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龙引阙 >

第111部分

龙引阙-第111部分

小说: 龙引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奈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了更长远地在一起,只能忍受暂时的分离,故而安劝道,

    “仙儿,你听正哥哥说,我们只是暂时的分开,相信不会超过半个月,我们便再能相聚,正哥哥向你保证!”

    宗正话音刚落,帐外便响起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便有十几名士兵将营帐围住。

    宗正知道发思巴对自己的戒心,故而先发思巴一步赶到仙婕营帐,有所交托,宗正前脚刚走,发思巴便立时带着卫兵前来。

    宗正掀开帐帘,发思巴便上前欲开口说话,被宗正抢先拦住道“国师,可否借一步说话?”

    发思巴知道宗正顾忌仙婕,便暗示手下盯住营帐内的仙婕,自己则与宗正来至偏僻处。

    “国师这是何意?”宗正问道,心中却清楚不过。

    发思巴回道:“宗正,兹事体大,你这突然变化的态度让我不得不防,大汗可以完全相信你,可是,我不能,所以,我只能暂时将你的妻子扣留作为人质。”

    宗正从一开始便预料到了发思巴的心思,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各项安排,包括提前一步通知仙婕,让其无论如何留在开平大营,因为,他知道开平将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也是无奈之举,在刘秉忠与发思巴两位智者面前,若不有所牺牲又怎么能轻易取信他们,更何况背后还有更为精明的美人谷谷主在盯着自己。

    “好!国师既然如此不放心我,那就按你说的办 ,把我的妻子留在开平大营作为人质,我随你们一起前往和林,不过,国师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宗正说道,语气间满是愤懑,他要让发思巴以后感到惭愧,如此便更轻易取得发思巴的信任。

    “什么条件?”发思巴问道,

    宗正回道:“一旦开平有沦丧危险,还请国师派精兵抢先护送我的妻子出城。”

    发思巴觉着这个条件合情合理,便顺口答应。

    宗正知道,此时大军已经开始调动,若再折回仙婕营帐,必然引起发思巴的疑心,这也是他为何要先一步赶到仙婕营帐的原因,故而,未再去与仙婕道别,心意决然地同发思巴一齐领兵悄悄绕道和林。

    仙婕见正哥哥许久未回,很是担忧,想起他的叮嘱,又不敢离开大营,上一次在美人谷,正哥哥便是如此匆忙告别,继而险些阴阳两隔,如今也是急匆匆告别,仙婕很担心悲剧重演,不免心事重重,暗自祈求祷告。

    阿里不哥的前锋大军在卓林道前五里处遭遇忽必烈精锐主力的全力埋伏,被逼退回三十里开外驻扎,等待后续大军,先锋元帅浑都海即刻将战况禀告阿里不哥。

    依着宗正的计策,精锐主力伏击完阿里不哥的前锋大军后即刻整兵绕道和林,如此便能误导阿里不哥,掩饰进攻和林的意图。

    浑都海给阿里不哥的战况回禀抵达后,阿里不哥很是震怒,最近的诸多事情都进展不顺,得知浑都海遭遇忽必烈精锐主力的伏击消息后,他立时觉察到自己的大营埋伏着奸细。

    当初制定进攻计划时,便有千户级以上军将参加,先锋大军本就是执行偷袭军令,故而行军之时都是昼伏夜行,而忽必烈大军竟然早有防备,很明显不是忽必烈的兵探探知,而是有人提前将此作战计划泄露了出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步步为营铸杀局(一)() 
忽必烈率领精锐主力避开阿里不哥大军,直往和林,一行大军浩浩荡荡,气势扬扬。

    就在逼近和林二十里关隘之处,忽必烈派张柔为主将夜袭关隘,却遭到阿里不哥二十万兵马的埋伏,张柔无奈撤回大营。

    忽必烈得知前方军报,心里很清楚,那是阿里不哥的主力,很明显,他是将原本用于攻打开平的后军变作前锋悄悄撤回了和林,依着阿里不哥的秉性,选择回救和林倒像是他的作风,可是,唯一值得怀疑的是为何阿里不哥提早做好了布置,而且自己明明也是避开了他的主力,悄悄行进,细思分析之后,他觉着唯一的解释便是有奸细提前泄露了自己的计划。

    发思巴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宗正,他私底下找到宗正,质问道:“宗正,是不是你在当中搞鬼?”发思巴的语气很是严苛,他望着宗正,似乎在望着一匹野性难驯的劣马,却又夹着三分怨怒和敌意。

    宗正冷冷回道:“笑话,不要忘了,这个计策可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国师的意思是我自己提出计划,然后又自己破坏计划,难道我是那么无聊的人么?”

