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167部分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167部分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也觉得失信的次数过多。

    “此一时。彼一时,大不了让田省长堵几天门,后面几年扩军的步伐小一点,就扩充3个师,而且全部是满编师。”秦宇一咬牙,下定决心道。去年除了正规部队,特战大队,航空处的扩大,以及明年开始全军炮兵建制的完善,军费都要增加不少。已经比原计划要高了好几百万了。田和霖不埋怨才怪。

    “三个满编师?之前的架子师也要填充起来,大帅,你的动作倒是不小。”蓝天蔚吃惊道,原以为两个架子师加一个满编师就不错了,没想到秦宇的步子每次都比他想象中迈得要大。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中东路运输繁忙,每年所创造的盈利在千万元以上,其战略地位更不用提了,中东路沿线的肥沃土地也被沙俄原来的护路队所占据,还有铁路沿线沙俄的资产。我的军队可不是白扩充的,中东路的收益拿到手,也能给我养活几个师了。”秦宇阴阴一笑,“俄国若还是协约国阵营,我尚且不能动手,现在既然退出协约国,在远东的军队底子也不厚,国内一盘散沙,若这个时候我不将中东路收回来,那就对不起当初修路的数万数万劳苦华工了。”

    “大帅要收复中东路!”蓝天蔚神情剧震,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宇。

    秦宇点了点头,再次肯定地道,“季豪兄,咱们整军经武,可不就是民族扬眉吐气之时,前朝以来,外溢于列强之手的权益已经太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想要收回来,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民国尚未真正觉醒,就让我们做这个领路人吧。”

    蓝天蔚听得热血沸腾,他是个纯粹的爱**人,并非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此时在东北军系统里面稳坐第二把手的交椅,位高权重,平时也算冷静,此时也忍不住十分激动起来。“大帅说得对,收复民国主权之道路漫长而艰险,但总要有人走在前面。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俄国现在虽然是内乱,大帅这么一闹,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不满,光是盘踞在中东路。以及俄国远东的军队加起来也足有六七万之众,再紧急扩军一番,超过十万也并不难,恐怕免不了会是一场大仗。”

    “东北军到现在也只跟外蒙叛军打过一两场小仗,跟孟恩远,许兰洲的战争也不算多激烈。真正的军队是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只有经历了战争,才能称之为一支军队,十几万人的战争也算不得什么,沙俄的情况并不怎么好,主力俄欧本土,国内势力复杂,这一仗,有得打。”秦宇自信地道,“列强暂时也插手不及。收复中东路,我至少有七成把握。”

    “大帅说得是,不过依卑职看来,再过一段时间动手会比较好,一来东北军准备也需要一段时间,二来英美列强必然不甘心看到俄国这样轻易的退出欧洲战场,会加以干涉,在这之前。东北军动手恐怕都会遭至英美等国不满,咱们和日本的关系向来不好。若是将英美也得罪了,这事可就不好办了。”蓝天蔚考虑了一下道。

    “嗯,参谋部也要拟定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一旦爆发战争,如何在短时间内,一举击溃俄军主力。若是列强插手。又该如何处之。”秦宇也认为列强的意向将会是个棘手的问题,另外作战前的布置也是个比较浩大的工程,“调兵遣将,也是件麻烦事,关于预定战场的选择问题。你要确定好,航空处那边才好安排,提前在黑龙江修建机场,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大帅放心,这些问题参谋部都会考虑到的。”对于自己花费了好几年才起来的参谋体系,蓝天蔚是很有信心的。

    “好吧,先陆续调四个师去黑龙江,以及长春一带,坦克教导大队也运到长春去,以备不时之需,加上吉林现在驻扎的部队,短时间内足以应付局面了。”秦宇琢磨了一会。

    “大帅,若是调走这么多部队,又将坦克教导大队,以及飞机队相继调走,奉天可就不像之前一样稳若磐石了。”蓝天蔚皱眉道,奉天是东北的绝对中心,秦宇治奉六七年,累积的财富就连日本也垂涎三尺,如果中东路把奉天给丢了,那可就亏大了。

    “三个满编师的扩编立即着手,之前的编制全部填满,东北把飞机搞出来,用了几年的时间,日本想要在短时间内赶上东北并不现实。在现在的国际局势下,日本未解决东北的轰炸机威胁前,不会轻易动手,再说新扩编了三个满编师,奉天也有超过十万军队,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秦宇如是决定道,虽然这十万军队里面有新军,但新兵也是经过军事训练的,奉天有枪有炮,除非日本对国内进行新一轮的动员,要不然以眼下日军的规模,想要拿下奉天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只要大帅解决了田省长那边的麻烦,扩军的事卑职随时可以安排下去。”蓝天蔚开玩笑道。

