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引阙-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约可见两位翩然公子,一坐地抚琴,一站立弄箫,举止潇洒如意,
持萧那位年约二十又几,鼻梁略挺,样貌清秀,头发长扬,长衣飘飘,颇为潇洒昂扬,气宇非凡,穿衣打扮既有中土原味,亦有异族风情。此人姓常,名风,是常氏山庄的少庄主。
抱琴那位年纪比持萧那位稍大一点,方脸高额,头戴冠帽,样貌亦是清秀,穿着打扮带有门派风格。此人姓马,名奕,是万象派的后起新秀。
常风和马亦二人于年幼之时结识,二人对音律颇有天赋和兴趣,经常切磋雅艺,此番美人谷送来请帖,二人皆选为代表应邀前来,今夜夜色颇佳,二人便忍不住于星野大地协奏一曲。
琴箫之音缓缓收住,宗正觉着有幸闻此天籁,已觉知足,不忍贸然打扰二人雅兴,便欲转身返回,忽而脚下踩住一根枯枝,发出脆裂的响声。
“谁?”马奕喊道,
宗正见已经暴露,如此遁走,颇为不妥,便拂开身前蔓枝,走近二人身前,赶紧伏身道歉。
“不好意思,两位大哥技艺无双,不由自主被美妙乐音吸引,冒昧打搅雅兴,还望见谅!”
马奕和常风皆是性情中人,见宗正是老实本分之人,举止谈吐亦是不俗,便无责怪之意。
常风放下怀中之琴,起身对宗正说道,
“你说被我们二人的美妙乐音吸引,敢问你对方才我二人所吹奏的琴箫合音有何见地?”
宗正闭上眼睛思忖了一番,继而睁眼回道:“虽欲淡泊不问世事,然志向高远,奈何世事不如人意,琴箫之意,可否在此?”
常风和马奕惊奇地望着宗正,二人化意于音,却被宗正识破道出,不禁暗自佩服,倒对宗正心生亲切之感,欲引为知音之人。便各自介绍了一番,并询问了宗正的名字,宗正以‘梅出息’之名相告。
马奕见宗正样貌不俗,便问宗正道,
“能够听懂音律之中的意蕴,想必你也是通晓音律之人,可否也献上一曲?”
宗正据实告知不晓音律之艺,马奕和常风有些不信,便觉着宗正不愿一试,便不再勉强,转而问其是否为‘才子佳人节’而来,宗正便将来意据实告知二人,二人皆为宗正的这份执著之情感动,表示愿意相助并邀请宗正一路同行,宗正欣然同意。
篝火在暗夜中跳跃着,偶尔泛起些许微微火星。
常风忽而问起宗正有无美人谷的‘请帖’,宗正不明白‘请帖’为何,便问‘请帖’为何物,常风从怀中取出‘请帖’递予宗正看,宗正摇了摇头。
常风复又从怀中取出一份请帖,将此帖放入宗正手掌之中,
“一帖限一人,我有个表弟,本来我想约他一同前来,便要了两份,谁知临行前,他突然病倒,便来不了了,我觉着,你的身材倒和我表弟有些相似,待明日到附近的小镇,我们给你打扮打扮,保管旁人看不出来。”
宗正觉着常风甚是亲切,也没有推脱,默默表示接受。三人围着篝火畅谈了一夜,从琴箫聊到美人谷,再从美人谷聊到国家之事,宗正听闻二人诉说,对美人谷越发好奇,经此一夜,也对南宋和蒙古之事有了大概的了解,只是并无对二者有何偏见。
翌日天亮,常风和马奕便带着宗正进入附近的小镇,买了些易容打扮的道具,常风为宗正换了一身衣裳,贴了两瓣八字胡,将眉毛描摹了一番,经过一番饰弄,若不细看,倒还真认不出真实面目。
马奕望着宗正,不禁夸赞常风化妆之术精湛。
宗正有些担心,依旧害怕会被认出,常风告知宗正,其表弟很少在江湖露面,很少人认识他,宗正听后渐渐安心。
常风还特意交代了其表弟的姓名,及一些细节,宗正皆暗记在心,待诸事妥当,三人便开始前行,宗正原来那身衣裳对其有着特殊的意义,自然舍不得,便随身携带了。
三人,一人持箫,一人背琴,一人仗剑,潇洒自如地往美人谷而去。
‘才子佳人节’的前一天,所有接到请帖的贵宾都聚集在小河下游的归来山庄,一时人潮涌动,美人谷安排了上百小船在小河滩迎宾接客。
艳阳高照,炎热无比,所有人变得不耐烦,到场的不是江湖名门就是官场达贵,自然脾气变得暴躁,尽管美人谷的奴仆千般哀求劝解,亦是无解于事。
就在骚乱当口,琴声和箫声相伴相生,小河滩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将目光投向小河滩边的客栈小廊上。
隐约可见两名身着白色衣服的男子,一人坐于台前,抚弄琴弦,另一人站立旁侧,口吹玉萧。
一琴一箫,搭配默契,高山流水,技艺无双,众人皆暗自叹服!
