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85部分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85部分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也做不到。

    田和霖咋了咋舌,“ 八千骑兵, 关内可都还没有骑兵师的建制。 就算有, 关内一个骑兵师人数最多也不会超过5千人。” 骑兵的编制本来就比步兵要小很多, 秦宇竟然在一个洮南就组建八千人的骑兵, 用的还是混成旅的编制, 田和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若是这件事传到大总统的耳里, 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传就传了, 大总统心里虽然会有点不舒服, 但要是让蒙人影响到洮南的工业进程,我的心里更不舒服, 担些风险也没什么, 再说, 蒙人南下, 真要将他们打散, 还得指望我这里的骑兵, 大总统就算知道, 也会装作不知道。” 秦宇自信地道, 袁世凯是个枭雄, 再说眼下还是国民党对他的威胁最大, 对全国各地的掌控也不尽如人意, 就算知道又如何, 收拾国内局势,再向他开刀,起码也得两三年时间。

    “一马当三兵, 养这八千骑兵的花销可是不小。” 混成旅不比27师, 是在中央有番号的, 能向中央拿晌。 养这支部队,钱都得奉天自己想办法,实际上还是洮南承受的, 秦宇的标准比起别人要高上太多,就是田和霖,也肉痛不已。

    “ 也只是暂时的, 平息了蒙古局势, 掌握草原上的资源, 回报足以将消耗的这些钱财拉平, 实在不行, 到时候再裁掉一部分, 马军变步军。” 骑兵的消耗确实是大,秦宇向沙俄的大笔贷款此时也花得七七八八, 摊子大了到处都要用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步行了几条街道, 秦宇来到洮南枪械修理厂,由于涉及到枪械, 四周砌了高高的围墙, 有士兵守卫, 寻常人并没有进入其中的机会。 守卫之所以如此森严, 除了枪械修理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是子弹的生产。

    进入到厂内, 机器响动的声音便隐约可闻, 在几个厂房的门口,可以看到用滑轮推车推动的箱子, 不少士兵将其推到临时仓库, 抬下来再堆进去。

    “除了招聘进来的技师,技工之外, 其他的都是从军队中抽调的人手上来的, 绝对可靠。” 进入到枪械修理厂,当然不会看不到陈儒钦的身影。

    “ 子弹的生产怎么样?” 眼下这才是秦宇最关心的事。

    “ 眼下以生产两种子弹为主, 7。62mm的水连珠子弹, 7。92mm汉阳造子弹。 前者日产12万发, 后者日产13。6万发。” 相比起几个月前, 产量已经提升了足有七八倍, 进步不不上。

    “可不可以再生产一些日造30式步枪的子弹?” 秦宇问道,前段时间从满**立分子手里抢来了几千杆日式步枪, 子弹虽然也有几十万发, 不过并不怎么经用。

    “ 可以是可以,不过机器重新调试, 怕是会影响到生产。” 陈儒钦皱眉道。

    “那算了。 就按眼下的两种子弹生产。” 秦宇摆手道, 这便是工业不行的烦恼,一支军队手里的步枪有几个口径, 还产自不同的国家, 给后勤, 补给也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也能造成生产上的不便。 秦宇手里的军队还算好的。 暂时只有水连珠, 汉阳造两种,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步枪都堆在了仓库里面。 就算是如此,秦宇仍然不满意。反正今年底袁世凯会补给27师一批军械,扩编的部队在年底应该能解决装备的问题, 不过最好还是再买一些,30式步枪虽然不错,但数量太少, 若不是实在缺枪。也只有暂时扔仓库里面的命。 本溪那边一个混成旅,洮南一个骑兵旅, 在枪枝上秦宇还有一定的缺额, 现在又在辽东增加了一个混成团, 再又是骑兵旅的扩编, 手里的枪枝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师座, 子弹的生产暂时不会有问题,不过现在手里的铜材其他方面消耗也比较大。 按眼下的生产进度, 恐怕生产不了多少子弹。” 陈儒钦担心地道。 如果是向洋人买, 无疑要增加许多开支。

    “我忘记跟你说了, 本溪那边发现了个铜矿, 我也安排人向德国采买冶铜的器械, 铜材的供应不会有问题的。”秦宇忽然想起这件事, 看来事情多了。真是有不少疏漏的时候。

    “对了,除了子弹的生产, 无烟火药,炸药的事你这边也提上日程, 迟早是用得上的。 最好再单独的设一处火药厂, 派专人管理。”

