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第120部分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20部分

小说: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青娅坐在窗前,有太阳从窗户那边照进来,晒在半湿的头发上,虽说有些热,但这是晾干头发最好的法子了,毕竟等会要出门。

    “这里看起来很热闹,比西州府还要胜上几分。”古青娅看着两边的小贩,以及来来往往的路人,从穿着上打扮上就能看得出来,这里的人生活水平更好。

    “这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府,且又临海,出海的大多数船只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姜荣安似乎不以外,他做过各种功课了。

    古青娅点点头,“可是有打听当地哪家酒楼比较有特色,我们去尝一尝?”若是条件可以,她还是喜欢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舌之欲的。

    “夫人,这事问我准没错,我去买药时可都打听好了,我们绕到另外一条街上,那里的店才叫好,不过就是简陋了些。”姜松晚非常的机灵,马上说道,伸手指着右起前方的那条小街。

    姜荣安看了古青娅一眼,见她没反对的意思,“行,那就过去。”

    绕了两次,这家店并不临近主街,且看房子有些老旧,光线尚可,如今的店内吃饭的人不少,他们一行人进去,刚好把剩下的两桌给占了

    “小二,你们可是有什拿手的菜肴?”姜荣安抬眼看了下他们落座后就赶来擦桌子,一脸笑容的小二。

    “有松仁鸡,丁香鱼,酱烧猪蹄……”小二一口气报了好几个菜名,听着都是荤的。

    “我们只两人,不如推荐几道适合份量的?”古青娅淡笑着说道。

    “酱烧猪蹄,丁香鱼,再加一个素菜一个汤可适合?”小二想也没想就说道。

    古青娅看了姜荣安一眼,见他没什么意见,便点头,“就按你说的来,不够再加。”

    至于另外一桌,古青娅并不操心他们吃的是什么,既然有了身份,那就要把身份给分清楚。

    上菜的速度不算很快,不过先来了一小碟的凉拌海带丝和花生,古青娅尝了一下,非常地对她胃口,不由得期待了起来。

    吃饭也是聊天的最好时候,两人的位置正好靠近墙角,比较安静,正好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谈海船的事。

    “听说已经在路上了,这一去就是两年,也够教人担心的。”

    “可不是,不过收获应当是很好,之所以延迟,据说是因为归途中碰到了大风浪,不得已只好在临近岛上停留,错过了回来的最佳时间,风向不对,就将岛上给休整一番,当作以后航行的一个据点。”

    “要我说,这样的据点要多占几个才好,最好是将那些夷族全都给收服了。”

    “这还用说,带队的可是七皇子,皇室的人,能力肯定是这个。”说话的比了个很厉害的手势。

    古青娅和姜荣安对视了一眼,看来南江府的得到的消息要更加的快,而明年肯定会兴起出海的风潮,尤其在看到交易换来的巨大利润之后。

    果不其然,说话的人就换了话题,谈什么东西更适合带出去贸易,能换取更值钱的东西,如何找关系跟船等等。

    听了不少的消息,姜荣安和古青娅也吃得差不多了,叫来小二,把两桌的钱一起付了,这才出门去继续逛街,斟酌着买一些东西,到了京城,人情往来也是能用得上,单靠从家里带来的那一些压根就不够用。

    南江府的府尹姓黄已经五十多岁了,看起来乐呵呵的,他们早就收到了姜家家庙那边的信,知道姜荣安他们的身份,说了不少话。

    古青娅将家庙那边准备的东西加上自己添上的两样给了黄夫人,就被拉着说不少话,是为的那些彩色的丝线。即使离京城很近,也不代表京城的一些东西都能够买得到。

    真庆幸当初走的时候,顺手拿了一份彩色的丝线,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京城那地方啊,人多就杂,若是有人请你参加宴会什么的,你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别出风头,别多嘴。”黄夫人或许是因为那些丝线,又或许是看古青娅顺眼,给说了不少自己的经验。

    “老爷以前也在京城待了几年,别看那些王公贵族身份多好,私底下闹起来也能让你目瞪口呆的,反正听我的,别凑热闹,在不了解前,别跟人走得太近,切记,切记。”黄夫人再三说道。

第272章 中暑() 
虽说黄夫人的热情有些出乎古青娅的意料,但她还是很认真地听取她的一些建议,京城这种地方的确不是那么好待的,尤其是没有把握好一个度,很容易就成为出头鸟了。

