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850部分

月老志-第850部分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心想景深帝都答应给明钦裂土封王,又把钟爱的公主许配给他。明钦也该拿出些诚意来,不说救出他们夫妻,救一位公主出去总该可以吧。

    “皇后想带谁出去?”

    景深帝儿女众多,如若少了一位公主还不太显眼。纵然金乌教和三将军有所察觉,也不至于太过劳师动众。

    皇后来回看着几个儿女,若有活命的机会她哪个都舍不得丢下。

    “小青是你的未婚妻,万望驸马周全于她。”

    “我不走。让他带力士走吧。”

    力士是太子的名讳,太子只有十三四岁,且又体弱多病,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想让他变得强壮一些。

    皇后自然也想让明钦带走力士,力士是她和景深帝惟一的儿子,如若他们全家逃不出去,只要能将力士交到路北熊手中,将来便可平定叛乱,继承皇位。

    明钦不置可否,“陛下,皇后,你们可要想好了。现在外面到处都是金乌教和三将军的人马,一旦被他们抓住,只怕再也没有逃走的机会。”

    皇后悚然一惊,和景深帝对视一眼,他们渴望送力士出去,但若力士被金乌教或三将军抓住,反而是害了他。换作小青,可能还好一点。人家不会把她当成一个重要人物而严防死守。

    “小青,到母后身边来。”

    皇后朝小青招了招手,她知道小青在诸女中最为跳脱,此去等于带走了全家生还的希望,绝不能由着性子来。

    “母后——”

    小青走到皇后面前,见她神色凝重,心里顿有些惴惴不安。

    皇后褪下手腕的金镯子,帮小青戴上。

    “母后,您这是……”

    小青微吃一惊,这只镯子是皇后的心爱之物,价值连城,皇后有四个女儿,因为小青性格活泼,不甚讨喜,皇后对她最为严厉,先前被许配给明钦,小青还有些自怨自艾,做梦都没想到皇后会将镯子给她。

    “小青,这只镯子是你外婆留给我的。戴上她,就说明你长大了,你要高飞远走,奔自己的人生,明白吗?”

    “母后,这……我不能要。”

    小青觉得鼻子一酸,就要把镯子褪下来。

    “小青——”

    皇后抓住小青的玉手,坚定而有力的道:“你何时见母后送出去的东西自己收回来。”

    “母后——,可惜这镯子太贵重了,我……是个愚笨的孩子,不会讨母亲欢心。”

    小青忽然觉得她很久没有和皇后距离如此之近,近到呼吸可闻。皇后是罗刹皇帝的皇后,执掌六宫,威严无比。即便是她的亲身女儿,在她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亲昵的举动。

    皇后虽然并不年轻,却仍是雪肤花貌,小青一直觉得皇后是罗刹国最美的女人,她的风范气度自己一辈子都赶不上。但是此刻皇后好似瓦解冰消的冰山,眸中浮泛着泪光。

    “小青,从现在开始,这个人就是你的丈夫。你要相信他,敬重他。这是你和他的缘分,如果有机会见到路老将军,告诉他陛下的消息。拜托了。”

    “母后——”

    小青未等皇后说完,早已是泪眼模糊,皇后是她最佩服的女人,是她的榜样,她也向往过像皇后一样荣光万丈。但两人注定不一样,她没有皇后的性格和际遇,不可能成为皇后。

    皇后的话让小青生出一种使命感,命运似乎偏离了轨迹,让她养尊处优的生活一落千丈。

    皇后张开双臂,抱了小青一下,轻抚她纤瘦的后背,低声道:“去吧,记住我的话。”

    明钦知道景深帝和皇后的用意,不管能不能把消息传给路北熊,他会不会奉诏班师,能逃出一个便多了一线希望。小青虽然不是太子,同样是景深帝和皇后的女儿,罗刹国不是没有出过女皇帝,如果景深帝一家遭遇不测,作为景深帝和皇后留下的惟一骨血,小青同样的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景深帝有四个女儿,除了四公主和力士年纪相若,大公主小红和二公主小蓝都已经长成。不知皇后为何不选她们,难道只是因为明钦多看了小青一眼?

