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

第95部分

(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第95部分

小说: (杨康同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经不是陛下了啊,”李德旺长叹一声,“我会请求内附,去陕西,也不错。”
    
    第125章 明白了
    
    人在危机的时候乐于许种种自己做不到的愿望,并且相信自己一定会恪守诺言。一旦危机过后,便有许多人后悔许下的诺言太大,又不想履行了。
    李德旺决意内附的时候,众多大臣是同意的,待周、蒙作了约定之后,便有人不这般想了。他们既愤慨于西夏国土的丧失,又认为内附之后便失去了在西夏国内这般的权柄。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寄人篱下纵然锦衣玉食又能如何?曾经挥洒过权力的人,是很难打心眼儿里认同“乐不思蜀”这四个字的。
    然而周兵大军临城,头脑发热的人知道不能硬拼——他们选择了逃离!
    李德旺正与完颜康并辔而行,他的心情轻松又失落。完颜康并没有立时执行内附的决定,将党项人全部迁徙,而是授予他灵夏节度使的称号,以示他还是可以执掌这一片土地。李德旺邀请周兵在境内驻扎,两人正在是在巡视周边营。
    在这里,两人的消息差不多同时抵达。李德旺愕然道:“逃?他们能逃到哪里?”如果有一个可以安生立命的逃避之所,我早自己跑去了,哪里用依附于人呢?
    完颜康的消息来得略晚一些,也有些诧异:“他们是往西逃了的。”
    李德旺惊讶地道:“那里已经是蒙古人所控之地了,且山川险恶……”马上醒悟,此时队友插刀,会给新老板以很不好的印象,又急急解释,“这样的人必是少数。”
    完颜康道:“还是我们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指点江山易,临土治民难。所以,慢慢来吧。”
    原本他的想法里,西夏之地因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融合无非两种:一、特别强有力的破坏,不计后果地全部砸碎,玉石俱焚之后重建;二、潜移默化。他选择的便是后者,先移部分西夏贵族入内同化,再移民实边,现在看来,具体的执行过程里,还是需要更加谨慎的。
    李德旺低声道:“国家百余年,未能收束部族听命,真是惭愧。”西夏也推行儒家,也着手封建化,最终还是如此。完颜康道:“非战之罪。”李德旺不解地问:“那是什么?”完颜康道:“不秃发,无以别。一旦秃发从胡俗,你还想像中原一样君臣父子吗?”
    李德旺苦笑道:“竟是无解的吗?”
    完颜康摇摇头:“令兄试过了。”
    李德旺抛去杂念,带着研究之心请教:“可是景宗之时不是这样的。”完颜康反问道:“他是如何归天的?”
    抢了儿媳当老婆,然后被儿子弄死的。李德旺不好意思说出口。
    完颜康低吟道:“文明开化呵……”自元昊夺子媳之事,他又想到了自己,心中有了决断。对李德旺道:“往事已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去吧,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
    因为有了出逃之事,兴庆府的气氛又紧张了起来。完颜康下令将出逃之人押解往内地,尔后宣布了任命。西夏原本就有自己的凝聚力,不能给它再凝出一个与自己离心的核心的机会。完颜康在原本和风细雨式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决定采取一部分激进的措施,强行推动汉化的过程。
    不是用屠杀,不是用驱逐,而是动用经济手段。
    土地!税赋!
    两国议和,李德馨的麻魁都不能保持原本的规模了。若将一些“无主”的土地加以分配呢?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是发展的大趋势,而西夏百余年农耕文明虽然发展不及中原地区却也有缓慢的发展。
    然后则是推行大周的税赋,周之税赋,低于金与夏,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在征发兵役徭役方面,也是比夏要轻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休养生息好几年,徒单衡一提起出兵依旧觉得手头紧的重要原因。
    倾向于己的各部族上层,则是授予周国官爵。西夏的文档,皆以西夏文字建册,哪怕完颜康现在特别想插手,一时也调集不了这么多熟悉西夏文字的人,在派遣懂得西夏情况的周国官员入夏的同时,使用西夏原有的官员和知识份子是势在必行的。对于这一部分人利益可能受到的损害,以其他条件加以补足。