    黄府尹跟姜荣安相谈甚欢,留他们用了晚饭才让离开,看着街道两旁的各种摊子以及叫卖声,两人慢慢走着,姜松早姜松晚隔着一段距离跟着。

    买了不少吃的,回到屋里,门窗开着,凉风徐徐吹着,带来淡淡的不知名花香,古青娅将带回来的东西稍微整理一下,两人才谈起今日的事。

    “姜家其他支系也有在京城的人,不过不多,职位也不高,我们到了之后,再看情况适当联系罢。”姜荣安想了想说道,黄府尹虽说很欣赏姜荣安,也提了不少当朝的官员,但姜荣安很清楚,这是黄府尹在表明自己的派系。

    跟姜荣安初次见面,又是妻子的娘家亲戚,当然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只能稍稍暗示。

    这也是姜家家庙让姜荣安拜访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人手中的人脉稍稍地给予姜荣安一些帮助。

    而实际上姜荣安并不需要这些,单单是纪家的能量就足够大了,更别说萧老以及七皇子那边,不过这些没必要说出来,底牌露太多并不是好事。

    古青娅点头,“也不晓得舅舅他们如何了?”

    “表妹已成亲了,等我们到京城,估摸着正好生孩子。”卢易彤嫁的人当然不是温氏在府城看中的,而是到京城后重新挑的,夫婿是大理寺里的一个小衙役,家境不算差,也无太大的势力牵扯。

    “挺快的,我得先把东西给备着了。”古青娅想北边的风俗跟家里那边不同,得重新学习打听了。

    “没事,届时问舅母就是。”以温氏的精明,在京城这几年肯定学得更加的圆滑了。

    两人谈了会话,便开始看书,姜荣安着重于找历史上一些为官的人的自述,虽说历史朝代不同,官位不高,但有些东西是共通的,总能学到些东西。

    古青娅则找了些王公贵族的妇女礼仪之类的书看,只能说这些东西对于她一个农门出身的人来说,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学起来更是辛苦之极。

    从来都只有人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人的,古青娅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有关以水喻人的,善于寻求突破找到适应的路子,在不知不觉间将障碍给解决或是影响,根据环境来改变却不影响本质。

    古青娅不能说对这道理理解至深,但她有韧性,坚信自己能够坚强地面对未来的一切。

    对此姜荣安并没有阻止古青娅,甚至也找了相关的礼仪书来读,一些事情的应对若是出了错,对他的影响必然是不小的

    在从南江府去京城的路上,两人时不时地就会互相对一对,看是否有什不妥的,或许劳累,但一段时间后,两人也能够很好地展现相应的气息,不让人觉得他们都是那乡下来的没见识的人。

    到了京城,古青娅发现这里更加的热,即使贴身穿着冰玉蚕丝织的罗,她仍觉得心里有些烦闷,嘴里更是没什味道,整个人有些昏沉沉的,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用说肯定是中暑了。

    于是到了卢家住的宅子那边,第一件事不是跟卢尚棋他们说一路上的事,而是为古青娅请大夫。

    温氏看着古青娅长开了些的身子,心里稍微满意,在大夫来之前,先是问了她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比如上次月事的时间。

    “……”任谁看到亲人后被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么私人的问题,心里羞涩自是不用说。

    温氏听了时间,心里有些遗憾,这外甥媳妇还没有消息呢,姜荣安年纪可是不小了。来了京城之后,温氏才发觉,这些官场上的人,最是喜欢送些婢女美人什么的。

    当初卢易生初到京城可不是碰上这一着,好在聪明地化解了,要不还不晓得家里会如何麻烦呢。

    姜荣安中了状元,关注他的绝对比关注卢易生的多,听说跟儿子同届的那个状元即使有了妻子,也是不少人往他身边塞人。

    姜荣安匆匆跟卢尚棋说了几句话,就进入屋子,看到古青娅的脸似乎更红了,吓了一大跳,忙伸手去摸,“娘子,你没事吧?再忍忍,大夫很快就来了。”

    古青娅摇摇头,垂下眼眸,“我没事。”其实她多少有些猜出温氏问话的目的,到了京城安定下来,应该可以要孩子了吧。

    对于孩子或许没那么期待,但她并不排斥,毕竟是血脉的延续,身为女子必然要承担的责任。

    姜荣安没有多想,倒了一杯水喂着古青娅喝了,有些心不在焉地朝屋外看着,想着这京城的大夫怎么那么慢。

    大夫诊断过后,的确是中暑了,开了三包药说了些禁忌就走了,若是在家里,姜荣安肯定急着出去买药,但在这里,想着自己的身份,他就喊了姜松晚过来去抓药,这样的转变是必然的,只能逼自己慢慢习惯。

