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梦,比他当初被若兰射中三箭后还要叫苦。
他端着红酒一杯,踱步到外面。
看着眼前海面上涌动着撕碎的银白色,他呆住了。
真是好光景,这样的海,这样的月,这样的风。
他似乎是穿透了极远的地方,看见受过伤的人鱼重新鲜活起来,看见八爪鱼嚣张地挥舞着新触手,看见海里那些穿梭着的蓝色精灵。
他笑了,差些忘了那个可爱的,眼睛像绿豆,鼻子像头蒜,牙齿尖尖的,天太黑没能看清胸的那个,珊珊。
“是你不懂,我才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他想起了那个夜晚,珊珊固执着说出这句话。他当时没有细思,如今倒是明白了含义。
“我还没懂,你继续出现吧!”他对着大海喊道。
回应他的。只有呼呼的风声以及海浪拍击的声音。
他一口气喝下杯中的酒,他藏着的最后一杯诺曼尼康帝。但丝毫是没有什么感觉。仿佛这些曾经可以掩盖麻醉的东西,如今失去了功效。。。。。。
一个月前,八爪鱼露面,感谢了他遵守诺言。
并且待了口信,十日后与珊珊一见。
他像是舍弃了生命一般,舍弃了相见。
他知道了那日因为他的大意,多少的人鱼以及海族生物受到了惨烈的屠戮。原先只是驱赶海豚,不知冒犯;而明知故犯,似乎是罪无可恕了。
他不愿意珊珊顶着族群的压力,而失去了那副可爱模样,
那副模样,正是他拼死扞卫的。
他为了救赎,献出全部事业,只为他曾经的错,以及对于那个女孩的承诺。
。。。。。。
这些往事,像是在极重的雾霾之中奔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刘轩如今倒是看得很开,这便是因果业报,需要自己承担。
爱情,不只是相守并享受;爱,更是一种责任,尽管这样的责任,使得他窒息。
忘却了吧,我这样万恶的人,怎么可以去和人鱼相爱。
他凭着强大的意志,硬是白天不会引起什么私情。他是白手起家,自然自控。
可是梦里,他是个败者。他没有掌控的能力,甚至梦境识破,他也不慎沉溺在其中
。。。。。。。
他会记得,那时身上剧痛,他用力抛起,她像是弯月一般落入海底。那时刻,像极了小时候看见别人家电视中播着的影子。
那一时刻,童话照进了他的现实。
那个时刻,是他生命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比那些几千亿来得更为爽快。
他一直以为,赚到最多的钱,就可以把这钱揉成伞,罩在自己头上来保护。
可直到遇见她,那个随手将百万支票付之一炬的她,他是明白,她与他,不会是金钱,而是简单的感情。
后来,他知道了有比他的钱更为重要的存在。他们是不会有有着世俗隔阂。
只是他心酸的是,那些他曾经努力赚来的钱,如何也左右不到心爱之人的安危。到最后,还是他用自己的肉体,顶着怒火,为她开了回家的路。
他知道,那个叫*情的火,将他曾经用几千亿揉成的伞烧了个精光。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大概如此。
往事继续在他的脑海里面翻腾着。
当初在会议上,他还大言不惭道:“海昌这方面是行业领先,保护地球就交给他们了。我是个俗人,只对万恶的金钱感兴趣。”
后来他阻止若兰的时候,若兰笑他道:“保卫地球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良心哥。”
原来,世间最大的枷锁,就是自己为自己带上的。若想解开,真是不易。
“假如地球上连一口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这句话,在吃鸡的时候珊珊认真说过,他不以为然;那个时候的他,是不会想到他有朝一日也会郑重其事告诉别人。
原来,人世间最好的良言,就是可以曾经轻视后来成为经典。
待在监狱里的若兰,似乎是有些神魂颠倒了。
他知道,若不是她,他已经陷得更深了。怕是下场不会更好,哪有今日的自由的思恋,思恋的苦痛,痛苦的幸运。
当初笑着的两位探员面对他对于美人鱼存在的否定,无可奈何。
密封着的实验室,永远被封存了。
这些,与他无关,他弃了所有。
。。。。。。。
他面前的海面扑腾起了一阵水花,那个影子挤出水面,呆呆地望着他。
他笑了笑,原来又是一场梦。股不着这些,他跃入水中,像是那日珊珊从他怀里回归一般的姿态。
巨大的落水声后,海面像是沉寂了下来一般,只有那个影子眨了眨眼。
片刻之后,他立刻浮出水面,剧烈地咳嗽了着,骂道:“这什么梦,太真实了。”
他望着她,喊道:“你走啊,每次出现都会走的。我这么帅,你不是喜欢我吗?”
