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引阙-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采用钓鱼战术,以自己为诱饵将阿里不哥一步步引诱至断肠谷附近,
通往断肠谷有一必经通道,紫琼山,那是一条狭窄的山路,过了紫琼山,忽必烈大军便会沿着搭建的铁索桥往邓州方向撤去,阿里不哥深知此点,忽必烈亦知此点。
此时此刻的阿里不哥已经把赌注完全押在了除掉忽必烈身上,若是让忽必烈过了铁索桥,无异放虎归山,到时他从南率兵与和林大营的军队汇合,自己在蒙古则再无立身之地,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他都会尽力一搏,此点,宗正深知,忽必烈亦深知。
为此,阿里不哥等人经过慎重商议,避免人多打草惊蛇,决定派出先遣部队与聚贤阁所有高手提前赶到紫琼山设伏,目的只有一个,全力狙杀忽必烈。
巳时二刻,忽必烈领着一小队人马往紫琼山而去,林中飞鸟惊起,成群飞腾,
不一会儿,一兵探便轻功飞跃来到阿速台身前禀报道:“报大王,他们已经进入林中。”
“他们有多少人?”阿速台询问道,
“只一小队人马,几十人!”兵探回道,
“定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暂且放他们过去。”阿速台嘀咕道,复又命道,
“好,知道了,再仔细探!”
兵探领命后便一个纵身离开。
阿速台转而对身边的所有高手说道:“听着,等会,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按兵不动,都不准出声,违者格杀勿论。”
“是,大王。”所有人皆遵从道,
整个山林变得格外寂静,一群眼睛隐伏暗处,犹如猛虎捕猎时的蛰伏,在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猎物进入包围圈。
山路狭窄,只能容得一马通行,阔端领着几十人拉开好远的距离,小心翼翼地往前行进着,作为忽必烈大军的探路先锋,他威武不凡,昂首阔步地向前挺进,时而看看左右,时而望望远处。
他们一步步进入了阿速台的埋伏圈,四周安静得出奇,阔端命人停下脚步,遥望远处便是一道急弯,直觉告诉他,阿里不哥极有可能就在这附近设伏,故下令道:“试箭清路。”
随即几十个士兵便举起手中弓箭往山路两侧放箭,六大高手以功力轻声震开飞来的箭簇,其余不幸的士兵中箭后不敢出声,强自忍着,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几轮试射后,阔端并未听到有何动静,随即命道:“继续往前。”随后便放心离开了。
待阔端离去不久,打探的士兵便急忙来报道:“报大王,忽必烈已经进入林中。”
阿速台一脸欣喜,命其再探,并赶紧吩咐受伤之人抓紧时间包扎伤口,随时准备出击。
为了保证对忽必烈的绝对狙杀,阿速台依托地形命南罗星带着竺韵诗在山路右侧埋伏;命鬼脸老怪带十个弓箭手在前方设伏,命其务必截住忽必烈,使其不得逃出弯道范围;命刀陀带十个弓箭手和十名带刀士兵在后方设伏,待忽必烈往进入包围圈后,截断后方援救士兵;
阿速台本人则和丽琦丝、尚门赛罗一齐和剩余十人埋伏在山路左侧,届时只要他射出一箭,所有人便即刻依着指示行动。
“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忽必烈明知前路有虎吗,却还是偏往虎山行,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现身才能将这群猛虎带到自己想要让他们去的地方。
然而,面对这群猛虎,终究过于危险,所以,这是一步险棋,别无选择的险棋,所以,他必须精心布局,既不让自己完全处于险境,又必须让那些猛虎看到猎物的唾手可得。
忽必烈头戴盔帽,内着软猬甲,骑着高头大马往阿速台的埋伏圈渐渐靠近,他的前方是几十名侍卫,后方则是绵长不绝的骑兵,紧贴着他一前一后的便是发思巴与刘秉忠,一行人行走在狭窄的山道,并无谨慎小心的模样。
一股杀气弥漫着整个山林,一阵山风吹过,树叶纷扬落下,隐约间,似乎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阿速台手持弓箭,两眼紧紧盯住忽必烈,将箭头瞄准了忽必烈。
此时此刻,不知多少箭对准了忽必烈,这一点,他心中有数,身临危境却面色不改,故作镇定。
就这样,忽必烈一步步进入了埋伏圈,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阿速台终于逮住了时机,将手中拉开的弓弦释放开来,那脱弦之箭径直朝忽必烈侧身射去,稳稳当当正中目标,忽必烈立时滚落马下,其马惊逃,舛入山林。
