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素锦有些脸红,心里也惊讶,没想到古青娅完全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见解不比自己差,“那些戏文里的故事,看起来很美好不是,我挺喜欢的。不过你跟我娘说的话差不多,你娘也这么教你的吗?”
古青娅一看严素锦的样子,忽的觉得有些晕,现在怎么那么多姑娘都对戏文里的那些故事很向往?
“我娘没怎说,但我觉得那些戏文里唱的都是骗人的,过日子不简单,戏文里看着是大团圆了,但谁又知道大团圆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亲事要考虑的太多了,素锦姐姐可以多看看周围的人过的日子,多问问老人,他们的经验要比我们丰富得多。”
严素锦听了古青娅的话,心里惊讶万分,而后想到她家庭的复杂,也许自己的知见是真的不如她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按家里的打算,我最快也是在年底定亲,反正离出嫁的年龄还有两三年,完全没必要急在一时。”严素锦觉得自己或许该好好看看周边的人的生活,也许能看出什么来,并引以为戒。
毕竟每一个姑娘家,对自己的夫婿和婚姻生活都是充满期待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下半辈子在水深火热中度过。
古青娅点点头,“选人很重要,素锦姐姐,你一定要慎重啊!”因为古氏的经历的关系,古青娅一直觉得选择非常的重要,尤其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
而且因为整个地区主要以桑蚕纺织为主,而女孩子也成了家里的一个很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大部分人都不会早早出嫁,一般在十七八岁,最晚的有拖到二十岁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当然,古青娅也不担心严素锦会嫁不好,毕竟家底摆在那一边,家中长辈也不是糊涂的,定是不会差。她之所以来找自己,怕也是姑娘家有些春心萌动,心里又羞涩不敢与大人说,才来找自己说说话。
送走严素锦,古青娅只在心里感慨了下,没有多放在心上,没有意外的话,她起码还有**年的时间才来考虑这一件事,完全不用急。
今年是闰年,有闰八月,第二个中秋一过,就是寒露了,这时候温度已经降了不少,好在这时候没什么雨,要不地里的稻子该欠收了。
还不到农忙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搭着架子,晒被子晒棉衣。每年都这个时候,都要拆被子,将里头的绵絮拿出来打松了晾晒,再重新理好缝进被套里,这可是件不小的工程。
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练针线的时候,今年严青茶被古氏盯着,几乎包揽了大半的活计,那张小脸都要皱成苦瓜了。
不过古青娅是不会帮忙的,当年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再说她还有别的事要做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给方氏做新的冬衣。
以前严水儿和严霜儿都春秋都会各送两套衣裳来,方氏是不缺衣服的,不过从今年中秋的情况看,她们两姐妹会不会再送来,就很难说了。
今年家里的情况好许多,自然的,家里大大小小的冬衣都要件新的,而这当然是老人优先的。
第58章 晒菜干()
不过,古青娅的女红还是不如古氏的,所以方氏的衣裳,她只做一部分,更细节方面的东西,就要古氏来了
。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小;说;网;(;w;w;w;.;8;0;0;b;o;o;k;.;n;e;t;);
缝缝补补的,就这样过了重阳,这时候,已经是第二季稻子收割的时候,也是挖莲藕的时候,而更重要的是,税收要开始了。
大铭王朝一年收税两次,分为夏秋,夏税主要是桑蚕税,可交银子或粮食或者是制成的丝织品,而到了秋税,主要收的就是粮食,还有人口税。
秋收跟夏收不同,不用赶时间,而且地里的水都放干了,也很少下雨,所以并不用换工赶时间,一家子慢慢做,完全可以的。
今年家里多佃了几亩地,除去佃租,留下来的也足够一家人吃了,再加上旱地的黄豆地瓜等产物,生活是要比以往宽裕许多的。
这几年出海的船只逐渐增多,朝廷那边已经出了针对出海的各种条例及其税收,据说今年就有朝廷的人带队出海。
