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下我为峰 >

第323部分

天下我为峰-第323部分

小说: 天下我为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这时,他们才知道,为什么别人休息的时候,穆丰第一时间开始寻找地图。

    也在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为何穆丰统率背嵬军能闯下如此打名头,不说别的,单凭事事想在他人前面,想差也差不到那去。

    元氏王刘歙、季乐、展翁、高临阁全都双眼充满火热的看着穆丰。

    他不只是绝代将才,未来军神,还有如此缜密的思维。

    这样的大才正是争霸天下所需的,甚至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他能帮助元氏王。。。

    想到这里,季乐、展翁、高临阁都热切的看着元氏王刘歙。

    刘歙自然知道麾下重臣的想法。

    他也想,或者换做他人,刘歙能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穆丰就范,为他所用。

    可惜,穆丰偏偏是那个穆丰,是穆静文和狄淩的儿子。

    “丰小子。。。”

    刘歙迟疑着叫了一声。

    穆丰冷冷的抬起头,看了刘歙一眼,余光中又看到周围几个人的眼神和脸色。

    他轻笑一声,垂下了头,道:“有些话你知道,能不说就不要说,否则面子上不好看,不要怪我。”

    瞬间,元氏王刘歙的呼吸一抑,看着穆丰苦笑一声。

    他还记得荀洛双眸冰冷的对着他说:“还记得穆丰吗,还记得他双手腕上的牵机吗?他就是静文的孩子,是我从谿谷重狱劫持出来了,不要说你不知道。”

    可惜,他偏偏就不知道,任由穆静文被关押在他摄封的属国韵州国谿谷重狱内,最终疯癫致死。

    而且,按照荀洛的话,穆丰是在谿谷重狱中出生,在谿谷重狱中长大,最后被他闯进天牢劫出来的。

    应该就是因为这样,荀洛但有任何事情穆丰都会毫不犹豫的出现,不管不顾不在意任何事情的帮助他。

    甚至是尽心尽力的帮助,他这个名义上本应该是仇人的人。

    元氏王刘歙看着穆丰,心中满是无奈,却又说不出什么。

    而旁观者,除了季乐,展翁、高临阁、夏之扬乃至梁丘饶、舒儿都一脸惊讶的看着穆丰。

    他们清晰的听到穆丰称呼刘歙为王爷,显然他是知晓元氏王真实身份的人。

    可就算这样,他对元氏王仍然毫无敬意,甚至还又一丝毫不掩饰的排斥感。

    这不算什么,真正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面对穆丰如此恶劣的态度,元氏王竟然毫不在意,相反还像宠溺子侄一般的放任穆丰。

    顿时,所有人看向穆丰的眼神都变得不正常起来。

    这一次他们从内心对穆丰产生了深深的顾及。不是因为穆丰本身,不是以前感觉元氏王对穆丰的看重,而是他与元氏王之间不可琢磨的态度。

    世间任何事都怕未知。

    能知道的事情,即使在严重也可以去琢磨,去破解。

    唯有未知,让人不知道如何下手,才感觉可怕。

    穆丰此时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这样。

    这些人中,唯有季乐并不感觉到意外。

    他二十多年前,也就是穆丰还没出生时就是刘歙的书童,是与刘歙一起长大,一起走进江湖,他一直侍奉着刘歙,至始至终从未离开。

    所以他是跟随刘歙一起认识的穆静文,一起认识的荀洛、狄淩,乃至师羽珂。

    甚至他也是在最后一战,跟随刘歙同时身负重创才离开的。

    当年的事,恐怕除了几位当事人他是最清楚的,因此荀洛和刘歙说些什么从来不背着他。

    这些事他都知道,背也背不过,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好。

    所以他知道穆丰是穆静文的儿子,才对穆丰如此恭敬有礼。

    任何事都是有缘由的,季乐即便有胆子不看重穆丰的丰功伟绩,也要看重他的母亲不是。

    而这些,他是不需要,也不敢跟任何讲的,有的只是一日重似一日的对待穆丰。

    当然,无论谁,对穆丰如何穆丰都不会在意,他在意的唯有荀洛,没有荀洛他岂会认识这些人。

    至于刘歙,或者说殷无咎,自有京都事宜结束后再说。

    所以他冷冷的点了点地上草图:“速度收拾坐骑,饱餐一顿,还要赶路。”

    “喏!”

