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165部分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165部分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了,够了,久大精盐厂只要获得公平的市场竞争权力便足矣,旭东实在未想到雨帅竟然会如此久大精盐厂。旭东感激不尽。”范旭东一时间激动不已,情绪难以自控。他与几个化学工业上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终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可是生产出产品之后,才发现市场远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不仅一些官员开始窥视久大精盐厂的盈利,列强阻止精盐厂的扩大,销路,就连江南那些传统的盐商也在为自己的利益对精盐的销售横加阻拦,范家在官场上虽然有些势力,但影响力毕竟有限,对上这么多抵制的势力,范旭东也无可奈何,精盐厂的精盐质量虽好,不过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付出厘金,以及其他官员刁难上的成本,相比之下列强的烦恼则要少上许多。原本来东北之前,范旭东已经做好了付出一定代价的准备,实在不行,久大精盐厂的市场暂时便只能局促在天津,以及天津附近的少数城市,其他地方都遭到了洋商以及本地官商的阻击而收效甚微。

    来东北范旭东已经做好了接受失败。没想到人刚来就被秦宇请过来,如此有利的条件更是范旭东做梦都想不到的,以前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范旭东一直都只能在书上见到,不过这次范旭东觉得自己算是遇到真正的伯乐了,用化学工业振兴民族经济的想法,范旭东很早就萌生了。只是残酷的事实让他知道振兴工业并非有知识就行,还得有强大的背景以及其政府,或者是地方实力派的。

    秦宇的不亚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整个北中国的大门,以秦宇在民国的影响力,至少长江以北的省份,都不至于会驳了秦宇的面子。而之前一些对久大精盐厂有想法的官僚,也不敢再轻易与之为难,就算列强排挤,更多的也是在技术资金上的封堵。除了资金为难之外,若是没办法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范旭东自己也没脸再把工厂搞下去。

    “不过依我所见,你那个精盐厂的规模还是太小了一些,难以在规模上与洋商对抗,华兴银行,奉天银行这边你随时可以开个口,资金方面不会是问题。就算产量扩大十倍,甚至几十倍同。东北这边都可以足够的贷款。”秦宇按着桌子道。

    “雨帅是否需要参股?”范旭东小心翼翼地问道。“旭东没有别的意思,雨帅如果能为精盐厂付出这么多,就算将精盐厂交给雨帅,旭东也绝无怨言,当初旭东办精盐厂,就是希望能带动民国的化工工业。如果能在雨帅手里实现,旭东看了心里也高兴。”

    “哈哈,说实话,精盐厂的利润很大,不过这个世界上的钱是赚不完的。到了我这个地步,钱对我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数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如果你能在东北的帮助下,把民国的化学工业带动起来,也算是一桩大好事。”秦宇爽朗地笑道。

    “雨帅心胸之广,实用源廉生平仅见。”范源廉忍不住叹道。

    “雨帅,资金的问题确实是制约精盐厂扩大生产的一大因素,不过机械的采买才是最根本的因素,久大精盐厂的设备都颇为老化,国际上几个大化工厂对其机械设备都控制得十分严,不向民国企业出售。这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范旭东道。“精盐只是工厂的第一份产品,旭东最想做的事还是将纯碱制造出来,这方面洋人化工厂控制得更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洋人掌握了这样的技术,想实行技术封锁也并不奇怪,东北在美国那边有不少留学生,其中就有一些搞化工的,你也可以联系自己的朋友,自行设计,总是有办法的,另外东北在美国那边也有些关系,到时候联系一下看,能不能直接买到设备。”秦宇想了一下道。

    “多谢雨帅,若化工厂能办起来,日后雨帅旦有所命,旭东必定无所不从。”范旭东感激涕零地道。

    秦宇亲自给杜立明那边打了个电话范旭东后面直接去找杜立明,两人商量扩大久大精盐厂规模,以及精盐机械,制纯碱的研制问题进行专门立项。

    一时间范旭东踌躇满志,经过最初的艰苦,此时有一种海阔天空,欲大展手脚的冲动。

    “想不到咱们三个一起来奉天城,最受到雨帅重视的竟然是令弟。”

    李思浩说话时语气里不无羡慕地道,秦宇驻军在北京,天津时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见秦宇一面而不可得,没想到范旭东一来奉天城,便受到了秦宇的亲自接见不说,还得到了秦宇近乎全力的,后面的范旭东不仅一举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其他来自官场的刁难,也将不复存在,至少国内没人敢动久大精盐厂的主意。得罪范旭东容易,不过想在秦宇手里讨得了好,放眼整个民国都没几个人能做到。

