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卫平闻声转头朝对方打量了两眼,很是友好地微笑着点头为意,叹然说道:“除了耻辱,我什么也没看到。”
“知耻而后勇,年轻人,你很不错!”贺国兴眼含赞许之色地望着杨卫平点头说道,但随即眼显诧异之情地问道:“听你的口音,你祖上是京城人?”
“呵呵,我在京城出生,但祖籍在湘省。”杨卫平淡然笑道:“将军,你刚才在这也看了很长时间,不知你眼里看到了什么?”
听杨卫平如此口气,贺国兴身后的那名警卫员顿时眼显不快之色,朝杨卫平瞪了一眼,冷声说道:“你怎么跟首长说话的!一点礼貌也没有!”
“责任!”贺国兴没理会他的警卫员,脸色相当严肃地望着杨卫平答道。
杨卫平自然也不会跟那名中年少校一般见识,眼望着前面那堵满是岁月苍桑痕迹的断壁,很是感慨地点头说道:“是啊!责任,身为一名华夏儿女,洗刷这种历史耻辱,的确是我们的责任。近代百年,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失去的太多太多了。”
“你觉得我们能拿回来吗?”贺国兴笑呵呵地边说边朝杨卫平走了过去。
“首长,您……”少校警卫员赶紧出声提醒。
“闭嘴!我自有分寸!”贺国兴打断了警卫员的话,脚步不停往前走。
“当然能!”杨卫平两只眼睛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坚定。
“大言不惭!”那名少校警卫员满脸不屑之色地冷笑道。
〖
第471章 军中谁人不识君!()
一名华夏陆军少将,在寻常人眼里,肯定是难得一见的大人物。
但以杨卫平的身份,上将、中将都不知道见过多少,就连那几位华夏军方硕果仅存的老帅、大将,关系也相交非浅。
像贺兴国这种新晋少将,杨卫平当然不会上赶着去结交。再说了,他本身现在还挂着少将衔,与眼前这位少将对等交谈,再自然不过。
只不过,他的年龄,穿着打扮,落在贺兴国那名警卫员眼里,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位刚从海外归来的投资商而已,与首长相比,双方之间的身份差距远不止十万八千里。
按说作为一名将军的警卫员,言谈举止都应该中规中矩。首长没发话,警卫员只能保持应有的警惕性,而不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随便表达他的观点。
然而,作为跟随贺国兴多年的心腹亲信,张志强在贺国兴晋升少将,并调任京城军区副司令员后,他的心态不知不觉产生了某些变化,因为这段时间前来巴结贺司令的军政方面的干部太多了。
京城军区,称“御林军”驻地,在华夏八大军区中,有着特殊地位。能在京城军区但任要职的军官,无不都是“天子近臣”。
今天,首长难得有兴致出来微服私访,来圆明园遗址看到有普通游客在场,身为首长的警卫员,张志强觉得自己没动力清场赶人已经算好的了,哪曾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竟然连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都没有。
对自己这名警卫员的心思,贺兴国多少也知道一点。只是,贺兴国的眼力肯定要比身为警卫员的张志强高出太多太多。他从眼前这位年轻人淡定从容的气度中,看出一种久居上位者应有的气势。而且这种气势是那般的自然。他甚至还从这位年轻人的身上,感觉到了一种明显的苍桑感。
张志强出言不逊,无形中也惹恼了孟守正和郭尚毅。
见贺兴国朝杨卫平走过来,站在外围的孟守正跟郭尚毅使了个眼色。不动声色脚底无声地迅速接近,四人分成两组,表情和举动带有明显的生人勿近的挡驾意思。
孟守正他们这一动,顿时让张志强的脸色也为之一变。
张志强毫不犹豫地抢前几步,挡在了贺兴国身前,眼神变得极为凌利,沉声喝道:“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是什么人?!”
此时贺兴国距离杨卫平所在位置已经不足五米。张志强如此举动。自然也让贺兴国驻足不前。
“守正,退下。”杨卫平神情淡然地挥了挥手。
“老板,对方身份不明,还是小心点好。”孟守正肃然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冒充高级军官到处招摇撞骗的案件发生了不少起!”
“什么?!你们竟敢说我们是骗子!”张志强怒极反笑,抬手指着孟守正。气得身体都有点发抖。
“呵呵,你多心了,守正。”杨卫平很是温和地望着贺兴国,淡然笑道:“将军,不多打扰了,你们自便。”
说完,杨卫平转身欲走。
“站住!”张志强厉声喝道:“马上向首长道歉!”
