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350部分

月老志-第350部分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天的白昼是颇长的,有几个时辰天气闷热的厉害,三女的盛妆未免有些繁赘,江水心阖上房门,除下百褶长裙,只穿着轻软的中衣,稍时又撺掇着小镜跟她一般打扮,便连江夫人也忍不住脱掉了外面的罩衫,只当明钦如空气一般。(未完待续。)

第563章 奔赴教坛() 
江水湄心中有事,天色未黑便赶了回来。卸下繁重的头饰,神情略显疲惫。

    “白天没什么人来吧,我去换身衣裳,这就到教坛见神汉。”

    “要不让钦之跟你一起去,他熟悉阴无涯的巢穴,是个很好的帮手。”

    江夫人担心女儿怀有身孕,行动不便。明钦聪明伶俐,有他从旁照应,多少放心一些。

    “也好。等我一下。”

    江水湄对说动神汉回心转意并无什么把握,万一神汉坚持不肯派人救援,就只有她轻身涉险了,不论如何,明钦都大有用处。

    江水湄返回卧房,过不多久,换了一身短窄的黑色衣裤,满头乌发用一块锦帕缠起,平添了几分英武之气。

    “娘,你们早点歇着吧,我一定会把爹安然无恙的救回来。钦之,你跟我过来。”

    江水湄安慰了母亲两句,无暇多说,招呼明钦一声,转身往阁楼上走去。

    “钦之,湄儿有孕在身,你可要帮我照看好她,乾娘拜托你了。”江夫人拉着明钦的手掌叮嘱道。

    “放心吧。”

    明钦瞄了小镜一眼,微笑道:“小镜,你陪着乾娘和心儿,我很快就回来。”

    小镜轻嗯了一声,虽然有些不舍,但明钦此去是为搭救江沛风,她也没有理由拦阻。

    明钦疾步跑上阁楼,江水湄打开了一扇窗户往外面观望,闻声回头望了一眼,“趁着外面没什么人,咱们从这里出去,不要惊动宫里的守卫。”

    江水湄是象主的宠妃,她要出行自然是前呼后拥,车骑雍容,介时无人不知她去上邪教坛参拜神汉,什么秘密都隐藏不住。她皈依上邪教后学了一些术法,避开守卫全无问题,乘夜来往,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现在天色还没有全黑,但江水湄艺高胆大,她手掐法诀,暗暗提聚灵力,娇躯微微一晃,登时飘然欲起,连忙舒展玉臂,挟住明钦的肩背,两人顿如一片行云,冉冉升到半空。

    明钦在烟水别业见过江水竭施展轻身术,他随手一指,能将灵力传到江水心身上,不用任何外力,使江水心腾身而起,俨然一个修行多年的道术高手。足见上邪教的术法确有过绝于人之处。

    江水湄使用的‘渡虚术’和江水竭如出一辙,只是无他那般高明。挟着明钦多少有些吃力。

    武人的轻身提纵和仙家的腾云驾雾都是世人所俗知的,但其中多有高下之分,就像羽族尽管都有双翅,飞行的能力却参差不齐。而提纵或腾云本身是没有境界的差异的,差别在物种的先天禀赋上。武和道一脉相承,人类的武勇,就如同牛的角,鸡的斗,无非是一种竞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受限于物种的禀赋,丝毫勉强不得。

    仙道能通灵变化,脱离了肉身凡胎的限制,同样的轻身术,武人不过提跃数十步,仙道却能高蹈入云,乘风御影,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奥妙,而是所凭借的不同罢了。羽族都擅于飞翔,而有燕雀、鸿鹄、大鹏的分别,三者飞翔的原理略无差别,亦是出于禀赋的限制。

    江水湄敢于这个时候出行,就是因为她的‘渡虚术’胜过一般武人的提纵术,对于燕雀可以用弹弓射击,云雁就非弓箭不可,若是鹰隼若非膂力过人就只有望而兴叹,这‘渡虚术’虽不如鹰隼,却在云雁之上,宫中侍卫自然难以察觉了。

    江水湄对她的渡虚术有相当自信,虽知明钦有些本事,论及轻身术应该有所不如,她发号施令惯了,也无心和明钦仔细商榷,便挟着他腾起半空。

    明钦啼笑皆非,他濡染凤凰血脉,幻化金翅之后,还没有遇到神飞术强过他的,向来都是他挟着别人飞遁,虚不受力的被人携飞还是头一遭,倒也落得省便。

    仙界代步的仙车一般有五种速率,马、鸟、水、风、光,除了光速只有象征的意味,其他四种相差不远,当然鸟类千差万别,速度各不相同,仙车也只是取一种区间,颇有上下浮动的余地。

