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

第134部分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34部分

小说: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拒绝了不少人的好意,大家都想知道她是不是御夫有术呢。”

    刘钰抿了下唇,觉得刘夫人说的这话太假了,“母亲,姜夫人有孕了,精神并不那么好。”意思是古青娅都在修身养性,闭门谢客了。

    刘夫人当然也听了出来,脸色不大好,“你****看那些医术,想来也学了不少,不如去帮着看看?”

    “姜夫人若来请,我定是不推辞的。”刘钰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打定主意这段时间不主动去找古青娅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第304章 下雨() 
短时间内,但凡跟古青娅走得比较近的人,或多或少都被家里人给提点了一下,她们心里都非常的惊讶,有些无法理解。

    廖玉玲被来看自己的母亲提点,要特地跟古青娅打好关系,偏偏又不说明原因,又特意跟卢尚棋和温氏提议孩子的百岁眼办得大一些。

    卢尚棋和温氏因为儿子外调,他们正想要在京城里缩小存在感,廖家这么提议,他们并不高兴,嘴上说着要考虑考虑,实际上却打定了主意什么都不做。

    不过卢尚棋和温氏并没有怀疑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交圈子就是很普通的商人圈子,与达官贵人这些都搭不上线。

    要说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萧思灵了,她现在心里还别扭着呢,是不排斥古青娅了,但被人特意交代要跟古青娅好好搞好关系就很让她不舒服了。

    直接表现就是萧思灵去找了陈文悦,吐了不少的槽,觉得那些人特意来提点她的人特讨厌,该怎么做难道她还不知道吗?

    陈文悦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其实跟其他人相比,她家是被人暗示最多的,家中父母听多了,反而害怕接近古青娅给女儿招来灾祸,愣是拘着不让出门,等风头过了再说。

    “别想太多,那些人太闲了而已。”

    陈文悦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得到了萧思灵的赞同,“没错,就是太闲了,我们怎么交友还需要他们来提点吗,真是莫名其妙。”

    “多看书,要不下次见面你又要自惭形愧了。”陈文悦说话毫不客气,直中红心。

    萧思灵的脸涨得通红,死鸭子嘴硬地说道:“那是我让着她呢,我才不回怕她呢。”

    陈文悦但笑不语,萧思婷成亲了,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官媒最近走得好像有些勤快啊!像萧思灵这样心思单纯什么都写在脸上的人,可要幸福多了。

    到底卢家还是没有大请百日宴,只是邀请了姜荣安两口子以及廖家,就在家里办了简单的两桌吃一顿,不过席间廖家大舅子频频与姜荣安搭话,看着很是热情。

    姜荣安似乎并不意外,将近一个月以来,他已经应付过很多此类似的情况了,完全是得心应手,当然邀请喝酒的人也增加了许多。

    要在这么多人里头筛选他个人觉得不错值得交往的人,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索性都维持着一个淡淡的交情。

    不过也正是如此,渐渐的,年轻一些的官员中,渐渐的有以姜荣安为中心的趋势。也许有人开始是抱着一些别的心思,但随之被姜荣安的学识所折服。

    宴席过后,姜荣安跟廖家大舅子转换阵地继续聊天,不过此时的话题就换到了还在下的这场雨上,谈到了其持续性可能导致的后果。

    古青娅听着温氏说了不少的话,被再三交代了许多禁忌,终于被放过之后,她就坐在窗前,看着外头的雨如断线的珍珠下个不停,轻轻地打了个呵欠,也不知家里那边是不是也一样在下雨?

    姜荣安虽说一直在跟别人聊天,但他一直关注着古青娅的动态,见她有了疲态,就三言两语地结束谈话,准备带着古青娅告辞回家

    温氏考虑古青娅的特殊,就没有挽留,只再三嘱咐路上小心,冒雨上了马车,车子在雨中飞快驶过,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夫人,快烤烤火。”程水见古青娅进门,马上拿了一块干燥的大布巾过来,厅婶还带着一个炭盆。

    “这雨下得真大,也不知要到什时候,这菜价只怕又要涨了。”厅婶将一个竹编的罩子罩在火盆上,这一般用来烤干布巾等小件衣裳的。

    “我来吧,你们去厨房准备点姜汤。”姜荣安拿过布巾,将程水给支使出去,上前替古青娅拿掉发钗解散头发,动作轻柔地擦起来。

    古青娅换了双干爽的苇编草鞋,“早上出门看着雨要停了,这又下起来,可别涝了。”古青娅有些担心,说话的同时将一双一模一样的鞋子递给后面的姜荣安。

    “应当不会,不过若是继续下下去,怕会减产。”姜荣安顿了顿,“南方正好赶上双抢,若是持续下雨,稻子没法晾干,发芽发霉损失就大了。”

