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风雨晴-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德兴喜道:“有这么多的粮食,我们招兵买马便容易得多了!”
华云龙、花云、汤和几人闻言,均是赞同周德兴的看法。朱元璋却是看向风凌云,道:“凌云你怎么看?”
众人皆是露出错愕之色,显然没想到朱元璋会去询问风凌云。众多目光落在风凌云身上,他只觉得犹如针刺一般,同时心中生出一种极为不妙的感觉。这里的几人,均是属于骁勇善战之辈,随便一人出去,都能搅动一番风雨。如今归在朱元璋旗下,自是对朱元璋极为信服。而朱元璋却要征询风凌云意见,他风凌云有什么资格?
徐达见众人神情,多少猜到一些这些人的想法,他道:“凌云你领去的那五十人如何?北城门有多少元军过来?”
徐达这一问,自是要告诉众人风凌云的本事。朱元璋向他征询意见,是正确的选择。不待风凌云答话,花云便抢先道:“此次我们阻击的北城门来的元兵,他们兵力总共三千多。我与风兄弟率领的五十人无一人伤亡,歼敌八百多,最先回东城门!”
花云与风凌云一同作战,无论是智慧还是武功,都极为佩服风凌云。此时他声音如洪钟大吕,在众将士间传荡。
朱元璋扫了众人一眼,道:“诸位既然决定跟着我朱元璋干,那我朱元璋就不会让你们失望。”
众人闻言,均是精神一振。徐达又道:“眼下我们虽然打下定远,但附近城池的元军一旦摸清我们虚实,知晓我们真实状况。必会对定远用兵,是时敌众我寡,若是军心不齐,何以应付?是以徐某劝各位不要打下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便想着如何分功,如何占地,我们的目光,应该是天下!”
徐达的话语,在众人心中响彻许久。朱元璋再次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已然明白,这才放心。周德兴再次道:“徐达说的不错,如今定远城岌岌可危,这批粮食用来招兵,应该会有很多人来投军的,到时候我们有了雄厚兵力,还会怕他们么?”
风凌云摇头道:“时间急促,就算是招来新兵,也来不及训练!”朱元璋道:“你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是非曲直,兄弟伙能明辨!”
风凌云深深的吸了口气,望向众人,道:“我想问问诸位兄弟,当初你们为何投兵?”
风凌云话语问出,四下却是一片寂静。风凌云继续道:“无论当初你们是想建功立业,或是其他,我们都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百姓。试问一下,若是你打下一片江山,却是荒无人烟,这样的天下,是诸位想要的么?这样的功名,又有谁知道?”
“历来民心向背,在每一个朝代的更替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是以,若是我们真的像徐大哥说的那样,将目光放到天下的话,那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保民,赢人心。只有得到人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我们才能谈天下,谈功业。否则,我们做下的一切,便都没了意义!”
周德兴摇头道:“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当初嬴政扫六合,四海一,靠的便是强大兵力,若是那些百姓支持便能得到天下的话,天下便不是秦国的了!”
风凌云微微一笑,道:“单靠武力得到的江山,是不会久远的,秦始皇虽有千代万代传下的想法,可惜终究是三世而亡,扶苏的儿子也只是做了几天皇帝,便被项羽给杀了。”
周德兴欲要反驳,却是不知如何开口,他看向朱元璋,道:“现在你是主帅,你说怎样便怎样吧!”
朱元璋道:“不急,我们先听凌云怎么说!”徐达道:“凌云兄弟,你就直接说这六千石粮食该如何处置!”
风凌云道:“若是诸位将在下刚才说的都听进去的话,那对在下接下来的建议也听得进去。在下建议:将这六千石粮食全部发放给定远城中的老百姓,让他们真正的吃上一顿饱饭!”
风凌云的话语,在众人之间传荡。众人均是屏住呼吸,良久才纷纷议论起来。显然六千石粮食要全部都放发出去,谁也不愿意。不过这里的主帅是朱元璋,众人的目光,便又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听到风凌云欲要将官仓里的六千石粮食都发放给定远的百姓时,他也是一惊。但随即他的脑海中便想起风凌云的话语:“李善长这人,以兼济天下匡扶苍生为己任,若要得到他的注意,必须有不同于其他红巾军的地方。”
朱元璋顿时陷入犹豫之中,到底是该用这六千石粮食赢得定远民心,引得李善长注意,还是用来招兵买马,强壮自己。在这里,恐怕除了徐达和汤和几人,没有谁是希望将这六千石粮食发放出去的。他该如何去做?是开仓放粮,还是招兵买马?
