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7章 与蒋经国的第一次对话()
时值下午三点,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杨卫平没让安佩雅去打搅两位“老顽童”难得的闲情逸致。而是在游泳池边的太阳椅坐了下来,饶有兴趣地着钱老和蒋先生,一个用蛙泳,一个有自由泳,在三十五米长的游泳池里,一边游着,还不时嘴上不服输地相互较劲。
一个是华夏大陆科学界的元老,一个是华夏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主席,这样的和谐场景,绝对是百年难见。
如果想让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就必须趁蒋经国在世的时候就要完成!杨卫平暗自下定决心。
明年,蒋经国将顺利地当选台湾国民政府第六任总统。也就是这一年,美国和华夏政府恢复外交关系,与台湾国民政府断交。
华、美两国处于蜜月期的时候,也是台湾本土的政治势力迫使国民政府实施民主政治改革的开始。
蒋经国错误的预判了国际政治局势,没有借美苏冷战这股东风,全力发展台湾的重工业和轻工业,而是将精力用于民主政治改革,白白错过了台湾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并驾齐驱的大好时机。
韩国和日本,就是在这个时期,借助美国的援助,各自建立了完善的重工业体系,而且使其轻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世界级水平的支柱产业。
台湾原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最终不仅赶不上日本,连韩国也不如。反而让国民党在台湾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使得**势力日渐壮大。
这段历史,决不能再让它重演!杨卫平暗自在心里发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通过一国两制的政策,促成台湾和平演变,两岸统一!
钱老和蒋经国,很快就发现杨大科学家来了,二人赶紧上岸,换好衣服,由钱老相互介绍,认识。
“卫平。这位是已故台湾国民党主席蒋中正先生的大公子,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常委员会主席,蒋经国先生!”
“蒋主席,卫平是我的故人之子,不过,他现在取得的成就,可比我这一介老朽强多了。”
杨卫平主动地向蒋经国伸出右手,以平辈之礼。郑重地望着对方说道:“幸会,蒋先生!”
蒋经国也没有托大。伸出右手与杨卫平的右掌用力握了握,肃然说道:“幸会,杨先生。欢迎您去台湾建立实验室!”
见礼寒喧过后,三人就在花园里,由赵雅琳展示功夫茶茶艺,气氛很是友好融洽的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谈到正事的时候,钱老主动地选择了回避,但被杨卫平拉着没让钱老走。
“钱伯伯。事无不可对人言。”杨卫平坦然说道:“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抛开政治不谈,大家同为炎黄子孙,都是华夏人。我投资大陆,同样也会投资台湾。
我对政治不感兴趣,发展华夏的科技。提高生产力,实现华夏民族的复兴,是我毕生的追求。在下不才,自请充当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连接纽带。既不会厚此薄彼,也不会带有政治目的。
我只希望,两边的政府,能求同存异,以发展并健全工业化体系,全力促进民生经济为第一诉求。如果蒋先生对此没有异议,我们可以接着往下谈。
同样,钱伯伯,您也可以把我的话带回国。我杨卫平自问行事光明磊落,连英国政府和苏联政府也认同我的观点,我想,大陆方面应该不会拒绝我的这番善意。”
“杨先生的话我是深为赞同的。”蒋经国笑呵呵地说道:“大家都是华夏人,发展民生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党政府执政之本。我可以明确表态,时候,都欢迎杨先生来台湾投资兴业。”
“卫平啊,我跟你一样,只知道搞科学研究,政治也好,民生也罢,我都是门外汉。”钱老微笑着说道:“我这次来你府上作客,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我们的老祖宗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达者为师’,你可别嫌我一介老朽年纪大了哦!”