    小青和姐妹弟弟一一告别,皇后牵着小青的玉手上前道:“驸马,小青就交给你了。地宫中暗室很多,我和陛下应该还能躲藏一些时候。希望咱们还有机会再见。”

    明钦见皇后气度冲和,神情平静,反倒景深帝有些患得患失。如果小青能传承皇后几分坚忍不拔,将来的罗刹国定然另是一番局面。

    “后会有期。”

    明钦拱了拱手,景深帝和皇后只是口头许诺,景深帝符玺皆失,自然不可能给他什么身份佐证。只要小青承认他的身份,不管是裂土封王,还是驸马之位,将来都有机会兑现。

    所以皇后虽然叮嘱小青凡事要听明钦安排,明钦也须设法取得小青公主信任,才能发挥其价值。

    明钦的神游镜能破除迷障,地宫中的机关在他眼中形同虚设,两人很快出了地宫。

    明钦辨认了一下路径,指点道:“这边通往皇宫,这边去往修罗神庙,咱们走哪边?”

    不管走哪边都可以遇到敌人,新文礼率众攻打皇宫,不知情况如何,洛咏言出去查探,也一去不返。

    明钦猜想金乌教和三将军没那么快分出胜负。

    小青还没有从分别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心情甚是低落,无精打采的道:“母后说了,凡事都听你的,你做主吧。”

    明钦笑道:“那咱们要准备一下,遇到金乌教怎么应付,遇到三将军又如何应对。有道是有备无患,丝毫马虎不得。”

    “真麻烦。”

    小青小声嘀咕了一句。

    新文礼率众进攻皇宫,修罗神庙虽然还有一些金乌教徒,应该数量不多。皇宫是是非之地,若要出城的话,自然走修罗神庙更为近便。”

    明钦来龙域时日不长,没有多少归属感,行事也没有固定立场。其实乱世之中,见风转舵不但十分必要,还要拿捏火候。

    世间像诸葛孔明一生谨慎的毕竟不多。诸葛孔明不遇明主,宁愿躬耕陇亩,不求闻达。而乱世之中,更多的是铤而走险,求于一逞。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春秋只是乱世的开端,已经没有正义可言。世间可能没有正义,人却不能没有道义。人若没有道义,必然是有破坏无建设,城头变幻大王旗,天地之间只有无穷罪恶,无边苦痛。

    只有当人心有了道义,光明和正义才会降临。孔孟周游列国,无人能实行他们的王道仁政。所以孟子说,当时国君没有不喜欢杀人的,各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有立场、私利,永远不会有正义。

    虽然人都会宣扬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义不正,人心就不知如何归从。但名义不等于正义。

    朝廷、军阀、流民、党徒,很多时候都是半斤八两,只有谁比谁更坏。俗谚说,‘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正义已死,罪恶弥漫人间。

    明钦是一个修行者,眼光自然和常人不同。修行者的能力远胜凡夫,荣华富贵对修行者来说并非难事。很多修行者得道无段,道术也只是一些技艺,这无异于是修行者的堕落,然而世间修行者也正以此辈为多。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佛即觉者,仙即自繇,神即自主,修行就是觉醒,自主,自繇。人类在宇宙之中,没有筋骨之强,爪牙之利,虽非朝生暮死,却也生命短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许多君主位至人间帝王,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惟一的遗憾就是生命短暂。这也是宇宙最公平的地方,世间最公平的事,莫过于死亡和时间。两者又可说是一事。

    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怕失去。凡夫就在患得患失的苦乐中辗转相循。而世间帝王予取予求,惟独过不了死亡这关,是以人间帝王,不论贤愚,总有一些人苦心寻觅长生仙药,冀求不死。

    这当然是异想天开,事实上服药而死的大有人在,得道飞升的凤毛麟角。帝王中似乎也只有轩辕黄帝得道飞升,但是黄帝太过久远,后世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夏虫不可语冰,笃于时也,井蛙不可语海,拘于虚也。惟有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进窥浩瀚博大的宇宙空间。

    人类和夏虫、井蛙相比,也称得上觉者。仙佛又更进一步,是以修行者都想达到仙佛的境界。

第1213章 迷途() 
    天下易乱难治,大乱一起,就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

    明钦正想带着小青从修罗神庙离开。走不数步,忽听得风声疾响,身后传来洛咏言的声音:“小海,你往哪里去?”

    两人吓了一跳,小青想到洛咏言是金乌教的金箭令使,脸上露出戒备之色。

    明钦从容一笑,反问道:“宫中形势怎么样了?”

    洛咏言笑道:“我教谋定而动,一切尽在掌握。教主已经招降了三将军,命我先小心看守罗刹皇帝一家,不叫外人知道。”

    新文礼行事谨慎,金乌教虽然初战告捷,眼下大局未定,景深帝是重要人物,知道他行踪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这不是罗刹皇帝的公主吗?你们怎么出来了?”