风凌云当初选中朱元璋做棋盘之外的第三人,一是他看出朱元璋是有野心的人。二的话,他这人或许会真的会为天才苍生考虑。朱元璋慢慢抬起头来,迎向众人目光,一字一句的说道:“明日午时,召集城中百姓,将六千石粮食全部发放出去。另外各将领管好手下人马,如有欺凌弱小者,扰民者,杀无赦!”
朱元璋这时身子真的笔直,双目神光熠熠。他那相貌,配合那眼光,凌厉之势,四下激荡,令人不敢与他对视。同样,也没有人敢反对他的命令。
风凌云向徐达瞧出,两人目光相对,均是会意点头。
一夜折腾,定远城终是打下来了。朱元璋领着数百将士,直奔着府衙而去。天亮时分,朱元璋一等人来到县衙。县令听得四座城门的守军大败,早已逃得不见人影。
朱元璋吩咐属下搜索县衙,自己却是坐到往时县官升堂的地方。回想过去,若有冤情或是难了之事,便要到这县衙之中,听令县官大人判决。那时贪官横行,白的可以说成黑的,黑的可以变成白的。怨声自公堂之上传荡,无辜者冤情沉海。是以百姓最恨的,最怕的,其实是这悬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的公堂。
“若有一天我得天下,有一人敢贪者,无论多少,当处斩立决!非此不能震慑人心,非此天下百姓不能得以公正!”朱元璋站起身来,他要这“明镜高悬”四字,有一天能真正的悬于青天之下。
不多一会,众多将士便将县衙给收了个底朝天。因仓皇逃走,县令带走的只是少数财物。是以这一搜,便又搜出几箱子财物,其价值不下于那六千石粮食。
公堂之上,众将士看着这几箱子财物,均是眼睛发热。他们投入朱元璋,为的便是功名与财物。如今,这几箱子财物分发下来,个人的腰包都会鼓起来了。风凌云也站在一边,他要看众人如何分赃。
朱元璋只是看了一眼,如今他要的是整个天下,这点财物如何能入他的眼?只听他道:“留着一箱,其余的弟兄们都分了吧!”
众人闻言,均是大喜。朱元璋看向汤和,道:“你去写一篇告示午时让乡亲们来县衙领粮食!另外,你派一个识字的人在告示边上守着,若有不懂的,就让他念给乡亲们听!”
汤和领命去了。朱元璋又看向徐达,道:“你去打开官仓,将粮食运到府衙之前,按顺序发放!”
众人各司其职,直到正午时分,才将诸多大小事宜安排妥当。不多时,县衙外边便传来闹腾声,显然是乡亲们来领粮食了。不过他们虽然来了,对于徐达等人会不会发放粮食,显然是持怀疑态度。
徐达名人令搭建了一座高台,众将士均是身着甲胄,头戴红巾,整整齐齐站作一排。一眼望去,当真是气势非常。徐达望向来领粮食的百姓,大声道:“各位乡亲排好队,每一个人都有份!”
众多百姓闻言,自觉的排成队,一个接着一个的去领粮食。待粮食领到手里,有人都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使劲的掐一下自己感觉到疼痛,知道非是在做梦,便都欢喜的离去了。
风凌云与朱元璋并肩走出县衙,望着那些领着粮食高高兴兴离去的百姓。朱元璋心中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往常是他去排队领粮食,如今他是发放粮食,位置换过来,感觉竟然这般不一样。
李府,大堂之上。李善长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却在这时,李晚晴走进大堂,向李善长行了一礼,道:“父亲,小祺又出去了么?”
李善长抬起头来,道:“他呀,就是一个野性子,哪里闲得住!”
“今日早上起来,才知道这定远城已经被红巾军连夜打下,如今城中难以安宁,这时出门,怕是不安全!”李晚晴说道。
李善长叹息一声:“在这乱世之中,什么时候出去都不安全!”
第九十章开仓放粮赢人心(二)()
这时忽然有一李府侍卫来到大堂,行礼道:“老爷,那红巾军拿下官府的粮仓,将六千石粮食全部发放给城中百姓!”
李善长闻言,精光一闪,嘴角之处,不由掀起一缕饶有趣味的笑意,轻声道:“有些意思!”
这一缕笑意落在李晚晴的眼中,却是如平静的湖面之上,落下一块巨石。湖面顿时水花四溅,波纹一纹接着一纹的荡开。
直忙到下午,六千石粮食全部发放完。定远城中的百姓饿了多日,今日领到粮食,除却欢喜之外,都在想着红巾军确实好。当下又不少人家的壮丁,都奔着县衙去,报名参军。
风凌云与朱元璋见到形势如此良好,相识一笑。只是这时,风凌云又露出担忧之色。朱元璋同风凌云一眼,均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风凌云那一闪即逝的担忧,被朱元璋清晰的捕捉到。他便问道:“凌云你又什么要说的么?”
