洪水,江州就损失惨重,自那之后,江州人民就重视水利,运用人力物力,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
“但这些水库都有些年头了,年久失修,直到近两年,中央再次重视水利工程的修缮工作,这才得以修补,但也只是修补,并没有大的改造,也没有修建新的水利工程。整体而言,江州的泄水排洪能力并不强大。所以,我们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张正贵道:“你说的我都懂,现在不比以前了,近两年国家和省市都投入巨资,进行过水利工程的修补工作,一般的洪水,绝对没有问题的。就算有大的洪水,加上你的排水系统,还有救援物资,绝对足够了。”
李毅道:“张市长,这个问题您是不是再认真考虑一下?这可关系到江州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张正贵摆手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跟吴省长讨论过了,吴省长很赞成我的意见,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李毅同志,你就不必再多说了。”
李毅心想,原来是吴东方的指示啊,完了,看来自己呈递给吴东方的那个报告,估计也没能进入吴东方的法眼。看来不只是江州,便是江南省,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