杨卫平看也没看张志强一眼。脸色平静地望着贺兴国,没有说话。
“退下!”贺兴国浓眉微皱着朝张志强瞪了一眼,沉声说道:“张志强,什么时候轮到你替老子作主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回去再跟你算帐!滚一边去!”
骂完后,贺兴国满脸堆笑地打着哈哈冲杨卫平笑道:“我这个警卫员没过什么世面阁下见笑了。”
“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因为没有教育好身边人和家属,结果积小错成大错。”杨卫平心有所感地叹然说道:“这样的事。这样的人,现在在国内是越来越多了,长此以往,真不是什么好事。唉!”
听得杨卫平这种口气,贺兴国心中一动,试探地问道:“你也是体制内的人?”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杨卫平摇头答道。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阁下这四名警卫,应该都是军人吧?”贺兴国目光炯然地盯着孟守正,正色问道。
孟守正转脸以目光向杨卫平请示。杨卫平点头为意。
得到了杨卫平的首肯,孟守正这才郑重地转身朝贺兴国警了个军礼。然后掏出证件,双手递了过去。
贺兴国还了个礼,伸手接过证件,打开一看,顿时脸上闪过一抹惊容。
眼前这位年轻人竟然有中警局的上尉军官给他当警卫,看来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极不寻常。
“我姓贺,贺兴国,不久前刚调来京城军区工作。”贺兴国把证件递还给孟守正,并自报家门。
孟守正双手接过证件,稍作思量,跟着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走到杨卫平身侧附耳低声说了句话。
杨卫平也有点意外地望着贺兴国问道:“你是刚调来的贺副司令?难怪我觉得眼生,京城军区副军级以上的干部,我基本都认识。”
贺兴国点头答道:“正是贺某,不知阁下是?”
“我姓杨。”杨卫平也没隐瞒身份,朝对方伸出右手,“杨卫平,认识一下,贺司令。”
“您就是国防科工委的杨卫平杨主任?”贺兴国显然对“杨卫平”这个名字一点也不陌生,双手紧握着杨卫平伸出的右掌,连摇了几下,脸色和语气很是激动地问道。
当今华夏军方稍微有点身份的军官,几乎没有哪个不知道国防科工委主任杨卫平是什么人。
抛开武器装备不说,光全军完成换装的八一式军装和军衔,就让军官都在暗自记着杨主任的好。
军衔,对于军人而言,那是一种人人渴望的荣誉。
可以说,如果没有杨主任,现在的华夏人民解放军,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恢复军衔制度。
杨主任设计研制出来的八一式军鞋和防臭袜,更是让全军官兵扔掉了脚气病泛滥的老式解放鞋。
杨主任开发出的野战后勤保障系统,野战炊事车、野战洗浴车、野战洗衣车等先进且贴心的装备全军官兵体会到了什么才叫现代化军队。
如今的华夏军队,或少有士兵不知道军委主席是哪位,但没有谁不知道国防科工委杨卫平主任对全军作出的伟大贡献。
也正因为杨卫平在军方的深远影响力,才使得贺兴国在听得杨卫平这个名字后,发自内心地用上了“您”这个称谓。
站在一旁的张志强在听得贺兴国这么一问后,他也不由有点傻眼了。
“什么主任不主任的,我已经从国防科工委退出来了。”杨卫平淡然笑道:“贺司令,如果不嫌我交浅言深的话,你管我称杨老弟就是。”
“杨主任,不管国防科工委如何改组,在华夏人民解放军全军五百万将士眼里,你永远都是杨主任!”贺兴国掷地有声地肃然说道。
“杨主任好!”张志强满脸惭愧,朝杨卫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诚惶诚恐地颤声说道:“对不起,杨主任,是在下瞎了眼您原谅……”
“呵呵,我接受你的道歉。”杨卫平抬手还了个军礼,微笑着说道:“不过以后说话做事要多注意点,不要用有色眼光去看人。军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人民群众,都应该体现出人民子弟兵应有的胸怀和操守!”
“是!杨主任,属下一定谨记您的教诲!”张志强激动地再次敬礼。
“我说,杨老弟,你在国防科工委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着主动辞职不干了?”贺兴国很是费解地望着杨卫平问道:“没有你杨主任的领导,我军的现代化新军事变革,岂不是会受到影响?”