    “雨帅之度量,民国罕见,观其气度与行事风格,并非贪财之人,对实业以及人才之重视,实乃愚兄生平仅见。每个人的迹遇都不一样,难得雨帅器重,旭东你可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范源廉此时也十分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弟弟范旭东,由衷地为自己的弟弟感到高兴。范源廉虽然收获颇小,为南开大学的开设募集款向,也得到了秦宇的赞助,不过相比起秦宇的态度,对于范旭东的重视,远胜过他这个教育总长。

    “雨帅如此信任于我,我自当全力以赴,不辜负雨帅振兴民族化学工业之希望。”范旭东的心情此时还未能平静,“不行,我得早点拍电报给陈调甫,王小徐,李烛尘几人他们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给民国化学工业垫基,范旭东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往颇密,陈调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硕士生,李烛尘是东京电气化学高等工业学院毕业生,王小徐则是上海大校机械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这些人都为着同样的梦想而努力。现在久大精盐厂因为秦宇的很快将爆发出产所未有的生命力,这样的好消息如何能不与他们一起分享。(。。)

249章 热河;察哈尔() 
从北京撤军回来后,东北的局势也渐趋平稳。秦宇的减税减租政策,得到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拥护。虽然两省的收入加起来累计减少了一千多万,不过单是漠河那边胭脂沟等几个金矿加起来一年收益便能达到七百八百元,黑龙江明年起在开发的新便将超过一千万元。

    吉林这边由于日本人以前的渗透,相对要少一些铜矿,少量煤矿,铅矿等加起来只有三百多万元,单是矿产上的收入便足以抹平这些降下去的税收,至于取消厘金,大举减税之后。的地方投资拉动的就业,商业,以及实业工厂,带动的税收,七来八去的帐目,加起来就多了。

    新扩编的几个师也在紧罗密鼓的训练当中,东北军扩军的步伐很快,师,旅,团,营,以及一些低阶军官的素质比起以往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之前提拔上来的一些人难免不能胜任,通过这短暂的和平时间洗礼,一些素质不到位的都被刷了下去,以至于东北军的人事变动非常大。

    奉天城的汽车厂,本溪的炮厂,拖拉机厂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造船厂的进一步扩大,车机车的试制,以及奉天十数家机械制造厂纷纷仿造出欧美的各种新式机床,无不显示东北在重工业方面,已经走了一段路程,从原来的一片空白,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仿制能力。

    “妈了巴子,我还以为姓段的想跟我爽约了呢,真要是这样,我也只有再度带兵进京跟他讨要官位了。”秦宇捏着手里的任命电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由于北京,秦宇原来由黎元洪委任的陆军总长一职也卸任了,此时将热河。察哈尔都统调离,热河都统刘尚清,察哈尔都统袁金铠都是奉天籍官员,两人也是由秦宇直接任命的,只是从中央走了一道过场,这两个特区彻底落在秦宇的掌控之下,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了中央的任命,以及段祺瑞与秦宇有妥协,姜桂题,田中玉两人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从实力上都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只能收拾了家什前往北京担任军衔高。职位高,但实权欠缺的军职。

    “军队上的事你们两个不用担心,我会直接派人过去将地方上的军队整肃,其他政务上的事情。以及警察制度,你们比我清楚,我也你们面前班门弄斧了。”秦宇将中央的任命书分别递给刘尚清与袁金铠。

    “大帅文韬武略,方能开创东北前所未有之局面。哪里能算得上是班门弄斧。”袁金铠笑道。

    “自家人知自家事,东北的局面是一群人开创出来的,我只是把你们调到了合适的岗位上。”秦宇摆手,袁金铠此人生性圆滑,立场性并不强,不过却十分识时务。晚清时期,作为赵尔巽的得意门生,袁金铠也收了不少贿赂。只是在秦宇主持奉天军政之后,袁金铠自己的仕途,性情为之一变。完全成一个廉正无私的官员。几年下来,也改变了秦宇对他的看法,这几年主持咨议局事务,做得也有声有色,因此秦宇才会将其调到热河都统的职位上。使得袁金铠成为东北最的几位行政官员之一。

    “察哈尔与热河的情况都不比东北境内,两地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原因,匪患仍然相当严重,雨帅应多派军队过去,尽早肃清匪患才成。”刘尚清事先得到通知后便对察哈尔的情况做了一番了解,提出的建议也是有的放矢。