此二人正是马奕和常风。
琴箫停罢,二人持乐器飞身楼下,身姿绰约轻盈,可见轻功卓绝。
宗正本欲跟随一齐跳下,只怕暴露了武功,便绕着楼上的楼梯走将下来。
三人来到水岸边,走到一艘小船处,
“船家,可否先载我等过河?”常风有礼貌地问道,
船家感念二人解围之情,乐意答应了。
三人便踏上小舟,分坐小舟两侧。
不一会,小舟便开动了。
马奕发现小舟之间用铁索相连,甚是不解。
“船家,为何要将几个小舟用铁索连起来呢?”
“谷主吩咐的,小的也不知道。”船家答道。
马奕不再多问,只是和其余二人打趣闲聊起来。
就在三人在打趣闲聊之间,河面上突然出现了漫天大雾,视野一片模糊。
“三位公子,莫要惊慌,此处一向如此,过了这一段水程就好。”船家赶忙安慰道。
“我们倒不是惊慌,只是心里有些纳闷,大雾弥漫,小河支流众多,你们怎知方向?”常风问道。
“实不相瞒,公子,我在谷中为奴七年,至今亦不知进谷的奥秘,只知进谷之路异常神秘,外人若没有谷主同意,是万万进不得的。”船家解释道。
船家的话激起了宗正的好奇心,故而,宗正开始留意身边的一切。
过得半个时辰,前方逐渐变得清晰可见,又约莫行了半里,前方似已看不到延伸的小河,然而水流明显是涌动的。
船家将船停了下来,几位船家解开了小舟间的铁索。
“三位公子,不好意思,还请把眼睛蒙上。”船家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两块黑色布条递给三人。
三人接过布条,互相使了个眼色,随后便将眼睛蒙上。
待所有舟客将眼睛蒙上,船夫便开始划动小舟。
宗正细心地感觉着周围的环境,一股流水声越来越近,忽然间温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小舟转了又转,似乎拐了很多次弯。
经过一刻多钟的折腾,船家终于停下了小舟。
“几位位公子,可取下布条了!”
宗正等人便轻轻取下布条,待模糊的视线渐渐清晰,三人便看到了大片的桃林,色彩鲜艳却不失一点淡雅。
岸边一位身着素白衣服的侍女向小舟走来,侍女长得亦是好看至极,不禁让一众舟客感叹好山好水出美人,亦对谷内‘佳人’报以更高的期待。
“几位客人辛苦了,请下舟随我来。”侍女客气地说道,
一行舟客便先后下船跟着前面的侍女一路沿着一条石子小路前行,穿过桃花林,石子路渐隐,一条小径蜿蜒向前,旁边皆是葱郁的树林。
行将一会,众人便来到了一棵大榕树下,前方是一堵陡峭光秃的悬崖,已经无路可走。
侍女问众人‘请帖’,众人便一一将请帖交付,转而,侍女便从袖中取出一张字条,来到崖壁下,崖壁有两条细绳垂悬而下,每个细绳都绑着一个大的竹筒,侍女取下竹筒盖,将字条连同请帖塞入其内,并封上,随后便用力拉扯了几下细绳。
不一会,细绳便被拉起沿着崖壁上升。
不久,一个由四根铁索绑住的铁架子便从崖上降落。
“请诸位依次走上铁架。”侍女请道。
众人虽有疑虑,磨蹭了一会,最终还是踏上了铁架。
铁架临空升起,胆小的客人吓得闭上眼睛不敢看,宗正三人却是一脸淡定。
来到崖顶,下得铁架,另一名漂亮的侍女便笑脸相迎道:“欢迎诸位来到美人谷,请诸位随我来。”
侍女转身,众人便见到一凌空架起的铁索桥横亘眼前。
走在百丈之高的铁索桥上,摇摇晃晃的感觉让常风和马奕颇为舒服自在,而跟在后面的几位公子哥便是举步维艰,胆战心惊,这也许就是官场达贵和江湖儿女的区别吧!
另一端是一座苍翠茂密的山峰,跟先前光秃的悬崖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得山来,终于到达了东谷的竹轩,宗正等三人在侍女的引领下择了一处僻静的轩舍住了下来。
到了夜晚,所有客人便接入了东谷的绿竹轩,一时东谷热闹起来。
常风和马奕是性情高雅之人,最烦吵闹之音,便邀着宗正一同到僻静之处欣赏美人谷的月色,宗正正欲出去走走,便同意了。
三人便一齐出去了。
一路闲游慢逛,哪里安静就往哪里去,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一座吊桥边。
只见有四位手持兵刃的男子站于桥头,宗正向他们走了过去。
“请问,此桥通往何处?”
