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飞白传 >

第251部分

飞白传-第251部分

小说: 飞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吕信拱了拱手,朗声道。

    “哈哈!”阿木德大笑,手掌一升,示意他起身,满意道:“说得好,本王十分珍惜你吕信,你知道罢!”

    吕信躬身再拜,笑道:“受宠若惊。”说话间,缓缓垂手,站直了身子。大刀在背后闪光,夜风吹动他的袍裾。阿木德冷静凝视着他,还有他背后时时未曾离身的雪亮大刀,眼中掠过一丝波澜。

    草原上有一句话,狼就是狼,鹰就是鹰。

    阿木德盯着吕信,想起了这句话,不由五味杂陈,却只轻松一笑,迈步道:“夜色正好,陪本王再喝一盅?”

    “恭敬不如从命!”吕信拱手大笑,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黎明到来之时,天边飞起一片红霞,将挂在草尖的晨露映得格外动人。

    珠帘内,锦塌上,仁清公主兀自枯坐,昨夜送她回来的卫队,此刻正驻守在帐外,依阿木德之令,严防死守,断了她与外界的所有消息。

    她被软禁了。

    她心知肚明,于是冷笑起来。她不愿洗漱,滴水不进,枯槁斜靠在榻上,满心绝望。几个小鬟,只好跪在地上,劝了再劝。然而,谁也劝不动她,再也没有语言能打动她,再也没有人能温暖她。此刻,她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要与忘原关共存亡。

    她知道,忘原关破了,她这个中原的公主,身为八部王的王妃,便是这世上最大的笑柄,非死不能解脱。

    只是,当她想起真穆的一瞬,心会变得格外柔软。真穆是她的骨肉,十月怀胎、痛彻心扉方才带到这世上的至宝。她舍不下,也不愿离开的人,是真穆。然而,真穆也是阿木德的骨血,甚至还会继承王位,继续在草原上成就霸业。

    她的心中闪过惊恐,她知道,真穆与阿木德一样,毫无中原之心,纵然是她的儿子,也没有分毫中原情意。

    想到这里,她忽然释怀了,真穆,终究是阿木德的儿子,她死了又如何?真穆永远都是阿木德的儿子,她放心了。纵然忘原关破,她负罪死去,真穆也能安然无恙。

    这很好

    她忽然微笑了,枯槁的脸孔,露出一阵温柔。

    这一日,便在她千丝万缕的混沌思绪中过去了,大帐内变得昏暗,丫鬟掌灯之时,仁清公主依然怔怔呆坐,动也不动。众人只好纷纷退出水晶帘,守在外帐。

    仁清公主独自坐着,分不清眼前是灯火摇曳,还是她自己眸光散乱,她直觉天地混沌,光影混乱,一切光怪陆离,令人感到惶恐。

    渐渐地,她的视觉与听觉开始变得脆弱却敏感,似乎能听到一切极细微的声音,瞧见极微弱的形容。只片刻,忽然,“噌”一声轻响,一根银针自天而降,不待她凝神细辨,已经“哧”一声轻轻插在她眼前的地毯之上。

    片刻间,仁清公主皱眉阖眼,使劲地摇了摇头。她一定是产生了幻觉,她坚定地想。然而,当她再次睁开眼之时,却只剩一脸错愕。

    那终究不是幻觉,眼前分明有一根极细的银针,戳在地上,闪着银光。银针的末端,赫然戳着的,确实个小小的纸条。

    刹那间,仁清公主停止了心跳,她只觉心里一紧,忙伸一手按住骤然开始猛跳的心口,屏住呼吸,缓缓伸出另外一手,向那纸条抓去。

    她终于将那纸条抓在手中,却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当她抬起头,紧张的检视四周之时,却发现大帐顶上几乎完好如初,并不能发现银针的来路。

    纸条上,赫然与她约定,明日将送她入关。

    仁清公主大骇,缓缓捏紧手中纸条,几乎不能呼吸。她想起了昨夜那中原装束的人,忽然心里一紧。莫非是那人,能将她送回忘原关去?

    可是,入关又能如何?便是见到那亲手将她送出关来的父亲,她又能如何?忘原关终究难逃烽火漫天,她与隆帝,该如何面对彼此?

    我该怎么办?

    她颤抖着,将那纸条凑近跳跃的烛火,连嘴唇都不停哆嗦。那金红的火焰,瞬间便吞没了那纸条,只留下一丝轻烟,一小撮墨黑的烟灰。

    屋内忽然变得格外寂静,仁清公主正襟危坐,死死盯着那不断扭曲的烛火,满心疑虑。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相信这来路不明的纸条,更不知道,回到关内,到底是对是错。

    然而,她那冰冷深渊般的心,却似乎正在腾起一丝丝微光。虽然微弱,却充满希望。一瞬间,她明白过来,自己终究是想活的,如果能回到关内,回到故土,终归是好过客死他乡,更何况,她将死在敌人的大帐之中。