    “田省长的大局观还是很强的,黑龙江对奉天来说还是稍微远了点,掌握中东路,对于奉天进一步控制黑龙江也至关。迟早有一天,南满路我也是要收回来的,到时候东北浑然一体,攻守都能兼备,其实东北加上热河,察哈尔也有两千三四百万人,按照现在的移民趋势,还有出生率算,过个十年,达到三千多万是稳稳当当的事。有这么多人口,以东北的,就算不入关,对抗日本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蓝天蔚点头认同秦宇的话,欧战之前,法德等国常备军也就三四十万人。按眼下东北的扩军速度,过个十年,也能达到四十多万,可动员兵力过百万,东北已经筹建自己的炮厂,子弹厂,还能生产自己的手榴弹,可以说兵工厂除了步枪这个环节,其他方面都已经完善了,上马步枪生产线也不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只要机械到位便可以了。资金上也不存在困难,虽然中央那边在筹建巩县兵工厂,不过相比之下,进度比东北要慢了太多。不说东北现在的势力正在向关内扩张,就算以眼下的地盘和,发展个十年,对上日本,也能有一战之力。

    “其实陆军方面,兵力东北现在也不能算少,日本的军费绝大多数都投在了海军建设上,常备陆军也不比东北多多少,现在关键是增加技术兵种的力量。以航空兵与装甲兵为主,欧洲战场的进程证明了兵力不如火力的道理,军队的火力可以抵消兵力上的优势。”蓝天蔚一针见血的指出未来东北军应该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世界陆军发展的大致方向。

    “军队的数量在那里是不会变的,变的是武器,火炮老一点,终究口径在那里,射程也在那里。但是飞机的技术改进太快了,若非遇到战事,装备是不划算的。只能保持一定规模,否则一旦开战,以往装备的飞机都成了过的器械,再次更新设备又要投入的资金。”秦宇摇头道,包括军队也是一样,非战时的数量都应该得到控制。只是飞机更新周期更短而已。日本的陆军少,是因为岛国更依赖强大的海军,像民国这种局势,发展海军太慢,没有时间,所以陆军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规模了。

    “但是现在大帅要收复中东路,自然要做好战争准备。”蓝天蔚道。

    “这段时间自然是要做好准备的,沙俄的战斗机并不多,一部分轰炸机还是从东北买的,其他的是从美国那边采买,大部分已经运到了俄欧,远东没有多少,不过也不能将战胜的希望寄托在这点上面,空军编制暂时确实要扩大,暂时拟定将空军规模增加一倍,后面再视战情而定,季豪兄以为如何?”秦宇问道。

    “暂时足够了。”蓝天蔚点头道,此时航空处有4个轰炸机小队,2个战斗机小队。计48架轰炸机,24架战斗机。增加一倍的情况下,相当于东北空军陡然拥有了144架飞机,这样庞大的机群,已经能照顾到数个战场了。(。。)

251章 本溪炮厂() 
民国六年冬,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如刀,不过再寒冷的冬天,也无法熄灭奉天建设的热潮。在秦宇的命令之下,东北军再度进行了一次大的。

    “长门君,不知道你最近发现东北军的异动没有?”田中义一这几年的研究课题都与东北有关,除了在参谋本部任职的短暂期间,田中义一一直都在民国各地来回奔波。搅动民国局势。而长门生夜则同样是参谋本部地位不次于他的存在。

    “嗯,东北军大举向北调动确实让人迷惑,而且最近的情报显示,秦宇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扩军。”长门生夜将杯子里温热的清酒倒入口中,猜测道,“俄国境内的十月革命,是一场影响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你说秦宇此举是不是应付未来北面的乱局?”

    “秦宇此人虽然年轻,不过极具战略眼光,向来谋定而后动,这次大举调兵北上黑龙江,必有所图,高达数万人的兵力,再加上黑龙江本地驻军,绝不是简单的弹压黑龙江的俄国旧军,但如果是中东路,我也不能确定秦宇是否有这个胆量。收回铁路权益,在民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依我看,秦宇不做无意义之事,此举八成是中东路,要不然他调这么多军队去黑龙江干什么。”长门生夜语气笃定地道,日本在东北境内细作密布,又掌握了南满铁路。东北数万大军的调动,在不借助铁路的运输下,这样规模的队伍,就算分批调遣。也绝对无法瞒过日本人的耳目。至于东北扩军,日本人也能侦知,只是扩军的幅度是东北军的机密,日本人也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

