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志-第7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宝收藏的方式多种多样,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各有巧妙。
归结起来,仍是两途,一是藏在身上,一是藏于身外。孙悟空的金箍棒藏在耳朵眼,牛魔王的芭蕉扇吞入腹中,用身体藏宝已算非常隐蔽。修行者甚至能将法宝藏入脏器,利用法宝的灵力滋养身体。当然,收藏方式越深微,危险性也越大。
假如金箍棒不小心把耳膜戳破了,这便弄巧反拙。藏于身外要比藏于体内高明许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的器用不论如何聚敛,也只是暂为吾有,老子说,为我之大患者,因我有身。及吾无身,我有何患。
世人汲汲谋利,自然也是为了一身,或者亲戚家眷,祖宗门楣。这些东西固然有其作用,然而总难以长存于天地之间。
当然,藏器天地的法门本来就境界甚高,不易修炼。
修行者使用最多的还是灵气袋,随身携带,随时取用。
明钦的灵气袋中放了许多琐碎之物,驺虞铠是神兽精元所化,神游镜是梦神炼制,都可以藏在识海中,应该算极为隐蔽了。这也是两宝的性质有异,不同于寻常器物。月宫天子相赠的比目玉也属于此类。比目玉是两仪气所化,也只是暂时凝定的形态。
世间常见有三种物态,固态、气态、液态,这也只是在通常条件下相对凝定。条件改变,器物的形态也会跟着改变。
明钦虽将比目玉留在江水湄体内,未曾取出。两仪气已在体内生根,修炼到高深境界,可以凝筑成新的比目玉,就像道家内结金丹一般无二。
千金马骨虽属奇宝,还不能化于神识。这也是灵气袋中最要紧的一件宝物。
明钦检视了一下灵气袋,幸好这些东西还在,没有太大损失。他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在河水中洗漱一番,打理干净。看着天色渐晚,打算先打个地方投宿再说。
明钦有神飞之能,瞬息万里,但他对目前的境况不甚了解,现在的身份是墨家弟子墨羽,正遭飞龙卫的缉拿,倘若撞到天魔宗高手,可就悔之晚矣。
明钦在水里照了照,面貌差异不大。这也是奇怪之事,难道异世果有面貌相似之人,自己来到此间,正好取代了他?
虽然想不明白,好在修为还在,自保应无问题。不过祖龙时代,虽说道术趋于衰微,祖龙帝国的威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天下奇人异士正多。敖岳和游十方的修为比后世只强不低,这也是明钦不愿跟他们纠缠的原因。
如若敖、游两人不是个例,这个时代的道术水准绝不逊色于七曜时代。行事还是小心为好。
明钦日间在山中游荡时,发现了一座庄园,趁着天色将晚,便鼓翼而起,往庄上投奔。
这片庄园绿瓦红墙,占地极广,庄门口吊着两个灯笼,写着大大的祝字。
明钦走上前去,扣着铜环敲了几敲。
过了半晌,庄门吱呀一声,走出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打量了明钦一眼,疑惑不解的道:“阁下是……”
明钦忙行了一礼,客气道:“老丈,晚辈有礼。我着急赶路,错过了宿头,路过宝方,想在此借宿一宿。还望老丈行个方便。”
老丈轻哦了一声,点头道:“我家庄主素来急公好义,壮士跟我来吧。”
“多谢。”
明钦暗松了口气,连忙称谢。跟着老者进了庄园,只见对面一堵山墙,中间砌了一面坚石,上书藏剑两个字。
明钦观察庄上的布局,似乎是个习武之家,院子里摆了几个兵器架,十八般兵器都有。
祖龙扫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极力芟夷豪强,销锋铸鐻,又广收民间金铁,铸成金人十二。但是龙族征伐四方,疆土广袤,四灵争雄数千年,百姓为求自保,民间习武的风气很盛,豪强又是地方势力,官府尚且让之三分,王令日久既弛,既不合于民心,便难以行之长久。
“不知壮士从何处而来,小庄甚是僻远,壮士能找来这里,甚属不易。”
老者在前面引路,斜睨了明钦一眼,双目细长,神情不善。
明钦怔了一怔,老者这话似乎对他的来历颇为怀疑。这也难怪,明钦孤家寡人,这时候到人家庄上来,身上又无行李,哪像是走远路的样子。
“在下喜欢四处游历,居无定所。老丈若是不方便的话,在下告辞便是。”
“哪里。”
老者伸手抓住明钦的手臂笑道:“来者是客。老朽只是随便问问,壮士不必多心。”
