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192部分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192部分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这个东西抓在手里不花出去。岂不是浪费了。”秦宇意地道,虽然投资过多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但东北的底子薄,除了奉天的工业有了点样子外,哈尔滨,吉林现在仍然跟张白纸没太大的区别。

    “铁路修建,教育投入。公路,水利,以及开矿办厂,加起来数以万万计的投入,恐怕用不了两三年,东北的财政收入又要翻番了。”蓝天蔚在东北呆了这么久。虽然不如田和霖,王永江这些专司经济的大才,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重病需猛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东北的经济举措确实有些急迫,特别是这几大计划。与资本市场是有些冲突的。不过社会主义也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秦宇依靠此时对东北的绝对统治,上马几个大项目,在短期内拉近与列强的工业差距也无可厚非。至于蓝天蔚所说的两三年内财政收入翻番也并非难事,欧洲战争落幕,之前屯积的大批粮食,白糖,奶糖,酒水等一类食品,生活必须品,因为欧洲的刚需价格开始暴涨。之前屯积的商人短时间内资产便翻了数倍。当然,东北政府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东北这边的事务秦宇并未参与,不过利用黑杰克集团在美国那边已经伸进各行各业的庞大利益网络,所屯积的物资使得秦宇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可以分享最后的一羹美食。这些粮食,食品,虽然比不上飞机,坦克的利润多,但胜在量大。累积起来所达到的营利甚至还要超过前者。

    “经济上的事先放到一边,丁成,这次你代表我到欧洲去一趟,买些东西回来。”秦宇道。

    “大帅又要置办什么东西?”丁成问道。

    “你先到欧洲那边去,我这里跟列强的领事打招呼,试一下他们的口风,这次德奥战败,国内的兵工厂被拆毁,军队裁员是必然的事,英法也将大肆裁军,之前因为战争累积下来的军火数量超乎人的想象。”秦宇道,“你这次去欧洲,买三到五十万杆步枪回来,火炮买不低于300门,至于飞机,除了一些先进的样机各买一两架回来做实验外,暂时就不用了。除此之外,还要制造军火的设备,火炮,重机枪,步枪,都是我想要的。”

    “采买这么多的军火,大帅想要做什么?”丁成忍不住张大了嘴,蓝天则因为事先秦宇给他通了一下气,并没有太过意外。

    “这段时间我考虑了很多,以前一直觉得经营东北,将势力范围一步步扩散到关内,稳打稳扎。但是民国关内的局势并不容许东北隔岸观火,东北这边平静一日,关内数十省便要一日处于混乱,现在直皖两系已经裂痕渐深,等到冯国璋与段祺瑞彻底决裂,便是东北军入关的时候。”秦宇毅然道,虽然东北军入关会消耗掉东北积蓄的一部分实力,但是整合民国之后,数万万人口合起来的潜力将远远大于东北几千万人的力量。东北独自发展十年,恐怕也比不上集民国之力的三年。

    “一统民国?”丁成神情振奋,“大帅早该如此,以东北军之战力,横扫关内各省话下,上次大帅退出北京不过是不想消耗民国实力,并非东北军畏惧那些乌合之众。若只是入关。单是现在的东北军便足以应付关内一切情况。”

    “这些军火买过来是准备对付日本人的,东北军要入关,日本人不可能让我如意,现在日本有大举出兵干涉俄国革命的意图。国内已经实行了初步的兵力动员,东北军入关后,也要留一支相当军力的部分镇守关东。”秦宇道。

    “三五十万杆步枪,超过300门大炮,还有重机枪,这么多军火可得几千万。单是买军械就花了这么多钱,一下子扩充个十几二十万军队,雨帅新近在教育,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又这么大,以东北的家底。要同时做这么多事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丁成清醒地道。

    “也不是要扩充这么多部队,再编五六个师,协同一部分飞机坦克入关,足以横扫一切不驯之势力。入关,要打出来的是一种横扫无敌的气势。同时又要站在国家大义的高度。关内现在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段祺瑞力主武力统一全国,却在战场上表现乏力,搞出个安福国会惹得中央各派系天怒人怨,以大帅闯下的名气,入主中央的呼声颇高。”蓝天蔚语气肯定地道。“以段祺瑞训练出来几个师的参战军。未经考验,绝非东北军敌手。民国疆域辽阔,山川河流密布,想短时间内统一全国不太现实,不过将河北,山东。直隶,山西,河南等数省纳入大帅统治之下并非难事。当初袁项城靠北洋六镇起家时,能直接控制的省份也不过四五省而已,比之大帅现在也强不了几分。当然。前提是大帅能拿出扩军的费用,日本人的贷款已经有了预算,东北现有的财政收入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田省长几人对于大扩军一事恐怕也会有些抵触。直皖彻底决裂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件事卑职认为不宜操之过急。”