“可能军委有军委的安排和考虑。”杨卫平模棱两可地微笑着答道:“部队的新军事改革,有中央军委的领导,没了我杨卫平,照样可以进行。”
“没有影响才怪了!”贺兴国正色说道:“我听周司令提过,搞新军事变革,你杨主任才是真正的行家理手。我军的现代化高科技装备,全都是你一手主导研制开发出来的。这要是换个外行来负责,原计划五年可以完成的改革,只怕拖上十年也不见得有成效。”
贺兴国提到的周司令,杨卫平当然知道是周援朝的父亲周长征。
“贺司令,我周伯伯这话我可不敢当。”杨卫平苦笑着说道:“新成立的总装备部,肯定能把我军的现代化新装备研制工作抓起来。有聂帅盯着这块,你们就尽管将心放肚里好了。”
“但愿吧!”贺兴国喟然长叹着点头说道:“老弟,我听说军委计划裁军一百万,不知是真是假?”
“精兵简政,势在必行!”杨卫平断然答道:“我军现有体制太过于雍肿,十年动乱对军队造成的影响,在安南战争中已经体现无遗。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军跟西方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百万大裁军啊!不知道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贺兴国感慨地说道:“如果裁下来的官兵不能安排好,只怕是会出乱子的。”
想起历史中我军百万大裁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杨卫平也不由有点心头沉重起来。
〖
第472章 不服不行啊!()
华夏中央军委确立的新军事变革,第一步就是计划裁军一百万。
这种举动,自然得到了西方国家一致赞誉。
一首长曾经就这一计划跟杨卫平有过深谈,杨卫平对于裁军行动当然是举双手赞同。但是,如何安排退役下来的一百多万官兵,对国家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经济改革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的主导方针,使得现行的政府机构人员编制大为缩水。
市场经济掀起的“下海”浪潮,也让华夏人民的思维观念从原来的官位往金位转移。
军队,为一个国家的安全基石。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这一次的大裁军,是华夏建国以来从没有过的大手笔,如果没有一个整体计划,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动荡。
特别是那些参加过安南战争的官兵,他们见过血,杀过人,退役后若是没有一个收入稳定的工作,一旦他们当中有人铤而走险,绝对会成为扰乱正常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
磐石安保公司可以收留一部分官兵,但收下来的肯定都是精英,杨卫平不可能什么人都要。再说了,收多了,难免不会有人说他别具用心。
在随磐石舰队在南海巡航的时候,杨卫平就在为这一难题而发愁。
若大的一支磐石舰队,已经引起了国内很大老同志不满。如果磐石再收留大批裁减下来的退役官兵。不仅会让国外势力的非议,更会让国内某些针对他杨卫平的人说他蓄养私军图谋不轨。
一首长也就这个问题多次提醒过杨卫平,而且措辞相当严厉。明确表示**的天下,是绝不容许私人军队存在。
杨卫平这次之所以下决心从职务上退下来,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磐石国际安保公司的发展战略。
虽说他将磐石交给了秋芳全权负责,但熟知他底细的人都知道,磐石雇佣军实际上就是他杨卫平的私军。
香港陈氏地产,在香港也算得上大亨级的家族势力。仅仅是因为得罪了杨大爵士,陈氏家族核心成员在三天之内全部消失,这种强势铁腕手段。不让那些他杨卫平并图谋对付他的人心惊胆跳才怪了。
军队。同样也存在派系之争。
这次军委打算裁军一百万,当然牵动了军方各个派系的根基。
即算杨卫平此前一直跟军方保持着密切关系,这一次,他也得面临站队这一艰难的选择。
杨卫平原是想把军籍一起辞掉。但拗不住一首长的龙颜震怒。只得顺从老爷子的安排。答应出任中央军委裁军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成员之一。
贺国兴能担任京城军区副司令员,在军方自有他的深厚背景,对各种消息来源也是相当灵通。杨卫平虽然辞掉了国防科工委主任。但他的中央军委候补委员身份,以及中央军委裁军工作领导小组顾问身份,在军方高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在杨卫平看来,裁军工作领导小组,只不过是一个临时衙门。等裁军工作完成,这个领导工作小组自然也就撤消了。所以,他对一首长这项安排并没有坚持抗拒。
再说了,百万大裁军一直都是杨卫平非常关心的重大事件,能有机会参与这一浩大工程,他当然不会错过。
这会儿听贺国兴提及百万大裁军,杨卫平不用猜也知道,这位贺副司令是想从他嘴里探风声。
要知道,按军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