    武人的轻身术能够和奔马一较长短,仙道乘风御云,多半在鸟速至风速之间,比起仙车自然丝毫不慢。

    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时间,江水湄挟着明钦在一片宏伟高矗的建筑外面降落下来,教坛类似于中土的寺庙、道观,只是保持着特异的风格,和有鼻国一般建筑大不相同。当然,仙界道法昌盛,交通便利,诸天的往来日益紧密,修罗道的建筑在有鼻国并不少见,一座教坛也不甚突兀。

    “钦之,你先在外面等我。有什么事我再叫你。”

    有了江水心的前车之鉴,神汉怒火未消,江水湄也不敢将明钦轻易带入教坛,其实她带明钦过来的用意主要是在搭救江沛风时引个路,未得神汉的准许还是留在外面好一些。

    “那你自己保重。”

    明钦微一点头,江水湄对他远不如江夫人那般信赖,不过他也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教坛就在跟前,他有的是手段可以进去,自不须江水湄引领。

    江水湄忧心忡忡,满怀心事,没有注意到明钦异样的神色,点了点头,整理着衣裳往教坛走去。

    明钦远远看她推开教坛的大门,走了进去,神念微转,神魂化作一团流光隐藏到神游镜中,光影飞逝,穿过门缝悄无声息的跟在后头。

    入目是一个阔大的厅堂,空空荡荡的毫无人迹,江水湄游目四顾,正想去别处找寻一番。忽听的一声轻咳,一道黑影从厅堂后面转了出来,他穿着黑色的僧衣,面容枯黄,眼窝深陷,胡须乱糟糟的,胸前挂着一条银链,上面系着上主的徽象,手中捧着一部厚厚的黑皮书。

    “江姬,你可知罪?”

    江水湄闻言身躯微震,脸色苍白无比,螓首低垂,老老实实地道:“女儿知罪。”

    “好,你先把上主宝训背上一百遍,再来见我。”

    神汉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转身上楼而去。

    “是。”

    江水湄不敢抗命,退坐到一旁的座位上,双手合什,眼眸微阖,小声背起上邪教的清规戒律。(未完待续。)

第564章 焉能事鬼() 
江水湄素知神汉刻薄寡恩,不通情理,原以为此来定有一番重责,谁知只是让她背诵规戒,自行忏愆,真可算法外开恩了。

    江水湄不敢分辩,只盼诵完规戒后,神汉能稍讲情面,派遣几个神使救出江沛风。

    明钦自幼修行,对三教经典读过不少,虽然对三教圣人未始没有几分心悦诚服,但只是对其伟大人格的崇仰和学识的钦佩,不同于俗世的善男信女,烧香礼佛,求取福报。

    中夏之人不能说没有信仰,只是不像别种宗教那般迷信深重,这种心理实是周公、孔子两位圣人教化的结果。

    周公制礼作乐,以主持礼仪的儒士代替侍奉鬼神的巫觋,一扫殷人好鬼的风俗。孔子从周,深明鬼神之事非人类所易知易明,故而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的态度非常理性,有‘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话。

    但世人本有的神道设教并未能革除净尽,因为鬼神究在冥漠之间,非人类所能知其有无,非要说个究竟,难免非愚即诬。且非切近人生的根本问题,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不知以为知,不能算明智的举动。

    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凡是向壁虚造的诬说久后便不攻自破,徒增笑柄。更有甚者,西人为了维持地球中心说不惮屡施酷刑迫害坚持真理的人士,所谓的信仰岂不是自欺欺人。

    人类作为三界中的弱小生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环境恶劣,生存艰难,需要一些偶像来作为精神寄托,从呼风唤雨的天神,到德行高尚的先祖,顶礼膜拜,原本无可厚非。

    趋利避害是生存的需要,物类的本能。进而崇拜比自身强大的生物,奉为偶像,求取庇护,此鬼神之所由生,不但于情理上有其必要,在事实上亦属可能。

    但人类要长存不灭,不仅在物质上日益丰富,精神亦有自适自立之道。

    孔子弟子中,以颜回最称贤者。颜回居住陋巷,粗衣恶食,人不堪其忧,而能不改其乐。宋儒每说寻颜回乐处,可谓是善于效法前贤了。要而言之,此精神上的自立是无假外求,无赖于鬼神的。

    有道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乐天知命,精神适足,故能坦荡无求,小人心因物喜,情由己悲,一喜一怒都被外物左右,所以总想为精神找一偶像,托庇其下,貌为信仰,实无根柢。

    及到佛法东传,士夫尚能研求经义,探究学理。世俗百姓就只知道烧香礼佛,求取福果。道教为与佛徒相对抗,将老子、庄子一流圣贤,阴阳术数,神仙方术一股脑吸收进来,再剽窃佛经,仿造经义,居然也成了煌煌一大教派。

