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咱有三千虎贲 >

第129部分

咱有三千虎贲-第129部分

小说: 咱有三千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纳特上将越想越害怕,当即叫道:“立即送我们去司令部。”

    面对脸色阴沉的丹纳特,埃里克森不敢怠慢,当即和上级取得联系,很快派部队将丹纳特、奥利费一行送往司令部。

    西方联军总司令海格和参谋长马歇尔接到消息极为震惊,他们以为丹纳特等早就阵亡了,因为已经失去联系了几个月,而且西方有通过南美洲的南美帝国方面了解中方俘虏的情况,其中并没有丹纳特等,可没想到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

    丹纳特上将军中的资历和威望没有海格高,但是同样也非同小可。

    海格很自然很热情地接待,当初英缅军为了给印度争取时间,不惜将自身置之死地,那是何等的魄力和勇气。虽然印度最终还是沦陷了东部,但是那并不是丹纳特的错,那是因为英法海运部队增援遭到了中国海军的阻击,否则当时英法真的能及时组织中**队的快速推进。

    接到了丹纳特上将一行,双方客套一番后,丹纳特上将再也忍不住,当即就说出了自己的推论。

    丹纳特的大胆推论让海格上将和参谋长马歇尔大吃一惊,心头如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

    海格苦涩地道:“就算我们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灾情马上就要爆发,更本无法阻挡。就算我们想赈灾,也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的粮食。”

    丹纳特上将咬牙道:“我们必须撤退,尽可能的撇开这个漩涡,任何人卷入这个漩涡,那都会粉身碎骨,那是会被记载到历史上的,那将会是遗臭万年。”

    马歇尔苦涩地道:“不能退。丹纳特上将,您不知道整个西方世界都对即将来临的‘*祸’充满了恐惧,我们不断的‘收复失地’,好不容易在民间建立了信心,可是如果撤退,那这建立起来的一点点信心将全面崩溃,部队的士气也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该死!”丹纳特上将焦虑万分,狠狠的咒骂着,面对这样庞大的计划,更本就无法可解。

    奥利费突然道:“我想我们可以进攻。中国人从印度夺取大量的粮食,应该就储备在迪布鲁格尔一带,只要我们攻占迪布鲁格尔,那我们就有粮食,能缓解灾情,甚至坚持到农业收获,那一切就迎刃而解。”

    “进攻?”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97、共工计划1() 
“进攻?开什么玩笑?”

    海格上将当场摇头,几乎把奥利费当成了疯子。虽然下雨让中方的飞机无法起飞作战,中方的坦克群也因为道路泥泞无法发挥出优势,可是中方还有超级火炮群。就算不论这些,中方虽然火炮产能不足,但是并不等于不能生产,而中方经过这么久的布置,毫无疑问重武器肯定已经全部到位,而西方联军因为补给线受到威胁和天气因素,重武器才到不到不到一成,这个规模甚至无法和中方相比。

    马歇尔当即道:“我也反对进攻。中**队的制式装备自动火力太猛,如果没有足够的重炮压制,我们完全处于下风。如果强行冒雨进攻,那部队伤亡将会极其严重。”

    丹纳特正色道:“可是如果不这么做,一旦上亿人口的饥荒全面爆发,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此时,板垣征四郎突然道:“在下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诸位是不是能够接受。”

    海格上将看了板垣征四郎一眼道:“请说。板垣先生是日本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中国的,无疑就是日本人,我们非常想听听您的意见,是不是能解决这个危机。”

    板垣征四郎应声后,正色道:“闹饥荒的事情我也有察觉,之所以会提前关注,那是因为当年支那人对打日本帝国也几乎采用同样的手段,让朝鲜人和我们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要解决这个麻烦,首相需要够狠。”

    “够狠?”海格、马歇尔、丹纳特和奥利费面面相窥。

    板垣征四郎狞笑一声道:“没错。如果诸位调查过,就应该知道,这一带乃至缅甸中南部的人口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土著,而是中国人花费巨大代价从中南半岛安南、暹罗和马来半岛等地迁移过来的。中国人花费这么巨大的代价移民这么多人口过来,人口分布和组成已经全部打乱,如果他们安插一些间谍特工,更本就无从调查。中国的特工如果在激战的时候鼓动这些饥民暴*,那么后果将是非常的严重。”

    丹纳特冷笑道:“那么按照您的意思是把这些平民全部杀掉吗?”

