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民大会堂的成立大会后,当天下午,杨卫平回到国防科工委,主持召开了国防科工委第一次党委领导和成员座谈会。
杨卫平在党委会上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将东北虎主战坦克的发动机交由洛河拖拉机厂研制并生产。
avcr…790…a型涡轮增压风冷柴油发动机,杨卫平私人拥有全部的专利和生产许可,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到过这款发动机的实物。
大家都知道东北虎主战坦克是杨主任引回国内的,而且他私人承担了第一批500辆59式坦克的全部改装费用。因此对杨主任的这个决定,国防科工委全体党委领导没有一个反对。
杨卫平习惯性地点了支香烟。一边抽着,一边对会议室小礼堂里与座的党委成员环顾了一圈。
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经济协调司司长谢荣光,今年也有四十九岁,年龄最大的机关服务局局长张东学,今年已经五十八岁。
面对在场五位副主任,两位政委,十七名直属部下,杨卫平心里并没有半点一朝大权在手。便将令来行的志得意满,相反,他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沉重压力和责任感。
“关于东北虎主战坦克发动机的配套厂家,那就这么定了。”杨卫平缓声说道:“我的第二个提案,我建议,集合全国机床制造行业的优良,整合重组成立一家大型的精密机床制造集团企业。
相信大家都听说了,我回国后一直扎在京城第一机床厂,用了七天六晚,我设计出了加工精度075微米的升降台龙门数控铣床。以及两款加工精度微米的双坐标数控车床。
从国外进口的一批精密零配件,还有三天就到津沽港。这批零配件到了后。我估计将有较长一段时间得呆在生产第一线组织骨干力量进行突击!
因此,我想拜托政策规划司沈春年同志、体制改革司王继业同志、综合计划司陈必达同志、经济协调司谢荣光同志你们四位司长组织成立一个精密集团成立小组,由我本人出任组长,邹华同志、聂自力同志担任副组长,马上着手对我国现有机床行业进行一次彻底系统的全面调查。
尽管我国早在959年就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铣床,但这十九年以来。我国在精密机床制造的技术水平,目前仅仅还停留在国外第二代中期数控机床水准。
虽然我们的数控机床也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硬件控制程序,但距离国外第三代成熟的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硬件数控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较之国外第四代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计算机数控系统,第五代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数控系统,其差距就更为悬殊了。
如果我们不能在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寻求突破,我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其质量都没法跟欧美发达国家的产品一较长短。因此,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的精密数控机床技术,刻不容缓!”
生了一头花白头发的政策规划司司长沈春年,微皱着两道花白的老眉,举起右手求发言。
经杨卫平点头为意后,沈春年正色说道:“杨主任,我国的机床制造厂,大多属于一机部、二机部等大部委领导,有些单位更是下放给了地方上的机械工业局。
发展我国的精密机床制造能力,我相信没有人谁会反对。但是,这其中牵涉到国务院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不是由中央直接发文,而是由我们国防科工委下文,我估计困难和阻力会相当大!”
“春年同志的担心不无道理,杨主任。”经济协调司司长谢荣光,举手接话说道:“成立新的精密集团,我想肯定要从全国各地的机床制造厂抽调他们最好的技术力量,这势必在某种程度让使得这些单位的技术实力减弱下降,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现有的计划内的生产任务……”
“计划经济的好处,就是全国一盘棋!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杨卫平表情严肃地出声打断了谢荣光的话,宏声说道:“我同意谢司长的观点。
但是,长痛不如短痛!抽调全国的技术骨干,确实会影响到一些单位的整体技术实力,但只要大家顾全大局,咬牙挺住这种短暂的阵痛,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目前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从而实现整体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政策上的问题大家无需担心。我会直呈一首长,由中央军委、国务院、国防科工委联名下文,不论是部委,还是地方,或者是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综合计划司司长陈必达点头说道:“如果是中央军委、国务院和我们国防科工委联合下达行政命令,我相信没有哪个单位敢抗命不遵!”
“呵呵,只怕这么一来,我们这个刚成立的国防科工委,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了。”办公厅主任李正元苦笑着说道。
“要做事,就免不了会得罪人!”政委刘光荣义正辞严地断然说道:“我对卫平同志的这个提议,举双手赞成!如果我们的精密机床技术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国防军事工业必然落后西方发达军事强国。落后了,就一定会挨打!”
“刘政委说得对!”副政委周益平肃然说道:“杨主任的提议,是从我国国防军事工业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国防大计,关系到我国建设有华夏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行进行。谁要是有胆子地方利益和个人权力而设置障碍,谁就是党和国家的罪人!”
“我同意卫平同志的这个决定!”常务副主任邹华目光威严地沉声说道:“提高我国精密机床制造技术水平,迫在眉捷,刻不容缓!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的指示!”