    “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欧洲那边军火堆得跟垃圾一样,一杆步枪以前卖到民国要七八十块钱一杆,现在还想用这个价格卖出去那是做梦,军火采购用不了多少钱,至于扩军的事,东北政府已经向华兴银行贷款一万万元,利息为1厘,用来扩军是绰绰有余了。”秦宇点了根烟一边抽起来;这一亿是自己手底下产业趁着欧战这几年攒下的部分私产,此时借出来,1厘的息也只是意思一下,若是能利用这笔钱重新入主京师,那绝对是超赚了。段祺瑞虽然累计向日本人贷款了一亿几千万日元,但就资金的利用率而言,绝对无法与东北相比,日械虽然也算便宜,绝不可能像东北一样用拣垃圾的价格从欧洲买来大批军火,何况此时东北已经有了造炮,炮弹,子弹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开销都可以省下来。一个亿,东北能做的事比起段祺瑞要多出数倍。

    “一万万?”蓝天蔚与丁成难掩激动,只要有这笔钱,东北军重进北京是板上钉钉的事。

    “东北要保持现在的兵力,季豪兄认为需要多少人马可入主北京,威慑关中各地军阀?”秦宇问道。

    “六个步兵师,再加上一部分的航空兵足矣。当然,不能全部是现在扩充出来的兵力,必须要从老部队里面抽调几个师作为主力,再辅佐以新军。参战军毕竟训练了一段时日,也是有一定战力的。”蓝天蔚想了一下道,“若是进京,还要再加大秦皇岛那边机场的修建力度。”

276 新扩军计划() 
“那就再着手扩编6个步兵师的计划,另外再将航空兵种的规模扩大到400架,将坦克教导大队改编成坦克营,每营辖18辆坦克。另外我再从国外采买几十辆坦克过来,组建6个坦克营。”秦宇如是决定道。

    原本是计划坐拥关东,一步步向关内扩充领地,不过随着东北实力的急剧膨胀,再按原来的计划来便有些不合适了。加快统一民国的步伐,对于民国来说有益无害,此时的东北也已经开始具备这个实力。

    “飞机增加到400架,以奉天几大飞机厂的生产能力,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丁成提醒道。

    “无妨,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设备,欧洲,美国那边可以买到大把的设备,之前欧洲制造飞机的工厂一年要生产出上几千架飞机,那么多人,现在一下子少了来自战争的订单,那些人总要养家糊口吧,只要东北这边出得起价钱,也不怕招不到足够的人手,将飞机制造成的产能提升起来并不算难事。”战争一旦结束,制造武器的机械是最不缺的,飞鹰公司那边一年为美国生产几千架飞机。现在生产线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拆一些过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帅的力度这么大,若不能一鼓将北京周边的敌对势力荡平还真没天理了。”蓝天蔚与丁成信心满满,若按秦宇此时提出的装备

    400架飞机的装备量,真要与日本交上手,秦宇有信心将日本在大连的防御推平。6个坦克营加起来超过100辆坦克,这么庞大的坦克群在东亚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一举荡平这话还有些早,入京这件事还存有一定的变数。”秦宇嘴上如此说,心里大体上也是这般看法。参战军全部用的是日械,聘请的也是日本教官,在此时国人反日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参战军的士兵首先就被无形中削去了一截。“日本人出兵俄国远东已成定局,但明眼人都知道日本人绝不是简单的干涉俄国革命这么简单,大军出动,威胁的可不仅仅是俄国。再谈到关内。日本人才从德国手里把青岛抢过去,现在民国同样作为战胜国,按理应该收复青岛,但日本人也绝不可能将到品的肥肉吐出来。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当然,这场战争里面,挑大梁的也必须是东北军。”

    “日本人的重心都投在了联合舰队上,一艘无畏舰造价就高达一两千万。这还不算平时的维修,消耗。东北现在的重点都放在陆军与航空兵上面。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日本,但论及地面部队,未必比日本人逊色,甚至在大帅的努力之下,这两年已经开始在技术兵种上隐隐压过日本人一头。真要是开战。在付出些代价的前提下,民国还是有赢面的。”蓝天蔚不无振奋的分析道,特别是完成这次军队扩编之后,东北军的实力将再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常备军将一举超过三十万人,单就陆军来讲,技术装备在亚洲算是顶尖的。一旦这次军火采购顺利完成,东北军的军备也足以支撑起一场上规模的国战。想到这里,莫天蔚不由得激动莫名,不知不觉间,东北军很快便将拥有硬撼日本陆军的实力。