    元氏王和穆丰两人的事他们多听无益,正愁没有借口离开呢。听到穆丰的吩咐,季乐、展翁、高临阁三人立马应诺,转身离开。

    而穆丰看都不看刘歙,低头点着草图计算着如何行走才能最大限度的避让开苦行道的追击。

    “向东,他们一开始应该想不到,不过白翎军也是遍布九州的大叛军。”

    穆丰骤然想起当年他跟云从天被苦行道君张姒从韵州赶到中州时停留过的乌鞘岭,想起太息庄,想起南阳府,想起二里岗乡的白瓷粘土矿之争。

    据他们在乌鞘岭半途遇到的栾氏三兄弟所说,太息庄似乎就是某一势力组建的商行。

    专营瓷器,垄断了岳州所有关于瓷器的行业,掌控岳州通往韵州的一切商业流通。

    商行,是世家的一个触角,他们伸展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暗处与朝廷展开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抗衡。

    朝廷毕竟是官府,在很多地方被限制,根本无力抗衡。

    而唯一能与商行的是社团。

    社团,又称村社。

    是一个以乡村镇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势力,他的组成十分复杂,复杂到商行、世家、豪门都无法完全掌控的地步。

第六百六十章 选择() 
    “社团。。。”

    穆丰淡淡的讲起早前遇到的事情,元氏王神色明显有些发呆。

    “贼子竟然预谋如此之深。。。”

    这一次,刘歙真正的震惊了,因为这些是他从来接触不到的地方,却不想敌人在那里埋伏这么深。

    “这么说,岂不是我们根本无处躲藏?”

    刘歙强自按捺心中的震惊,看着穆丰认真的请教起来。

    穆丰的手在地面一扫,轻易的将草图抹去,头也不抬的道:“那就看六扇门带回来的图纸清晰与否,要不然我能许他们第一功吗?”

    说完,穆丰横了刘歙一眼:“现在,我很怀疑你能不能当好一个王,一个开国之皇。”

    刘歙一呆,顿时感觉脸皮发红,发烫。

    也是,现在他们不是领兵作战而是逃亡。

    逃亡第一要素是什么?

    战力也许很重要,可在战力不足时,行走的路线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人手实在太少了,穆丰即使再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不可能领着他们直接冲杀出去。

    所以,六扇门带回的图纸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许他们第一功,不是无因由的胡乱许诺。

    穆丰不解释,元氏王自己竟然猜不透这么关键的事情,无怪乎穆丰发出质疑之声。

    “我!!!”

    一句话问得元氏王哑口无言。

    穆丰站在他的面前,认真的看着他,好像在看一个孩子一般,语重心长的道:“想要称王称霸,你缺少一个谋主,听我的,还是找一个人托付吧,要不然跟随你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说完,穆丰转身离去,径直取了一份热汤热饭吃了起来。

    “我!”

    元氏王看着穆丰的背影,哭笑不得。

    不过,穆丰的话说的并非不对,刘歙的确仔细思考起穆丰的建议。

    元氏王被穆丰一句话怼的异常难受,可高临阁、展翁、夏之扬他们竖着耳朵一直听着,忍不住低头四目相对。

    这一眼让他们赫然发现,对方,包括自己竟然对穆丰的建议异常同意。

    顿时连忙低头,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发现,穆丰跟元氏王的关系的确非比寻常。

    看似穆丰对元氏王十分不敬,甚至有些恶语相向。

    可认真的观察却能发现,其实穆丰真的很关心元氏王,否则刚才的话他根本不必要去说。

    他不去说,元氏王对自己的不足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察觉。

    外人,他的臣子,显然是不敢去跟他直面去说。

    靠自己,谁又知道会等到那年那月。

    现在,穆丰一句话把事挑明,却不知会让元氏王少走多少弯路。

    仅此一点,元氏王麾下所有臣子都必须得承穆丰的人情。

    若是其他人,直到元氏王麾下所有臣子都要承情,不知道会乐成什么样子。

    这可是一州臣子,一方势力啊!

    穆丰对此毫不在意,到了他这里,无欲无求,根本无需任何人领他的情。

    另外,他对元氏王的确是有些怨恨。可怨恨也仅仅是怨恨,非是仇恨。

    因为通过荀洛的口能知道,对穆静文、对他,元氏王顶多是个渎职、不察,发生任何事情,根本无关元氏王。

    穆丰这点,还是知道的,并不会迁怒他人。

    当然,不会迁怒并不代表穆丰会原谅元氏王刘歙。

    “蹬马,走。。。”

    所以吃饱喝足之后,穆丰率先蹬上战马,提起錾金虎头枪,一声怒喝,然后拨转马头,泼剌剌的率先冲了出去。

    “这小子。。。”

    元氏王还有一口饭没有吃完,抬头看了看远去的穆丰的背影,有些无奈的端着饭碗,翻身蹬上战马。

    “爷。。。”

