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第5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13日下午当地时间两点半,杨卫平按照行程安排,来到了莫斯科国际公共关系学院,与学院的师生交流、学习、演讲。
就在同一天,卡列妮娅奉命与国防部长亚佐夫一起,组成一个临时成立的紧急调查小组并分别担任副组长和组长,对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以及与该核电站同样使用金属液体堆设计理念反应堆的阿尔法级核潜艇,进行紧急管路彻查。
克里姆林宫里。
最高主席办公室里,苏联第一副主席亚纳耶夫、kgb主席克留奇科夫这会儿正被安德罗波夫召见,三人一起商讨着东联元首杨卫平访苏后会给苏联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昨晚,我跟东联元首杨卫平达成了签署两份重大军售框架协议,这也是杨卫平控制缅北,再统一全缅,建立东辉联邦共和国以来第一次向我们采购重大军事技术装备。”安德罗波夫脸上的神态看起来很是轻松地说道:
“十二架安124,十二架图22,两艘台风级核潜艇。杨卫平元首说这些装备交付给东联后,他们会进行适当的改装,希望我们不要开价太贵了,杨元首说到时候他们的改装技术可以向苏联开放。你们觉得我单军售我们做。还是不做?”
“从杨元首所提到的这三种武器的特性来看,很显然,东联希望能在印度洋地区对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构成一定程度的战略威胁。”亚纳耶夫两眼顿时为之放亮地答道:
“东联在某些技术领域的确很有优势,但他们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常规战略武器。而且东联现有的工业产能也限制了他们制造并拥有大批量战略武器装备的时间。
发生在孟加拉湾的东美冲突,让东联意识到如果不能对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构成威慑力,东联想要冲出孟加拉湾进入印度洋的战略意图就只能妄想。杨卫平等不了了。他担心美国人不会给他足够的时间,所以他想着向我们寻求帮助。
美国如果还想继续保持着他们的印度洋的战略优势,肯定要加强其印度洋军事部署。而要做到这一点,美国要么调动其本土的军力,要么就是从欧洲抽调,无论美国人怎么做,对我们似乎都没有任何坏处。”
“东联具备制造战略武器装备的技术积累和工业基础,这一点是无可质疑的。”克留奇科夫经过一番深思后,接话说道:“五年前他们就已经有了独立研制y20b全球霸王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能力。而且还继承了华夏新y10系列民航客机的生产能力。
因此我对东联研制出类似安124和图22的战略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我一点也不怀疑。另外,东联海军的大汉级攻击核潜艇虽然在潜深和水下航速有所欠缺,但我总有种感觉,这并非是东联没有追求深潜和水下高速这方面的技术,而是有意开发出这么一款适用于浅水海域作战的攻击型核潜艇。”
“杨卫平元首提出了一个理论。”安德罗波夫眼神凝重地说道:“核武器的真正威力不是发射出去,而是永远放在发射架上!他说,以几个有核大国现今储备的各类核弹头。足够将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摧毁十次以上。
基于这种几个核大国都有的共识,未来发生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未来世界的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大国之间的搏奕最大底限也将局限于地区性的代理人战争。
他很郑重地建议我们,是时候对苏联的国家战略作出适当的调整了,否则,如果我继续坚持勃列日涅夫时代的那种‘穷兵黩武’式军事发展,迟早会使苏联的经济面临全盘崩溃。”
“我不认为这是杨卫平元首在吓我们。”亚纳耶夫脸色格外严肃地点头说道:“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确存在的问题,说得严重点,我们的经济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经济。
杨卫平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贫穷落后绝对不是社会主义!苏联能拥有今天的强大军事实力,其实是在这种畸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东欧国家和各个加盟共和国几十以来的不断盘剥带来的。
如果我还继续沿用勃氏的思想和治国理念。我担心,不仅会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倒向西方,而且就连我们的加盟共和国也会因为积压已深的长期不满情绪和怨气,选择跟我们背道而驰!”
“长期的特权待遇,已经让我们的国家滋生了一大批权贵阶层,而且这个权贵阶层控制着我们党和军队的大多数资源。”安德罗波夫略显疲惫地感慨道:
“说实话,亚纳耶夫同志,克留奇科夫同志,在与杨卫平元首见面之前,我是既不对我们体制内部的状况抱幻想,也不对我们的领导集团本身和对外关系抱幻想。
不过在有过与杨卫平元首两次彻夜长谈后,杨卫平用他的年轻朝气、对世界格局发展的前瞻性战略眼光,以及他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让我更加坚定地将苏联的改革之路继续走下去,哪怕前路再坎坷,面临的阻力再大,我也要尽我所能确保建设有苏联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大旗永远屹立不倒!”
“建设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亚纳耶夫怔然问道:“这与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难道是一样的?”
“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一面。”安德罗波夫认真地答道:“杨卫平元首昨晚跟我提到了一个‘鞋子论’。他说,我们应该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拥用并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某些西方国家的某些领导人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他国,始终妄想着称霸世界,总认为别人的鞋子不好看,总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鞋子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总想着向全世界推销他们所喜爱的鞋子。
虽然杨卫平元首说的是西方某些国家,其实我也听明白了。他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不要总想着去控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而是让这些国家的人民自发地去决定他们的国家应该先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另外,杨卫平元首临走前最后还跟我说了句话,他说,所谓的民主,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哪怕是西方国家倡导的那种民主。如果你想要存心祸乱一个国家使之陷于严重的长期社会混乱局面,那你就动用一切手段去鼓吹煽动这个国家的人民高喊着‘我们要民主’!”
