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165部分

月老志-第165部分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饧父鋈嘶嵩旆矗愀怯惺裁垂叵担钟惺裁粗ぞ荩饧父鑫侍饩退阆肫颇源疾缓没卮稹

    秦始皇精力充沛,似乎对建筑有很浓厚的兴趣,对女色倒好像不是特别热衷。《阿房宫赋》说,那些个嫔妃,‘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一般昏君庸主都有些宠幸的妃子,不说夏桀的妹喜、商纣的妲己。隋炀帝更是荒淫无道,连他老爹的妃子都照单全收,什么陈后主、李后主,都雅好此道。就算勇武盖世的楚霸王还要随身带了一个虞美人。秦始皇好像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值得称道的反倒是他的母亲。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人是始皇乐于召见的,就是那些懂得神仙方术的术士,始皇亦给予他们很大的支助,让他们远涉重洋,求取仙药。可惜徒劳无功,始皇终在遗憾中死去。

    执掌灵图的人显然也有此考虑,于是借着圣历二百六十年秦始皇封禅泰山的机会白日显圣,天上出现巍峨的仙宫和许多霓裳羽衣的仙人,秦始皇大喜过望,和仙人周游天宫,并恳求长生仙药,双方举行了气氛友好的宴会。

    之后秦始皇策封仙人为国师,仙宫为御神宫,一举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凌驾于阴阳、道德、儒、墨、名、法之上。

    …………

    御神宫取得秦始皇的信任之后,采用了许多控制修行士的措施。

    一个就是长明天灯,这种宫灯糊着白色的纱布飘浮在空中,肉眼难以辨识。但若有修士想牵引风云、施展灵力,宫灯就会透出红光,激射出浩大的灵能,一旦沾着轻则全身麻痹,重则如遭雷殛,凶险异常。

    再者秦朝法网严密,在写字和说话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避讳字,御神宫在国中监造了难以计数的铜柱。能够监控一切音声,如果说话中提到了避讳的字词,可以干扰六识,听到耳中化作一连串刺耳的尖鸣。

    这比起周厉王让卫巫监谤的方法真是灵便多了。古人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本是指其危险性而言的,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嘛。

    西人也有句名言说。‘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于是狼心狗行之徒就拼命加筑堤防,掩耳盗铃,只顾做那断子绝孙的勾当了。

    秦始皇在文化上的创举就是焚书坑儒,然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所以整个秦代是没有什么著述的。秦国的文化本来就落后,又秉持一贯的法令,从事于对外的掠夺。所以秦国的百姓除了种地就是打仗。要说秦朝统一之后时间较短,没有贤才还算正常,关键是整个秦国从献公、孝公那算也没出现什么稀罕的贤才。

    秉持国政的那一班人,从穆公时代的蹇叔、百里奚、由余。到孝公的商鞅,惠文王的张仪,昭襄王的范雎,庄襄王的吕不韦,始皇的李斯,没有一个是秦国人。

    后来秦始出了个间谍郑国,闹着要驱逐客卿,李斯上疏始皇,从头到尾数了一遍,从人才到奇珍异宝。刨除别国引进的,好像就空无所有了。秦人除了当炮灰,砍人头好像没有别的技能了。始皇一想这下问题大了,于是收回了这个决定。

    这些客卿之所以跑到秦国发展。无一例外都是荣华富贵的驱动。像屈原、虞卿、乐毅、鲁仲连这种的人论人品、论才能半点不差,只是依托的国家权贵腐化,难以成事。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鲁仲连说的强秦为帝,只有蹈东海而死了。

    武力好比一个人的肉身,文化好比一个人的灵魂。肉身是有一个从稚弱到强壮再到衰老的过程的,而且难以逆转。灵魂则是可以不朽,可以焕发新生的。灵魂虽然需要肉身来寄托,来保护,到了灵魂修炼成熟之后,焕发的力量就无可比拟了,超凡入圣,度越千古。而肉身呢,生老病死,样样难逃,壮盛不过是一时的风光罢了。

    武术家言,‘炼武不炼功,到老一场空’。功就是内息。试观历史上,雄跨数洲,强绝一时的王朝有多少,亚历山大、查理曼、拜占庭、铁木真、戏特勒、史大林,而今何在呢?绵延数千年,永世长存的国族有没有?有之,只有中夏神州而已。

    这虽然不全是文化的造就,可能也是上天刻意存此一朵奇葩以壮观瞻吧。

    有人说如果秦始皇将皇位传给太子扶苏的话,是不是秦朝就可以延续呢?然而我们看到在秦国的政策下,它的土壤根本哺育不了贤才,招致的只是一些欲利之徒。据说荀卿曾到过秦国,然而又失望的离开了。像孔子、孟子、荀卿这些人,包括晏子、伯夷、柳下惠,或者屈原、鲁仲连,都是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理想的,如果环境太过恶劣,亦不愿低首俯就、曲学阿世。