    板垣征四郎自然能听得出丹纳特上将的讽刺和不满,淡淡一笑道:“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就算我军强攻中国人的迪布鲁格尔防线,在重武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成功,毕竟中国在迪布鲁格尔一线布置的部队也超过百万,据说还有几百万民夫可以随时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想短时间取胜是非常困难的。我的意思是——”

    板垣征四郎话音一转,恶狠狠地道:“与其所有地方都爆发灾情一发不可收拾,还不如讲这些灾情控制在一定范围的。”

    海格上将沉声道:“我希望您说得具体一些。”

    板垣征四郎暗骂:白痴,老子难道还说得不够详细吗?难道你们就没脑子?不过他可不能发飙,他还寄希望于西方大把中国,而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立功,从而恳求西方世界让日本重新建国,毕竟日本在灾难来临前逃离一些人,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全世界的日本人应该还有两三百万,重新建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板垣征四郎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道:“我的意思是,把这一带的中南半岛土著赶到印度去,确保前线的安全。同时在印度宣扬,都是因为这些土著的到来,让印度的粮食不够吃,让印度土著和中南半岛土著自相残杀,达到削减人口的目的。只要人口削减到一定的程度,那么我们的粮食就够吃,灾情迎难而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板垣征四郎,把他瞪得寒毛都竖了起来。

    海格上将半响,看了众人一眼,干咳一声道:“果然够狠。只是印度一旦全面陷入动荡,我们的后勤如何保障?”

    板垣征四郎叹息一声道:“把灾情的责任全部推个中南半岛的土著和中国人,同时拉拢印度的国大党,让他们协助维持印度秩序。只要有土著的合作,我相信印度灾民不至于全疯掉。我也相信以联军在补给线上的部队,也基本能保障补给的安全。”

    “试试看吧!”海格上将叹息一声,这只能算是不是办法中的办法。印度是多少人,他并不在乎。他关注的是如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前方的这些移民中南半岛的土著必须进行清理否则如果其中真的暗藏着大量的中方间谍,那联军的一举一动岂不是都在中国人的坚实之下吗?那就等于失去了先机。

    丹娜特鄙夷地看着板垣征四郎,他突然间发觉军人这个称呼放在他身上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丹纳特将军,您是回国述职还是愿意带领一支部队驻防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蒂斯达河西线的防线。”

    “海格阁下,我还能拿得动枪”——

    阿萨姆邦、孟加拉东部和缅甸中南部无数的土著和移民再次遭到空前的驱逐,大量平民被屠杀,无数的难民被迫向印度方面转移。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迁移之一,不计其数的难民倒闭在路上,沿路伏尸处处。当初中方迁移人口的时候,因为占领了地方,有足够的粮食支撑移民,而且打着的口号是给中南半岛的土著“分田地”,即便有土著不愿意离开故土,可内心的抗拒并不是太强烈,因为东方传统农业国思想而言,分到土地就意味着好日子的来临。

    可是西方列强的迁移却是在刺刀威逼下进行的,土著们面临的是血淋淋的屠杀逼迫。

    “好得很。”南亚方面军自然是关注着这一切,对于李不凡而言,虽然西方列强的表演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设想进行,但是好歹把人弄到了印度,并且清空了这一片地区,也就意味着一旦战争胜利,中方就可以往这些地方进行大规模移民并回复生产,也就意味着中国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

    李嵩山道:“总司令,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李不凡淡淡地道:“等。我带来的专家还在勘测水利工程,我需要等他们的报告。而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确保把西方联军挡在我们的防线之外,事关重大,而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

    方面军参谋长张孝准迟疑地道:“可是总司令,我们修建的水库水利工程大大小小几百个,有远有近,计划真的能成功?”

    李不凡冷笑一声道:“这个计划本来成功的可能性为零,可是列强给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让我们可以修建这么多蓄水量大大小小的水库,只要通过专家计算水流的速度,在不同的时间开闸放水或者直接炸掉水库,让这些水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前凶猛的洪峰,足以将整个阿萨姆邦平原地带变成一片汪洋。”

    阿萨姆邦变成了一片汪洋,那么西方联军辛辛苦苦拉上前线的重炮和无数的炮弹将会被洪水淹没,火炮淤泥堆积,只怕清理需要大量的时间。这这样的恐怖洪水之下,只怕人人都疯狂逃命,洪水无情,可不会因为你是西方人就不淹死你。这种情况下还能有几个人顾得上武器?这样人为的洪水持续性不强,很快洪水就会退去,机械化部队当然是无法派上用场,可是步兵却可以出击,被洪水逼在小丘陵等地侥幸活下来的西方联军官兵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抵挡得住吗?