风凌云道:“这定远我们目前不能久待!”朱元璋乃是高瞻远瞩的人,风凌云的话语,他自是明白的,他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要想真正的得到定远,只有拿下附近县城,去除隐患!”
风凌云道:“你打算怎么做?”朱元璋哈哈一笑,道:“拔出毒瘤,当然得重治!”
风凌云笑道:“看来你是打算主动出击了!”
朱元璋闻言也是一笑,道:“先让将士们休息一日,明日再做商定!”
夜幕降临,定远城中一片安静祥和,丝毫未被一场大战影响其秩序,这都要归功与朱元璋那条“不能欺凌弱小,不能扰民”的军令。朱元璋与七百多将士,都是暂时住在县衙。县衙的后院有一棵古树,不知何时而栽种,只知道在前朝便有了。
是夜圆月高悬,银光泄下,大树下却是有些昏暗。徐达与红蕊站在树下,并肩而立。红蕊先开口道:“今天又是八月十五了!”
徐达点头,说道:“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是啊,不知道今天爷爷是否买了酒!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好酒!”红蕊说道。
徐达道:“看来你是想师父他老人家了!”
红蕊笑道:“在一块的时候,总是与他斗嘴,分开了又怪思念他的,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
徐达道:“这就是亲情!”
“那我们之间算什么?”红蕊突然转过头去看着徐达,问道。徐达温和一笑,道:“什么都有一些!”
红蕊闻言,也是一笑:“小时候我总是想着你学了爷爷的本事,出来威风一番,大展才华。如今看到山河离乱,民不聊生,倒想着太平盛世好些!”
徐达点头道:“待天下大定,我便与你一起回到柳林,咱们一起侍奉师父他老人家!再也不出来了!”红蕊闻言,心中顿时升起一阵甜蜜,靠在徐达肩上,两人在树荫下,相依相偎。忽地,红蕊开口道:“今天元璋自己留下那一箱子财物,其他的将士们不会有意见吧!”
徐达道:“我知道他留下那箱子财物,绝不是独自拥有!”
“你是说濠州那边?”红蕊问道。
徐达点头,不由叹息一声,道:“毕竟我们打着的是红巾军的旗号,攻下这么一座县城,若什么都没带回去,又怎么说得过去?”
“那就直接不回去就得了!”红蕊道。
徐达摇头道:“目前还不是时机,待定远稳定,濠州一定是要回去。一是朱大嫂还在濠州,另外,元璋与郭子兴也还有一个交代,不管是从私人还是当下我们的状况,濠州都是必须回去一趟的!”
红蕊点头,忽然道:“你知道么,风凌云那小子却是有两下子!”
徐达笑道:“说来听听!”
红蕊当下便把昨晚风凌云如何布置,如何杀敌的情况说了一遍。听得徐达直是点头,道:“无论是胆识、谋略、武功,凌云都是这世间顶尖的,只是他这人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太将功业成败看重,是以行事只凭本心行事,有时候过于偏激!”
红蕊道:“能凭本心行事,这也是他的优点!”徐达点头,表示同意。两人再说一会,便各自回屋休息了。
经过一日休息,七百将士个个龙精虎猛。在朱元璋的严令之下,无人敢去惹事。
风凌云一大早便起来了,他打算去李府拜访李善长。想看看这位当世萧何,对当今局势如何看待。李府门前,风凌云再次通报了姓名。守门的侍卫认得他,但这次风凌云直言要拜访的是李善长。那侍卫顿时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进去通报了。
片刻之后,那进去通报的侍卫出来了,说是李善长愿意见他。其实风凌云并没有多大意外,他向那侍卫道了一声谢,便随着他走进李府。这侍卫不由再次瞧了风凌云一眼。往时不管是何方神圣来拜访,李善长均是拒绝不见。如今这名不经传的小子,先是见了李府少爷李祺,后有见李善长,莫非真的与李府有什么关系么?
风凌云随着侍卫走进大堂。李善长见到风凌云到来,站起身来,眼中有些激动。再见故人,尤其是当年对他犹为照顾的长辈,风凌云的眼眶不由发热。他顿时跪了下去,叫道:“小子风凌云,见过李叔!”
李善长急忙将他扶了起来,激动道:“好啊,凌云,你长大了!”
风凌云使劲的点头,李善长道:“孩子,这些年为何不回来看看李叔!”
风凌云鼻子微微发酸,道:“我这不是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