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渡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出了汽车落水的事故,自然不能继续旅游,空姐们已经乘下午的航班先回公司去了,张胖子则与庞谢殿后,乘夜间航班,一同前往目的地—雍州长安府。
。。。。。。
航班从金山机场出发,到长安约莫要两个小时,起飞二十多分钟之后,便已进入平流层,不再发生颠簸,机舱的灯光随之变暗,周围的人大都已沉沉睡去。
平流层的高度约在三十公里,换算成英制就是三万英尺,飞机在这个高度受力稳定,能见度高,是最为理想的飞行高度。
上个世纪华国有位歌手,有一首代表作叫做三万英尺,讲的就是与心爱之人在机场离别的故事。
作为一只螃蟹,庞谢已经第二次飞行了,第一次是从东海到金山,那次飞行的体验可不大好,远没有这次平稳舒适。
庞谢向左右瞧瞧,大多数人都已入睡,他却没有一点睡意,双眼透过舷窗,望着窗外璀璨星空。
今天下午张胖子办手续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独自去了镇江府内的几处古刹,其中就有同为江南四大名寺的高旻寺。
与金山寺相同,这几处寺庙之中,也都没有修行人的踪迹,虽然也有高僧,论佛学精深不输当年,可是论起真实修为,却是没有半分。
客机居于云层之上,距离地面已有万米之遥,可这还不是人类所造器物之中,飞的最高的器物,据说,还有火箭、航天飞机之类,飞行高度远远超过飞机,甚至能飞上月亮。
可惜,神霄天庭虽然号称“天庭”,却不是真正建在高空,渡劫飞升也不是真的向天上飞,否则,倒可以借用这种器物,上天寻觅白素贞的下落。
。。。。。。
就在庞谢乘飞机离开镇江府的时候,金山湖畔,一处凉亭之中,两人对面而坐。
其中一人昂藏七尺,面色赤红,看年纪约三十岁上下,身穿一件纯黑t桖衫,一条纯黑牛仔裤,戴着一副墨镜,一头短发如刺猬般炸起,手中握着一罐冰镇啤酒,正在大口痛饮。
在他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是白日里围观庞谢救人那位,面上含笑,手中握着一瓶冰红茶,正在慢慢饮用。
“敖烈殿下,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年轻人笑着问道
“嘿嘿,昨天晚上这里风雷大作,八成是有宝物出世,我正好在这附近办事,没事过来瞧瞧,万一能捞到手呢?青衡,你小子一直驻扎在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没有看到宝物啊?”敖烈大笑道。
“殿下开玩笑了,风雷大作,也未必是宝物出世,说不定是有人渡劫呢?”青衡微微一笑。
“开玩笑!数百年来天地元气衰微,除去洞天福地之外,压根就无法修行,怎么会有人在这里渡劫!”敖烈一万个不信。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宝物我确实是没见着”青衡摇摇头。
“好吧,你说没有就没有,权当我白跑一趟!”敖烈仰起头,将手中啤酒一饮而尽,随手将空瓶抛开,“啪”的一声,重新又打开一罐。
“殿下,您这次出来办事,不知是要做什么?”青衡换个话题。
“这几年宫里事情多,没有派人上岸巡视,有几个地方的驻守使借机生事,长老们很不高兴,让我巡查一番,实在不像话的就处决了,也给其他人提个醒。”说起这个话题,敖烈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哦,比如说”
“比如说长安府,长安驻守使连续六年都给宫中报平安,我就不信了,当今天下乱象已起,哪有这般太平日子好过!”
“那殿下可要小心了,长安府是‘九姓十三宗’中李家的大本营,水深的很。”
“嘿嘿,那就看是长安的水深,还是老子的水性好!”
“我想殿下一定能逢凶化吉,对了,殿下此去长安,可以顺带考察一人。”
“谁?”