“我非常认同杨卫平元首的这个观点!”克留奇科夫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还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其本质都是为不同的政治党派的集权利益而服务。
安德罗波夫主席,我们国内现在有一种非常不良的现象,我们的人民,不管是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还是军队里的士兵和军官,为什么总是喜爱收听外国的无线电广播?为什么他们对官方宣传的各种内容都不感兴趣?”
“杨卫平元首说,在未来。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流阵地,将是互联网信息平台!”安德罗波夫眉开眼笑地说道:“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如何加强意识形态斗争。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新形式,互联网平台,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
“东联决定将网络信息传输和接收技术平台向我们全面开放?”亚纳耶夫欣喜地站起身问道。
“是的!”安德罗波夫非常肯定地用力点了下头,笑道:“杨卫平元首已经答应,全力协助我们发展以硅技术为主体的电子科技,并劝我们不要再迷信锗技术。劝我们可以对锗技术进行适当研究当技术储备,但千万不要指望锗技术在未来的半导体技术发展潮流中占据主流席位。”
“计算机、通信光缆、信息交换机站、大型服务器等互联网技术产品的投产,绝对可以大幅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非常多的就业岗位!”亚纳耶夫明显有点兴奋地说道:“电子技术一直都是我们的弱项,只要补全了这一短板。伟大的苏维埃必然迎来全面复兴的新局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克留奇科夫也微笑着点头说道:“东联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网络信息时代必然导致全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与东联结盟,绝对是安德罗波夫主席做出的最英明最智慧的一个重大决策!”
“在政治上、经济上、科技上与东联深度合作,符合苏联的利益。只不过,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一旦再有所突破,我还是有点担心。”安德罗波夫眼显忧容地喟然长叹道。
“主席同志是担心华夏吧?”克留奇科夫若有所思地问道。
“是啊!华夏。”安德罗波夫叹然点头说道:“东联和华夏从本质上来讲是两位一体的。两国都有着近似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战略观’。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和意见。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国际战略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的大背景下,杨卫平元首访华及近来东华两国公布出来的两国签署的一系列重要协议,显然是进一步深化了东华两国的军事与安全合作。
首先,东华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上相互支持,进一步协调了相应立场。在双方发表的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两国共同主张推动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普遍平等、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反对动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贩运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推动维护国际信息安全。
东华两国还深化了在反导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协调与合作,并呼吁国际社会成员在反导部署以及开展反导合作问题上慎重行事,反对一国或国家集团单方面、无限度地加强反导,损害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主张共同应对导弹威胁和挑战,优先在国际法框架内以政治外交手段应对弹道导弹扩散,不能以牺牲部分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维护另一部分国家的安全。
其次,东华两国就加强这事技术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根据这些协议,东联将向华夏出售48架歼十五战斗、4艘大汉级攻击型核潜艇、两艘曼德勒级两栖攻击舰等武器装备。这显然将进一步提升华夏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技术水平,也会促进东联军工综合体更加完善和发展。
第三,东华两国就共同举行‘和平使命1986’等一系列重要联合这事演习达成协议。这标志着东华两国的军事战略、战役协同水平必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如果基于这种环境下,我们再与东联达成类似东华军事同盟的战略军事合作伙伴协议,我担心华夏政。府有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向我们提出解决蒙古和远东边境线重新界定的无理要求。”
对于安德罗波夫主席忽然想到的这种潜在隐患,亚纳耶夫和克留奇科夫的脸色都不约而同变得格外凝重起来。
“铃铃铃”安德罗波夫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电话,忽然响起了振铃声。
第799章 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的安德罗波夫!()
“我是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主席同志,切尔诺贝利的反应堆确实存在严重的管路腐蚀现象!”话筒里传来卡列妮娅清脆却又不失严肃稳重的声音。,
“民用堆除了设计方面的问题,还有没有存在**的可能?”安德罗波夫表情凝重地问道。
“有!”卡列妮娅断然答道:“主席,我们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设计方面固然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更大的还是人的因素!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全厂只有一个副厂长是核能专家!其他人,包括车间主任,操作员,检修部门主管及安检员全部都是没有通过核电站特种行业资质认证!
厂长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历和工人经验,基本上只是负责政治工作的主管,平时很少出现在工厂第一线。总工程师来自一个常规的能源厂,负责3号堆和4号堆的副总工程也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鉴于rbk反应堆的确存在设计方面的安全隐患,如果再加上不具备rbk资格的操作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并处理突发技术故障,让反应堆停堆,其引起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据我带去的最具权威的核专家们的分析推断,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个反应堆的安全保护壳采用的都是水泥壳,而不是装甲钢,一旦这四个堆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爆炸,其释放出来的放射性微尘比广岛原子弹至少多400倍,其后果不堪设想!”
比广岛原子弹多出四百倍的放射性微尘!这个定议,顿时把安德罗波夫惊得吓出一身冷汗。
安德罗波夫此时脑子里忽然浮现这么一个情景画面:
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接着又飘过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瑞士、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法国和英国
核辐射在这些地区的影响长达二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这样的国际影响,对于正处于国家改革的苏联,将会是何等灾难性的负责影响!
上帝保佑苏联!
因为东联元首杨卫平,这个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用他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说服了安德罗波夫,使得苏联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核泄漏事故。
想起昨晚与杨卫平元首谈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存在问题时的激烈争论,安德罗波夫此时在感到无比庆幸的同时,又倍觉汗颜。
当时,杨卫平元首直言不讳地明确表示,rbk反应堆存在有设计缺陷,特别是控制棒的缺陷。
作为全球最大的核大国的最高领导,安德罗波夫当场就予以坚决的否认。
但是,杨卫平元首并没有跟他争论。而是从反应堆存在的一个危险的空泡系数,很有耐心地跟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