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下我为峰 >

第92部分

天下我为峰-第92部分

小说: 天下我为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桐关城竟然有如此强横的高手。

    斡乜离震怒之下,将军中所有太玄境大能全部排出。

    而这个时候,荀洛突然出现,弹龙剑法秋风扫落叶般横扫一切。

    鬼车国二十万大军士气连成一片,组成遮天蔽日的乌云,被荀洛强横撕裂,几近万人鲜血狂喷。

    斡乜离不禁色变,仓惶退兵。

    如此绝佳的时机穆丰哪会放过,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在一旁的先锋军瞬间冲出桐城关。

    全天罡境的骑兵呼啸着冲了过去,带着满腔怒火,带着家仇国恨,尾随者仓惶溃逃的鬼车国冲杀过去。

    段薇一马当先,左面秦煌右面悲哥,岳鹏举居中指挥,呼啸着从鬼车国后军一气冲杀到前军。

    彪悍得几乎将斡乜离一扫而灭。

    这是背嵬军唯一辉煌的机会,可惜因为背嵬军人马太过稀少,冲锋中的步伐根本不敢稍作停留。

    其后,虽然先锋军也曾有过多次暴起掩杀,却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凝神境尊者虽然实力强大无比,但毕竟无法跟万千大军正面抗衡。

    这次荀洛能有如此辉煌战绩,还是因为鬼车国太过大意的原因。以后的日子里,有了防备的斡乜离再也没有给荀洛发威的机会。

    不独鬼车国如此,南禺国同样如此。

    也许只有鬼窟军能给背嵬军一点机会,谁让他们调兵出入的关口只有矮山坡一条道路。

第一百五十章 心腹大患() 
鬼车国、南禺国,按照势力来说,其实比且末、乌垒要强大一些。

    向来是他们两国合手联盟,根本瞧不起身旁一众小国,甚至蔑称他们为部落。

    这次入侵东陵王朝也是鬼车两国谋划所得,却不想被桐城关绊住了腿脚。

    攻伐不易且伤亡连连,根本超过他们战前预想。

    而且大战一旦开启就无法停止,硬着头皮也只能是前进,前进,继续前进。

    因为如同战败或是停下,严重的后果是他们根本承受不起的。

    所以,望着高大雄伟的桐城关,无论如何恼恨,都只能发起一次又一次攻城。

    可惜桐城关的坚固、背嵬军的强大都出乎他们预料之外,始终都让他们得到想要的结果。

    到这个时候,鬼车、南禺二国才真正沉思起东陵王朝老大帝国的底蕴。

    其实也不怪他们起了贼心豹子胆,蚍蜉撼树般想要逆袭东陵王朝。

    一方面是因为鬼窟,或苦行道的引诱。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们几百年以来骚扰东陵王朝,骚扰习惯了。