“钱伯伯,您老这话我可不敢当。”杨卫平诚惶诚恳地站起来,冲钱老鞠了一躬,正色说道:“您是我的长辈,礼当小子执学生之礼。我原来是打算回国后拜入您老门下,跟您老讨教航天火箭和宇航技术方面的知识。现在您老这么说,我只能先厚着脸皮称您一声老师了。”
“如果是论年纪,你这声老师,我也当得起。不过,卫平啊,你现在可是全世界都人人载道的‘纳米时代之父’啊,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是航天宇航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你这声老师,我可当不起。”钱老严肃认真地站起来,说道:
“连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也都虚心向你讨教,英国的唐纳德教授也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研究方面,你是他的老师。因此,在学术方面,你不应该妄自菲薄才是。”
“呵呵,以我,在学术方面,你们可以平辈论交嘛!”蒋经国适时插话笑道:“以杨先生的谈吐气度,如果不是当面交流,我是绝对不相信你的年龄还不满二十周岁。你的稳重,照我,比我们这老头子一点不差呢!”
“蒋先生说的对,卫平啊,我也是怎么,你都没有毛头小伙子那份稚嫩和浮燥。”钱老点头说道:“说你少年老成都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老气横秋才对。”
杨卫平闻言不由一阵暴汗。二位老人家的眼光确实够毒。他还真是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十**岁的青春小伙。
一番打趣后,杨卫平很快将话题切入主题,望着蒋经国正色说道:“蒋先生,我在香港的时候,就曾经对台湾现有的经济和工业作过调查和研究。
台湾的电子工业,多为帮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做代工,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同时,台湾的重工业也比较薄弱。因此,经过我与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有关专家反复商权,我在台湾的投资,将以发展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为主导,另外再从欧洲引进先进的四条摩托车、汽车制造技术和生产线。前期投资规模将在五亿美元左右。”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杨先生,只要您来台湾,我保证,国民政府一定给予最优惠的政策和各种行政方面的大力!”蒋经国欣喜莫名地连连点头说道:
“您的投资,我相信,一定能很快拉动台湾整体国民经济和技术水平。台湾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并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现在您来了,我就有信心和底气跟日本人和韩国人在东南亚较个高低!”
“其实,以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只要在产业规划方面有计划,系统地去逐渐完善,超越日本和韩国,并非是什么难事。”杨卫平胸有成竹地说道:
“最起码的一点,针对东南亚市场,台湾的产品,在运输路途方面就比日本和韩国近。再说了,台湾的教育学平,也不比日本和韩国差。唯一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也想啊!”蒋经国有意无意地朝钱老了一眼,叹然说道:“但是只怕有人不让我们休生养息啊!”
“大陆方面的工作,我去做。”杨卫平正色说道:“但是,蒋先生,我也希望国民党能放弃反攻大陆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世界都在呼誉和平发展,各国都在憋着劲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提升国力。战争,只能使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严重拖后。
对于台湾政府的执政方针,我不想,也没有资格指手画脚。不过,我个人观点,一个政府,如果在其整体工业、科技、民生方面,没有积累发展到相对比较强大的程度,所谓的民主政治,只能是一句空谈和泡影。弱国,必须独裁,强国,方可实行民主!”
蒋经国入耳杨卫平这个观点,顿时心生得遇知音之感。眼显兴奋之色地用力地点了下头,“对!杨先生,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的台湾,必须是一党专政!否则,现有的稳定局面,必起波澜!”