张钰、马健、伍少宗、聂自力四位副主任,也纷纷发言杨主任的这个提案。
这么一来,杨卫平上任后的第二个提案,自然是顺利通过。
“谢谢刘政委、邹主任及各位同志的!”杨卫平在与会众人全体举手一致表决通过后,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的父母,因为曾经参加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长期与核物质打交道,从而受到核辐射身染绝症,不治而逝。
现在,我国目前还有更多的科研工,奋战在核工业的第一线。一名科研人员,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我建议,当年参与两弹一星计划的科研人员和与核材料接触的高级技工,优先为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并接受治疗。
因为我父母的病情,我曾经认真查阅过我国的中医典籍,结合欧洲各国皇室在营养食疗方面的一些经验,经过研究,我发现,小麦草、冷凝处理全叶芦荟汁液,以及配方比合适的抗氧化维生素组合aceb集、高剂量维生素c、碘化盐对于预防和治疗核辐射有着非常明显的疗效。
这几种预防核辐射主要营养元素,提炼和生产工艺都并不复杂,以我国现有的医学水平和设备,以及在中医方面的研究心得,马上就可以拿出成品,供那些受过核污染的患者使用。”
系统工程二司司长高同生,情不自禁的激动无比地站起来,朝主座上的杨卫平深深鞠了一躬,声音颤抖着说道:“杨主任,我代表从事核工业工作和研究的全体同仁,向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ps:95年全叶芦荟膏剂直接使用在苏俄核电站事故受到高剂量辐射的救援人员身上,辐射致死率致残下降很多。这种膏剂是运到美国接受治疗的人群才用到,对比运到其它国家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第229章 华夏的工业体系现状()
杨卫平的第三个提案,不仅是得到了国防科工委全体党委领导成员的双手赞成,而是还赢得了这些老同志们的尊重,并更进一步地拉近了大家相互之间的距离。
散会后,杨卫平跟政委刘光荣、常务副主任邹华,三人碰了下头,开了个小会,就国防科工委的具体工作分工进行了协商安排。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杨卫平,把主持日常工作的担子全交给了常务副主任邹华,而且还声称,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是不会插手国防科工委的日常工作,所以还得请老同志多辛苦一下。
邹华和刘光荣心里都清楚,杨主任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京城第一机床厂的两款精密机床亲自带队攻关,也就没跟杨主任客气。
将工作安排交待了之后,杨卫平甚至都没等办公厅主任李正元为他安排秘书,就带着孟守正和郭尚毅两名警卫员,驱车直奔紫禁城。
对于成立一家新型的专业性极强的精密集团化企业,一首长和二首长当然是全力。
第二天,国务院办公厅就向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七机部、轻工业部八个部委,以及全国各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华夏人民共和国第xx令,要求各部委和各省委省政计,无条件配合国防科工委下达的人事调令。
这么一来,一场遍及全国各地各大、中型机床制造厂的人事调动,悄然拉开了序幕。
京城第一机床厂,也于当天更名挂牌为华夏精密集团总公司,行政归属国防科工委。国家财政拔款五千万华元,用于厂区扩建、设备采购、职工家属区兴建等工程项目。
97年,正是从95年开始准备的“大三线”宏伟工程的收官年。
大三线建设是新华夏在95年开筹备,964年启动,至97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蜀省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华夏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新华夏建立,当时华夏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
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
而在沿海地区,以沪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
一旦战争开始。华夏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华夏”。
在四蜀省和西南地区,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用心可谓极其良苦!
华夏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
当世界“海权”时代,华夏的安全格局发生了0度大转变。从40年至945年的05年中。华夏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
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9年到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我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西南。
和蒋校长不同,太祖是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布局。由于“大三线”建设,是在一个比英、法、德面积总和还要大的区域。整个经济与文化得到再造,即使没有战争,也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经济学意义。
抗御外敌。太祖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按照华夏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沿海地区是第一线,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如京城、沪海、津天、辽省、黑省、吉省、疆省、藏省、蒙省、东山、苏江、江浙、建福、东广等。
三线则是指长城以南、东广省关韶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省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蜀、贵省、滇省、陕省、甘省、宁省、海青7个省区及晋省、冀省、南河、南湖、北湖、桂省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个省区。
四蜀、滇省、贵省及湘西、鄂西为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及豫西、晋西为西北三线。
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疆省、藏省和蒙省在内的华夏中西部。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
华夏属于均衡型国土形状,东西南北外围至中心地区距离相差不大,可以明显地分出内外线、前后方。
从四个方位最顶端测量华夏的中心点,大致在甘省兰市至陕省长安之间的宝鸡。
再从自然地形,华夏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由南至北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山脉、贺兰山脉等,海拔几千米以上,地势险峻,气候复杂,形成难以逾越的天然半月形屏障。
历史上曾经远征欧、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至此而止,从未有一支外**队能够从西部入侵华夏内地。
东北部有大小兴安岭,也易守难攻。陆地疆域中惟有北部内蒙古高原中部,相当开阔。大部为沙漠、草原,是一条易攻难守的通道,须后退到陕省秦岭、晋省雁门关一带方有险要可守。
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势较为低缓,多为丘陵和平原,后退到太行山脉方有利据守。
于是,太祖等华夏领导人确定将川、贵、云、陕、甘、宁、青和鄂、豫、湘西部作为三线战备后方。
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华夏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
然而,960年华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