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97部分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9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板。属下一定多学习。”

    “忙去吧,我就不多耽误你的时间了。”杨卫平微笑着挥了挥。

    “是,老板,属于就不打扰您休息了。”胡金富再度鞠躬为礼,转身离去。

    望着胡金富出门而去的身影。杨卫平两只眼睛习惯性的微微眯了眯。

    这位心计和智商都不简单的胡师爷,是不是真正的金子,就他接下来在铁路项目中的表现如何了。

    有他协助处理援建铁路这个大工程,杨卫平相信自己将来会轻松许多。

    既然这个项目是打着华夏政府援建的名义,由华人来主导并负责,比从现在身边那个几乎都是由美国白领组成的高管团抽人,显然更适合一些。

    也不知道现在的华夏政府最高决策层,是如何想的。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对三亚大学城建设项目作出明确批示呢?

    他现在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诚意。难道还不够打动现在这届中央领导的心吗?

    ……

    同一时分。地球的另一面,华夏内陆西部地区的金南县红旗公社大院里。

    身穿一套浅灰色中山装的何国栋,端坐在办公桌后,望着手里一张邮局汇款单,两眼盯着单子上显示的00,000美元这一行小字。怔然出神。

    随着这张汇款单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邮包。收件人写的是苏红梅。

    就在刚才,何国栋跟周援朝通过电话。知道了杨卫平目前的现状后,何国栋不禁对杨卫平这位小老弟的广大神通暗自咋舌不已。

    这才多长时间啊,卫平竟然在国外干同了这么大的事业。在非洲投资出手就是几个亿美元,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自从罗家峪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了几十人这一恶**件后,杨卫平就没再回来过也没有音讯。

    周援朝驾车回到上岭村,只是说杨卫平留在了洛河拖拉机厂搞技改,但是,何国栋凭直觉,知道这事没这么简单。

    揪着周援朝再三逼问,周援朝实在没法瞒了,才将整件事的缘尾详细跟何国栋坦白,当时可把何国栋吓得不轻。

    只不过,后来全国都在哀悼太祖逝世,整个金南地区的政府部门都陷入瘫痪状态,这也给了何国栋和周援朝充份的时间,商量着如何咬死对这事一无所知。

    四人帮倒台后,全国一片欢腾,新上任的金南地委和金南县委领导,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后,迅速展开了对造反派的清查清算。

    罗家峪恶性械斗案,处理了一批当事人,也有人认出了杀人凶手是村里寡妇秋芳的两位师兄,但据查,这两人也早失踪了,包括当时被金南县公安局执行枪毙的杀人犯秋芳,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金南县公安局纵火案,四起谋杀公安人员的凶杀案,刚开始也是让办案人员毫无头绪。但随着案情的进展,终于发现,在罗家峪械斗案中被杀的三名死者,与死在县公安局的罗副局长,以及另外三名公安人员,全都跟秋芳杀人案有着联系。

    可是,再往下查,就没法查了。秋芳失踪了,行凶的向家兄弟也失踪了。最终,这起惊天要案,由陇西省公安厅,报呈公安部,对秋芳、向阳、向荣三人在全国发出红色通缉令。

    金南县公安人员当中,只有当时的县守所副所长罗继良,隐隐猜到这起案子可能跟杨卫平和周援朝有牵连。

    但死者基本上全是他的对头。加上他对罗副局长不经法院判决就私下来对秋芳执行枪毙死刑这事也极度不满,而且他对杨卫平也是极有好感,因此他没将这个疑点跟人透露。

    随着时间推移。对秋芳、向阳、向荣的通缉,没有半点消息。

    让何国栋深感庆幸的是,这起惊天大案,并没有跟杨卫平和周援朝扯上半点关系。

    虽然有办案人员认为在罗家峪和刑场出现的那辆22吉普车是线索。也有人暗中查过周援朝开回上岭村的那辆22吉普,但却没能找到证据。最主要的是,周援朝压根就没有犯罪动机。

    在对秋芳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的时候,也没跟杨卫平和周援朝扯上关系。

    时间长了,这起震惊全国的重大恶性杀人案。也渐渐变成了一桩无头案。

    现在终于好了,中央有人将这个案子撤下来了。何国栋也总算是将久悬的那颗心放踏实了。

    从周援朝的电话中,知道杨卫平、秋芳母女、向家兄弟都在香港换了身份,而且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何国栋也深为杨卫平感到高兴。

    着手里的这张十万美元汇款单,何国栋摇头笑了笑,小心地将单子折了两折,装进上衣表口袋。将扣子扣好。临了还按着口袋轻轻拍了两拍。

    有这十万美元,他就可以帮现在上马的活塞和活塞环厂解决不少问题。

    “何书记,我的包裹在哪?”

