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上一世的华夏航空人,都是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
而今,他杨卫平可以抬头挺胸,向世界宣告,华夏航空人,必将崛起屹立于世界航空科技的最高舞台!
第599章 老头子们狠起来还真够狠()
第599章
虽然说,华夏军方高层几位大佬心里都明白把华夏一航交到杨卫平手里,这个企业肯定会焕发出更新的活力。
但是,他们怎么着也想不到,杨卫平主持领导的华夏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竟然在研制y20b全球霸王的同时,不到半年之内又成功地研制出一款足以跟苏联新推出的苏27,美国的f15相比美的新型先进重型战斗机歼十五。
由此看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是真不假。
相比二航、三航和四航的现状,这三家企业的领导班子都还没从研制成功歼十、歼十四、fc…1枭龙、强五b2、歼轰七飞豹、直九劲弩、武直十长弓这些成果的喜悦中清醒过来。而实际上这三家航空工业企业所出的全部成果,其实都离不开当初杨卫平在国防科工委主持领导工作期间的指导和引导。
二航、三航、四航已经有迹象表明他们是打算吃老本,而新改制的一航,却是在不断进步。
事实证明,军委一号首长和叶帅当初力排众议作出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
歼十五a的横空出世,必然让华夏大空军的建设速度更进一步加快。
这天,华夏一航试飞机场中,杨卫平亲自陪同前来考察验收新机型的总装备部部长周长征上将,在机场塔台指挥楼中,认真仔细地端着望远镜观察空中那架正在做出各个不同高难度机动动作飞行的银灰色战斗机。
“歼十五与歼十四相比,哪个更好?”周长征双手端着高倍军用望远镜一边观察空中那架歼十五a战斗机。一边兴致勃勃地冲杨卫平问道。
“就空优性能方面来讲,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杨卫平将手中望远镜放下搁在指挥台上,措辞严谨地答道:“歼十四猛禽是我们依照美国的f14a仿制改良而成,从专利技术层面上而言,我们一直在侵权。
另外,歼十四是利用气动布局来弥补发动机推力的不足,因此,歼十四的地勤维护保养工作,比当今世界各国所有的第三代战斗机都要复杂费时。为此美国海军早就向洛克希德公司抱怨不止。
复杂的地勤维护保养工作,不仅造成了昂贵的维护保养费用。同时也把歼十四的整体成本增高了一大截。而我的歼十五。则没有这个弊端。一架歼十五a的整体造价只有歼十四猛禽的三分之二。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战时,歼十五依托简易的维修保养程序,可以保证其升空作战率要远高于歼十四猛禽。”
“听说北缅空军已经向你们下了五十架歼十五a的订单?”周长征这时也把手里的望远镜放下。笑眯眯地望着杨卫平问道。
“这只不过第一批订单而已。”杨卫平洋洋得意地点头笑道:“主要是考虑到一航战斗机生产线产能不足。否则。就不止是五十架了。在北缅空军的发展规划中,空优型重型战斗机,至少要装备一百五十架。这还不包括海军航空兵在内。我的歼十五。可是还有一款舰载型呢!”
“你小子如今可真是成大器了。”周长征深有感慨地叹然说道:“看看当年大院里的那些个小子,跟你一比,一个个给你提鞋都不配。”
“周伯伯,话可不能这么讲。”杨卫平正色说道:“援朝哥在军中的表现就非常优秀,他为我军的特种部队建设那是立了大功的!”
“按说以援朝现在的年龄,能升任中校军衔,在同龄人当中也算是非常出色的了。”周长征舒眉笑道:“可他现在就算是升至大校,也没法跟你比啊!你小子三年前就是少将了啊!”