    嗣后三教并称,宋儒的礼教笼罩于全社会,几乎和宗教无甚区别了。

    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孔子对中夏的影响来说,确实不算过份。三界族类多不胜数,有的文化高,有的文化低,文化高的必然诞生过一些人格俊伟,智慧渊深的圣人,传授若干弟子,积年累月,逐步达成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文化成之功。

    中夏和四夷形貌略似,同种本无疑问,地缘接近,从古亦是同族。嗣后一族出了圣人,受了礼仪教化,文化日益高深,另一种未得教化,和鸟兽同群,原本同族兄弟年月一长便成了风俗习惯大不相同的异族。

    有天道圣人、有人道圣人,天道圣人譬如老子,古人称之为博大真人。老子崇尚自然,以天道为依归,眼光胸怀俱非常人可及。道家有老子化胡之说,虽然荒诞不经,但佛陀的眼光确有和老子媲美的地方。

    《金刚经》中破除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庄子寓言说,蛮、触两国居于蜗牛触角上,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都足以破除成见,自为超脱。

    老子所见至大,故而特为谦抑,戒盈慎满,无狂妄自大之病。

    人道圣人譬如孔子、墨子、约书亚,特别注意人类的命运,宣扬仁爱,希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古人说,‘君子不党’。一旦成群结党就失掉了独立思辩的精神,不论佛、道还是墨家,有了严密的僧道组织,便不能容许异议异见,墨家尚贤、尚同,尚贤又是尚同的前提,首领贤明,信徒都遵从他的意志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圣贤不世而出,数传之后不能得人,尚同不依赖首领的人格感化,只能依靠一些清规戒律,就难免迷信日深了。

    事实上圣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减弱,那时就需要有新的圣人出现。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太史公著《史记》,也概然以绍明世,继春秋自我期许。

    实际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还不是这两人,而是朱熹。可以说千余年来朱熹的影响已经盖过了孔子。只不过朱熹服膺孔子,自以为继承了孔子的事业。

    宋代以后开科取士用得是朱熹的四书章句,世人对孔子的理解已非孔子的本来面目,而是朱熹解释中的孔子,朱熹可谓是孔子的代言人了。

    有人比较泰西学术认为中夏文化注重因袭,鲜有创造,学术中最辉煌灿烂的是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以后一直难以越出其范围。

    所以像朱子、阳明这样的圣贤,都说自己学问只是对先贤的一种解读,优点是中夏文化有很好的传承性,提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还觉得十分亲切。缺点就是孔子、朱熹、王阳明的面目似是而非,不仔细读他们的书就不知道哪些学说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是以荣誉都归了孔子,骂名也集于孔子,近人反思文化的缺点,往往归罪于二千年前的孔子,千余年前的朱熹,不知道人都只能对生前的时代负责,一种学说不可能没有流弊,一世人有一世人的责任,总在于后人不断努力修正罢了。(未完待续。)

第565章 神婆() 
江水湄双手合什,眼眸微阖,神态虔诚的背诵上邪教种种规戒。

    楼上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江水湄心头微喜,疑心是神汉去而复返,却不敢睁开眼睛察看,免得弄巧成拙。

    过了片刻,那人来到近前,唤了声:“湄儿——”。

    江水湄微微一怔,连忙抬眼望去,只见身前站着一个慈眼善目的老婆婆,她和神汉装束相似,也穿着黑色的僧衣,帷帽包缠的甚是严实,只露出一张脸目。

    “神婆,我爹让阴无涯抓去了,求你派人救救他。”

    原来这老婆婆就是江水湄称道的神婆,江水湄见她现身顿时大喜过望,急忙道出来意。

    “不要着慌。”神婆和声笑道:“我过来就是要告诉你,神汉已经委派神使搭救你父亲去了。”

    江水湄呆了一呆,“这话当真?”

    “你这孩子,神婆还会骗你不成?”

    神婆没好气地白她一眼,郑重其事地道:“诚信是本教的一大规戒,我持戒数十年,可从没有打过诳语。”

    江水湄自知失言,忙道:“神婆不要误会。我救父心切,言语上对神汉多有得罪,实在想不到他会主动派人救我爹。”

    “看来你对神汉有一些误会。”神婆慢条斯理地道:“他这人不苟言笑,似乎有一些古板刻薄,其实却是面冷心热,信教虔诚,否则焉能做到一方坛主的位置。我和他共事多年,最是清楚不过。”

    江水湄松了口气,讪笑道:“神婆教训的是。我和神汉接触不多,难免有些隔阂。”

    神婆点头道:“所以你要经常来教坛做功课,不要因为做了王妃就忘了本教的栽培。”

    “湄儿怎敢。只是这段时间宫中事务繁杂,我很难抽出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