明钦见老者骨节虬结,看他面貌腊黄,居然颇有气力,看来是个练家子,世间豪强甚多,有些习武之士并不奇怪,明钦也没有多想。
“壮士请随我来。”
老者低声一笑,引着明钦走进后院,找了一间厢房,“这房间许久无人居住,有些破旧。还望壮士不要嫌弃才好。”
明钦推开房间,只见里面有些桌椅床榻,蛛丝萦结,尘灰满布,气味也甚是难闻。
老者面露尴尬,解释道:“庄主移居他处,本庄只有老朽照看,无办打扫,本不该留宿壮士。”
“老丈言重了。”
明钦笑道:“小可也是习武之人,风餐露宿并非苦事,此间器用俱全,我清扫一下也就是了。”
“那就劳烦壮士了。”
老者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壮士可要吃点什么,我厨房里还有些面食,待我与你取来。”
“不必了。我身上还有一些干粮,白天赶路甚倦,想早点睡了。”
怪不得一路上没有看到他人踪迹,既然庄上只有一个老者,明钦自然不想麻烦他。
“那壮士就早点歇息。”
老者点头笑了笑,缓步而去。
“是脏了一点。”
也不知道庄上多久没人居住,可惜明钦将换下的旧衣丢掉了,不然可以用来当抹布。
此间气候干燥,晚上也不太冷,明钦又是修行者,万事皆可将就,他去院中寻了一些枯枝败叶,束成一束,简单清扫了一下,总算有个容身之处。
第1044章 墨者()
睡到中夜,庄外忽然传来一阵急骤的打门声。
“开门,开门……”
明钦一觉醒来,精神大好。等了片晌,不见有人应门。对方甚不耐烦,砰訇一声撞开庄门冲了进来。
明钦凑到窗前查看,一队兵马在庄中往来奔驰,甲胄鲜明,居然是白天围攻他的飞龙卫。
“真是冤家路窄,这些人竟然找到庄上来。”
庄上的老者踪影全无,不知是否躲起来了。
敖岳和游十方在院中坐定,指挥甲士在庄中到处搜寻。
“回禀统领,庄上没人,似乎已经很久无人居住。”
甲士搜寻了一番,空无所获,回到两人跟前汇告。
“晦气,你们去找找有什么吃的,给弟兄们下锅。”
庄上无人居住,自无人招待他们,也找不到猪羊鸡狗之类的家畜。
游十方起身踱了几步,沉吟道:“敖兄,这次打破了南方墨家,咱们也能回去交差了。”
敖岳犹豫道:“可是让墨羽跑了,也没有拿到天志令,万一宗主降罪,你我恐怕难辞其咎,还是再等等吧。”
游十方叹口气道:“是啊,拿不到天志令,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宗主位居飞龙卫督帅,位高权重,三宗六派各为其主,不知何日才能归于一统。”
敖岳冷笑道:“即便拿到了天志令,贤弟以为其他宗派便会俯+首听令吗?”
“这……”
游十方怔了一怔,皱眉不语。
其实十魔之说出自通天教主的《上清灵宝大法》,封神大战后,盛极一时的阐截两教相继衰落,周公制礼作乐,分封诸侯,拱卫王室,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之后礼乐崩坏,学术传入民间,战国纷争,兵连祸结,有志之士皆怀救世之志,著书立说,游说诸侯。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问礼于老子,杨朱为老子弟子,墨翟和杨朱齐名并称,号为显学。其门徒皆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允为一世贤者,人格感召力特大。然而数传之后,歧异纷生,墨家一分为家。
魔道声称墨子为通天教主再传弟子,魔、墨音同,易生混淆。法、道、儒在秦汉一统之后,皆在政治上有施展的机会,墨家则一蹶不振,声光潜消,沦于邪魔外道。
昔年封神之战,阐截两教各为其主,分庭相抗。阐教弟子每称截教为左道,儒家称述古代圣王,皆中道自居。不管左道还是魔道,自然皆非正道。
魔道长期处于被排摈的地位,是否有道统传承,已经很难说清。历史上被称作魔道的道派很多,有的是教义和三教有别,有的是域外传入,有的是行事作风残忍狠辣,不近人情。魔道实际是正道之外道术的统称。
后世道术昌明,返本清源,于是有所谓三宗六派,推源于阐截之争,承继墨家之统,号称魔道正宗。本属子虚乌有之事,不过是托古自重罢了。
事实上,墨家一分为三,和魔道天、地、人三宗只是偶合。祖龙时代,尚无阐截两教,自然也不会有墨子学说、三宗六派。
但是归根到底,魔道只是和正道相对而言的。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此皆互为存在。是以有正道,便有魔道。
十魔之说虽出自灵宝大法,这也只是通天教主对魔道的归纳总结。
祖龙时代虽不一定有墨子,却可以有魔道。实际修行者的寿元特长,人类的观察只是坐井观天罢了。