    每一次都占便宜,每一次都占便宜,时间一长他们就不把东陵王朝的强盛放在眼里。

    却那知道,东陵王朝不是打不过他们,而是把这些蛮族视为疥癣之疾,从来就没放在眼里过。

    要知道,多年以来,真正抵御或是直面鬼车南禺的,不过是古州九州之一的阳州,岩州九州之一的靖州。

    至于古州真正的主人汝阴王,岩州真正的主人汉中王,从来就没正眼看过他们。

    可谓是真正的一州抵一国。

    就算是这次,如果不是有鬼窟开门揖盗的话,鬼车国也攻不破揭阳县。

    现在变成这种结果,并不是蛮族如何勇猛,完全是内斗所致。

    当战争进入一段时间后,为了研究鬼车等国,穆丰抓住黄鹏岳、荀洛好好研究了下。

    东、西、南、北,东陵王朝四方有蛮荒三十六国势力。

    这些势力有些是土族逐渐成长起来的,有些却不然。

    他们实际是千年前,东陵大帝刘良崛起时与之相争的势力后裔。

    这些势力,有些败服,融入东陵王朝,有些不甘失败,溃逃后遁入蛮荒。

    东陵大帝刘良何许人也,天纵奇才,举世无双,是当世最强大的气运主角。被他击败的人,只能说时运不济撞上了他,成为刘良这位大世主角的垫脚石。

    如果逆向思维去想,能与当世最强的气运主角角逐天下的人,绝不会是庸者,也绝对不会是弱者。

    他们只要能远离东陵大帝刘良,换做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无可争议的强者、主角。

    可惜,天底下没有后悔药,没有什么可能、或许、只要之类的假设。

    失败就是失败,能成为强者的人,都不会被一时的失败击溃。

    遁出中原后,他们将一腔怒火撒在蛮夷身上。

    在当时,也算十分强大,根本不是现在鬼车这些蛮国能比拟的北漠、南蛮、东胡、西僵四大异族算是到老霉了。

    一番阴谋诡计,一通连横合众,再加上浴血奋战。

    蛮荒四国被彻底玩坏,四分五裂化为无数部落。又经过千年演化,才变成现在的蛮荒三十六国。

    鬼车、南禺、且末、乌垒四个大国就是当年北漠国后裔。

    其实说他们是北漠国后裔,也对也不对。

    应该说鬼车四蛮国,大部分是北漠国后裔,上层却多多少少都带有被东陵王朝赶到边疆的乌烈国后裔。

    当年乌烈国是以烈州、古州为主,几乎是刘良统一中州最大对手。

    一番博弈、拼杀,最终是刘良取得胜利。

    乌烈大帝单濮不甘失败,带领亲兵退出东陵王朝疆域,虽然经过艰苦拼搏将偌大一个北漠国拆散,可在举目皆敌的情况下,生存何其艰辛。

    另外,乌烈国军队皆为中原人,让他们在北漠那种艰苦环境生活,实在是为难。

    其后为了生存,为了繁衍,乌烈人不得不与蛮夷互通有无。

    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乌烈人渐趋蛮夷化。

    适应的一部分人融合于蛮夷,根本无法适应的一部分人悄然回归东陵王朝。

    所以不过百年时光,乌烈国渐趋衰落,泯于世间,遂不见于史册。

    当然,并不是说乌烈国被蛮夷清除,而是完完全全的融于蛮夷,成为真正的蛮荒人。

    自然乌烈国的名字随着主人的变更而变更。

    若要真正追本溯源的话,乌垒、且末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中原人同,应该就是当年乌烈国后人。

    如果再认真些判断,可以发现乌垒国人的生活习惯,人文礼节与中原人更近一些,应当是乌烈国正统后裔,且末虽然也有部分乌烈国血统,却是要远了些。

    至于鬼车国、南禺国生活习俗相对野蛮了些,礼节粗俗,文化差异更是大不相同,明显要落后许多。

    他们才应该是北漠国正统原住民,是被乌烈国驱赶后分裂出的后裔。

    也正是因为这个,鬼车建国充满了血腥。

    鬼车皇族的迭刺部是从北漠国内陆逃逸而出,是一个带有北漠皇族血统,心中充满仇恨的落魄部落,在迁徙、征服和融合中统一草原各部,最终再度崛起。

    可即使现今崛起了,相比当年疆域庞大到几乎囊括整个漠北的北漠国,鬼车国从上到下心里还是充满了不甘。

    同时,因为乌烈国的北侵让他们知道了中原的繁华。

    经过一代代人对东陵王朝的熟悉,心中的不甘还有对繁华城市的向往,逐渐激起绝对的觊觎之心。

    可是,当鬼车率先拉起宣战大旗后,东陵王朝的强大让蛮荒各国终于知道。

    想要真正占据东陵王朝,何其不易。

    其实鬼车国他们并不知道,直到现在,除了桐城关外,东陵王朝还没有人真正把他们放在眼里。

    东陵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是苦行道,是那个并不让人注意的鬼窟。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东陵王朝何其大也,东陵人何其多也。

    小小蛮夷即使使劲的杀,使劲的占,又能杀多少人,又能占多少地方。

    苦行道和鬼窟却是决然不同。

    遍布整个东陵王朝的两个顶级势力,一旦全部动起手来,绝对能动摇东陵王朝根基。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长() 
举世硝烟、遍地烽火。

    这两句话形象的形容了东陵王朝此时的状态。

    谁都想象不出,千年王朝到底能积蓄多少仇怨。那就仿佛是被堵塞了的火山,只要有一个宣泄口出现,无论大小,都会喷泄而出,想止都止不住。

    有雄心勃勃的世家豪门,有被逼进入山林的绿林好汉,有不甘寂寞的野心家,有与东陵大帝刘良争夺天下失败后千年都不认输的亡国后裔,更有多少代一直蠢蠢欲动只是没有机会爆发的九州藩王。

    苦行道这一次行动就像是一支香烛,不小心点燃了炸药桶。

    ‘嗵’的一声。

    整座山林,整个世界都被炸得四分五裂。

    当然,爆炸不会瞬间发生,它还需要一段时间酝酿。

    但,即使是酝酿也不是一点苗头都没有。至少,明眼人眼里还是能看到好多东西。

    明明不是灾年,平明百姓的生活却比往年艰难了许多。

    地里产的粮食卖不上价格,生活离不开的吃穿用住却一点一点上涨着,价格逐渐的攀上了天。

    初时也许以为,这是暂时的,后期却发现,一切用度只有涨没有跌。到了后来,更是到了没有普的地步。

    “这不是奸商的力度,是有人在囤积!为什么呢?”