    循着这阵焦急匆忙的女子声音,何国栋到苏红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门也没敲就闯进了他的办公室。不由微微一笑。

    “苏老师,别着急。先喘口气,包裹在这里。不会飞走。”何国栋指着办公桌上搁着的那个方方正正的邮包,笑呵呵地说道。

    苏红梅到包裹,立马冲过来一把抢在怀里。可到包裹上的字迹,明显让她非常陌生,不由愣了愣,随即望着何国栋问道:“这真是杨卫平寄给我的包裹?”

    “如假包换。”何国栋很肯定地点头说道:“我听周援朝说了,这个包裹是在香港中转到京城,再转到我们县来的,里面有一封卫平写给你的亲笔信。”

    苏红梅闻言后,一只手将包裹抱在怀里,另一只手急急忙忙地用力拆撕着包裹外面的白色棉布。

    “苏老师,你这样是拆不开的,给,用刀。”何国栋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小裁纸刀,随手递给苏红梅。

    苏红梅连忙接过来,将包裹放在办公桌上,稍显有点手忙脚乱地将将包裹外面的线缝挑开。

    好一会儿,她才将包裹外面裹着的棉布拆了,露出里面一个用防水牛皮纸包着的方包,上面摆着一封白色的标有国际邮件字眼的信封。

    入眼信封上那几行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笔迹,苏红梅情不自禁的眼含热泪,双手将信取在手中,然后紧紧地压在胸口。

    何国栋这时倒了杯凉开水,递了过来,笑道:“现在放心了吧,别激动,先坐下来喝口水,你在这慢慢,我出去办点事。”

    “谢谢,谢谢何书记。”苏红梅伸出双手接过水杯,还不忘给何国栋深深鞠了一躬。

    “呵呵,跟我还讲什么客气,你是卫平的媳妇,就是我的弟媳妇。”何国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笑道:“不妨碍你信了,我先出去。”

    说完后,何国栋快步出了这间办公室,临了还将大门给带关。

    苏红梅在靠窗的那条长椅上缓缓坐下来,喝了两大口水,将杯子顺手搁在身边,双手微微颤抖着,将信封口小心翼翼地撕开。。。)

第141章 大家都在猜测() 
红梅同志:

    你好!

    好久不见,不知你近况可好代我向苏队长、田婶问个好。

    因为工作需要,我被临时抽调参加了中央社科院组织的非洲援建工程项目,并被马上派往出国。所以,我没法回村里与你和知青点的兄弟姐妹们辞行,对此,还希望你能见谅。

    我在非洲肯尼亚,工作和生活都很好,你不用为我挂念担扰。

    由于我对苏队长当时开坏的那辆拖拉机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才造成后续事件变得复杂严重,也因此给你们一家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在此,我郑重地向你和你的家人道歉,希望能原谅一个曾经被你们悉心照顾的京城知青如此没心没肺。

    修好那辆拖拉机,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也是应该做的。我希望你们一家人不要对此事抱有心理负担和包袱,你们并不欠我什么恩情,相反,是我对不住你们。

    红梅,我至今还记得那天你端来的那碗鸡蛋小米粥,那是我喝过的最香最甜的粥。因为那不仅仅是一碗粥,而是陇西人民对我们这些下乡知青给予的浓浓温情和关爱。

    在上岭村插队的这段经历和生活,将是我一生当中忘记的人生旅程,是永远值得怀念和回味的宝贵财富。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编写的那套《新编数理化通用自学丛书》,已经大功告成!

    我在香港找了家出版社,并托人跟国内的新闻出版总局打通了关系,将于今年七月一在全国新华书店统一发售。

    我特别给你寄了一套,你可是这套丛书的第一个,所以,你有资格先睹为快。

    还记得我跟你提过的国家会恢复高考吗?

    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个消息,将会在今年十一国庆节后,中央向全国宣布!