    与此同时,完颜康还督促全真教,加大传道的力度。
    在大军在握的时候,推行这些政策无疑是比较方便的。完颜康完全抛开了一切顾虑,不要做什么“好人”。一道一道的命令推行之下,遇到反抗就分化镇压,撕掉了温文尔斯的面具,留下的全是威压。同时,将有民愤的官员择其行迹恶劣者名正典刑。
    这般举动得到了徒单衡等人的大力表扬,徒单衡与他相交日久,且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信函写得直接明了,表示看到他这般行事,大家就放心了,以前真是怕为了虚名而退让。现在府里的人都准备好了欢迎他开疆拓土、凯旋而归。
    完颜康舒了一口气,携嵬名宗室百余人,返回了陕西,将李德旺依旧留在兴庆府,与斫答一道镇守与此,以防蒙古。
    徒单衡准备迎接凯旋是轻车熟路的,礼仪毕,含笑对嵬名宗室说:“诸位的府邸已经安排好了,还请不要拘束。”他给西夏宗室等安排的府邸,规模上只比完颜康的居所略差一点,内中陈设却无有不及。自中都收拢来的珍宝,往来商旅贩卖的异域奇物,都毫不吝啬地充盈其中。
    软掉他们的骨头!
    徒单衡笑意盈盈之下,是十分明确的目标。此后便是饮宴,西夏宗室长者的位次也安排得靠前。
    他与完颜康之间,默契十足。
    饮宴时,徒单衡热情地向嵬名氏介绍参与的诸将诸官员。介绍了薛阇,介绍了耶律阿旺,介绍了蒲察阿懒,皆是各族英者。嵬名氏几位耆老交换了一下眼色,便有两位站了出来,请完颜康收下他们的子孙效力。
    这是两个少年,一个身材修长,一个却长得十分魁梧,脸上还带着一些残存的稚气,眼睛里却有着离开故土的抑郁。完颜康对徒单衡道:“这是你招来的人,若有言语不通等事,还要着落在你身上,你与他们安排教习。”
    不等徒单衡回答,魁梧少年的父亲便说:“小儿颇识文字。”上层之间,总是会有一些精英教育的。尤其西夏许多典籍译自汉语,但凡学问学得深些,多少要识这门外语的。
    完颜康笑道:“那可巧了。”将他们也安排作薛阇昔年做过位置,使薛阇做了侍卫的头儿。
    收下两个少年,送的舒心了,收的也舒心了,撤去残肴,再上新馔,宾主尽欢。
    完颜康与徒单衡交换了眼色,于饮宴之后,却与三五心腹,往书房开起了小会。
    *********************
    对完颜康在西夏的表现,徒单衡再次提出了表扬,张柔等亦附和称赞。无论是哪一方的人,对本国疆土的扩大,国君对新占区雷厉风行的同化,都是持赞成意见的。在他们心里,西夏原是囊中物,且西夏算是“蛮邦”,同化收伏蛮邦,有什么不对?出手慢了才是错呢!
    完颜康道:“好话就别说啦,我不缺好话,说点儿别的吧。”
    徒单衡当仁不让地道:“以后凡做事都这样就好啦!心软的毛病可别再让它发作了。”
    完颜康一笑:“好。”
    张柔道:“西夏新附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此时他们势弱,为活命什么样的条件都会答应,等缓过气来,又会觉得这些条件是苛待了。与人相交,互可欲擒故纵,示以大度,以收其心。大周眼下,四面环敌,是没有这个机会允许藩属反复无常的。”
    完颜康问道:“依你怎么着?”
    张柔道:“以蒙古人的法子,是最简单的,但是大周以仁义为名,须得与他们有所区别才是。收其子弟,开蕃学,此其一。迁其豪强,断往日根基,此其二。西夏汉人,久蒙蕃化,使其汉化,此其三。当派遣博学之士、高僧大德、有道真人往彼教化人心,此其四。”
    完颜康道:“善。”
    耶律阿旺道:“有负隅顽抗者,朝廷也不能示弱!”
    完颜康点点头,目视史天倪,史天倪才要说什么,完颜康忽然抬起手来。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错愕相视,数息之后,脚步声传来,却是南方又有了新消息。
    “殿下,蒙、宋联合,兴师伐金。”
    徒单衡声音微有些沙哑地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史天倪与耶律阿旺等都十分兴奋:“真是天赐的好机会!宋、蒙联合,必是自南而北,我等自北而南。宋兵软弱无力,蒙古人水土不服,皆不如我占天时地利人和。待灭金之后,再与宋对峙,天下可得。”
    徒单衡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冒出了一句:“不要忘了,大军才自西夏班师。现在出动,粮草就要吃紧的。”
    众人有志一同,忽略了“互不攻伐”四个字。哪怕签过字的纸,不想承认的时候,也是当它不存在的。
    耶律阿旺文绉绉地说了一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岂能避缩?”
    张柔皱眉沉思,委婉地附和了他的说法,也给徒单衡留了份面子,对完颜康一拱手,张柔说出一番话来:“殿下,殿下不是忧愁如何令夏人安顺吗?令其勇者随军出征,给予平等的待遇。慢慢将其部伍打散混编,使之与大周有共同的荣誉与目标,难道不是一个好办法吗?徒单大人,安置西夏兵士百姓,就不需要开支吗?同样是开支,为什么不获得更多的利益呢?”
