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296部分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九七”日益临近。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如何处理新界租约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而英国政。府出于保护其在港既得利益的考虑,则一心想通过某种方式延续对香港的统治。

    坦率地讲。英国是极不愿意把香港归还给华夏的。但面对一个突然强大起来的华夏,英国没有其他选择。

    今春杨卫平订宴大典,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以私人身份来到华夏,宴后又以私人名义与一首长进行了交流,拉开了华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

    撒切尔夫人非常明确地提出“三个条约有效论”的立场,并断言如果由华夏取代英国的管治,“香港就会崩溃”。就会危及华夏的“四化”建设。

    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这种论调,一首长针锋相对地回答:“关于主权问题,华夏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用来讨论的问题!

    现在华夏收回香港的时机基本成熟,可以明确肯定。1997年华夏将收回香港!华夏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九龙。这是华夏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和办法。”

    虽然只是私人性质的会晤,但是,华英两国都摸清了对方就香港问题的态度。

    杨卫平这次休假,同时还身负着一首长交给他的一项任务。尽可能地利用他与英国首相撕切尔夫人的私人友谊,以及杨约翰男爵这个身份,搞清楚英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底线所在。

    对此,杨卫平当然是责旁殆!

    上一世华夏和英国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是英国赢得了英阿马岛战争胜利这个大背景下,企图通过军事讹诈来迫使华夏让步。只不过撕切尔夫人没有想到的是,华夏的一首长压根就不吃这一套。

    华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就有关香港主权的原则问题和一些程序问题进行了商谈;

    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具体问题进行了22轮谈判。整个谈判过程曲折,充满了激烈的交锋与较量。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谈判的基础。华方要求英方放弃不平等条约,承认华夏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以此作为基础,同华方磋商如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及政权交接的技术性问题。

    但英方仍然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后来又主张在英国放弃对香港名义主权的基础上,达成某种修改后的条约,以延续英国对香港的管治权。由于英方坚持错误立场,第一阶段谈判曾一度处于僵持状态,未取得进展。

    与此同时,华夏政。府则按照既定方针,为妥善解决香港问题作出新的努力。1982年12月,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华夏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即“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为华夏收回香港后实行“一国两制”了法律依据。同时,认真听取香港各方面人士意见,拟订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即“12条”,准备作为第二阶段谈判的基础,或者在必要时单独予以公布。

    英方在获悉这些情况后,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致函华夏国。务。院总理,表示英国不反对华夏以其对香港拥有主权的立场进行谈判,“只要英华两国政。府能就确保香港未来繁荣与稳定所作的行政安排达成协议,并能为英国议会、香港人民和华夏政。府所接受,她愿意向议会建议:整个香港的主权应交回华夏。”4月,华方复函表示,华夏政。府同意尽快举行谈判。

    1983年5月底,华英双方就谈判的程序问题及三项议程达成协议。一、为维持1997年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做出安排;二、为香港由现在起到1997年做出安排;三、为有关政权交接事宜做出安排。

    第二阶段谈判后,主要障碍则是英方一开始坚持“主权和治权分离”的立场,即“在承认华夏对香港的主权的原则下,由英国大体上像过去那样管治香港”。

    而华方则坚持主权和治权不可分割的立场,所谓“主权属中、治权属英”,实质上是否定了华夏的主权,是以一项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代替旧的不平等条约,是华夏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前三轮谈判没有取得进展,第四轮会谈也不欢而散。

    因为会谈没有进展,前景不明,香港人心浮动,港元汇率及股市急速下滑。

    英国政。府与港英当局不仅不采取措施稳定局面,反而推波助澜,借机大打“经济牌”,向华夏施加压力。这就是所谓的“九月风暴”。

    香港各界人士及舆论界对英国企图以“经济牌”压华夏让步的做法提出强烈批评,市民举行集会示威,要求港府尽快采取措施稳定局势。眼见“经济牌”再打下去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0月15日港府宣布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同时取消港元的存款利息税。英方打出的“经济牌”以失败而告终。

    可以说,即算是等到1984年12月19日,在华夏和英国在华夏京城人民大会堂发表了华英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告:华夏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华夏。英国人在香港玩的各种手段阴招层出不穷,基本就没有停过。