    所以。你一定要加紧时间,充份利用我寄给你的这套教材,好好复习。以你的学习能力和聪慧。我相信,你一定能迈入大学的校门。

    加油,红梅,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

    知识就是生产力!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努力学习,为华夏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你,我,还有千千万万的知青,我们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最后。请记得替我向你的父母双亲问好。

    回国再见。

    杨卫平。

    977年5月20日,于肯尼亚内罗毕夜书。

    苏红梅一个字一个字地将这封信反反复复从头至尾了三遍,这才恋恋不舍地将信收起来,放进信封里,贴胸藏好。

    到桌上摆着的那个方型包裹,苏红梅知道里面肯定是杨卫平在信上提到的那套自学丛书。

    她飞快地起身走近,将包裹抱在怀里,用不刀将外面层层包着的牛皮纸小心翼翼地拆开。

    香港的印刷水准。可比这个时期的华夏大陆强多了。

    铜板纸装订的封页。上面是一个充满科技概念的抽象图案。

    上书“新编通用数理化自丛书”黑体字。

    下面是,编写人:杨卫平

    全套十六本,分成数学、物理、化学、综合四大类。

    苏红梅翻开第一册代数,里面是钱老亲笔题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咚咚咚!”办公室大门被人从外敲响。

    苏红梅赶紧用牛皮纸将书盖起来,扭头问道:“谁?何书记。”

    “呵呵。是我,苏老师。”何国栋微笑着推门而进。

    “是您啊。我还以为是公社其他干部。”苏红梅嫣然一笑,然后向何国栋招了招手。欣然说道:“何书记,卫平把他的编写的那套高考复习教材出版成书了,你!”

    何国栋走过来,拿起一本认真翻了翻,然后将另外十五册都了,点头赞道:“卫平真是好样的!这套复习资料,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在全国疯卖!”

    苏红梅走到办公室门口,朝外了,然后将门关上,走过来轻声问道:“何书记,您也知道了国家将要恢复高考了?”

    “嗯,我在京城的一位长辈跟我说起过。”何国栋转头朝窗口了,低声说道:“怎么,卫平在信里跟你说了?”

    “嗯嗯!”苏红梅笑吟吟地用力点了点头。

    “来卫平这小子心里还真是装着你呢!”何国栋正色说道:“现在这事可是内部消息,只限于中央领导层内部之间知道一点,你知道就行了,别对外乱传,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嗯嗯嗯!”苏红梅笑容甜滋滋地轻咬着下唇,连连点头。

    “卫平有没有跟你说他什么时候回国?”何国栋笑呵呵地问道。

    “他没提这个。”苏红梅摇头答道:“他现在是我们国家派往非洲援建专家代表成员,估计得等那边的援建项目竣工才能回来吧。”

    说完,那双灵动清澈的大眼睛里,情不自禁地涌显一丝抹不去的思念之情。

    ……

    杨卫平可不知道这封费了他不少脑汁写出的书信,因为何国栋的一句话,而将信中隐喻的意思全都变了味。

    他没敢在信里直言不讳的明示苏红梅不要对他有什么男女之情,担心这样会伤及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的自尊。而是斟词酌句地尽量说一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同志情谊。

    关于国家恢复高考的事,他老早就跟她讲过,因此也没有什么忌讳。

    他绝对想不到,就因为他跟她提到了高考,而使得苏红梅对他的情思越来越浓。

    对国内的事,杨卫平知道他现在是鞭长莫及,是以也就懒得劳神费心胡乱猜测。

    他现在在基地里,每天除了练习直升机驾驶,就是协助直升机地勤组的机组人员对直升机进行保养维护。

    通过这一过程,他对罗罗公司制造的宝石2涡轮轴发动机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和探究。

    罗小彤已经开始随同磐石安保公司的队员们进行各项日常训练。

    秦红在发现磐石安保队员的军事训练科目,明显与华夏人民解放军的训练方式不一样后。也主动要求参加训练。

    对此,杨卫平当然不会拒绝。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杨卫平来磐石基地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

    期间,杨卫平亲自驾驶山猫,由原英军飞行员陪同,带着胡金富和秦红。回了一趟内罗毕。

    在华夏驻肯尼亚大使馆里,杨卫平地将胡金富介绍给王越义大使。明确表示,胡金富将担任铁路工程的项目经理,如果华夏政府对这个工程有兴趣,可以直接与胡金富联系。

    不影响香港捷安特自行车的生产任务。香港天工铝业集团在赶工生产了一批足够捷安特自行车厂全年生产所需的铝合金原材料后,于5月2日,启动了冶炼厂的搬迁工程。

    港英政府在接到菲尔德家族打来的电话后,没敢对这个利税大厂的搬迁设置阻碍,而是极力配合。

    杨卫平对天工冶炼厂的全体职工,郑重承诺,公司之前的福利待遇绝不会变,愿意来肯尼亚新厂工作的。工资和福利提高两倍。不愿意前往非洲的。可以留在香港公司,重新接受新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