    “是,师座。” 陈儒钦点头。

    将洮南的几个大一点的工厂, 街道都转了一遍, 秦宇也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 当年来到洮南剿匪时, 这里还只是个破落的小镇, 连两层楼高的老楼, 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 再加上蒙匪的祸害, 一片破败,此时到处耸立的三层,四层的楼宇, 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若不是亲眼见证这座城市的崛起, 秦宇自己恐怕都不彼相信一座城市能在数年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 陈启善, 见过师座! 田市长。” 吃饭的时候, 一个叫陈启善的中年略显拘谨地向秦宇行了一礼, 仅管面前这个师座比他的儿子还要小上两岁, 但陈启善却不怎么放得开, 在整个洮南,秦宇的威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接到秦宇邀请的饭局,陈启善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 陈先生,不必紧张, 来,请坐。” 秦宇呵然一笑, 示意陈启善坐下来。

    一起吃饭的还有杨兴, 田和霖。 杨兴他不认识,不过田和霖陈启善也是见过的。饭桌上只有简单的四菜一汤。 两份青炒, 一个羊肉火锅, 一个腰花。 还有一盘花生米。份量适中, 够几个人吃。 看得陈启善心里一阵感慨, 外人只道秦宇有多风光, 也难免有些人对秦宇的生活做过各种揣测, 只是没想到秦宇平时吃顿饭会这么随便。

    “ 怎么,陈先生不会觉得寒酸了吧。” 秦宇笑问道。

    “岂敢,岂敢, 师座位高权重,还能保持这般节俭的作风, 实乃奉天民众之福。”陈启善连忙道。

    “不必紧张, 菜搞多了,味也杂了,吃得反而不痛快。 这几道菜虽然不多,但味道可是一等一的。”秦宇笑道,对于吃的,秦宇对味道有讲究,但并不怎么喜欢搞排场, 就四个人而已,要是搞个一大桌,怎么吃得完。

    “ 听说陈先生建成了洮南,或者是说东北最大的鉰料厂, 到现在为止, 营利怎么样?”(未完待续。。)

    。。。

163章 青储技术() 
“ 前前后后累计一起投入了二十余万元, 机械是从荷兰采买过来的,也聘请了洋人的技师, 现在已经投入生产,预计明年就能收回成本, 营利前景十分可观。 ” 随着以洮南为中心,白城, 靖安等地的养殖业发展起来,对于鉰料的需要陡然加大, 像秦宇手下单是一个骑兵旅, 便要消耗海量的草料。 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牛羊。

    做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投入能有二十万元,已经能算是绝对的大手笔了。陈启善稍微犹豫了一下, 还是老实地说了下来, 以秦宇在洮南的影响力,想要弄清楚,也不过一件话的事。

    “嗯, 你不用担心, 我没别的想法,就是随便问一下, 看着洮南各式各样的工厂兴建起来, 百姓手里有钱, 我心里高兴。” 秦宇看出陈启善脸上一闪即逝的担心 , 不由一笑。“ 洮南的竞争大体上是会保证公平的,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做, 没人会无缘无故找你的麻烦。 听说你的鉰料厂,搞出了一种叫做什么青储技术,很不错, 今天请你来, 不是因为你那二十几万元的投资, 而是因为你的青储技术, 只有各个工厂不断的创新,搞出来的技术, 产品越来越多, 洮南,奉天才能进一步壮大下去。”

    青储饲料秦宇在后世也听说过, 草类在冬天枯萎,水分丧失, 会让动物食欲降低, 使养殖户利益遭受到损失,但青储技术让青类保持水份,良好的风味。 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师座眼光高瞻远瞩,在下佩服之至。” 陈启善由衷地道,至少从眼下看来,秦宇并没有盛气凌人的一面, 也不是贪图他这个工厂的利润。 而是单纯的想见一下他这个洮南的饲料大王, 自然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吃菜。” 秦宇提起了筷子, 除了陈启善的饲料厂技术上取得突破让秦宇看重外, 另外秦宇也想竖立一个榜样, 让高官平民化, 让这些普通的商贾,士绅觉得官员距离他们很近,而不是形成阶级矛盾, 至于后世一个小小的县长, 局长也是高高在上。 一年到头看不到人,完全与群众脱节, 无疑将官员高高的捧在天上。 一个个的豪华办公室 ,办公大楼, 铺张浪费到了极点, 反观美国, 就连白宫也有能让普通人出没的机会,内急的时候。可以跑到州政府的厕所放松一下。 在国内就是一个县政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普通人未经允许已经被挡在大门之外。

    %%%%%%%%%%%%%%%%%

    “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回事, 老是翻旧账要不得, 人要朝前看。 命令各省,一律禁止出售诋毁前朝。排斥满蒙的书籍。” 身体有些发福的袁世凯精神状态十分不错,随着列强的靠拢, 眼下民国大局已定, 剩下的便是水磨豆府的细活了。

    “是, 大总统!”

