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179部分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1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说得对,杨老师,再教我们唱一首!”

    “再教我们唱一首!”

    “再教我们唱一首!”

    听着现场数万人齐声欢呼,杨卫平稍微沉吟片刻,然后双手对空虚按。

    刹那间,数万人全都安静下来。

    “刚才。我跟大家探讨我们身为一名华夏人的责任。”杨卫平充满激情地朗声说道:“应大家的热情要求,好!现在,我教大家一首《华夏人》。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首歌,就借今天的机会的华夏人都学会唱这首《华夏人》!我唱一句,大家都跟着我唱一句。大家说,好不好!”

    “好!”

    “哗哗哗哗……”

    震天的掌声过后,现场在杨卫平的一声清咳中再度变得安静下来。

    杨卫平拿起话筒。用一种相对低沉的嗓音,清唱出《华夏人》的第一句:“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广场上人都跟着唱道:“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杨卫平一边走动一边唱道。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数万人齐声跟唱。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处,将去向何处!”

    “不论你来自何处,将去向何处!”

    ……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世界知都我们都是华夏人!”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世界知都我们都是华夏人!”

    在杨卫平领唱着唱完第二遍后。唱第三遍的时候,台下近五万多人已经可以跟着他一起。充满激情地放声高歌。

    数万人,在一个广场上,同声高歌《华夏人》,这种场面现场不少外国游客和记者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其中最震撼,最惊喜的,当然是谢杰瑞。因为他此时已经借着美国记者的身份,挤到了最前排,当他到在主席台上领唱的杨卫平那张熟悉的面孔。那身熟悉的装扮,谢杰瑞差点兴奋得晕了过去。

    “卖糕的!这些人喊出来的杨老师,竟然是杨约翰博士!”谢杰瑞反复揉着他那双黑眼睛,直到确定这不是幻觉,也没有认错人后,他强压着心中的狂喜,举起照相机,一边跟着人群唱着,一边不停地摁动相机的快门。

    五轮过后,人民广场上的华夏人都学会了这首《华夏人》。

    现在已经不用杨卫平在台上领唱了,人们越唱越熟练,也越唱越充满激情。

    对于在前排出现的外国记者,杨卫平显然也早有心理准备。

    沪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目前可以说是华夏对外展示的窗口。跟华夏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基本上都在沪海设立了领事馆。

    华夏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肯定会吸引不少外人国来华夏大陆旅游观光,考察投资。

    现在,他在全体民众心目中是杨老师,不是杨主任。

    在来人民广场的途中,杨卫平已经跟陈东方打过招呼,要求对他国防科工委主任的真正身份严格保密,对此,陈东方当然会积极配合。

    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的华人大科学家,杨卫平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教育事业,天经地义,用不着对国家和政府遮遮掩掩。

    沪海市委书记来亲自接待他这位华人大科学家,这也充份体现了华夏政府对杨大科学家的重视。

    沪海,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而且由它张开个“扇面”,处于重大战略地位。

    沪海,也是当前华夏的经济动力,为国家的收入占华夏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现在,整个华夏,包括整个亚太地区,人们都在极其兴奋地着实施改革开放的沪海,什么时候能得到复兴。

    杨大科学家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华夏沪海,其意义不言而喻了。

    在谢杰瑞手持照相机挤到最前排的那一刻,台上的杨卫平已经注意到了这位曾经在瑞士有过一面之缘的美国华裔记者。而且特意地给了他几个正面镜头。

    人民广场唱起来的《华夏人》歌声,有如平地一声春雷,点燃了整个沪海的激情,这座华夏人口密度最大的国际化都市,顿时变得沸腾起来了。

    没来人民广场的沪海人和外地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在各条大街小巷里,都在孜孜不倦的一遍又一遍地纵情高歌《华夏人》的雄壮旋律。

    既然被外国记者发现了行踪。杨卫平也没再藏头缩尾,在挥手和人民广场数万名不愿离去的市民群众告别后,特意在和平饭店里的多会议厅里举行了一场临时记者招待会。

    杨约翰博士在华夏沪海市突然现身,这让很多在沪海常驻的外国记者兴奋不已。

    这起突发事件杨卫平没法再亲自去守所接人。他在离开人民广场前把这事跟沪海市委书记陈东方说了,陈东方表显得很爽快,马上安排了他的秘书陪着彭沪生一起前往沪海第一守所。

    荣耀、传奇、奢华——座落在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其浓墨重彩的辉煌历史让远东其他酒店都黯然失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备受世界瞩目的地标性建筑,一直是沪海滩的社交中心和各界名流的游乐之地——来自全世界的名流政客在这里粉墨登场,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书写着传奇。