“庞谢。”
第4章 玄功通神(上)()
“哐当”一声,客机重重的落在机场跑道上,经过几十秒的滑翔,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几分钟后,客机稳稳停在停机坪上,机舱内灯光亮起,旅客们纷纷起身,收拾随身行李,排队走出客舱。
古都长安位于西北五州中的雍州,与湿润的江南水乡不同,地处西北,风干气燥,空气中混杂着些许黄土的气息。
庞谢走出舱门,一阵干燥的热风迎面吹来,修行八百年,还是第一次来到如此干燥的地方,不由皱了皱眉。
还不容他多想,张胖子已经从后面赶了上来,拉着他大步往候机楼走去。
张胖子出行之前,在机场停车坪里停了一辆福特的都市越野,取过车之后,载着庞谢一起离开机场。
“兄弟,今天时间不早了,老哥先给你安排住宿,明天一早再说工作的事,怎么样?”张胖子问道。
“也好。”
汽车开出机场不远,约莫二十分钟,拐进一处岔道,又开了五六百米,来到一处办公园区前面。
这片办公园区就是“东海航空长安分部”的驻地,园区自成一体,主要是由三栋大楼组成,居中的一栋是主楼,七层高,坐北朝南,供日常办公所用,东面是一栋三层辅楼,包括餐厅、健身房与物资储备中心,西面的一栋五层楼则是员工宿舍,供夜间航班的员工休息。
张胖子为庞谢临时找了一间客房,交代了几句之后,便驾车前往市区,他老婆孩子都在市区居住,一周没见面,早已难忍思念。
庞谢独自站在客房里,呼吸着干燥的空气,心中有些怅然。
这是他八百年来第一次出门,以往他觉得在金山湖中住的太闷,已经有点腻味,不过现在却忽然有点想念那里,想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想念那里的水中游鱼。
沉思许久,庞谢微微摇了摇头,已经化形为人,再无回头之路,纵然回到金山湖,也无法再住回湖中,过去的一切都已过去,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环顾四周,宿舍的装修不错,虽然比不上“悦容雪叶”这种五星级酒店奢华,陈设却很用心,该有的设施如小冰箱、保险柜都还是有的。
庞谢对于这些完全不感兴趣,包括正中那一张柔软的大床在内,虽然旅途疲惫,但却没有一丝要躺上去的意思。
因为,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修行!
今天正好是十五号,月亮如冰盘一般挂在天上。
夜深人静,窗纱拉开,皎洁的月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如雪一般照在屋里。
庞谢双眼微闭,赤裸身躯,双手平摊膝前,开始化形为人之后的第一次修行。
他在金山湖中施展秘术,将妖身化为人身,以往辛苦积攒一切,都在渡劫时消耗一空,如今这具肉身虽是先天道体,却没有一丝修为。
这也是白日里在金山湖边,青衡误会他是某一家弟子的原因,否则,若是青衡发现他有修为在身,一定会亲自查个水落石出,不会随意委托敖烈代为考察。
庞谢默诵口诀,开始修行一部名叫“玄功通神”的功法。
这部功法来历奇异,他当年吞下明珠精粹之后,自然浮现在脑海之中,没有署名,没有作者。
功法分为上下两部,上半部是提升修为境界的基础法诀,唤作“玄功要诀”,下半部是则是一门秘术,唤作“燃灯通神术”。
“玄功要诀”是他过去八百年的主修功法,按照他的判断,属于道家一脉,修炼出来的力量中正醇和,不愠不火,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特点,虽然也算不错,终究不是最顶尖的功法。
“燃灯通神术”还没有修炼过,这门秘术只能以人身修炼,妖身修炼不得,他还是螃蟹的时候,曾经试过多次,没有半点反应。
这门秘术也是他最终下定决心,决定化形为人的原因之一。
。。。。。。
庞谢定气凝神,将全副心思都聚集在脐下三寸,丹田之中,一念不起,一念不生,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再没有半分杂念。
片刻之后,心静如水,脑海深处一点性灵之光渐渐亮起,逐渐照到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元气,一丝丝,一缕缕,虽然稀薄无比,但却真实不虚。
一点灵光起,从此非凡人!
这点定气凝神,引动灵光的功夫,说来简单,实则太难,没有几十年的禅定修为想也不要想,这世上有许多人,修行一世也不能入门,始终是个门外汉,就是定心的功夫不足,始终无法集中心念,引动灵光,也就无法感受到天地元气。
庞谢还是妖身时,心思单纯,没有杂念,所以才能轻易入定,今日,他虽然已是人身,但有了数百年的修行,再次入定也不过是轻而易举。
一呼一吸之间,功法缓缓运转,周身诸穴渐渐打开,如同一个个元气通道,从天地间吸入淡淡的游离元气。
元气通过穴道,进入周身气脉,运转一个周天之后,转化为纯净的灵气,开始向丹田之中汇聚。
庞谢在金山湖苦修八百年,虽然苦于天地间元气衰微,修为进展极缓,但操纵元气的经验却是极为丰富的,当下稳住心神,以内视之法,返照肉身。
内视之法是修行人常用的一种法门,能以精神感知体内的筋脉血肉,一般来说,只要修行到肉身绝顶,便能掌握这种法门,庞谢这具肉身是先天道体,天生便是肉身绝顶,自然也会这一法门。
庞谢屏住呼吸,以精神引动灵气,轻轻在丹田之中搅动,时间不大,忽然觉得周身一震,耳中听到“嗡”的一声轻响,丹田正中便多了一个淡青色小小的气旋。
青色气旋形成之后,按照顺时针方向,自发旋转起来,从周身百脉不断抽取灵气。
庞谢不敢放松,继续运转功法,从天地间吸取微弱元气,不断补充到青色气旋之中,直到一个多钟头之后,气旋稍微稳定下来,这才放心,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青色气旋的形成,意味着他正式以人身踏上修行之路,褪去肉体凡胎,晋升“蜕凡”境界,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士!