    一个国家造就不出贤才,就容易造成政局的动荡,难以为继。很多大帝国都是在开创者凋落净尽之后,日渐削弱,终至灭亡。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然而齐桓公终被饿死,未下葬就五公子争立酿成祸乱。晋文公的后代虽然乖戾,却能够常为霸主,论者以为那是因为晋文公身边聚集了很多贤才,狐毛、狐偃、赵衰等。而齐桓公只依仗管仲,管仲又先死,于是就青黄不接了。

    很多君王只图一时的痛快,整体上破坏了哺育贤才的环境,造成的伤害往往难以估量。天下太平的时候可能还可以苟且度日,如若无幸遇上内忧外患,国覆宗倾也是常有的事。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想要大富大贵就得发横财,想要强大就得去掠夺、去奴役别人。这都是一定不移的道理。但是这种强大就好比燃薪,越是烈火熊熊、气焰嚣张,光景也就不长了。薪尽则火灭,再大的火不会一直烧呀。

    在温室中呆得久了,有的人崇拜野性、说什么原生态。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怎么知道你就是跃马扬鞭的将军,而不是马蹄下的枯骨呢?老聃说,‘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是何等的人间惨剧,奈何。

    今时竟然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上千万字的文章歌颂秦国的丰功伟业来邀取名誉,这里面有多少孤魂怨鬼呢,看着都让人不寒而栗。

    这种人的心术真是太坏了,总想让别人当炮灰,你还是回阿房宫搬几天砖多体验体验生活吧。

    …………

    一众淘金士下了仙车就被将作少府羁押起来,男的送往阿房宫、骊山陵,女的划入浆洗局和各处宫院充当劳役。

    秦始皇是一个对建筑充满向往的人,据说他每征伐一国,就将那里的宫殿画下来送往咸阳,然后比照着修建一座。你说他经常巡行天下,这宫殿住是住不过来的,可能是出于一种收集癖吧。

    但是这种收集癖实在太过于劳民伤财了,御神宫的眼光就大不一样,他们费这么大的周章取悦秦始皇肯定想谋求回报的,人无利不起早嘛,将相神仙也由凡人做,神仙的嗜欲那是更加炽盛了。

    于是仙人跟秦始皇说,你这些宫殿闲置的太可惜了,虽然皇帝富有四海,但现在天下统一了,你要击匈奴、打南越,难道你就不缺钱吗?

    秦始皇是个聪明的人,尽管先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统一六国都是掠夺战争,所谓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等等战利品都输送到秦国,除了少部分赏赐将吏之外,财利还是很多的。打匈奴和南越就不一样的,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打不过就逃得无影无踪,牛羊也捉不了几头,南越更是蛮荒之地,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326章 白娘子() 
虽说可以征发囚徒、赘婿、商贾这些社会地位很低的人,但是总得有粮食呀。粮食不够就得增加赋税,秦国的百姓还好一些,苛捐重赋早就习以为常了,六国就不一样了,多是商业繁荣的地带,生活条件比较高。

    事实上最终起来反抗的都是六国人,尤其是楚国,老早就有谣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兵役、徭役都是无偿的,再加赋税,老百姓还活不活了?活不下去就得逃到山中当流民、盗贼,田地抛荒又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像轻徭薄赋这些简单的政治经验当时还没有的,这都是秦亡之后总结出来的教训。换句话说,要碰上‘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根本就不知道民间疾苦,哪还分个轻重?或者像明末那样国库空虚,又内忧外患,不增赋税也别无他计。

    平心而论,销锋镝,隳名城是无可指摘的,这跟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多少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周武王是要偃武修文,再不动干戈。秦始皇还要南征北战,只是要百姓无力反抗罢了。

    仙人说你修建这么多宫殿闲置的太可惜了,这样无休止的征发劳役弄的民怨沸腾,迟早要出事。现在最好把六国的贵族强宗迁徙到关中,让他们买你的宫室。

    一来你这些宫殿是比照着六国的宫殿建造的,让他们住进去可以减少思乡的情绪。二来,六国贵族都保持战国养士的风气,手下龙蛇混杂,这都是祸乱的根源。让他们多买房子没钱养士了,可以把祸端消弭于无形。

    秦始皇不肯同意,他的宫殿都是自己屯起来欣赏的,就算住不了也不允许旁人染指。这都是收集癖想当然的心理。至于天下动乱的隐患是不足为虑的,统一天下才不过十多年,秦朝的军队还非常强大。最近有术士流言说东南有天子气,他打算出去巡游来压服这种不安分的苗头。