    季乐满脸愁容的看着刘歙。

    元氏王笑了,夹起一口饭塞进嘴里,第一次一边吃着一边说着:“这事怪我,咱们还在逃生之中,做什么都要快,明明时间到了,我还在细嚼慢咽,讲究皇家风范。不能怪人家不等我,你愁什么,走吧。”

    这一幕,瞬间落在高临阁、展翁眼中,忍不住连连颔首。

    无他,都是为元氏王宽厚的胸怀而动容。

    虽然这件事是穆丰针对元氏王,但凭借这点他们能判断出,换做他人,元氏王应该也会如此。

    都是老江湖了,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他们还是能判断出来的。

    尤其元氏王刚刚学着如何做王,可毕竟这么大岁数了,想学会冷漠、残酷和无情,还是需要时间的。

    想要成为帝王,学会冷静、残酷和无情是必须的,可要改变性格,不经历一些事情是不可能做出改变的。

    这些,还需要他日后慢慢体会。

    但仅是他露出的这点,已经可以降服很多人的心。

    “走吧,看看穆统领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

    穆丰和元氏王之间的事情,仅只是他们之间的事。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却是要关系他们的性命,不容他们不倍加注意。

    所有人纷纷上马,匆匆忙忙的向穆丰追去。

    可还未跑多远,在一个三岔路口就看到穆丰拿着图纸在那里看着。

    三条道路通往三个方向,走那里,很关键。

    “都是通往那里的?”

    刘歙根本不在意穆丰对他是什么态度,自顾自的凑了过去,探头探脑的向地图望去。

    现在是正经事,穆丰并不会特意给刘歙难看,尤其是看到刘歙凑过去,季乐、高临阁他们同时竖起了耳朵,在意起来。

    这么多部下跟在身后,穆丰再给元氏王脸色看,那就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直接打元氏王的脸,损他的威严。

    那么做,事情有些太过了。

    “直行是一座郡城,左侧是县城,右侧是村镇。”

    穆丰没说是那座郡城、县城和村镇。

    仅是路过关注那些没有用,所以元氏王也没过问。

    “要走那里?”

    元氏王什么选择都没有,完全放权给穆丰。

    穆丰揉了揉眉头:“郡城不用想,影响太大,村镇极有可能会有社团,会惊动白翎军。走县城吧。”

    说着他回过头,点了一下高临阁。

    “高大人,你选十名六扇门人,加快速度先赶到县城,做些补给,另外再联系一下六扇门,打探一下周边所能知道的社团的情况。”

第六百六十一章() 
    穆丰的决定轻易的得到大家的认可,十名六扇门捕头一提战马,冲到最前方,并飞快的跑出人们的视线。

    现在的穆丰虽然在元氏王麾下无官无职,却是大家认可的统帅。

    这是他个人魅力使然,跟元氏王的赏识无关。

    第一个自然是元氏王的认可,第二个就是穆丰自从掌令以来从未出过错误。他的任何一个命令都被所有人看在眼里,有是的提前预知,而后被证实。有的落入他们耳中,暗自揣摩后不得不从内心力信服。

    而且,穆丰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堂堂正正的,没有任何阴谋诡计,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不得不佩服。

    这也是他们希望元氏王能将穆丰真正招揽过来的主要原因。

    小聪明也可以办大事,却不能服人。

    阴谋诡计让人防不胜防,同样不能让人信服。

    唯有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阳谋才能让人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所以,他一声令下,高临阁立刻就去执行,已经无需元氏王同意,而旁人也没有感觉有任何意外。

    路仍然在赶,默默的,除了迅猛的马蹄声外,几乎没有人说话。

    沉闷一会儿后,元氏王招来高临阁,向他问起社团的事情。

    这方面,六扇门显然很有话语权。

    社团与商团有争斗,自然就会落入六扇门耳目之中,他们也许迫于世家、豪门的压力不去管,但要想脱离他们的注意,还是不太可能的。

    于是,高临阁压低了声音,仔细的给元氏王讲起社团的起因与势力,讲起他们与商行百年纠葛,纷纷扰扰的争斗。

    “还有这样的势力存在?”

    从未接触过郡县以下事情的元氏王,第一次听到还有这种势力存在,忍不住感到惊讶起来。

    高临阁思索一下,默默的点点头,道:“其实社团源自村佬,原本是被商行压榨的不起眼的小势力,不过由于苦行道的插手,才让他们有了与商行抗衡的武力,一点一点发展起来。”

    显然,社团这种势力的崛起显然出乎任何人的意料,而等他们发现不好的时候,社团已然不是谁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