    “但愿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吧。”古青娅有些担心,想起干旱的那一年,也是劳累得很。

    “若是有情况,加急快件也应当到了。”姜荣安不由叹了口气,小暑大暑期间,最怕的就是旱和涝了。

    古青娅默了摸头发,感觉差不多了,“成了,我给你擦一擦。”

    姜荣安没有拒绝,还去搬了把矮凳子,坐在古青娅的跟前,感觉着头皮上轻微的扯动,不由眯起了眼。

    这场雨在姜荣安和古青娅的但心中,下了将近十天,在七月初一的凌晨才停了下来。

    即使姜荣安什么都不说,但古青娅从每日厅婶发愁的脸色和话语中,通过市场上的物价变动以及各种小市民间独有的小道消息,也拼凑出一个大概来。

    还好雨停了,要是再接着下下去,可要教人崩溃的,起码下雨地区的灾情会更加严重。

    “谢天谢地,感谢老天爷,这雨终于停了。”早上起来,古青娅就看到厅婶在院子里对着天空又跪又拜的。

    古青娅不由叹了口气,在这看天吃饭的年代,人的力量太薄弱了头那些未来的书,有不怕日晒雨淋的交通工具,速度又快,有个什么都能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所处的时代到底还是跟不上啊!

    “夫人,您先别出来,这院子滑着呢,先等晒干了。”厅婶起身看到走廊下的古青娅,急急忙忙走过来,虚扶着她。

    古青娅点了下头,“等正午看看,若是天气还好些,就把衣服被子等晒晒。”

    “我都交代下去了,夫人您有什想吃的,我出去瞧一瞧。”厅婶估摸着再晚出去就什么都买不到了。

    “没什想吃的,你看着买,路上小心些。”古青娅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准备让程水把躺椅搬到廊下晒晒太阳,许久不见太阳,人又没活动,感觉自己都要发霉了。

第305章 意见() 
姜荣安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这一些数据,是有关于这场长达十天大雨所造成的损失,因为不是连成大片的,所以看起来影响不大,而实际上损失并没小到哪里去。

    这场雨的范围主要在沿海一带,包括向阳府西州府等,统统都没有逃过,不过损失的话,明显是北方比南方的大。

    南方大部分双抢,开始下雨的时候收割的稻子已经到了尾声了,而南方在应对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少,几乎每家每户都极建有类似北方的炕,就是用来专门烘干水汽的。

    谷子只要烘干了水汽不让在下雨期间发芽,等到出太阳再完全晒干就成。

    损失主要是在北边,长时间下雨根部会被泡烂,这是预计的损失,好在现在北边的作物种植比例有所改变,还不至于损失太大。

    这样的持续大雨并不少见,经验丰富的百姓们可有适当的应对经验,都是靠天吃饭,也不会怨天尤人。除非是真的碰到颗粒无收,活不下去的时候,否则谁也不至于做出过分的事情。

    但对于掌权者来说,往往是走一步看两步三步的,任何不利政权稳固的事情,都要有应对的方案才行。

    姜荣安表示自己只能保持沉默,拿出一些适应的法子,但不代表对于这种自然天气就有办法了,除非技术发展到可以无视某些自然环境的时候。

    考虑了半天,姜荣安没有马上提笔写回执,速度过快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对于上面的人来说,就能理解出好几种,一是他对于这种情况的应对成竹在胸,要不就是早早预料到有这么一出,特别准备好了如何回复。

    如果是第二种,只是会被认为有心机,若是第一种就会感觉他身上还有更多可以压榨的,甚至有了更高的期待,有更难的事情拿来让他拿解决办法,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更关键的是姜荣安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陛下吩咐人给自己的,还是说上头的某个人给自己的,总之不要过于锋芒毕露才是好事。

    陛下那边,姜荣安用作物改良刷了一圈,又留下了一个关于新型交通的设想,短时间内他是不想再出风头的。

    所以姜荣安在翰林院找了好些书,有关于近一百年来各地天气变化导致的灾情的应对方案,以及相关的总结,他想要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写的,他依样画葫芦就成了。