    “我也是这个观点,不过大本营未必会认同我们的意见。”田中义一叹了口气,“而且大本营的注意力恐怕也因为俄国的变动。将目光放在了俄国远东。”

    “这点并不让人奇怪,俄国一直是帝国在东亚的宿敌,当初要不是因为沙俄的掣肘,支那东北早就全境落入帝国的掌控之下。”长门生夜冷笑道,“俄国领土更加辽阔,拥有的也不次于支那东北,如果能解决俄国远东的军事力量,未来帝国在东亚才是真正的一家独大,混乱的支那对帝国是最有利的。同样,混乱的俄国对帝国更加有利。”

    “俄国远东确实是一只肥美的羔羊,不过成长起来的支那东北,却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的陆军已经有了与帝**队一战的实力。若是让他们掌握了中东路,对于帝国,绝非一件好事。”田中义一如是结论。

    “当初我一直认为只要控制了支那中央,挑起中央与支那东北的冲突。帝国便可从中渔利,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错得十分厉害,支那中央根本不肯与东北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敌,目光只是放在南方。与东北的妥协反而使得秦宇不断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势力范围。而秦宇能力实在是我生平仅见,以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的人力物力,再让其成长下去,帝国恐怕绝无获得支那东北的机会。”

    “嗯,秦宇的可怕之处并不是他只着手于军队的建设,跟支那其他地方军阀的庸碌不一样。秦宇在工业,教育,以及地方建设上的布局能力才是东北成长的关键。帝国新开发出来的川崎30式轰炸机跟东北的烽火比起来,仍然要逊色不少,载弹量只有烽火的三分之一不到,还真是让帝国那帮设计师感到汗颜呢。而美国制约帝国在支那独大的局面,也控制了向帝国的新技术输入,似乎飞鹰公司对帝国的态度并不友好,帝国想要制造出能与支那东北抗衡的飞机,仍然任重道远。”说到这里长门生夜也不由有些恨铁不成钢。

    “轰炸机只是一方面,只要帝国能开发出新的战斗机,哪怕性能落于于英美列强,也能克制住支那东北的轰炸机。帝国的工业能力毕竟不是支那能比得上的,后面的投入将会改善眼下的局面。”田中义一如是道,纵然他们怀着极为谨慎的态度研究民国问题,但在骨子里,他们仍然认为自己要更高贵,能力更强。

    “不过现在的关键是要阻止秦宇进一步巩固其在东北的统治。一旦其控制中东路,恐怕对帝国在远东的战略危害更大。”

    “可是相对于秦宇来说,俄国的远东恐怕更具有威胁性,大本营那些家伙对支那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哪怕支那东北的烽火名震一时,也无法改变大本营那些固执的想法。”长门生夜摇头道,“如果暗中沙俄旧军,若是让他们成长起来,危害有多大,也是两可的事情,田中君,这件事并不简单呢。”

    东北军的异动引起了日本的注意,不过日本暂时也无法做出能对东北有实质影响的举动。

    十二月的本溪已经冬雪一片,奉天至本溪宽阔的马路上,一辆辆运输卡车满载着货物缓慢的在道路上行驶。在马路两边是高低起落的建筑,以及一些商铺。

    大队骑兵拱卫着几辆小汽车驶入本溪,并未市区,直接走北面,铁刹山区。路过北面郊区的时候,还看到一些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三两结伴而行。一些包子铺已经开门营业了。

    “大帅一路劳累奔波,辛苦了。”作为掌握东北军工全局发展的总办陈儒钦,听闻秦宇亲自过来视察的消息,早早地迎了出来。同行的还有在第4军担任军长的李承文,以及隶属于第4军的1师李荫培。

    “也就六七十公里的路程,有什么苦不苦的。”虽然有些雾。不过开车两个多小时也就到了,秦宇现在年轻,又坚持锻炼,身体素质正是鼎盛的时候,三十多公里的时速,委实算不得什么。只是在车上坐着的时候有点无聊罢了。“直奔主题,带我去看看那些新生产出来的大炮。”

    “嘿嘿,大帅来得可真是时候,以前从老毛子手里买过来的大炮,以为够好了,没想到咱们自己生产出来的比老毛子的原产货性能还要强上一些。”李承文兴奋得直搓手道,“大帅,日本人虽然平时设的是常设师团,不过在战时。军一级可是增加了不少额外的炮兵配制,现在咱们能自产火炮了,说什么也得给第四军来几个编制之外的炮兵团增强一下火力。”

    “额外再增加几个炮兵团?你今天还没睡醒吧。”秦宇看着李承文一笑道,“你不知道把各个师的炮兵团编制填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