    聪明的人看出苗头不对,但是又没有办法,因为这股力量大到了极点,任何一个敢于插手的人都会在瞬间被碾压成渣。

    一年,两年过去了,事情还在继续发展,看不出一点转变的样子。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知道,这就像脓包一眼,任何药都不见一点效果,只有被动的等它出头。

    出头,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大灾之年,就是机遇。

    一切势力都在冷眼旁观,只等大灾之年的到来。

    到那个时候,一切预谋一切变化都会出现。

    而在这之前所有绸缪都在默默的进行着。

    老鼠一样隐匿在山林里的绿林好汉走出山林。

    很多在大山外环绕的县城,主权在悄然间换了个模样,很多陌生人占据在实权位置。

    一些让人理解不了的变化悄然发生着。

    中州在世界之中心,可环绕在它外面的八州却将守护偷偷调走。

    苦行道也好,鬼窟也罢,甚至是隐匿在绿林中的好汉都悄无声息的渗入进去。

    这些变化,普通人无法知道,六扇门和神机侯府却清晰的感觉到了。

    无形的压力瞬间落在他们头顶。

    八州已乱,遍布天下的六扇门即使势力滔天,也压制不住事态的演变。只能无奈的跟神机侯府配合,将势力收缩,收缩,再收缩。

    这时,事态变得非常玄妙,一切势力都在沉默着,一切变化都在酝酿着,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机会。

    或是天灾降临,或是蛮荒攻进内陆。

    天灾地祸不由人,只能等。

    至于蛮荒,可以谋划,甚至引蛮荒入侵都可以。可帮助蛮荒入侵,进而攻入东陵王朝内陆。想想,还是没有问题的,但真做的话,却没有人敢。

    因为蛮荒即使三十六国全部侵入东陵,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苦的、遭罪的只是平民百姓。

    世家豪门,随便挥挥手,就能将蛮荒扫荡一空。

    其后,真正帮助蛮荒的势力,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被所有势力用大义的名义将他们一口吞到,连渣滓都剩不下。

    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热闹的只有中州,以及面临外寇入侵的烈州、古州、岩州。

    烈州,曾经面临着乌烈国的威胁,千年前就把一切攻防布置妥当。

    即使千年过去,当年的布置早就荒芜成渣,但终究实力在那里。

    任何事情,只要有实力,怕的是没有,而不是荒芜。

    因为只要有防备,有办法,即使再荒芜的东西,想要恢复不过是时间而已。

    所以,烈州熬过初期的慌乱,其后再无忧虑。

    至于岩州,因为地理的原因,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岩州,望文思意可以知道,这里山多、石多、土地贫瘠,甚至到了与蛮荒接壤的地方更是荒芜成沙漠,几乎让人无法生存。

    闹得整个岩州,除了汉中王所在的汉中府外竟然没有多少繁华之地。甚至,汉中王的名号都是因为汉中府所得。

    靖州、朔方州算是岩州最繁华的州府,可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他们繁华竟然是因为毗邻古州,地理位置好。

    可,就是这么贫瘠的岩州,却是九州中最乱的州。

    因为他们不仅有南禺外族入侵,还有一个侵入水州随时准备反攻的齐王内乱。

    当然,无论是外族入侵还是齐王内乱,此时对岩州还是以后的事情,暂时的还动摇不了岩州汉中王的权柄。

    真正让全天下聚焦的,还是古州的桐城关。

    桐城关很重要,因为鬼车国南侵的步伐被张禀卡在龙尾山,西行之路又被沙漠阻挡,毕竟这里不像岩州,没有秘道可供他们行走。

    至于东行,唯一要道就是桐城关。

    桐城关是天下雄关,屹立在天涯山脉最后最后,接近于无的尾部。

    它因为建在两座山峰之间,所以是城又是关,是古州进入岩州的东大门。

    早年,也就是千年前,桐城关是绥陵重军把守的军事要塞,千年后因为多年未曾有战争出现,已经从军事要塞转变为经济大城。

    军事要塞转为经济大城,从对国家的重要性来说,衰弱许多,但这种变化谁都说不上是好,还是坏。

    但至少,任何一个人拿着桐城关千年前和千年后的地图来比较,都不会认为,这是同一座城。

    因为,千年前,桐城关仅是卡在两山之间的要塞。

    现在却不然,因为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当年的桐城关只能算是内城。

    在内城之外他不但多了向东向西两道外城,更在西侧向南向北多了两座卫城。

    桐城关早年以为护卫的是古州,所以即使卡在两山之间,也是偏向东,在两山五分之四的地方,靠近岩州建城的。

    此时,向西的部分,略略顶出两山尽头,黄鹏岳让背嵬军进驻的西大营就在这部分。

    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