。。。。。
寻常人不得真传,无论修行哪一家的法门,练的都是筋骨气血,修行的知识懂得再多,也只能算是肉体凡胎,万万称不上“修士”二字。
除非练到后天绝顶之后,得传上乘修行法门,打通内外天地,引天地元气入体,最终在体内,或是形成灵气漩涡,或是凝成神力种子,总之是形成某种转化天地元气的能量源泉,才能晋升“蜕凡”境界,称得上是“修士”。
当然,不同的流派对这一境界有不同的称呼,与东方不同,西方修行界习惯将这一境界成为“跃迁者”,也是从凡人之中跃迁而出的意思。
这一关极难突破,在修行界一向被唤作“龙门”,想要跃过“龙门”,天赋、法门、机缘缺一不可。
千百修行人中也未必能有一人突破此关,能突破者便是鲤鱼化龙,前途不可限量,不能突破者便坠入凡俗,百年之后化作一坯黄土。
庞谢轻描淡写便能跃过“龙门”,那是他已在金山湖中修行八百年,操纵天地元气早已得心应手,这才能一蹴而就。
不过,跃过“龙门”对寻常人来说虽然值得庆贺,但对庞谢来说,也只是漫长修行道路的一个起点。
修行之路,道阻且长。
据“玄功要诀”记载,修行境界大致分为蜕凡、念动,不漏,知命,无拘,不朽,不灭七重。
蜕凡称修士,念动为灵仙,不漏是人仙,知命做神仙,无拘无束号天仙,永世不朽证金仙,万劫不灭,大罗金仙!
每一重境界比之前面一重,所具有的的神通、法术、寿元都有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可以说有天渊之别。
唐时,道门真君吴道子手书一套神宵登天图,将这七重境界用七幅图画出。
这套图他没有见过,只是听说前面六重境界都画的清清楚楚,只有最后一幅大罗境界是白纸一张,对此,有人说吴道子不知如何落笔,故此没有画出,也有人说吴道子其实画了,只是寻常人看不到,只有成仙了道才能看到。
这七重境界的每一重都极难突破,单就他目前所处的“蜕凡”境界来说,要想继续突破,便有六道难关要过。
这六道难关便是俗称的“蜕凡六关”,意思是只有突破这六重关卡,方能蜕去凡躯,修成灵仙之体。
这六关分别是肌肉关、神经关、皮膜关、内脏关、骨髓关和脑髓关,需要他运转功法,逐一将肌肉、神经、皮膜、内脏、骨髓和脑髓等六处组织向非人境界转化,只有这六处组织全部转化完成,才能诞生神念,从而成就“念动”境界,称得上一声“灵仙”。
“玄功要诀”博大精深,“无拘”境界以前的功法一应俱全,至于“无拘”境界之后的功法,倒也不着急,以他目前的进度,恐怕很久都用不到。
第5章 玄功通神(下)()
明月之下,大地之上,长安府又多了一名修士。
庞谢观察一阵,见丹田之中的青色气旋稳定下来,便停止远转“玄功要诀”,准备修行功法下半部记载的“燃灯通神术”——这门让他惦记了八百年的秘术。
按照功法记载,这门秘术极为强大,种种离奇之处,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但诡异的是,秘术本身只有寥寥千余字,看起来极为粗略,完全不合修行之理,就好像是一部生编乱造的法诀。
若不是“玄功要诀”修炼起来毫无问题,这门秘术又与“玄功要诀”同属一部功法,只怕他还不敢修炼。
庞谢稳了稳心神,将右手中指放在口中,轻一用力,咬破中指,鲜红的血液顿时沁了出来,不等伤口凝结,一指点在心口,飞速的涂抹了起来,似是画了一盏明灯,又似画了一朵六瓣梅花,献血染成一幅诡异的图案。
图案绘成之后,鲜血竟不干涸,反而隐隐放出赤红色的光芒,在月光的照耀下,光芒越来越盛,眨眼之间,居然在他胸前燃烧起来,最终燃成一团拳头大小的血色火苗。
奇怪的是,火焰虽然炽烈,但他却感受不到半点痛苦,就好像是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