于此同时,山路左右两侧箭矢齐发,后方一棵被刀陀砍断的大树粲然倒下,截断了后方骑兵往前的通路。
见忽必烈中箭跌落,刘秉忠与发思巴即刻跃然马下,扶住忽必烈,只片刻,忽必烈的周围便射来许多箭矢,均被刘秉忠和发思巴格挡开来,
随后,前方较近的侍卫手持盾牌护住忽必烈,山路两侧更多的箭簇射来,只几米的山道,地上附近插满了箭矢。
由于山道狭窄,后方大量的骑兵被刀陀和其余先遣部队牢牢截住,无法向前。
发思巴和刘秉忠奋力抵挡射来的箭矢,在箭雨下,陆续有侍卫中箭身亡,很快,剩余活着的侍卫又自觉地持盾牌补上空隙。
待箭雨停下,山路两边冲出许多人,发思巴见大势不妙,随即命令道:“快,扶大汗上马,全力往前冲。”
随即,众多侍卫便簇拥着扶忽必烈上马,发思巴则跳到忽必烈身后,扶住歪斜着脑袋的忽必烈,二人一马领着众多侍卫便往前冲去,刘秉忠紧跟其后。
一众兵马往前方弯道驰去,当冲出弯道,来到弯道尽头之时,早就列阵严待的鬼脸老怪带着十个弓箭手忽而出现路口。
他们一齐放箭朝前方冲来的侍卫射去,冲在前方的侍卫猝不及防,中箭倒地。
弓弩队拉弓上弦,便要第二轮劲射。
就在这时,阔端率探路兵马赶至,他们在阔端的命令下朝鬼脸老怪背后一齐放箭。
由于鬼脸老怪等人一心只顾前方,后方的突然袭击让他们猝不及防。
鬼脸老怪倒是机智灵敏,及时发现并飞身散开,躲过了箭雨,然,十个弓弩手却顿时射倒在地。
发思巴趁机冲出弯道,由阔端留下大半人马堵截后方追兵。
阿速台带人自弯道另一侧往前追击,眼见鬼脸老怪没有拦截住忽必烈,只好命令所有人加紧追击已经受伤的忽必烈。
在弯道尽处,阔端留守兵马与阿速台的人只片刻交手,便尽数折去,眼见守卫忽必烈的人手不足,阿里不哥果断追击,在后方用箭直射。
忽必烈身后的卫队一一射落,阿速台眼见忽必烈就在前方百米开外,心神大振,大声喊道:“快,所有人跟上,谁杀了忽必烈,回去重赏。”
第一百九十六章 局显局隐局外局(二)()
艳阳高照,转眼便近午时,空气变得干燥,谷口吹来的风都变得有些温热。
苦至等人在断肠谷谷口等到巳时中,所有门派的人陆续聚齐。
尚有为见时间不早,便大声说道:“诸位,我们现今所有人都已经聚齐,这里以苦至大师辈份最高,我们莫不如请苦至大师主持全局,尽快做好周全的计划。”
丐帮谭力丘率先附和道:“我代表丐帮赞同,就让苦至大师主持全局。”
随后极乐派和万象派等代表皆纷纷表示赞同。
苦至见各派推举之意不宜推却,值此关键之时,各派急需团结,便毫不推辞地接下了重任,对着众人客气说道:“谢谢诸位推举,那老衲就擅领了,再过半个时辰便是午时了,时间紧迫,不知道有谁带了断肠谷的地形图?”
全涯随即拿出一份地图递给苦至道:“有涯师兄事先命我带了一份,给。”
苦至从全涯手上接过地图,赞道:“有涯思虑周全,不愧是袁天地的首座弟子。”说着便将那张大幅地图摆在地上,
作为玄家派支,地形图的描画对于极乐派倒是极为擅长,那地图的标注格外清晰明了,
苦至当着各派代表的面慨然说道,
“诸位帮派的代表请看,这断肠谷山环水绕,山林川泽密布,共有八个入口,其中有两个水路入口,为保安全,我建议所有人分作两批,一批人全力守住这个入口,其余人则进去救人,另外各派再派出若干探子在断肠谷外围,如若出现意外状况,也可以对外求援,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尚有为和童音立觉着苦至大师的安排甚为妥当,率先表示赞同,随后谭力丘、全涯、孙承印等人皆赞同。
马上便要到约定时间,于是众人便按照计划将一半人留守断肠谷南边出口,由悲哀、徐子劲等人负责,其余人便跟随苦至小心谨慎地进入了断肠谷。
发思巴扶着忽必烈一路奔跑,阿速台领着聚贤阁及大批先遣部队的人马急速追来,在背后一直射箭狙杀,却终究相差一小段距离,阿速台不甘心,紧追不舍。
很快,发思巴便来到了另一个弯路,穿过这个弯路,便到了断肠谷的东北入口。
待至弯道正中,趁着阿速台短时间失去视野,阔端与刘秉忠及发思巴三人一个眼神交汇,同时跳落马下,迅速在弯道处隐蔽。
其余人依然按照部署,护卫着受伤的忽必烈继续往前,只几秒的时间,发思巴三人便完成了弯道隐身,待阿速台恢复视线,却并未发现当中异常,见忽必烈仍在马上便率人一路继续追赶,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断肠谷。
大帐之内,一盘围棋,两个人,二人神色悠闲地在下棋,定睛细看,一人是董文炳,另一人却是忽必烈。
原来,进入断肠谷的只是身形和忽必烈相像的一个普通士兵,发思巴对其经过易容后,阿速台没有看出便直追而去。
只听董文炳赞道:“大汗,你这下棋的功夫可是大有长进啊!”