嘿嘿,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杨卫平心里暗自得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不懂什么是政治。但是,我知道在我的公司里,是绝对不容许反对声音存在。
我从来不需要我的部属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提出什么不同意见,我只需要他们踏踏实实地按照我的指示,一丝不苟,坚定不移的落实、执行!但凡有人反对,我将毫不犹豫地让这个人从我眼前消失。”
知音啊,知己啊!蒋经国心中感慨之极。他觉得,他和眼前这位年轻的科学天才,在某些方面真是同一类人。
如今的台湾,表面上是国民党一党专政,但是,台湾本土的一些所谓的民主人士,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而且对他们这些大陆逃到台湾来落难的国民党高层,也从来没有认同过。
外有大陆政府在台湾海峡对面,陈兵百万,整天喊着解放台湾,解放全华夏。
内有台湾本土势力不断地兴风作浪,父亲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德高望重,还能压得下来。可是自他从老家走了,各种不对劲的苗头全都露出来了。
在这个竞选总统的关键时刻,若是能得到连美国、苏联、英国等国政府都无比重视的杨约翰来台湾力助,这对将来稳定台湾的局势,实在是太有利了。
第188章 对台湾的发展规划()
在老百姓心目中,不管是什么政党什么政府,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过上太平日子,这样的政党就是好政党,这样的政府就是好政府。
只要帮助台湾建立起完善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摩托车和汽车四大产业链台湾的经济在东南亚稳占一席之地台湾的老百姓都能步入小康水平,杨卫平相信,就一定可以将**势力掐死在萌芽状态。
凭心而论,蒋经国也是真想有一个份量足够重的人,在台湾政府和大陆政府之间充当调停人。他是真不想跟大陆打战,因为他知道他打不起。
大陆打不过来,台湾也打不过去。
这些年,两边在海峡防线上,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句“休生养息”,确实道出了蒋经国的心声。
而杨卫平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毛遂自荐,充当大陆和台湾的联系纽带,是因为他知道,明年邓爷爷上位后,华夏政府会暂缓武力统一台湾的诉求,改为希望国共两党能展开和平对话。
上一世,蒋经国在当选中华民国政府第六任总统后,对大陆采取了“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之“三不政策”。使得两岸和平统一压根就没法进行。
美国虽然明面上宣布与台湾断交,但却又专门制订了一个所谓的“台湾关系法”。
979年台湾关系法,为美国国内法。美国政府应给予台湾政府在979年月日前美国承认其为中华民国与其他主权国家同等的待遇。美国的政策如下:
一、维持及促进美国人民与台湾之人民间广泛、密切及友好的商务、文化及其他各种关系;并且维持及促进美国人民与华夏大陆人民及其他西太平洋地区人民间的同种关系。
二、表明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及安定符合美国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而且是国际关切的事务。
三、表明美国决定和华夏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之举,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以和平方式决定这一期望。
四、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
五、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人民。
六、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压手段,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
说白了,台湾关系法,就是美国为台湾的一把保护伞,以确保第一岛链的完整性。
按说。华夏政府其实还是有想法武力统一台湾,只是没想到越南猴子突然在华夏西南边境搞事。一场自卫反击战虽然狠狠地教训了越南猴子一把,但却在从此在华夏西南边境线上拉开了长达十年的对峙和冷战局面。
这么一来,华夏政府当然不可能两线作战。
越南背后站在苏联,台湾背后有美国保护。真要打,没准有可能从此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再说了,从979年到99年,华美关系处于蜜月期,怎么着也得给美国政府一点面子。
这一拖。就拖成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搞到最后,国民党在台湾竟然被李登辉为首的**势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杨卫平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对蒋经国投其所好,然后借助他在国际上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一点点的影响蒋经国,对其潜移默化,最终达到在台湾实施一国两制和平演变的目的。
双方有了共同语言,接下来的谈话自然更加投机。
蒋经国听杨卫平说他现在是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竞选下一轮英国首相的高级竞选顾问,毫不犹豫地也提出请杨卫平当他的高参,而且还恳请杨卫平当他私人的经济顾问和科技顾问。
这等好事杨卫平当然不会拒绝。他也出来蒋经国确实是一个聪明人,只是请他当他的私人顾问。而不是用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
当了人家的顾问,杨卫平也就自然开始帮着蒋经国策划台湾97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产业技术升级,成了这次“台湾一五”计划的核心。
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精密机床、摩托车、汽车、船舶等七大产业,是这次产业升级的主打产业。
就台湾的面积和人口,如果能将这七大产业发展起来,绝对可以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另外,杨卫平还建议蒋经国。效仿肯尼亚,在台湾专门制定“外商投资政策保护法”,吸引外商投资台湾,鼓励台湾本土商人积极兴办民营企业。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
当着钱老的面,杨卫平没跟蒋经国提军事发展。免得钱老产生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