    “军械采买的事由丁成你负责,军队扩编的事就交给季豪兄你了。最迟到明年底,军队一定要全部训练出来。”秦宇道。

    “大帅。这次我去的是欧洲,但军队里用的是黑豹,美洲虎坦克,采买坦克的事不归我负责吧。”丁成问道。

    “坦克的事你不用管,搞好欧洲那边的订单就可以了。”秦宇点头。

    “大帅。现在欧战都已经结束了,段祺瑞还在中央编练参战军,直系对于参战军的存在也忍了不短的时间,大帅你看是不是向中央施加一点压力段祺瑞停止编练参战军。”丁成建议道,“之前的西原借款就把段祺瑞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现在段祺瑞贼心不死,还是向日本人借了大笔的款子,战争结束仍然练兵,已经失了道义,冯国璋也巴不得段祺瑞能遣散已经在编的部分参战军,不过冯国璋现在已经式微,也动摇不到段祺瑞举措。”

    “是个办法,只是段祺瑞在张勋复辟的时候,已经吃了没有兵力的亏,没有直接的武力干涉,段祺瑞不会放弃其练兵的计划。”秦宇一笑,“不过你说得对,不管怎么样,先向段祺瑞施加一些压力他知道练个兵不是这么好练的。等会你回去了给电报室打声招呼,发一篇公开电文,说一下参战军的事。”

    “是,大帅。”

    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响起,秦宇拎起电话提到耳边,“喂,什么事?”

    “大帅,唐杰克有要事找你,人已经到了。”电话里王玉海的声音响起。

    “让他过来。”秦宇微微一怔,然后道,唐杰克这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显得有些古里古怪,片刻之后,一个穿着唐装的白人戴着副金边眼睛走了进来,向丁成与蓝天蔚都打了声招呼,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不过对于副官长,总参谋长,唐杰克也并不感到陌生。

    “唐厅长,这么急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唐杰克原名杰克,1910年还是洮南暴发鼠疫的时候来到东北,后来便一直呆在洮南,这几年才调来奉天城,在奉天省生活了近十年,原来的杰克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在一片医疗基础极其低下的东北建立一套开始渐趋规模的医疗体系是杰克感到十分骄傲的事。当初跟杰克一起来到洮南的几个美国年轻医师除了三个回国外,其他几人都在奉天的医学领域占据了极其的地位。而杰克更是做到了卫生厅厅长的职务。聘用一个美国人担任如何高位,在外界看来,近乎有些不可思议议。这不是虚职,而是实打实掌管着东北三省医疗体系发展的实权高官。

    在奉天省的生活当中,唐杰克娶了一个洮南的女护士,现在孩子都有三个。算是在奉天彻底落地生根了。对于这几个白人,秦宇平时是十分尊重的。

    “大帅,确实是十万火急的事,欧洲此时已经暴发了一场巨大的疫情,疫病正在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现在欧洲沾染疫情的人已经超过了数十万,疫情由原来的轻微症状转变为随时能置人于死地的恶疾。”唐杰克神情凝重地道,“到现在为止,暂时还没有治疗这种疾病十分有效的办法。疫情有发展越来越重的趋势。”

    “又是灾疫,欧洲现在已经死了多少人了?”秦宇眉头紧皱。当初东北鼠疫,全国人心晃晃,清政府能来个封关,但对于洋人,此时民国还没有能力挡着人家不让他们进来。当时一场鼠疫把整个东北都弄得萧条不堪。大白天的街道上连行人也看不到几个,若是再来这么一次,无疑是对东北经济一次沉重无比的打击。

    “避免引起恐慌,欧洲各国对于疯情都采取遮掩的态度,不过据保守估计,此时沾上疫情的人至少已经高达百万以上,死亡人口也早已经破万。据我在上海。北京那边的朋友提醒,两地也出现了同样的疫情。而且这种疫情在年轻壮年人身上传播得最快。”唐杰克提醒道。

    “怪不得战争结束之后,东北的医药出口值不见下降,反而猛增,原来是这一场疫情在作怪。”秦宇拍了拍脑门,不过好在这种疫情并不是中之必死。死亡率也算不上太高,经历了那场中之必死的鼠疫之后,东北对于灾疫的心理抵抗能力比起西洋人要强得多。当然,秦宇并不会因为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强而无所作为,“唐厅长。既然如此,抵制疫情的事就交给你去负责了,务必要阻止疫病在东北的传播。”

    对于其他地方,秦宇也无能为力,不过在东北,医疗体系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灾疫不再像以前那样近乎毫无抵抗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