    21世纪后,依然还在挑唆一小撮人在香港搞什么民主独立。

    杨卫平心中非常清楚,跟英国政。府谈香港问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诚如他自己说的,在国家政治利益面前,一切都得让道。他是这样,撕切尔夫人,菲尔德大公,甚至是修斯菲尔德也同样会这么做。

    或许,可以考虑等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大伤元气后,再提出华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这样的话,可就得从现在开始琢磨着如何不着痕迹的狠狠地阴英国政。府一把。

    阿根廷前不久刚从华夏采购了一批强五b2舰载机和c802鹰击反舰导弹。可以考虑再给他们一笔援助,同时想办法帮他们弄两架比较先进的预警机。

    杨约翰男爵航母,既然跟英国海军签署有附加条款,那就等英阿开战前,安排这艘航母大修改装。想指望咱的航母帮你们作战,那是做梦吧!

    历史上,这艘皇家方舟航母也没参加英阿马岛海战。如果当时这艘航母没有拆,而是随同一起参战,没准阿根廷人得输得更惨,英国人的损失不会有那么惨重。

    这种利人损己的事,杨大爵士当然不能做。(。)

第424章 强五B2的弹射起飞() 
想到香港问题的复杂性,杨卫平刚起的那丝情火欲苗,不知不觉间早就熄灭了。

    香港的地价、房价被人为炒作得那么高,这其中不排除港英政。府有意纵容,从而达到从香港吸血刮脂回哺英国本土的目的。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推行的改革政策,确实使得英国业已痿靡不堪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明显缓解。

    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更是得到了上层主流资本社会的认同和。

    港英政。府不断地拿出官地交由拍卖行炒地拍卖,使得香港的地价连续翻番,对杨卫平这类大地主而言当然是好事,但对香港中下层的平民来讲,就是重负了。

    陈氏地产作为靠经营炒作地产暴富的私有企业,按说香港这一轮房地产崩盘之前,还是为港英政。府的税收作了贡献的。但只因为杨卫平要对付陈氏地产,港英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了陈氏地产,这固然可以说明港英政。府对杨大爵士的看重,同时也足以证明,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港英政。府随时可以抛弃香港的一家私营企业。

    如果要确保香港的社会局面,在华英两国展开谈判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动荡不安,将香港的整个地下势力控制在手,肯定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届时一旦有什么人,或者什么组织在民间兴风作浪,通过黑帮组织遍及全港无孔不入的眼线耳目,必然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情报信息。

    同时,掌控一家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将来跟港英政。府的喉舌针锋相对地争取民意,现在也得准备着手布局了。

    香港虽然现在拥有李家成、包裕刚、郭丙湘、李照基等华人富豪,但在整个香港上流社会圈里。亲英的右。派,比亲华的左派,明显要多得多。

    今晚在港督府跟李家成、郭炳湘、庄世平等人的合资洽谈。实则就是杨卫平开始着手扶持亲华港商,打击亲英港商而实施的第一个举措。

    重组天工国际集团,无疑将是杨卫平第二步妙棋。

    用银行资本,去控制工业资本。是杨卫平决定实施这一次资产重组的核心思想。

    他得想办法渐渐从视线中退出,淡化。因为真正的资本大鳄,是很少浮上水面的。

    那些经常在媒体曝光炒作的公司和个人。充其量不过是财主而已。距离财团,还差得远呢!

    天工集团,包括他本人,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名望和资本已经积累够了,当然就得学会韬光养晦,转变成一条真正意义的深藏于水底的大鳄!

    有了随天工一专机一同出行的管家曼弗雷德的协助,天工国际集团的这次资产重组。自然进行得非常顺利。

    天工国际集团的董事长,由叶小乔出任。首席执行官,由詹妮担任。

    集团下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四大分部。

    天工非洲工业集团,变更为天工非洲公司;

    天工台湾重工集团,天工香港工业集团。天工华夏重工集团,合并成天工亚洲公司。

    增加天工欧洲公司,主要负责天工集团在欧洲的各项投资,总部设在瑞士。

    增加天工美洲公司,主要负责杨卫平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投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在与南洋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的亚洲发展银行的同时,成立天工国际商业银行。