    今天,全球著名的华人科学家,纳米时代之父,杨约翰博士,再度为这里的传奇增添新的华章。

    最著名的大宴会厅……和平厅,历史悠久,在这里,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都能吸引世界的目光。

    重新装修过的和平厅,是新艺术细节装饰风格。拉力克支型吊灯有65米高,原先的弹簧地板也焕然一新。超过五百平方米的大厅,可以同时容纳三百名宾客。

    此际,五十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时政记者,十多名华夏记者,井然有序地坐在专门的记者招待席位上,仰头注视着站在新闻发布台上的杨大科学家。

    现场绝大多数的外国记者。已经认出了在人民广场点燃整座城市的杨老师,就是许多国家的媒体记者遍寻难见其踪的杨约翰博士。他们都在耐心地着即将到手的大新闻。

    “在华夏举行记者招待会,我还是第一次。不过。这种感觉非常好。”杨卫平站在新闻发布台,对着麦克风风趣地笑道:“你们还真得感谢《纽约时报》的记者谢杰瑞先生,要不是被他发现了,我还真没打算就此对外公开我的行踪。”

    “杨博士,非常感谢您的赞誉。”谢杰瑞相当绅士地站起来,朝杨卫平躬身行了个礼。

    杨卫平微笑着点头为意,说道:“我想,在场诸位,肯定都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华夏,为什么选择来沪海。我现在就可以明确地告诉诸位,我是华人,我的根在华夏。

    改革开放的华夏我清晰地到了祖国的未来,所以,我回来了!我不仅要在华夏投资建立天工实验室分部,而且还要在华夏投资教育,投资实业!因为,在我眼里,华夏大地,遍地黄金!

    今天大家记住今天,在和平饭店,我可以负责任的作出一个预言:改革开放,将把华夏迅速推向世界!华夏不能离开世界,世界也同样不能离开华夏。

    华夏经济从世界得到‘输氧’,反之又给世界经济以‘新能量’。我想对全世界国家和政府,问一声,面对开放的华夏,对面振兴的华夏,你们难道不想‘搭乘华夏列车’你们国内业已衰退的经济和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吗?

    华夏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超过八亿的人口,这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消费市场。华夏经济发展得越快,华夏人越富有,这个大市场必然越红火!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准备好,反正我是作好了充份的准备,投资华夏,未来世界级富豪榜单上,必定有我的席位!

    华夏有超过一亿个家庭,如果这些家庭每家都能买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一台空调、一台电风扇、一台微波炉,一台电饭锅、一台收录机、一台录相机、一台摩托车,一台汽车,一台……我的天啦,我不敢想了,因为我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不过,在此,我想提醒某些国家的投机商人,千万不要把你们国内那些淘汰过时的产品拿到华夏市场来自找没趣!因为,天工实验室的技术含量,全世界都知道,如果你们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缺乏市场竞争力,我保证,天工制造,将让你们血本无归!我的话说完了,现在记者提问时间。”

    随着杨卫平的话落,下面记者不约而同高高举起手臂。

    “谢杰瑞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了,我把第一个提问交给他,我相信大家不会反对吧?”杨卫平一边说一边朝坐在第一排的谢杰瑞指了指。

    “哈哈哈!”记者们都被杨大科学家的风趣逗乐了。

    “杨先生,据我所知,华夏的领导人曾经在美国向的美国商人发出过邀请。但我在沪海来了差不多二十天,除了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正在筹办电气电子博览会,还没有到其他一家外国公司在沪海投资。对这个现象,您是怎么?”谢杰瑞很郑重地问道。

    “投资有风险,这是一名商人都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杨卫平正色答道:“进行反复细致的市场考察和调查,这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投出手里一分钱之前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