    发思巴细细沉思,觉着宗正的话不无道理,若是宗正有心来这一出,则无需提出这个计策,因为这样对他一点好处也无,何况,他的妻子还在自己手中。

    渐渐地,发思巴消去了几分对宗正的敌意,目光转而柔和。

    “我也正纳闷呢!也不知是谁泄露了计划?”宗正咕哝道,

    两人争执之际,张柔赶至,叫二人赶紧前往汗营议事。

    大帐之内,气氛凝肃,吃了败仗,面对困局,自然任谁心里都不舒坦。

    “想必,此时此刻我军的情形,诸将心中都有数,不知诸位有何想法?”忽必烈询问道,

    董文炳是个急脾气,立时指着宗正埋怨道:“都怨你,提出攻打和林的计划,这下好了,骑虎难下!”

    宗正辩解道:“董将军此言差矣,我且问你,用了我这个计策,我军就真的吃亏了吗?”

    “你这话何意?”董文炳反问道,

    宗正淡定从容地解释道:“开平被围,我们引军攻打和林,逼得阿里不哥退回主力回守和林,开平之围亦可算解去,难道这不是我军之利吗?只能说,阿里不哥提前撤回主力出乎我的预料,继而导致了张柔将军被伏,难道这就是我的过错么?只怕,我军之中有奸细吧!”

    忽必烈正疑心此事,而宗正却一语中的,在场千户大将无不面面相觑。

    发思巴当即凑近忽必烈耳朵密语几句,随后,忽必烈便屏退众人,留下刘秉忠、发思巴与宗正三人。

    宗正知道发思巴的意图,心中也清楚,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样一条艰辛的路,就注定要学会承受,在诸多聪明人之前,若是一个不小心,便会满盘皆输,不由得变得谨慎起来。

    待众人退去,忽必烈来至宗正之前,有意开口说道,

    “宗正说得不错,我想我军之中必定有奸细,三位都是军中智谋高超之人,可有揪出此人的妙法?”

    刘秉忠言道:“回禀大汗,要揪出此人并不是难事,臣设下一局定可将此人捉拿。”

    宗正立时紧张道:“不可!”

    忽必烈与发思巴及刘秉忠对宗正这一声大吼感到微微诧异。

    “为何不可?”忽必烈疑问道,

    宗正知道刘秉忠的厉害,若是真由刘秉忠执行捉奸之计,只怕毁乱自己整盘棋局,不免一时紧张,好在,已经有了说服三人的充分理由,故而又淡定从容地说道,

    “既是内奸,对方可以用,我们也可以用,就看怎么用?”

    刘秉忠与发思巴皆是用计之人,深知此话精髓,看着宗正自信笃定的神色,便知道宗正暗藏韬略,刘秉忠问道:“听闻此语,想来你定是有了更为高明的计策,眼下只有我们四人,皆是可信之人,你何不将话说透些!”

    宗正便依言反问刘秉忠道:“邢台大人,不知您老对时下情势是怎么个看法?”

    刘秉忠便据实回道:“表面看,开平之围已经解去,我军未得到和林,阿里不哥也未得到开平,是个平局,可是,浑都海的前锋军截断了我军归途,阿里不哥又将原本攻打开平的后军调回了和林,所以,我们陷在了和林,情况远比之前更糟!”

    发思巴心中如明镜一般,阿里不哥这一招绝对有高人指教,如若不然,绝不会有如此之快的军事布局,且如此精准地抓准了我军的命脉。

    “敢问大汗可是像董将军那般对我有所怨言,后悔选择了这个赌局。”宗正继而又问起忽必烈,

    这原本就是一个赌局,出现此种状况也是出乎预料,也应在情理之中,既是赌局,则愿赌服输,岂有怨怪旁人之理,忽必烈心平气和地回道,

    “天若如此,夫复何言,既然已经选择,大丈夫行于天地,又怎会轻易后悔!”

    “说得好!那大汗接下里是何对策?”宗正又问道,

    忽必烈显得有些无奈,却也勉强打起精神说道:“好在开平大本营还在,只能在开平守军的支援下撤回开平再谋远途!”

    宗正望着刘秉忠,继而又望着发思巴,“邢台大人,国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二人知悉时下两方实力对比依旧悬殊,亦别无良法,只好采取此种稳妥之法,故而,默不作声。

    宗正则突然神色大振地对忽必烈说道:“启禀大汗,我以为,这是上天赐予大汗的良机,我军不但不应该退,还应该进,以讨伐之名攻取和林,进而一统蒙古。”

    发思巴带着不可置信的眼神望着宗正,明明是被动挨打的局面,却还要一味向前,这不是明显往火坑里跳么?他不禁怀疑起宗正真实的目的,不知宗正究竟是何居心。

    刘秉忠则反诘道:“宗正,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你可知两军实力对比悬殊,此时进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忽必烈亦是大为不悦,他以为宗正在胡乱献计,一波未平,本就难以心安,如今又反退为进,实在是难以接受。

    忽必烈与刘秉及发思巴三人皆对宗正的思维感到惶惑,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宗正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十分大胆,出于礼貌,忽必烈还是客气问道,

    “宗正,你说说你的理由!”