    “一个旅的部队足够了,肃清匪患的事交给军队就可以了。”秦宇点头道,在热河和察哈尔,秦宇并不打算放太多军队,毕竟交通不便,就是外蒙的叛军也被打怕了,更何况那些土匪,问题并不大,东北的陆军虽然达到了十几个师,真要分摊开去,威慑力就难免会小很多,在内陆地区,也没必要放太多军事力量,一旦与敌对势力爆发冲突,开战起来调动也是件麻烦事。更何况剿匪的事,交给特战大队就可以了,现在的特战大队已经扩大了两个大队,剿灭那些人几百的土匪,绝话下。

    “热河与察哈尔地广人稀,财政上也不充裕,不过地方军队被裁撤干净,或者是并入东北军之后,其他开支也并不怎么大,你们去了要尽量打好根基,过个几年,东北会将铁路修到那里去的。”

    “大帅,铁路一事旷日持久,还是先修两条马路,将其与奉天,吉林连接起来如何?”此时热河,察哈尔的经济状况比起黑龙江,吉林都要差得多,按秦宇的惯利,对控制的区域首先便要大举免税,虽然军费没了,不过教育,以及基础建设的开支都要大举增加,两个地方都没什么闲钱,更何况修这么长的马路。

    “奉天银行,华兴银行会扩大在热河与察哈尔的规模,到时候两区政府可以向银行贷款。款贷给你们了,修建马路一事,你们自己想办法,不过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财政上会有一定的扶持。”秦宇没多加考虑便道。

    “大帅可否提前透露一下贷款额度?”刘尚清笑问道。

    袁金铠也是一笑,“既然大帅开了口,四五百万总是不成问题的。以奉天银行与华兴银行的家当,挤出这么点钱也只是九牛一毛。”

    “你的算盘打得精,暂时定在四百万元吧,后面再视情况而定。奉天省政府对察哈尔,多伦有过研究,你们应该也熟悉完了吧。”秦宇道。

    “卑职两人与田省长有过探讨,热河,察哈尔地处内陆,多是草原。地广人稀。想办实业,由于人口与的限制,必然不如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有基础。不过两地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人少,地多。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都还有开垦的空间,可以建成在型农场。草场,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基础,洮南那边的模式也值得热河与察哈尔借鉴,这两年热河与察哈尔发展缓慢,还是由于在任都统的不作为。税赋繁重。交通不便。若是先将马路建起来,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刘尚清头头是道地道。

    “嗯,矿产勘测的事不用你们担心,探矿队会陆续过去的。和洮南。通辽一样,热河,察哈尔也可以发展相应的毛纺,皮具,饲料,以及乳制口加工的相关企业,一切以本土而定,这方面你们也可以向洮南取一下经。”秦宇想着又笑道,“有些人有钱了。闲得慌就爱到处跑,草原风光也能吸引一些人,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多伦那边的草场,沙地。河流,溪湖一体的自然景观也能吸引一些人过去,特别是洋人很好这一口,未来东北会涌进来不少洋人,你们那边开发得好,也能给东三省分摊一下压力。”

    袁金铠,刘尚清与秦宇讨论了一阵子,直至蓝天蔚,丁成出现在门外,事情谈得差不多了才相继离去,再过几日便要赴任了。

    “大帅,关内还真是不平静呢,段冯两人极力主战,想要武力统一民国,不过冯国璋影响的长江三督似乎热情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丁成手里提着一袋文件。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没水吃,我在北京的时候,冯国璋,段祺瑞自然会调准枪口一致向我开火,现在我退回到东北,他们总要找个开枪的地方,利益就那么多,都想往自己怀里搂,冯国璋还好商量一点,不过段祺瑞有时候权力**太强,难免有些小家子气,手底下用的人又没几个成器的,这点比起当年的项城可是差远了。”秦宇如是评价着段祺瑞。“其他地方的局势怎么样?”

    “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广东那边,在广州,桂系有桂系的力量,地方军人是地方军人的力量,国民党是国民党的力量。另外还有两个师的滇军,在海南的龙济光时刻想重回广东。滇军还是当初护国战争出滇的,唐继尧想把这两个师召回云南赴川去参加四川战事,不过这两个师的师长已经脱离了唐继尧的掌控,直接置之不理。眼下桂系,国民党都在争夺这支滇军的控制权。”

    “湖南那边就不多说了,南北两军有大打出手之趋势,段合肥原本想派北洋派吴光新过去,结果湖南人搞出一个湘人治湘的口,结果段合肥又改派傅良佐督湘。声称是不带一兵一卒入湘,傅良佐到了湘北,却又是另外一种做法,把本来心向中央的湘军都逼回到湘军阵营里面去了,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