第375章 躬擐甲胄() 
开战前的最后一日,来得格外迅速。清晨第一道光照进吕信一夜大敞的窗,冷清清,凄迷迷,将他沉静的面孔照得格外寂寥。

    他兀自在有点凉也有点暖的晨光中醒来,精神饱满,他显然正从养精蓄锐中醒来,双目明锐。于他,今日是非同寻常的一日,成功成仁都不能改变那极微小的生机。他知道,想要飞出阿木德那禁卫森严的大帐,是何等艰难的一件事。

    然而,他终究笃定自信地坐起身来,阳光洒满他的侧脸,渐渐温暖起来。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微微垂目,斜睨枕畔那柄雪亮的大刀。

    江湖客,有几人敢夜不枕刀?刀也好,剑也罢,枕畔永远闪着凶光,永远在凶光中忐忑入睡,便是江湖客漂泊的一生。他吕信,亦不例外。

    心底里,他永远都是燕门后人,没有燕门,便没有他吕信。此刻,他轻轻抓起那把随他多年的大刀,想起了燕雨前“君子有担当”的谆谆教诲,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燕雨前九泉之下,一定同意他的决定。天下大乱之前,一己之身,能为能做的,或许不过如此,却是君子之择,亦是君子之责。

    出征前的最后一个清晨,整座草原嘈杂异常,送行之人,整装军队,一切似乎井井有条,却又显得非常混乱。这一日的晨光非常明媚,明亮灿烂的阳光洒满整个夏日草原,点桑花金黄绮丽,在青草间摇曳。

    吕信一步踏出大帐,身负雪白大刀,抬头迎上那金暖的烟阳光,不由微微一笑。他大步而去,步步生风,暗自打量一番。不远处的军营已经燃起浓烟,严阵以待的军队,早已开始最后的准备。他忽然感到一阵焦虑,不由加快了脚步,向着军寨高拔的大门赶去。

    他知道,此刻阿木德必然正在军中,部署检视,只待出征。再也没有人,能阻止这志在必得的草原之狼,除了

    他的脚步越来越快,不觉间已经冷落气喘,他的心,正忐忑不安地震颤,雪白的大刀,在他背后闪着雪光。

    营寨大门,在越来越浓的阳光中,若隐若现,寨门内影影绰绰,人影来往,显然格外忙碌。

    吕信一步踏入大帐,来不及与迎面而来之人招呼寒暄,便直奔阿木德的军帐而去。

    果然,此刻的阿木德,方才检视军阵归来,还未来及摘下背后大氅,正端着金灿灿的酒杯豪饮阿日里。阿纳肃立在侧,似乎在等自己的主人喝够美酒,摘下大氅,神色非常恭顺。

    吕信来到帐外,已经投过那大敞的门,瞧见了里面的阿木德,见他酒饮得痛快,神色亦是颇为满意,不由心里一沉。

    他知道,出征的军队会在明早清晨开拔,浩浩荡荡往忘原关去。八个部落集合的精英,手持斧钺,各个都是精装彪悍的草原猛士。

    沉着如吕信,此刻亦觉时不我待,焦虑万分。

    “让他进来!”兵士还未通报,阿木德已经在余光中瞧见了吕信,遂大笑道,将手中酒杯递给阿纳,又解下了大氅,放在阿纳另外的手上,自己松松筋骨,方才心满意足地坐在那铺着兽皮的椅子上,笑望吕信。

    “大王。”吕信恭敬一拜,垂目肃立。

    “你来了,不错,本王正要你亲眼瞧瞧,这大军阵势,当真令人振奋。”阿木德心情大笑,朗声道。

    “臣方才路过军阵,已经看过了。”吕信微微一笑,沉声道。

    “如何?”阿木德得意笑道:“比起忘原关驻守的中原军,如何?至于平湖王那些亲军,各个都是废物,不足为惧!”

    吕信双目一闪,但笑不语。

    阿木德饶有兴趣地瞧了他一眼,从阿纳手中接过一杯新添满的美酒,呷了一口,笑道:“看来,你不同意本王的说法?”

    吕信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不言不语,便勾起了阿木德的好奇之心,那高座上似乎胜券在握的草原之王缓缓挪开送到嘴边的酒杯,眼神变得更加集中,瞪着吕信波澜不惊的双眼。然而,吕信微微垂着头,目光深藏不漏,只见一张微笑的嘴角,浮现一丝奇妙寒意。

    那一丝寒意,没有逃过阿木德冷锐的眼睛,他忽然放声大笑,朗声道:“看来,你吕信有高见,不妨说出来。”

    吕信一拱手,缓缓抬起头来,双目沉定,在他抬头的一瞬之间,嘴角那丝寒意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颇有深意的笑意。

    二人目光相接的一瞬,均无退意。阿木德凝视吕信,似是非要听到所谓“高见”,吕信也正盯着他,眼中毫无惧色,片刻间,他缓缓开了口,声音沉着冷静,分析道:“回大王,臣斗斗胆说,平湖王的亲军,并不是废物,他们不过是韬光养晦,故作荒废,怕的是龙椅上的皇帝心存嫌隙。就臣所知,那些亲军,每一个都是平湖王亲自选拔,在密营里艰苦训练出来的。他的亲军人数并不庞大,却能以一敌百。”

    “哦?”阿木德双目一闪,颇有兴趣地牵了牵嘴角,沉声道:“忘原关素来不安,冲突不息,从未见那平湖王爷放出一支像样的队伍。敌军面前,他竟敢掖藏军力,岂非寻死?”