佛教有三世之说,老子九度转生,代为帝师。世人都知道老子、孔子、墨子之流为道术宗师,老子九度转世有神仙家记述,孔子、墨子的前生后世便不甚了然。
祖龙时代,也是四灵晚季。四灵先后称霸,可谓是三界强族。
四灵有几种说法,一是麟、凤、龟、龙,一是麒麟、貔貅、凤凰、玄武。一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不同的说法,代表了四灵势力的升沉。
四灵和神族、龙族、人族不一样,后者皆为纯种,前者为杂种。四灵为五虫的雄长,五虫也有不同说法,或说羽毛鳞介倮,或说毛羽鳞介昆,五虫以肤革毛羽为标识,物种之间差别颇大。
四灵时代,神族为三界至尊,四灵相互攻杀,皆有兼并之心,结果同时衰落,反而是龙族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龙族为鳞虫之长,本是四灵中最古老的种类。许多神族后裔仍保持着此种状貌,如夔龙、烛龙、应龙之流。
麒麟是鳞族进化最高的,和凤凰同以智能著称,号为祥瑞。麒麟有河图,凤凰有天书,玄武有洛书,这都是四灵道术的结晶,人族击败龙族,和神族争衡,不但得到女娲、老子这些神族巨擘的扶持,同时也继承了四灵的道术。
尤其在四灵争雄的时候,道术昌明,极一时之盛。后世认为四灵衰亡,是智能不足,以力为威的结果,事实上四灵也有很高的智能,特别是四灵的雄长,麒麟、凤凰、玄武,然而无救危亡,这也是盛极必衰的必然规律。
仙界仙道复兴,以为可以通过良好的制度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也是肤阔之论。古人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是对中夏情势的观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天下万国,合久必分者多,分而能合者少。治而复乱者易,乱而复治者难,分久必合,乱而复治,这便有赖于仁人志士的努力。
至于治不复乱,本不合于宇宙生灭的规律,为绝无可能之事。
…………
敖岳和游十方谈到魔道一统的大业,魔和磨相通,本是磨折之意。魔从磨从鬼,遂有阴森可怖的感觉。魔道除了和正道相对而称之外,本身也有一种魔折成道之义。
十魔则是修行者成仙证道的十种阻碍。有人说什么感谢磨难,事实上折在磨难手里的为多,经受磨难的本少。
受不住磨折则堕入魔道,所以魔道也指修行中的堕落者。
天魔宗是魔道第一大宗,投效祖龙,成为三大内卫之一,统领飞龙卫。为了祖龙帝业立下汗马功劳。
宗主萧青玄雄才大略,富有野心。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魔道一分为三,这是合久而分,实质魔道原本就是不相统属,有神通广大的首领出现才能加以整合。
四灵立国,貔貅也一分为三,龙族崛起,才混一四灵。魔道纷争和四灵争雄相终始,三宗六派各显神通,整合实难,天魔宗到了萧青玄手里,借助祖龙统一天下的东风,趁机剿灭地、人两宗,一家独大,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天志令是一代魔宗子魔子留下的信物,照理说,天志令在手,便是魔道钜子,三宗六派都应该俯+首听令,但是三宗六派不相统属,没有强大的威望和手腕,天志令也难发挥效力。
游十方踌蹰片刻,笑道:“我也知单凭一块天志令难以号令魔道,不过有了此物,谁敢抗命,就莫怪咱们心狠手辣了。”
“正是这个道理。”敖岳点头一笑。
东方麒麟国,南方凤凰国,同是龙族的劲敌。祖龙扫灭三貔貅之后,发动倾国之兵攻打凤凰国,取得大胜。
南方墨者是天魔宗以外魔道弟子的联盟,宗主墨燕为凤凰国大将,结果凤凰国战败,墨燕战死沙场,覆巢之下无有完卵,南方墨者也被飞龙卫摧毁,墨羽是墨燕之孙,年纪虽轻,已是南方墨门的佼佼者,假以时日,必可大放假彩。
萧青玄亲自下令,捉拿墨家子弟,敖岳、游十方率领飞龙卫搜寻数月,好不容易在山中找到墨羽,一番交战,却被他寻隙逃脱。
敖岳下令让甲士搜寻庄上有无食物,找了半天空无所获,倒是有甲士将看庄的老者找了出来,带到敖、游两人面前。
“禀统领,抓到一个老头。”一个甲士恭身禀告。
“带上前来。”
敖岳摆了摆手,把老者叫到跟前,斜睨了他一眼,鼻子轻哼道:“你可是庄上之人,方才我们传唤,你为何不出来?”
老者浑身一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