    袁世凯挥手让阮忠枢退下。 看向旁边的徐世昌,忧心地道,“大哥啊, 现在虽然革命党人虽然已经服软, 不过那是在军事上妥协, 对方在政治上的攻势可是凶猛得很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袁世凯靠北洋六镇起家, 军事上足够强势, 可面对已经发展日久,遍及全国的国民党, 袁世凯手底下可没有一个政党能与其相抗衡,国民党放弃军事夺取政权后,便开始筹划责任内阁,企图限制大总统的权力, 这是袁世凯绝不愿意看到的。

    “ 国民党势大暂时是无法改变的事,唯一的办法是组织能与之抗衡的政党,加大对梁任公的支持力度,组建进步党, 大总统已经在做了, 徐徐图之, 大总统会逐渐掌控局势的。” 私下里袁世凯还是以前的老称呼,不过徐世昌这个官场的老狐狸当然不会恃宠生骄。

    “大总统,奉天来电!”

    “什么事?”

    “ 27师的秦宇急奏说, 发现宗社党人勾结日本, 企图策划满**立, 从公主岭以运送农业器具为名, 实际上押送大批军火进入草原, 企图兵变。 枪械数量不下七千余杆,子弹百万余发。 所幸27师发现及时,已经出兵拦截, 贼党见机不对, 将军事物资尽数焚毁, 然27师上下弹晌两缺, 还请中央尽快调拨军械, 增强27师实力, 防御宗社党, 蒙匪不臣之心。”

    中央虽然给了秦宇一个27师的番号,不过到现在为止, 一个师的军械也没到, 使得秦宇后面扩充的军队也没及足够的步枪。 秦宇当然不会说缴获了日军几千杆枪, 否则以袁世凯的性子,不说让他上交, 肯定会让陆军部那边调拨的物资打个折扣。

    “不下七千余杆步枪?” 徐世昌面色略微一惊,“ 若是贼寇起兵作返,这么一支队伍确实让人头疼。” 就算他是文官出身,也知道骑兵与步兵两者之间破坏力的悬殊。

    “这个秦宇,年纪轻轻, 能力还是有的, 就是心思多了些。” 站在袁世凯的位置,对这件事, 看法却有些不一样。

    “大总统是指秦宇和张锡銮的明争暗斗?”

    避过张锡銮直接发电报给中央, 虽然说秦宇师长的职位不比张锡銮逊色, 但多少有些与张锡銮争宠的意思在里面。 徐世昌做过两年的东三省总督, 在奉天还有些人脉, 对于奉天那边的形势也有所耳闻。

    “ 除了这还能有什么事, 张锡銮以前在奉天也是为官多年, 没想到还是压不住秦宇,换个毫无根基的人去, 只怕人还没到就要被秦宇架空了, 这么多省份,没有哪个是让人省心的主。” 袁世凯叹了口气。

    “秦宇此人本事确实非同一般, 就连我在北京也经常听到他的名头, 北秦南张中周。 说的是民国最有钱的三个人, 这北秦可是排在第一号, 连给大总统管钱袋子的人都被比下去了。”

    “ 是啊, 洮南那个小地方被他打造成了塞外雄城, 那边的皮鞋, 军呢都卖到北京来了, 还有本溪那边的钢铁厂, 除了产量比起汉厂那边略小之外, 后劲十足, 江山代有人才出, 秦宇的才能是我生平仅见。”袁世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道。

    徐世昌吃了一惊, 没想到袁世凯对于秦宇的评价竟然这般高, 像段祺瑞, 冯国璋那些能带兵打仗的人, 袁世凯即使看重,似乎也没有这般看重。

    “ 才能是有才能,不过脾气似乎太大了一些, 张金波这个老前辈现在可是被压得动弹不得,连自己的侄子被秦宇的人抓了都捞不出来。” 徐世昌给张锡銮抱了一句不平, 仅管张锡銮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没有吱声,不过在官场上,一点风吹草动的事传得太快了。

    “ 这件事上, 秦宇虽然过份了些,不过那个叫张凯的也是自找的,不学无术, 这种人对于民国实业的发展有害无益。” 对于实业的重视和远见,整个民国能比得过袁世凯的都不多。 至于后世的老蒋,在这方面比起老袁也差远了。

    从老袁到老蒋, 在民族重工业,军事工业上, 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在袁世凯时期, 民国虽然落后, 军备也比不上列强,可整体上与日本的差距还远没到抗战那种悬殊的水平。 此时一个日本的老牌师团,对上北洋六镇,也绝不会到一个大队能打得过北洋军一个师的地步。

    秦宇在实业上的眼光以及布局的手段, 在袁世凯看来,整个民国,能比得上秦宇的只怕都寥寥无几。秦宇与沙俄之间的来往,袁世凯隐约也知道一些,不过眼下洮南,本溪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却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大总统对秦宇这般看重,为何又有些忧心?” 徐世昌问道。

    “也不是个安分的主, 他要是安份些, 我也不用这样头疼了。 这个家伙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