这一些消息,古青娅是听别人闲聊的时候记了下,实际上,她更希望的还是有新的作物能传入,那么口粮的存储上肯定会更宽裕的。
晚稻收后晒干,县衙收税的人一车车地拉走,只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这两年的赋税有降低的趋势,再加上刚传来的地瓜,再贫穷得人家日子其实还过得下去。
交完税,大部分人都松了很大一口气,开始把到明年夏收之前的口粮预留,计算出富余的部分。
每年这个时候,村里收粮的人就不少,有县里的,也有隔壁县的,热闹得紧。
一连拒绝了几波来收购的贩子,严父脸上没有什么不耐烦,每一年都卖粮,到第二年夏收之前都要数米下锅的日子实在是怕了,当不需要再还债时,严父就恨不得再挖两个地窖,将粮食秘密地储存起来。
将粮食储存好,严父和古氏就开始操心地里种的那一片萝卜芥菜等,准备再买些容器来腌制。
对于儿子媳妇的举动,方氏是知晓的,也默认了,活了大半辈子,天灾总会碰到那么几个,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不过都腌成咸菜那要买的盐可不少,晒成干反而能更好保存,不过显然的,古氏在腌制这方面并不厉害,只能说能吃而已。
古青娅的经验当然是比不上父母的,不过她到那本游记书里,就有说过咸菜的几种做法。
那些味道鲜美的各种咸菜的做法,显然的,并不适合长期保存,好在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烫熟晒干的办法虽说有些费时费力,但比腌制的要省钱。
对于古青娅说的方法,严父和古氏很容易就接受了,地里的菜源源不断地收回来,他们几个孩子就坐在门口,搬一把小凳子,将不好的叶子或是被虫吃得厉害的另外挑选出来。
已经挑选出来的菜都比较干净,轻轻洗过一遍,再在开水里过一遍就差不多
。一片片的芥菜烫熟后,还要撕成条挂到麻绳上,这些都是很需要耐心的活,好在古青娅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枯燥。
像严家这样种了大片的芥菜萝卜的人家还真不多,因着刚传入的地瓜产量不低,所以许多人只种了够自家吃的萝卜芥菜,都种地瓜以及一些难伺候的蔬菜去了。
也就像刘冰冰这样的家境,但凡是有点空地都要种上菜的,这芥菜萝卜他们每年都要挑到县里卖的,毕竟县城里没地,腌个酸菜什么都要买。
“青娅,你们这是做什么?”刘冰冰是听了刘母的话,过来看看严家有没种萝卜一类的,要不就送两筐过来,没想到一来就看到古青娅他们在忙活的事。
“晒菜干,你家要不要试试?”这毕竟不需要什么配方,明眼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
“这是烫过的吧,一般不是切碎晒干吗?”有时候卖不出去,家里又吃不完,柳家都是将那些芥菜包菜一类给切碎晒干的,待到青黄不接或是灾年时,不管是人吃还是禽畜都是可以吃的。
“烫熟后晒干,味道不一样,你要是感兴趣,回家可以试试,晒干后装坛子里,可以放很久。”只要这干菜不受潮,放个三四年是肯定的。
刘冰冰并不怀疑古青娅的话,这时她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哎,你家今年有种萝卜不?没的话,来我们家挑两筐来腌。”
古青娅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种的还不少呢,你家要是卖不出去,就像我们这样做,到年底的时候,说不定好卖呢。”
因为古氏教刘冰冰缫丝这一事,刘家有什么都要想着自己家一头,两家这是越走越近了。
“今年我爹种的不少呢,就不用了,回去替我们谢谢你娘。”古青娅笑着说道。
“哎,这有啥好谢的,行了,我先回去了,有空就来找我玩哈。”刘冰冰要做的事也不少,没有多留就匆匆赶回家了。
因着今年多了一个闰月,因此距离过年的日子就显得有些漫长,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愈发地期盼起过年来。
才入冬,就感觉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还要冷,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就很难捱,古青娅恨不得整日缩在床上不下来。
方氏也是个怕冷的,她不是待房间里就是在门外晒太阳,手里的汤婆子都不离手。而大冬天的,串门的人也少,就显得有些寂寞了,不过严青朴这会正是好玩的时候,把他往方氏旁边一放,倒也能让老人开怀几分。
向阳府虽说地处南方,冬日里虽说没什么活,但不代表不需要做事,菜园子里的菠菜花菜白菜豌豆一类的,有分批次种的,也要时不时地除草施肥的。