领头的回道:“南谷,‘才子佳人节’的主会场。”
夜色朦胧,根本看不清对面是何模样。
常风想要过去,被领头的男子拦住,
“站住,此桥不得过。”
马奕拉着常风便往回走,劝说道,
“作为客人,没有主家允许,私闯主家会场是不礼貌的,再说,天色已晚,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常风有些不情愿地离开了,宗正望回看了一眼,便也跟着离开了。
原来,东谷和南谷中间亦是隔着一道百丈悬崖,有一吊桥横跨两边,南谷地势最低,铁桥过去便是南谷主峰的峰顶,谷主出于保护会场的考虑,安排得力人手把住吊桥两端,两边的人没有指令不得随意往来。
第五十章 以舞会宾客()
初一如期而至,美人谷盛事空前,此番可谓是往届‘才子佳人节’以来场面最为热闹的一次。
红阳东升,万斗熙光铺洒一地金光,东谷仿若美人苏醒,百鸟清啼,万花千草伸着懒腰,晨露芳华未尽,来客心急早醒,各路公子侠客早已醒来欣赏着传闻中的美丽晨景。
上百侍女和奴仆端着美味的食肴翩然来至各竹轩,轻叩轩门,传送早餐,东谷迎着晨曦变得喧闹起来。
待众人吃过早餐,歇息片刻后,侍女们便来到轩舍前有序地引领着一众公子来到通往南谷的铁索桥前。
为保安全,铁索桥一次只允许十人通过,侍女们一早便以竹轩为序号,有序地引导着众人通过铁索桥,从铁索桥往下看,一种眩晕之感油然而生,在这种高悬狭窄的铁索桥上行走,若无一点胆识,又岂能轻松而过。
宗正等三人轻松过得铁索桥,来到了南谷地势最高的山峰,峰顶是个天然开阔平坦的场所,周遭绿树掩郁,倒也清爽。
沿着树林的小径往前穿行,便能看到小径两边的树枝上挂着七色彩灯,各色丝带迎风招展,足见美人谷在主会场的装饰上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穿过山林小径,便来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圆形空地,四条红色的地毯将圆形空地划为四个扇区,每个扇区皆有新建的碧绿竹棚遮蔽日光,竹棚也由一些藤蔓点缀,棚内设有雅座,中间便是一个几百方的圆形石台,石台用清一色光滑的大理石建成,上面摆着各色道具。
东边是山林,宾客就是从东面山林小径进入,西边,两丈高的红布将西边景色全部遮挡,南边是一排楼阁,正中的楼阁,大门紧闭,一条红色长毯从大门内延伸至大理石台之上,北边则是一排种养的藤蔓,藤蔓紧密缠绕。宛若一排天然的绿色围墙,将北边严实围住。
只一刻多钟,上千贵宾便纷纷有序落座,足见美人谷经营有方。
场内一时喧闹非常,忽而,南边正中的楼阁房门吱呀打开,三十二名待选佳人分成两列,飞舞长袖,沿着红毯轻摇来至大理石台,三十二人皆蒙着面纱,来至大理石台便围成两个圈,外圈二十四人,内圈八人,身姿魅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游荡四周,令人神往不已。
场内喧闹声戛然而而止,众人皆眼睛直勾勾盯着石台之上的美女,有的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奈何一众美女皆是蒙着面纱,但是见着她们婀娜的身姿,闻着沁人的香味,也是颇为醉人的。
乐师开始奏乐,三十二人便轻舞起身姿,长袖幻清影,几番阵型变换,时而众星捧月,时而百花齐放。场面既不失群舞之大气灵动,又饱含个人舞姿的极尽绽放,一看便知是舞中大家指教。
这是昨日五谷佳人首聚排练的最新之舞,名唤‘美人醉’,是魅舞的一种,讲究的是美人半醉半醒时的风情万种,舞姿注重的是铿锵不失柔软,难度极高,掌握不到火候,极难起到魅惑之效。
众人皆为美人起舞弄清影而狂醉痴迷之时,宗正却在她们之中寻找着仙婕的身影,可惜仙婕排在内圈,背对宗正,宗正无法看到,只能望着一众相似的身姿背影,暗自猜度着仙婕可能是哪一个。
场面大气的群舞有一段两圈反向转动,宗正紧紧地盯着转动着的美人,只一刹那,仙婕便从宗正眼前晃过,只是带着面纱,宗正无法一时认出,便就此错过。
石台之上的仙婕带着无奈地心情在石台之上舞动着,也暗自期待着自己的正哥哥能够意外地出现在这美人谷。
乐声缓缓收住,一如群舞之人渐渐收住舞姿。
一场大气磅礴的开场舞便落幕,众佳人逐渐散开结舞时摆的造型,一一有序站在一旁,仙婕背对着宗正,宗正将其能够看到的少女皆仔细地瞧了一遍,他相信即使仙婕蒙着面纱,只要一个眼神,他便能识出仙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