    “大王。”吕信诚恳地望着阿木德,字字清晰道:“平湖王心机深,善审度,众人皆知。他之所以敢敷衍,是因为认准了那些小打小闹起不了风波。他判断得不错,忘原关虽风波不断,却没有哪一次,是真战争。他审时度势,自然不会全力以赴,彰显势力,一则是牛鼎烹鸡,二则是自掩锋芒。”

    阿木德凝视他,眼中兴起丝丝涟漪,充满赞赏,忽然拊掌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叹道:“你吕信果然有双慧眼。那么依你看,这一次,他会全力以赴?”

    “他会。”吕信毫不犹豫答道:“一旦忘原关烽火燃起,平湖王会判断出事态局势,国家大义面前,他不是糊涂之人,更不愿遗臭万年。大王!”吕信眼中霍然掀起风浪,一字一顿道:“平湖王的亲军,比忘原关的守军可怕得多!”

    “嗯”阿木德的笑脸渐渐消失,眉头缓缓皱起,显然正在严肃思考。片刻后,他郑重地点头,朗声道:“金玉良言!金玉良言!”

    吕信微笑,垂下头,深深一拜。

    “明日便要出征,依你所言,本王等足了三日,定会所向披靡罢?按照你们中原人的说法。”阿木德又呷了一口酒,豪爽一笑。

    吕信依然微笑,却没有回答。

    “今夜,本王要请你喝酒!”阿木德放下酒杯,大笑道:“你是中原人,不愿同去,本王便不勉强了!但是,这践行酒,你总得好好陪我喝一盅罢?”他笑望着吕信,眼中尽是欣然神色。

    吕信却是双目一闪,缓缓抬起头来,似是片刻也未思考,只脱口应道:“好”

    “这喝酒之事,你倒痛快!来罢!本王特地教人备了绍兴酒!”阿木德大笑道。

    “女儿红!”吕信双目闪过惊喜,笑了。

    “阿纳说得没错,你确实是个酒鬼!哈哈!”阿木德拊掌大笑。

    一旁的阿纳脸一白,难为情地瞥了眼吕信,微微躬了身子一揖。吕信则毫不在乎大笑,点头承认道:“只好这一口女儿红!”

    “哈哈!成日里都是阿日里,当真委屈你了!”阿木德大笑道:“本王再入禁城之时,你便有喝不尽的女儿红了!”

    一丝微光倏尔掠过吕信波澜不惊的眼底,他忽然怔了怔,木然一拜,只应了一个字:“好。”

    这本是极易发现的反常之举,却被踌躇满志,急待入关的阿木德忽略了。第三日的正午时刻,大帐外早已是烈日鎏金,他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豪迈,更加舒展。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在这个金光灿烂的新时代面前,一切都是模糊而黯淡的。所有的怕,忌惮,劝解都黯然失色,包括吕信这一声不似平日的“好”,在他耳中也不过是个“好”字罢了。

    此刻,吕信的心,正一寸寸沉入深渊之中。他不知道,一路南上的阿木德究竟能不能真的杀入帝都,推开禁城那坚不可摧的城门,他只知道,如此野心,纵然不能一蹴而就,也能在漫长的司机等待之中,以一线机缘为妙光,彻底扭转乾坤。不是这一年,便是下一年,或许终有一日,阿木德真的杀进帝都,穿过血色哀哀的纵横街道,一路来到金碧辉煌的禁城大门之前。

    那一刻,才是万劫不复的时刻,是光天之下最可怖的假设。

    此刻,光是想想,他已经不由心颤,心颤,所以连双肩都跟着微微颤抖。

    阿木德似乎也沉浸在某种想象之中,并没有注意到高坐下的吕信,正在轻轻颤抖。他的眼前,是中原奇美的文化,丰茂的土地,禁城华美的亭台楼阁,锦绣宫的轻歌曼舞,那口味迥然的美酒他忽然微笑了,他想让日夜思念家乡的仁清公主重新住在自己的睦云宫内,享受温润的中原气候,过锦衣玉食的中原生活。人是多么善于遗忘,假以时日,看在真穆的份上,她一定会不那么恨他罢?

第376章 出征前夜() 
出征前的最后一夜,星光格外灿烂,月亮也高高升起,将整个草原照得分外明亮。

    吕信正披着夜色,背着惨白的大刀,一步步往阿木德的大帐走去。星光璀璨,映满他坚定的双眸,他微笑了。

    远处,阿木德戒备森严,闪着兵刃之光的大帐,已经缓缓出现在他视线之中。他迎着风,没有迟疑一步。大帐外,依然是亲笔肃立,吕信摘下背后大刀,交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