    艾布特矿业投资公司、雷顿国际投资公司、塞西尔海洋投资公司、巴泽尔国际风险投资公司、麦基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克劳德国际风险投资公司、霍尔国际风险投资公司七家公司,成天工国际商业银行七大股东。

    同时,这七家投资公司,也是亚洲发展银行的股东。

    瑞士的天工实验室,转由天工国际商业银行和菲尔德家族共同控股。

    三天之内,亚洲发展银行,天工国际商业银行,相继在香港中环挂牌成立。

    刚开始被抬出来炒作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被杨卫平一次吃下。

    联邦大厦成了亚洲发展银行大楼,国际大厦则变更为天工国际大厦。

    杨卫平此举原本是想平熄一下香港当前暴炒过热的地产行业,哪知道港英政。府控制的新闻喉舌全天候地报道杨约翰男爵一次性在香港投资收购了联邦、国际两栋大厦,这充份说明,杨约翰男爵对香港的楼市是非常看好的。连有着上帝之子荣誉称呼的杨约翰男爵都看好香港的楼市,这说明了什么呢?

    经香港新闻媒体的疯狂报道,香港的地皮和房价在三天之内又翻了一番。

    商业上的事务,杨卫平放手交由叶小乔去负责,他本人这会儿正在添马舰海军基地,与应邀来香港访问的华夏南海舰航母编队司令员,刘华卿中将及随行人员,就第一批强五b2舰载机的交接手续进行亲切友好的磋商。

    这次随南海轻型航母运来的第一批十五架强五b2,应磐石雇佣军的要求,机身机翼都喷涂成了cp迷彩色,印上了磐石的金盾标志。

    强五b2有“杨约翰男爵”航母上能否实现弹射起飞,这不仅是杰拉德舰队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杨卫平、刘华卿等人共同关心的大事。

    而作为这笔交易的主要促成者秋芳,则看起来并不怎么感兴趣。她甚至都没有出席这次的交接仪势,而是去了九龙天工高新技术产业园,陪同叶小乔一块去参诡卫平当初来香港发家的那块风水宝地。

    维多利亚湾海面上,清澈的海浪一阵阵地轻轻拍着“杨约翰男爵”航母铅灰色的巨大舰体,海风呼呼地扯动着飘扬的旗帜。

    四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按编队阵型,与母舰保持着安全距离。

    不远处的海面上,华夏海军的南海轻型航母,在一艘052级基德级驱逐舰的护航下,缓缓跟随着“杨约翰男爵”航母编队。

    这是一次普通的出海训练。但也是一次有着重大意义的海试。

    尽管“杨约翰男爵”航母长达256。7米的飞机甲板,足以让起飞距离只有150米的强五b2在舰上轻松起飞,但是。不论是杰拉德舰长,还是杨大爵士,更看重的是强五b2能不能实现弹射起飞。

    由于华夏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机飞行员,从来没有过弹射起飞的经验。这次弹射起飞的测试,毫无疑问地交给了磐石的飞行员来进行。

    作为原大英帝国皇家海军892飞行中队的队长,普斯特尔少校。不知多少次在这艘航母的甲板上,驾驶着“鬼怪fg。1”战斗机升空执行巡航任务,因此,他毫无例外的被杰拉德舰长指定为这次驾驶强五b2弹射起飞的第一首选飞行员。

    在没有看到这架强五b2之前,普斯特尔早就拿到了这款北约代天狗的轻型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的技术手册。

    详细了解了这款华夏人制造的轻型舰载机的性能和参数,普斯特尔敏锐地意识到,这款轻型战斗攻击机在超音速状态下。或许不是他最熟悉的鬼怪fg战斗机的对手,但是,在亚音速状态下,鬼怪式极可能被这种灵活之极的天狗狠虐。

    虽然他曾经股役的皇家方舟被更名为杨约翰男爵,不过。普斯特尔觉得非常幸运。如果不是磐石雇佣军出手,这艘航母,只怕已经被国内的那些工党官僚政客们拆成废铁回炉了。

    对皇家海军和空军都热衷的那种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普斯特尔是打心眼里不喜欢。他宁可去驾驶那种老旧的螺旋桨飞机,也不愿去飞这种问题和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