    洛咏言记性甚好,虽只匆匆一面,却一眼认出小青来。

    明钦歉然道:“说来惭愧。地宫中机关众多,一不留神,让罗刹皇帝逃掉了,只抓住了小青公主。”

    “什么?罗刹皇帝又逃了?”

    洛咏言神情不悦,她将景深帝一家交给明钦看管,自然是对他十分信任。景深帝全家并无修行高手,看住他们对明钦来说并非难事。

    “你不是有奇功秘法吗?纵然罗刹皇帝躲了起来,难道便寻他不到?”

    之前能找出地宫,便是明钦的神游镜发挥功效。不过神游镜藏在明钦识海中,洛咏言虽不知实情,却相信他有找出景深帝全家的能力。

    “也许地宫中还有别的密道,罗刹皇帝已经逃了出去。我确实没有发现他的行踪。”

    神道和仙道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治法。神道的标志便是秩序森严。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宁为太平犬,勿为乱离人’。乱世人命如同草芥,百姓生活困苦,太平时节要承受苛捐杂税,所谓苛政猛于虎。这都是神道治法的弊病。乱世神道失坠,道术反而得其自繇,各种势力相互对抗,便不得不招贤纳士,奖掖人才,一嗣乱世结束,重新建立起神道秩序,定于一尊,对于道术力量便会严厉打击。

    平民百姓无法约束神道皇权,只能受其威压。若有多个势力相互制衡,却也并非坏事。可惜乱世争雄,更多的不是春秋的揖让会盟,而是战国的杀人如麻。

    欧阳修作《秋声赋》,谓‘物过盛则当杀’。春生秋杀,本是自然之理。但人类是天地间的觉者,岂能和鸟兽为类?如果生口太多,物力无法承载,便应该节制生育,而非用战争这种残酷的方式来践踏人道。

    所以说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战祸连绵,导致人口锐减,民人谋生较易。材力强横之辈又多死于战乱,可以无为而治。

    罗刹朝廷当国数百年,积弊丛生,已经到了官逼民反的程度。可惜金乌教虽堪称天界第四教派,教义却极为酷烈,比起修罗教和夜叉教犹有过之。修罗教、夜叉教强盛之时,势力遍及诸天,皆建立起庞大帝国。

    金乌教如若另立新朝,只会建立起新的神道统治,罗刹国本是横跨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的大帝国,一旦再造神权,放眼天界只怕没有哪个势力能够抵敌。

    仙道治法更接近王道仁政,孔孟生活的时代,衣食尚成问题,普遍教育更不可想像。良好的政治只能依赖明君贤臣。随着道术发展,生产能力极大提升,智识程度普遍提高,仙道治法便水到渠成。

    金乌教这种谬论层出的教义能在罗刹国大行其道,也是罗刹人智识程度不高,妖言激论才得以乘虚而入。而民人智识低下,则是当道者愚民手段的结果。

    人非生而知之者,即便圣人贤士也需要接受教育。有言教,有身教。学校教育偏重于言教,家庭、社会则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

    一个人可能不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必然会有家庭,也离不开社会。在学校教育不甚完备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便发挥了极大功用。

    但是社会教育并非全是正面教育。官府对社会风气负有极大责任,对于社会教育的失败自然也难辞其咎。至于学校教育多为官府组织。家庭教育也只能居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皆因家庭中人无不受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教育,纵有至道,父不能传之于子,所以一国教育之好坏,全在官府之用心。

    当道者心术不正,便绝不可能有好的教育,仙道治法也便无从实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因为明钦并非龙域之人,对于金乌教的本质看得更加清楚。但是天下大势,非他微末之力所能改变。

    明钦知道景深帝熟悉地宫机关,洛咏言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找到。不过金乌教已然击败三将军,掌控住局面,景深帝一家只怕也藏不了太多。不知道地宫中有没有粮食,如果没有粮食,景深帝全家更加躲不了多久。

    洛咏言不肯死心,当即又在地宫中到处寻找起来。明钦冷眼旁观,琢磨着如何带小青离开。

    小青暗暗着急,扯了扯明钦的衣角,小声道:“咱们怎么办?”

    明钦见小青六神无主,不觉心头暗叹,小青毕竟是年不满二十的女孩,虽然出身尊贵,却没有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

    “稍安勿躁。”

    洛咏言上回能找到景深帝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现在景深帝极为藏匿,地宫密室太多,如同迷宫,寻找起来可就困难多了。

    洛咏言兜兜转转半晌却空无所获,一不留神自己倒有可能失陷其中,找不到出口。

    “不行,我得马上禀报教主。”

    洛咏言想到明钦的话,万一地宫另有出口,景深帝全家得以逃出宫外,寻找起来可是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