    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其实取决于计划的突然性,出乎意料。因为中国国防军曾经一举达到印度中部地区,西方联军如何会想到中方居然在几千公里外大量的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拿来破坏用于水攻?自李不凡崛起,中国就一直大力修建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似乎中国人在阿萨姆邦修建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也并没什么太奇怪的。

    李不凡深深明白中国的弱点,也许中国因为克隆专家而掌握大量高尖端的技术,可是产能较弱和工业母机的更新困难,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甚至战事延绵,中方可能被西方列强庞大的工业能力拖垮。中国的军工无法大量的制造重炮,一旦战争爆发空军被牵制,那作为陆军的“战争之神”火炮将能极大的决定胜败,于是绞尽脑汁擦想出了这个办法,只要缴获了这些火炮和巨量的炮弹,那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陆军的火炮将不会处于下风,甚至占据优势。

    李不凡之所以认为是一段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战略优势,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火炮炮管是有使用寿命的,估计这些炮弹打完,这些火炮的炮管也全部变成了废铁。当然这不等于就完全没用,这种情况下,中方的办工厂只需要生产更换炮管就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腾出大批的人手来生产炮弹。

    张孝准呆呆地看着地图,不敢想象这个计划一旦成功的结果那将会淹死多少人,喃喃自语地道:“这就是总司令的‘共工计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98、共工计划2() 
连绵的阴雨将这一带的水气雨云消耗一空,随即气候变得骄阳似火。

    丰水期不等于天天下雨,在这ya热带,即使是四月的骄阳也如火一般,气温甚至可以超过四十度,整片阿萨姆地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烤炉,犹如一个桑拿蒸汽房一般,炎热的天气恨不得每个人都想把平皮拔掉一层。

    毒辣的阳光迅速把地面烤干,赝本泥泞的道路很快变得干硬。

    李不凡脸色很难看,道路干硬交通状况改善,那么西方列强联军的重武器就能很快的抵达前线,甚至可以迅速发动攻击。“共工计划”必须在暴雨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将威力发挥到最大,之前之所以没有发动,那是因为西方联军的重炮集团并没有抵达前线,可中国需要这些重炮,而且西方联军在阿萨姆方面近一百五十万大军队伍拉得太长,距离就等于给对方反应的时间,极可能达不到重创敌人的效果。

    李不凡清楚的意识到挥手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情形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谓的《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只有没有经历战阵的罗贯中才会写出吓退几十万大军的“空城计”这样白痴的章节。战争也许是武人打的,但是历史却是文人写的,中国历史上文武的争斗,到了宋朝之后,不断的尊文抑制武将,历史描述也就想当然的强调了计谋的作用,可实际上战争的双方都不是傻子。

    天气转晴,天空中立即出现了大量的英国“复仇者”战斗机和法国“拿破仑战斗机”,这都是英法两国被中国先进的飞机逼出来的西方最先进的战斗机,是英法集合举国之力研发的先进战机。

    阿萨姆邦藏南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宽不过一百多公里地。可是无论中方还是西方都在这样的防线上布置百万大军,可以想象军队是何等的密集,如此密集的兵力部署,如果遭到轰炸,那损失将是无法想象。

    中国空军自然迅速出动,阿萨姆邦上空展开一**的空战。尽管西方的飞机是集合举国之力研发的,可是也不能和克隆专家配合基地车各方面完善改进的j…2燕子多功能战斗机,每天都有大量的飞机被击落。

    “西方的飞机已经很先进,他们的时速已经接近三百公里,已经具备一定的和我国空军战机缠斗的能力。”李空军因为阿萨姆邦地区爆发激烈的空战,调集大量的战斗机集中在这里,他本人也亲自飞到阿萨姆邦。

    李空军显得有一些紧张,尽管西方的飞机依然比j…2燕子战斗机落后不少,他们的飞机载弹轰炸组多携带一百公斤炸弹,更本无法像燕子战斗机一样能携带五百公斤的重磅炸弹,甚至也不能几乎垂直的俯冲。可是西方的工业能力比中国实在是强太多,如果他们的工业能力挖掘出来,甚至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