    我不知道有没有别的财团在行动,但是,据我从天工实验室股东会上得到的消息,艾布特矿业投资公司、雷顿国际投资公司、塞西尔海洋投资公司、巴泽尔国际风险投资公司、麦基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克劳德国际风险投资公司、霍尔国际风险投资公司,都已经在华夏内陆派来了专业的投资考察团,规模都不小。我听说他们最少的一笔投资都不低于一亿美元。

    至于具体是什么项目,我想这涉及到商业机密,我就不便向诸位透露了。另外,我在香港的合伙人,修斯菲尔德先生,听说现在人就在沪海。我想,这次新闻发布会后,他肯定会来找我商量在哪里建一座捷安特自行车的大型生产厂。”

    谢杰瑞很满意地鞠躬为礼,坐下来,飞快地在手里的记事本上记录着。

    第二个问题,杨卫平有意地指给了一名日本记者。

    “杨先生,您好,我是日本《朝日新闻》驻沪海特约记者安倍晋二。我之前在人民广场听到了您即兴创作并领唱的那曲《华夏人》,我想知道,您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写出了这样一首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的歌曲?”

    杨卫平深深地了安倍晋二一眼,缓缓答道:“因为,我想让华夏人在世界发出属于华夏人的声音!”

    w

第257章 杨卫平发出的召唤!() 
“可是,杨爵士,您是大英帝国享有终身贵族荣誉的男爵。”安倍晋二那双老鼠眼里闪过一抹狡猾的笑意,紧抓着杨卫平的话病说道:“站在国家的立场,您为什么不说发出英国人的声音,而是发出华夏人的声音?”

    安倍晋二的这个提问,顿时让新闻发布厅的气氛变得陡然紧张起来。

    杨卫平脸上浮显出似笑非笑的笑容,深深地盯着安倍晋二了一眼,随即轻松自若地答道:“我说过,我的根在华夏。对于全球华人而言,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宗,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

    国籍,并不代表血脉!国籍,不等于是根!人如果没有根,就像是飘荡的浮萍,既可怜又可悲。这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本质上的差异。移民,其实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悲的一个种群。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从心理上接受一个数祖忘典的外籍人,并视其为同胞!

    英国皇室授予我终身贵族的荣誉,那是因为我对英国作出过贡献。说得难听点,是因为我有利用价值。试问,如果我跟生活在英国的其他华裔同胞一样,毫无疑问,我永远也只能跟他们一样是三等公民!

    这个世界,有很多国家都接爱双国籍,甚至是多国籍。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有个共同点,人口不多,国力不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经济强国。是绝对不会接受双国籍和多国籍的。

    今天,站在这里,我说出这番话,其实我是在向我的祖国递交最诚恳的申请,亲爱的祖国母亲,如果您能原谅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曾经的无奈,如果您能接受我们这些海外游子重归您的怀抱,我愿意放弃我的身份,重塑华夏国籍!因为,我的根在华夏!我永远以身为一名华夏人为荣!”

    “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哗哗哗哗……”

    三三两两的掌声。很快就交织成潮水般奔腾的热烈声浪。

    现场那十八名华夏记者,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双掌拍得最响,最有力。

    华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voa**、bbc三家无线电广播电台,现场直接了这场新闻发布会。

    杨卫平的声音,转化成电波,不仅仅在华夏大陆上空飘荡,而且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和英国也在转播。

    苏联、美国、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情报组织,很早就知道了杨约翰到了华夏大陆。而且很多大型财团也知道天工国际集团要投资华夏大陆。但这么长时间以来。除了杨约翰别出心裁地搞了个全球通电后,就再也没有他的其他消息。

    而今天。他公然在华夏沪海市现身,在激发了沪海市民群众空前的爱国热情后,又在和平饭店举办了这场新闻发布会。自然而然让很多对他格外的政府和组织兴致勃勃。

    京城,紫禁城上书房里,一首长坐在沙发上,听着收音机里杨卫平的讲话,老脸上满是欣慰慈祥的笑容。

    伦敦,保守党总部办公楼里,撒切尔夫人也在收听bbc电台的转播。对于杨约翰男爵的这个声明,既在她的意料之中,又在她的预想之外。

    莫斯科,kgb总部大楼的一间装饰得奢华无比的大办公室里,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斯拉夫老头,坐在办公桌后,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译音,脸色起来很是淡然。在他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