这时,一士兵进入大帐禀报道:“禀大汗,南边的雄狮已经进谷。”
忽必烈淡然说道:“知道了,下去吧。”随即落下一枚黑子,欣然说道:“今日这盘棋算是开始了。”
董文炳则担忧道:“南边的狮子已经进谷,就看北边的猛虎是否能顺利进谷了?”
“莫急,本汗岂会因为局部棋子的影响而坏了整个大局。”忽必烈安劝道,
只片刻,又一士兵急匆匆上前禀报道:“报大汗,北边的猛虎已经进谷。”
想什么就来什么,忽必烈一脸喜色,接下来就看阿里不哥的大军如何应对了。
董文炳见事情进行顺利,便恭贺道:“大汗雄才伟略,独坐帐篷之内便已经决胜千里之外,如此运筹帷幄,真乃一代圣主,老臣佩服。”
忽必烈渐渐收住笑意,转而严肃道:“董将军所言尚早,来,我们下完这盘棋。”
两人复又将视线和注意力转到了棋盘之上。
董文炳落下一颗白子,继而说道:“老臣心中许多疑惑,不知道大汗可否为老臣作答。”
“董将军但说无妨。”忽必烈回道,
“据老臣所知,阿里不哥可是心思缜密之人,一向多疑,大汗是如何一步步骗过阿里不哥的?”董文炳问道,
忽必烈不敢居功,他坦然说道:“其实,这整个棋局都是宗正设下的,不管是和林之战,还是即将到来的断肠谷大战,这一切都是宗正布下的棋局。”
听到这一切都是宗正的杰作,董文炳不禁发自内心地佩服,他想到了之前宗正在危急时刻的献谋献策,总觉着宗正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智慧,似乎,只要他愿意,所有的危局都可以扭转成新的战机,此番,布下如此大的棋局,一举扭转大汗颓势,并取得决定性胜利,这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忽必烈感叹道:“不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汗看着我那七弟长大,就他多疑的性格,本汗又怎会不知?然而确是他多疑的性格害他中了此计。”
“大汗所言,老臣不明。”董文炳对忽必烈的感叹心有疑惑,遂问道,
忽必烈停下手中的棋子,望着董文炳解释道:“以呼伦格刺杀阿里不哥,呼伦格受不住刑欲招供,阿里不哥定然不信,所以再让呼伦格当着阿里不哥的面杀掉和他同去的桌泰部,以此减弱他的戒心,最后再告发剩余的两个同伙,进一步减弱他的戒心,当阿里不哥杀掉剩下的刺客,尤其是看到塔伦吉时,定然会彻底减弱他的戒心。这便是连环计,也是攻心计,赌得就是阿里不哥的疑心。”
对于呼伦格和桌泰部,董文炳知道他们是何人,可是提到塔伦吉,董文炳便有所不知,复又问道:“这塔伦吉是何人?”
忽必烈将手中的黑子落下,沉顿了一小会,继而解释道:“这塔伦吉正是跟随阿里不哥多年的侍卫,也是本汗安插在阿里不哥身边多年的棋子,如此,阿里不哥便会进一步相信呼伦格,但是,阿里不哥一定不会相信本汗的侍卫会出卖我,所以他会调查呼伦格,当他得知呼伦格与本汗存有恩怨,他便会对呼伦格彻底打消戒心。”
董文炳大悟,“臣明白了,所以,当呼伦格取得阿里不哥信任后,再以大汗要往断肠谷撤去的消息进一步引诱阿里不哥,从而激起他对宗正的怀疑,他本身就对宗正心存怀疑,又对大汗军队的动向很是关切,如此正中他下怀,不由得他不信。”
忽必烈感叹道:“其实,阿里不哥的心里早就住着一个心魔,只不过呼伦格的出现唤醒了他的心魔而已。”
董文炳亦深感赞同,“可是,大汗,你怎么确定阿速台会上钩呢?”
“很简单,阿速台行事虽然谨慎,也善于布兵用人,只是他好大喜功,见到马上就要到手的肉,他是不会放弃的。”忽必烈解释道,脸色忽而阴沉,目光黯淡,大约是由阿速台想起了蒙哥。
好一会,忽必烈才回复心神,嘴里念叨:“现在就等张柔将军按照事先的计划将八个出口封住了。”
说到这八个出口,董文炳又不解道:“这断肠谷出口众多,大汗怎么会选择如此不利的地点呢?”
忽必烈嗔笑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