“我当年的少将也是文职啊,跟援朝用用战功实打实拼出来的,压根就没有可比性。”杨卫平摇头笑道:“我可是知道,援朝哥已经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四次,军功章都快堆成山了。”
“哈哈哈!说起这个,我们家援朝还算是没有丢我周长征的脸。”周长征笑逐颜开,宏声笑道:“在我那帮老战友当中,也就属我周长征的子女最长脸!每次碰到老几个老家伙,瞅着他们酸溜溜的样子,我这心里那叫一个爽快啊,就甭提了。”
“周伯伯,援朝哥已经为国家流过血拼过命了,我觉得,您老得替他的将来认真考虑一下,别让他再在生死线上拼了,调到野战部队先当个副团或者参谋长,应该没有谁会说三道四。”杨卫平很是认真地说道。
周长征抬手拍了拍杨卫平的肩膀,笑道:“看来你小子这段时间是闭门造飞机,一点也不关心外面的事。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在滇省西南边境地区设立腾冲经济特区。老何家的小子被任命为特区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援朝也破格提拔任命腾冲特区警备司参谋长,升了一格,现在是上校军衔了。”
“哦?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杨卫平明显有点惊讶地问道:“腾冲特区市市长和市委书记是什么人?”
“市委书记是叶帅家的二公子叶东进。”周长征边说边拉着杨卫平进了指挥楼的一间会客室,显然是有意避开旁人,关上门继续说道:“市长是刘帅的女婿孙文举,警备区司令是徐帅的公子徐杰。另外,据说中央还准备调邓老原来的秘书担任滇省省长。”
听得周长征这番话,杨卫平心里可谓是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惊涛骇浪。
显然,军方的几位大佬都看好杨卫平有能力在北缅扎根,同时也对杨卫平把北缅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起来很有信心。他们为了确保明昆…大理…保山…腾冲…密支那…实兑这条西南铁路经济大动脉修筑成功,以免国内其他派系势力在滇西南给杨卫平添乱子,几位老帅都铁了心要陪着杨卫平豪赌一把。
相比于国内沿海省市高速发展的经济,滇省,特别是滇西南地区,绝对属于那种偏得不能再偏,穷得不能再穷的穷乡僻壤。
在很多官员眼里,去滇西南地区当官,简直就是变向的发配充军。
军事家与文官政客在战略部署层面的着眼点和眼光当然是不可相提并论。
别看杨卫平如今在北缅搞的有生有色滋润得很,但在国内很大一部分官员看来,杨家小儿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以当年太祖和总理的智慧和手腕,图谋缅北也是损失巨大无功而返,你杨卫平一个小屁孩早晚也得被缅甸人吞提连渣都不剩。
大家都知道,苏联和美国一直都在想方设法遏制华夏的发展,这两大世界霸主怎么可能坐视华夏夺取缅北,进而获得印度洋出海口?
美苏两大霸主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出兵,他们只需要在缅甸扶植他们的代言人,并对他们提供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必然会使得全缅境内战火连天,社会动荡不安。绝对不会让任何亲华势力在缅甸立足生根。
这种观点其实并没错。正因为如此,杨卫平才会抓紧一切时机全力发展北缅的军事工业体系。就连刚研制出来的歼十五a也要优先装备给北缅空军,其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增强北缅人民军的整体军事实力,以对境内各种反对势力形成绝对的军事威慑。
杨卫平完全可以预见,将来美帝肯定会在缅甸境内兴风作浪,阴谋颠覆杨家声执政的北缅民主联邦政权。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建立并健全北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只要让北缅境内的土著民族人人都能享受最低社会保障,穿得暖也吃得饱,就可以把这些原住民心里的反抗抵触意识和情绪降到最低程度。
在生活和生命安全都有保障的前提下,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跟政府军对抗。
在杨卫平的整体规划中,北缅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要与欧美发达国家齐平。不说跟瑞士这样的国家相提并论,最起码也不能差太多。
他现在既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唯一缺的就是时间!
美帝当初出面调停南北缅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划的那第跟三八线性质一样的二十度线,其根本用心就是在将来以此来激化南北缅对立起来的民族矛盾。
对于美帝的险恶用心,杨卫平当然是心知肚明。
他很清楚现在不是跟美帝翻脸的时候,再说了,就算他有这个心,也没这份实力。
既然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合作愉快,他当然也乐得为自己争取时间。
以邓中原、叶健雄、徐前进等老一辈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哪能看不出杨卫平如今正在走钢丝。只是杨卫平现在所冒的风险,与将来的巨大收益相比,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值得一试!