    姜家家庙为姜荣安在京城安排了一座宅子,只有一进,看着有些小,他们八个人住进去正好,看来安排的人算得很好。

    因为初到京城,宅子那边还没整理好,姜松早和姜厅一家子就先过去整理,购买需要的各种东西。

    对于姜松早姜松晚,姜荣安还是放心的,他们兄弟俩也是姜家旁支的,跟在他的身边或许会跟家庙那边汇报自己的一些情况,但总比陌生人来得好。

    三包药下去,古青娅又生龙活虎了,这才和姜荣安正式拜见卢尚棋和温氏,也见到了卢易生以及他的妻子廖氏,是个圆脸的姑娘,应该是个好脾气的。

    姜荣安跟卢易生有话要谈,古青娅也没闲着,温氏领着儿媳妇对古青娅普及京城的一些事儿以及会来往的那些官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要如何应对。

    温氏当然没让古青娅全都记下的意思,不过古青娅现在的记忆力早已不同以往,暂且把温氏和廖氏说的记下再慢慢地梳理。

第273章 聚会() 
“荣安,你总算来了,不枉我和沈兄一直挂念着你。”卢易生拍拍姜荣安的肩膀,两人在矮桌前坐下,开始烧水泡茶。

    “你们在翰林院也待了些时间,接下去是如何安排?外放还是入六部?”姜荣安淡笑着说道,其实他很清楚,每次科考的前三甲即使外放也不会很多年,最终还是会回到京城任要职,这也是卢尚棋他们为什么举家迁移京城的原因。

    “目前还未曾有消息,也许等七皇子领船归来就清楚了。”卢易生摇摇头,“不说我了,倒是你,瞧着不大愿来京城的样子。”

    “表哥,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和青娅的性子,对京城这种生活并不欢喜,人情往来太多了。”姜荣安摇摇头,伸手拿了一杯茶,随意地喝了一口,“就拿喝茶来说,就要有各种步骤否则非叫人说你无礼不可,如此束缚,怎合我心意?”

    听姜荣安一席话卢易生不禁无奈摇头,“你呀稍微忍耐些又如何?京城这地儿,最是要忍耐了。”卢易生并没有说教劝说,姜荣安这人最机灵,刚才那些换过是抱怨而已,真面临了怎么做肯定不会出差错。

    姜荣安笑了笑,“不说这个了,想必京城最近也有消息在传,说船队要回来了吧。”

    “你也听说了,没错,许多人都在观望着,当初七皇子说要出海,到那时京城的许多大户人际投入并不多,只是在试探而已,反倒是其他沿海的非常热衷。”卢易生点点头,“如果预料没错,接下去出海规模会加大,海外稀有物品流行。”

    姜荣安点点头,“这里头掺和的利益太多,我们不要插手。”他并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去参与,风险太大。

    卢易生点头,他本来就是稳妥的人自然不会想要这种快速致富的手段。

    “既然你来京城了,我和沈兄给你接风洗尘,正好我们都成亲了,就聚一聚。”当初一个院子里住着,感情自然是不一般,男人总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兄弟们的妻子愉快相处的。

    姜荣安在脑中转了一圈卢易生和沈山庆妻子的资料,估摸了下三个女人相处的的情况,也就答应下来。

    没有在卢家多待,回到宅子里,果真一切都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带回来的行礼也完好地放在右侧厢房里头,看来姜厅一家子的能力也还成。

    姜松早和姜松晚兄弟住在左侧的厢房,姜荣安和古青娅一间的正屋,另地方,而姜厅一家就住在后院的房子中。

    古青娅熟悉了下新家的布局,就开始整理东西,各种分类,贵重的和不贵重的,都要分开来放,同时准备几分礼物,比如姜荣安要去拜访萧老的东西等。

    想到姜荣安跟自己提的聚会的事情,廖氏处过一阵子,性格还不错,就是有些担心沈山庆的妻子,想了想到底没有准备冰玉蚕绢布作为礼物,而是另外准备了些路上买来的胭脂水粉

    姜荣安没有什么意外的,入职了翰林院编修,一个很小的职位,做的事情也不那么重要,不过可以认识不少的翰林学士,有机会得到指点。

    而卢易生就是这样认识的一位廖学士,从而娶了他家的闺女,这倒是个安于现有职位的人,也难怪卢易生没怎么受人刁难。

    对于姜荣安及其其他两位榜眼探花,大家还处于观望时候,并不热切攀交情,至于背地里如何,谁也不清楚了。

    而卢易生和沈山庆也不刻意表现跟姜荣安交情很好的样子,大家都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

    聚会是在一家不起眼的茶楼里头的,起初三个女人还有些生疏,但在古青娅送出东西后,就聊得颇为开心了,话题正是女人最关注的保养。

    沈山庆的妻子贾氏是他老师的女儿,也是饱读诗书,但是外表看不出一丝的柔弱眉宇间更是透出一股英气,说话不拘小节的。

    三个聊天的男人看向外间聊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