    仙人还有许多缓和形势的主意。但秦始皇拒不接受,也无意听下去,会面当然不欢而散了。

    …………

    白天的喧嚣终归于寂静,淘金士都被分头看管起来。据说隔天将由御神宫的人进行灵力封印,免得他们不甘雌伏,闹出乱子。

    御神宫无疑是神一般的存在,在秦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连始皇都以礼相待。至于他们是灵图的执掌者。还是先一步进入灵图的修行士是不得而知了。

    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而且对帝国有着无可比拟的掌控力。

    晚间众人被关进简陋的房舍,地上铺着茅草垫子,几十个人挤在一处,屋子里臭气熏天,当然也没有什么被褥。

    门边坐着几个大脚妇人,相貌很不友善,倘有人敢窃窃私语,便会冲上去拳脚相加。外间除了兵卫之外,又有御神宫布置的天灯、铜柱。逃是很难逃得掉的。为了避免这些粗朴妇人的羞辱,众人只好忍气吞声,躺到湿冷的草垫上相对无语。

    破旧的窗户照进些单薄的月光,门边燃着一盏微弱的油灯,妇人瞪着鬼气森森的眼珠虎视眈眈的扫来扫去,众人虽不乏道行高手,一旦难以施展灵力,倒像那任人宰割的牛羊,使不出多少力气了。

    燕秋晴枕着胳膊,拽过颜舜英的玉手在她掌心慢慢划道:“怎么办?”

    颜舜英也是一筹莫展。她倒不是害怕这区区的天灯,只是御神宫神通广大,真要动起手来未免独力难支。可是照这势头发展下去,金乌元丹必是他们的囊中之物。最后重明铠也非旁人所能染指。思量了半晌,才有样学样的在燕秋晴手上写了四个字,“静观其变”。

    燕秋晴大失所望,又让她挠的有点痒痒,忍不住噗哧一笑。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监守的妇人提着油灯霍然站起冲了过去。粗声粗气的道:“笑什么,有什么好笑。你这个乡野的贱婢。”想来她也是心中有数,知道自个儿面目可憎,听有异动便疑心是嘲笑于她。

    燕秋晴是凡间生人,从小就学习武艺,道法可能有所不如,拳脚功夫可是自小练熟了的,觑着妇人扑到近前,伸腿往她足下灵巧的一剪,妇人站立不稳,‘哎哟’一声压到几个女修士身上,油灯打翻在地,燎着草垫迅速燃烧起来。

    众人慌作一团,不免你推我攘争着逃离。妇人生得肥重,又被女修士有意无意的推搡,半天爬不起来衣摆反而被油火烧着,顿时惊恐的大喊大叫。

    她有几个同伴躺在一边本是等着夜里轮换的,这时受了惊扰纷纷醒转过来,一看情势不妙,连忙扑向屋门呼喊兵卫。

    “姐妹们,动手吧,咱们修行者不是好欺负的。”

    众人肚子里早憋了一股怨气,一见火光燃起,胸中油然升起一种快意,不但不去救火,反而将草垫尽数投掷火中,有那武艺不凡的呼喊一声踹翻门窗,满宫院里放起火来。

    兵卫闻声赶来,惊愣道:“你们想造反吗?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众人眼睛一亮,秦始皇对金铁管制是出奇的严,百姓虽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奈何这破旧宫室连像样的木竿都没有,即便是有也万不及兵刃的铦利。这些兵卫各持刀剑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姐妹们,送兵器的来了。”

    燕秋晴扬声一笑,疾步冲到近前,使了个空手入白刃的招式,扣住一个兵卫的护腕猛力一挫,那人惨叫一声,长刀脱手掉落,燕秋晴随手抄住,舞动的虎虎生风,转眼斩杀数人。

    明钦展翅飞到高处,四面观望。此间的房舍多属木制构造,极易燃烧。外间的兵卫都是将作少府的看守,战力并不强,众修士即便不动用灵力也足以支撑,但要惊动了御神宫和秦宫的卫尉,就不好收场了。

    他蹲在房檐上连连叹气,不妨耳边传来喵喵两声,一只白色的狸奴敏捷的跃上房顶,看看院中激烈的打斗。又望了望明钦,漆黑的猫眼露出迷蒙之色。

    “哪里来的野猫?”明钦心感奇怪。

    狸奴似乎对明钦变化的鹦鹉很有兴趣,挪着脚步往他身边走去,喵喵的低叫两声。似乎在轻声安慰他不要害怕。

    明钦啼笑皆非,未免它暴起发难,连忙飞起一跃落到它脑袋上,这狸奴似乎甚有灵智,伸出毛绒绒的爪子往头顶来回搔动。

    “小嫦——”

    随着一声轻柔的呼唤。房顶白影一闪,现出一个云裳花貌的妙丽女子。

    明钦微吃一惊,这女郎穿了一袭雪白的裙裳,清丽绝俗,无可挑剔。奇怪的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暗暗纳罕。

    狸奴回头瞄了她一眼,又探爪够着头顶的鹦鹉,忽然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