    可以新颖些,但不能太超出,在冒出头之后就要迅速缩回来蛰伏着,积蓄力量等待这下一次爆发,而不是一直顶着出头鸟的身份,那么大的目标不用瞄准都能打。

    实际上姜荣安猜的也没错,这并不是陛下给他的任务,总结一直以来都是由翰林院的人来总结整理的,只不过这次提前了而已

    而这次并不知只有他一个人得到这样的任务,跟他同期的榜眼探花也一样。

    回家的时候,姜荣安手里还带着好几本书,这让古青娅有些奇怪,要后,姜荣安往家里拿书的情况并不多,就是有,那代表很有价值。

    姜荣安习惯性地跟古青娅谈起自己碰到的事,妇人因为环境关系的确见解有些短浅,但并不代表说的意见全部没有参考价值,更何况古青娅是与众不同的。

    “你考虑的确很好,我们的确可以拿出改良品种的法子,但很明显间隔时间太过短了,容易让人怀疑。”顿了顿,古青娅接着说道,“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并不少,直出风头,难免教人怨恨上,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娘子,你聪明。”姜荣安笑着说道,“其实我最近也想到高手在民间,肯定有人有比较抗涝抗旱的种子,但不为人知而已。”

    “我们不是务农的人,能弄出来改良方法肯定遭人怀疑,你不如建议公告天下求良种或是方法,提供者重重有赏,或是金钱或是其他,总有人心动的。”古青娅建议道。

    这些人弄出来的方法或是种子,能找出来的最好的法子,但能提高一些,对于当年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了。

    姜荣安两眼一亮,“娘子,你再继续说。”

    &nb我看的有关于未来的书应当比你多,对于这种无法控制的天灾,我觉得应当着重于预防。”古青娅想起了未来社会有专门的天气预报,提前防范能减少不少的损失,“若是有能通过观察推测未来天气的人,应当重用且培养。”

    “找老农的法子,我觉得其他人也会想到,我倒是可以往预防这一方面提。”姜荣安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各种想法源源不断。

    古青娅见姜荣安一脸兴奋,马上就要埋首桌前,忙说道:“你先把重点记录下来,等吃完饭后再慢慢补充,这事没给你限时间吧?”

    “没,娘子说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姜荣安笑着说道,在桌前坐下,没有马上动笔,而是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在脑中构思。

    古青娅往砚台里倒了一点清水,拿着墨块缓慢而均匀地磨着,嘴角喊着淡淡的笑意,她喜欢姜荣安有事跟自己商量的情况。

    青纱无声地观察着古青娅和姜荣安的一切,细细的爪子轻轻挥动着,一本带着神秘花纹的书籍打开,在没有笔墨的情况下一竖竖的字整齐地落在纸上。

    “你在给新的拥有者写册子?”不知何时青纱面前多了一道光屏,对面是一只有着巨大绿色羽翼的蝴蝶。

    “嗯。”

    “看来你很看好这个拥有者,是你写的有史以来最厚的吧。”蝴蝶颇有些意兴阑珊的,“我目前这个新拥有者,只怕又跟上一个一样,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你说现在的人怎么都沉不住气呢,一点都不明白蛰伏积累的道理,只想拼命地冒头彰显存在感,也不想想那一点点的根基足够消耗几次的。”

    蝴蝶显然满肚子的怨言,看着青纱的眼神很是羡慕,怎么自己就碰不到品质上好的拥有者呢?

第306章 七夕上() 
姜荣安决定听从古青娅的建议,特意找了不少有关于天气预测的内容,但即使是翰林院这样藏书丰富的地方都找不到,更别说是其他地方了。

    没办法啊,姜荣安只能通过一些老人来拼凑一些内容,找了相关的书籍,修修改改之中,终于将一篇文章给写好并上交了上去。

    时间正好卡在七夕前夕,是非常热闹的节日,虽说不是休沐日,但只需要上半天,还是很轻松的。

    这是女子的节日,街上到处都在卖各种相关的东西,街上的客人中也增加了许多女子,各个摊贩纷纷大声吆喝招揽着生意。

    姜荣安打算带古青娅出去走一走,买一买泥娃娃或是中意的花束以及盆栽盆栽。

    此时还未到立秋,天气挺热的,一直等到申时末,姜荣安才带着古青娅出去,也没打算走太远,就在附近的几条街道逛逛,程水略紧张地跟在后头,就怕自己一个疏忽把人给跟丢了。

    “娘子,这个如何?”此时两人在一家小店,柜台上摆放着许多精致的泥娃娃,姜荣安指着一对一大一小绘画风格相似的泥偶,他看到的第一瞬间就想到了古青娅和还未出生的女儿。

    古青娅仔细看了看,做工不是很精致的那种,但是当娘的那种温婉以及女儿的调皮都很形象地刻画出来,教人忍不住跟着它们的表情微笑。

    “好,以后一年就买一对,告诉女儿这些故事。”古青娅笑着点头,看着姜荣安跟掌柜的交涉,而后付钱包装,由身后跟着的程水小心翼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