即便是怕冷,每日该做的事古青娅也不落下,冬日里,最是有机会做一些手工活来挣些零钱的了。
古青娅知道有人做绢花来卖,挣的不少,她也有见过,其实不难,主要是颜色以及花型还有布料,若是能做出独一无二的,那价格就上去了。
只是有些诀窍不是靠摸索就行的,藏籍依然很随机,现在她看的有园艺设计,园林欣赏,园艺小记等等,都是一些杂写跟平时说话没多大差别,说真的,她是有些失望的。
第59章 预测来年()
失望归失望,古青娅还是很认真地将藏给看了一遍的,有些或许没用,不过提高下自己的见识还是行的。'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
而且看书也不是没有收获,在《园艺小记》这本书里,古青娅看到了一些关于堆肥的介绍。
一般来说,农村的肥料就两种办法,烧火粪还有粪坑,第二种其实效果并没有那么好,主要的肥料还是烧火粪。
所以在看到关于堆肥的各种介绍后,古青娅不由眼前一亮,她看不懂那些莫名其妙的一些名字,但这些方法弄出来的肥料似乎很好的样子,而且也不需要什么严格的条件,她完全可以试一试。
而且方法是真的不难,古青娅在家里能自主的东西真不少,做个试验还是不难的。
正好家里有两口破缸,古青娅决定拿来试验,家禽排泄物,枯枝落叶一类的很容易获得,至于蚯蚓,到湖边挖会儿就有不少。
是的,古青娅决定试验两种方法,一种是蚯蚓堆肥法,另一种就是纯粹的堆肥了,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
见女儿折腾,古氏只问了句就不管了,反倒是严父更感兴趣,都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永远是农民关注的一个点,毕竟土壤的肥力是有限的。
见严父有兴趣,古青娅也没有藏着,将自己的方法说了下,二期蚯蚓堆肥相当于养蚯蚓,这可是鸡鸭最爱的美食,于家里并没有什么损失。
转眼就到了寒衣节,因着今年天气比往年冷,所以今年的寒衣节,大家也更重视些,大家都认为阴间更阳间是相通的。txt全集下载
家里的各种颜色的纸都备着,早早地就开始折衣服裤子,或是剪出形状用浆糊粘好,有那家境好的人家,还会用彩纸糊马车宅子园林一类的,讲究并不比其他的节日少。
而这一天,大家一般都不出门,尤其妇女和孩子,更不用说串门了。到了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大家纷纷将准备好的纸衣纸钱一类放在折好的纸包袱里,纸包袱上写着祖先的名字以及为其祭祀的后代子孙的名字,放到门口早就摆好的矮桌上。
严父领着严青禾先到就家门口不远处的小路口,篮子里装着不少的果蔬糕点,还有一些纸钱和纸衣,这是要给那些孤魂的。
等确定纸钱纸衣一类都烧成灰,父子俩才回到家门口,点香祭拜,领着全家人磕头后,这才将一旁的纸钱纸衣一类点燃。
一大堆的纸衣纸钱烧成灰烬后只剩黑色的那一小堆,一阵风吹来,灰烬被卷起来,不知飞散到何地方。
方氏等那灰烬都被风吹走后,嘴里喃喃地念着什么,古青娅站得近,听了几句,“今年天冷,衣裳都给你送去,可要穿好穿暖啊,若是饿了冷了,只管托梦……”
古青娅听了,觉得心里有些酸酸的,这时候,有那男女哭声顺着风吹来,是有那家中亲人过世还未满三年的,这种调子,听着让人更想流泪了。
这天,大家吃的都不多,也早早就睡了,隔日就是节气小雪,温度似乎又低了些
严父出去地里看了看,回来还是挺高兴的,“今年温度低,地里的那些虫卵,可都要冻死才好啊,免得来年糟蹋庄稼。”
“爹,今年温度比较低,来年那节气会不会有什变化?”一些大的天气变化,预兆早早地就出现了,就看有没有人去注意。
方氏的情绪看着还是有些低落,听了古青娅的话,想了想说道:“今年粮食多存点是对的,明年怕是要减产许多。”
严父回过神来,神色也严肃了几分,“娘说的是,我倒是忘记了,好在咱家还有口井,吃水倒是不怕。”
古青娅这下也反应了过来,“奶奶,您的意思是说,明年会干旱?”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日子就真的苦逼了。
“以前我还小的时候,大冬天下雪,冻死了许多人,来年又是大干旱,死了许多人,所以一旦天气反常,就意味着来年天气也不平静。”
“不过咱们这边是水乡,应该还好吧,湖泊河流多。”加上又背靠山,应该不至于差到哪里去,古青娅觉得可能会难过一阵,但还不至于会很混乱。
“你们做的那个干菜很好,地里的菜,能晒能腌的都弄了。”方氏交代道,灾年的时候,手里有粮心不慌。
十月十五是下元节,所谓的天官解厄日,还是很受重视的,这天除了祭拜祖先外,主要就是祈求天神,保佑全家平安顺遂。
今年的天气变化,注意的人不少,有经验的老人家并不少,都做了不少的准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