设立腾冲经济特区,并将叶东进,徐杰、孙文举、何国栋、周援朝这五人安排在腾冲特区分别担任党政军负责人,这其实是在向杨卫平表态,我们这些老家伙都看好你,你小子可别让我们失望。
无形中,杨卫平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沉甸甸的压力升上肩头。(。。)
第600章 简单的事看起来不简单()
第600章
腾冲位于滇省西南部,其名始于,自西汉起几经更迭,1913年设腾冲县。
历史上,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著名的“博南古道”就是从现在的蜀省都成经滇省明昆、大理、保山,通过腾冲口岸转向缅甸的密支那、印度的华氏城(今巴特那)、巴基斯坦的咀义始罗(今拉瓦尔第)和阿富汉的布尔,进而通向前苏联的塔什干的一条繁荣兴旺的通道。
1945年华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就是在这条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扩建修通,车辆可以直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使腾冲成为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口岸。
腾冲与北缅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公里,从腾冲到北缅克钦省省府密支那市约21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县城海拔1640米。
腾冲境内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的明珠,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中生成。有人说站在高黎贡山之巅,一双脚踩着两个大陆,向东迈一步是亚洲大陆,向西跨一步是印度大陆。
腾冲县内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是华夏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并且规模宏大、景观神奇、世界罕见。
随着天工国际集团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北缅移民工程”“工厂拆迁工程”越做越顺,腾冲的市面街道也变得日渐热闹起来。
位于县城西南一公里处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有一座不大不小的烈士陵园。这座由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题辞为国殇墓园,纪念的是当年滇西抗战期间华夏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役中阵亡的**将士。
这一天,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国殇墓园里面,来了几个身着正装的年轻人。正在纪念碑前献花圈,身着一套黑色束腰立领笔挺唐装的年轻人,赫然正是杨卫平。
杨卫平身后,并排站着身穿华夏人民解放军军官常服,肩挂中校军衔的周援朝,与穿了套深色双排扣西装的何国栋。二人眼神有显复杂的看着前面给烈士献花的杨卫平,不是转头四顾。像是生怕被别人发现似的。
献花鞠躬完毕之后。杨卫平回身看到何国栋和周援朝眼内的担忧神情,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国栋哥,援朝哥,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有那么多的顾忌。”杨卫平叹然说道:“埋在这里的都是有功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烈士。虽然他们都是国民党的将士。但他们同样是华夏人。”
“卫平。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国民党毕竟是国民党。政治上的事,远比你想像中的要复杂得多。”何国栋苦笑着摇头说道:“这要是搁在以前,保证我们三个都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份子。”
“你小子没事干嘛非得跑这个鬼地方来?腾冲县这么大,景点那么多,随便去哪不行啊!我看你小子是存心想给我和国栋添堵。”周援朝没好气地翻着白眼嚷道:“我好不容易才挂上两毛二(中校),如果因为今天的事被上面给撸了,哥跟你小子没完。”
“嘿嘿,援朝哥,如果真被撸了,那就去我那一亩三分地,我给你安排个少将实职。”杨卫平不以为然地笑道。
“滚犊子!”周援朝瞪眼说道:“就你手里的北缅人民军,与我们华夏人民解放军有可比性?”
“援朝哥,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杨卫平不服气地嚷道:“你还真别看不起我的北缅人民军。虽说人民军建军的时间不长,但真要论起实战经验,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华夏人民解放军真没几支部队能比得上。你以为79年打越南那一仗就算得上是打过大仗了?北缅人民军才真正称得上是在不断的血与火战斗中浴血成长起来的百战之师!”
“当年的越军不同样也是一支长期战火中磨砺成长起来的军队?不照样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周援朝明显不认同地撇嘴说道。
“切!就越军那种还停留在二战的军事思想和技战术理念,能跟我的北缅人民军比?!”杨卫平不屑地翻着白眼说道:“北缅人民军是由磐石雇佣军中最精锐的精兵强将在实战中训练成军的,引入的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新军事思想和模式,不论是训练大纲和标准,还是技术装备,不知道要甩出越南猴子多少条街远。”
“卫平,你长时间没在北缅军中呆着,你真有把握将北缅军队牢牢掌控住?”何国栋若有所思地正色问道。
杨卫平稍作沉吟,答道:“目前而言还没什么问题,军队中所有有威望和影响力的土著官兵都清洗得差不多了。现有的高层和中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是由国内的退役军人担任。唯一要考虑的是,我能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把来自国内的所有官兵的心牢牢抓住。
当初从国内引入磐石的那批官兵,全部都是经过严格政审和考核挑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