    徒单衡与完颜康对望一眼,思虑着这样的可能。
    张柔补充道:“混编不易,容易让人有被怀疑的想法,但是,既入大周,就都是大周的子民了。如果还有党项、契丹、女真、汉是不同的人,是不可以混杂的想法,如何能算大周的子民呢?”
    此言一出,令耶律阿旺小有不自在,嘀咕道:“相互之间,总是有些不一样的,你们还有乡党呢。”
    完颜康道:“过分强调一样或者不一样,正是心里还想着是不一样的。我心中待大家一视同仁,却也知道,人之相处,还有亲疏远近,愿与谁相交,不愿与谁相交,这也不必强求。”
    徒单衡收拾好了心情,对完颜康道:“还请以西夏归附为由,再发教谕,宣示天下,殿下视各族如一,唯才是举。”
    完颜康修长的手指在他们身上一一点过,笑问:“这还不是吗?”
    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虽然平素这平等略有刻意,确是不曾发生有功因出身而被打压之事。耶律阿旺道:“这下要多了铁鹞子和步跋子来,咱可要加把劲,不要被比下去了。”还是略有不服之意。
    完颜康对徒单衡道:“召学士们,拟稿,我亲自誊抄。”
    徒单衡领命,又说:“那……汴京之事?”
    完颜康道:“不急。他们还不曾有大战,若是去救人,反会生出误会,以为趁火打劫;真要趁火打劫,哪有火没烧起来就跳出去找打的?若我没有记错,殿试快开始了吧?先选人!”
    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盖因自宋太祖时起,他们都要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能最终确定功名。完颜康不是天子,他目今不过称王而已,依旧在自己的地盘上开了殿试。官民人等皆不以为意,称王之后再称帝,不是水到渠成的吗?连许多老夫子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抗议的。
    徒单衡道:“还请赐题。”
    完颜康道:“出题之前,还有一事,既然归附,则西夏仕子如何处置?”
    徒单衡诚恳地道:“他们虽读五经,但是语言文字并不很通,恐怕是考不过的,不如今年权开特科,言明或三年后,或五年后,一同应考。特科可以西夏文字作答,反正,殿下也看得懂。”
    完颜康道:“善。”心里飞快闪过了三道试题,并不拘于五经,第一题便是命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只等殿试之时公布。
    耶律阿旺仗着资格老,插了一句:“殿下,那咱们呢?现在做什么?”
    完颜康道:“休整,待命。切记,令行禁止。”
    耶律阿旺也是熟悉他的风格的,嘴角一抽便槽了起来:“殿下不会又想退让做好人了吧?”
    完颜康大笑:“我何必?你须知道,若金国完了,就剩下我与宋、蒙相争,与蒙对峙,勇力即可。与宋相争,还有大统、民心、风评、心计……若仅以勇力论,当年金国就该灭宋了。现在看来,却是金国先亡,还不值得我们警醒吗?”
    耶律阿旺考虑得并不太深,但是举出金国的例子,却不由一震。他也在金军里效过力,说起宋兵,印象就是弱,说起宋国,也是弱。年年给岁贡,还小气家家的要拖延,等到金国以武力催讨,又送了来。可就是这样的宋国,居然撑到了现在,现在居然要联蒙灭金了?!
    在座的诸人开始思考起宋国到底是弱还是不弱,这么一个诡异的命题来。
    完颜康却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各忙各的去吧。”
    ****************
    徒单衡留到了最后,诸将不免侧目,心里嘀咕着这只狐狸不知道又要有什么坏语音了。徒单衡说的却是件不错的事情:“臣还有话要说,”说完,正一正衣冠,步下座位,走到完颜康面前,郑重地一礼,“殿下何时应天称帝?”
    称帝?
    完颜康居然有了那么一点点跃跃欲试,一举统一之后再威风凛凛地说“这是老子打下的天下”这种事情,二十年内都不要想了,不是妄自匪薄,而是实情。即使不考虑蒙古,不考虑行将就木的金国。单是宋国,需要花费的就不止这个数。想与这些已经称帝的政权抗衡,从名份上讲,称帝也是必须的。
    徒单衡道:“才称王,年余便得西夏,这是个好机会。否则便只有等到灭金之后了。以臣估测,那就要再等二、三年。殿下心意如何,臣好有所准备。”称帝也不容易啊,也得先串联一下,像称王的时候一样,搞得花团锦簇,众望所归。
    完颜康压住了急躁,用力将话说得慢些:“还是有些急躁了。”
    徒单衡道:“故国将灭,臣心不安,该做的事情却不会耽误。金君作为国君承认大周,与作为俘虏见证,还是有些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