    宗正便从怀中拿出一份地图,将胸中谋略当着三人之面细细说起。

    待宗正道完,发思巴与刘秉忠两眼相对,作为绝顶聪明的布局之人,二人不禁由衷对宗正这个大布局感到钦佩,此一局可谓精妙至极,转眼不仅让眼下的劣势转为优势,困局转为胜局,还可以一举铲除阿里不哥的爪牙,并且沉重削弱中原武林及南宋朝廷的力量。

    此一局近可击败阿里不哥,统一蒙古,远可以削弱南宋力量,为日后一统天下做好准备;大局中又分三个小局,每一局环环相扣,都有详细的计划和安排,滴水不漏。

    发思巴与刘秉忠皆洞悉其中精妙,也心知,凭着自己的能力,也决计不能够想出如此布局,可见宗正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意识到当中的关键,困难,以及威胁。

    然,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布此大局本人,宗正,所谓成亦宗正,败亦宗正,整个布局的关键就是宗正,他若心向忽必烈,则忽必烈赢得全盘,若他偏向阿里不哥,则阿里不哥赢得全局,当然,若是他偏向南宋,则整个蒙古吃大亏。

    既然宗正有此智谋,就难保自己能够驾驭得了他,发思巴和刘秉忠自听到宗正这盘大棋,皆对宗正刮目相看,他们皆感觉得到宗正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可怕。

    知悉真相的发思巴则更加确定,他就是那个身负龙星之命的奇子,只是也多了一层忧患,这些忧患更多地来自许多的不确定,他不知道宗正的真实意图,他不明白宗正究竟想干嘛,他担心宗正若非真心帮助忽必烈,那么自己又是否降得住他。

    发思巴有些惴惴不安,他想着要极力说服忽必烈和刘秉忠不要采纳宗正的建议,可是,宗正的布局似乎没有瑕疵,尤其是对应时下的局势,不由得让人只想着去试试。

    人与人的相处最难得的便是信任,尤其是面对重大决定的时刻,刘秉忠与忽必烈也是聪明之人,一眼便识出了三个连环小局的核心便是宗正,而宗正也置身于整个大局的核心,掌握着极大的生杀大权。

    三人皆不敢轻易地将这生杀大权让与一个不能完全信任之人,这关乎重大,须得慎重。

    宗正既然选择在聪明睿智之人面前道出此局,便是已经想好了他们的顾虑,也想好了打消他们顾虑的理由,话至此处,也不用遮掩,便直言说道,

    “我知道诸位心中的顾虑,请诸位放心,我有三大理由让你们安心执行此谋局。”

第一百六十六章 步步为营铸杀局(二)() 
宗正既然选择在聪明睿智之人面前道出此局,便是已经想好了他们的顾虑,也想好了打消他们顾虑的理由,话至此处,也不用遮掩,便直言说道,

    “我知道诸位心中的顾虑,请诸位放心,我有三大理由让你们安心执行此谋局。”

    宗正的话点透了三人的心思,忽必烈虽然有些略微的尴尬,却也还是带着期待望着宗正,

    “我的妻子还在开平,此为其一。”宗正说道,

    大家都心知肚明,宗正言外之意即是将仙婕作为人质,他并未点透,顾及的还是忽必烈的面子,毕竟以用人不疑自居的他在关键时刻流露出的顾虑暴露了真实的帝王本性。

    话至此处,发思巴与刘秉忠亦是不自觉地低下了头,轻微的自责与羞愧漫袭周遭。

    “我与中原武林各派结有仇怨,我的妻子又与聚贤阁的高手有杀父之仇,所以,我是不会帮南宋及阿里不哥的,相反,我倒乐意铲除他们!此为其二。”宗正的眼里冒着凶光,他想到了自己父兄的无辜惨死。

    这一点倒间接地揭示出自己的目的与忽必烈有着共通之处,却也有着值得怀疑的地方,毕竟宗正夫妻二人与世人的仇怨,忽必烈、发思巴与刘秉忠无可确认,故而此一点并未让三人有所触动。

    宗正见三人毫无触动,便继续说道:“第三,我别无选择,说实话,我也是被逼无奈,当中原委请容日后再秉,我愿以长生天的名义起誓,我宗正一定保证大汗一统蒙古,若违此誓,我愿接受长生天任何责罚!”

    其实,若是宗正将美人谷与自己的交易说出,或许可以成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只是,美人谷此时不愿公开立场,而宗正又答应了保密,所以也只能道出苦衷,却也不敢说出详情,他也知道如此说辞难得信服,而蒙古人最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