两个人这么沉默着,天海几乎一线,唯见月色垂帘。
第一百零四章 武断()
准备高考的岁月,每每让人想起,总是颇有一些情调。
高考的重要性,不知与古代科举相比,谁高谁低。阶层被垄断的时代,这些考试都是极为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上升渠道较少的群体,高考甚至有一些定终生的感觉。
尽管依然人在大吹读书已无用的例子,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失败例子来代替不少群体,可是总是有人心怀鬼胎,努力向着自家的人灌输考大学的重要性,像极了鲁迅先生笔下故乡中的那个母亲。
在越是贫穷的地方,想来对于读书的迷信则是越高,除去与世隔绝或是无力上学的地方。而这种迷信,未尝不是对于改造命运的一种阶段性信仰。阶段性,一来是因为有着不少的人确实因为在特殊时代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被动改变生存状况,二来则是因为读书对于远远观望着的人来说,的确只是人生一个阶段该做的。
于是,被这股潮流裹挟着,我也是步入了所谓的备考阶段,那可真是一段极为疯狂热血的日子了。
原本就是比较懂事的我,容易接受主流思想的影响,于是在人生的前十几年,我都是以一个所谓“乖学生”的表面身份被认识,尽管有着“壮举”被成为除之不掉的黑点,但是这不影响我的主流轨迹。尽管有着万马奔腾的气象,我一般都是将其打磨下去。
在中国,一定不会缺少这样的高中:学校建在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地方。一来面积不会太受约束,二来还可以有着更为安宁的学习环境,尽管有着距离的不便,但这不算是什么,这些瑕疵也是成就了上诉的几点优势。
而这一点,更实在这个高度流动的社会,有了更多的好处。
高中生活有着几幕最为让人动听的场景。
在寄宿制学校,除去一些“花朵”之外,其余的,想来得到的方便当然是极大的。尽管这种方便未必全部都是用在了学习之上。
十七八岁的年纪,是一个上进,朝气的年纪。
这个时期,从青春期“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蛮力,开始向着成人迈进。想来有着不少的人,都是面对着学业的挣扎。
记得高二的一个星期天,置身在热的似乎是要沸腾的空气中,看着战场般的高考考场,内心莫名起了一股急迫感,想起来明年的自己也会如坐针毡,考场内的空调吹得大脑一片恐空白,那样的窘境,可是会让人悔恨一生的。而那个时候的我,永远不会想到,一年后的自己,没有如坐针毡,只是在昏昏欲睡看错题,结束铃响的那一刻,五雷轰顶般醍醐灌顶。
清楚记得,许多大人头顶盛开着各式各样的雨伞,颇有“爷娘妻子走向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但这样的牵挂,让我有些担忧落榜后“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甘云霄”的惨况,于是暗暗下定决心,来年这个时候,拒绝任何的压力。自己并不是大兵瑞恩,不需要一帮人来“拯救”我。“朕”不想“劳民伤财,兴师动众”,最终得偿所愿。
门外的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私家车,各式各样的车,都是朝着考场。不过最后一堂的英语考试,倒是没有看见什么特殊事情。只是在铃响的时候,看见黑压压的人群走了出来。不过他们具体的表情,自己大概是忘记了。但这些里面掺杂的,必然有着如释重负。
但是,这又如何让人如释重负呢?这,只是个开始,送走他们,“魔爪”就会伸向我们。
记得听谁说过一句话,高考就是破茧化蝶的时候,化出来是飞蛾还是蝴蝶,全看自己的努力,以及一丝命运中的造化。而我却在想,化出来可以是一些霸气的玩意吗?尽是小女孩的说辞。
不过这些被我嗤之以鼻的鸡汤,却是被别人拿来当做了励志铭。我笑了笑,找出了各式各样更为高级的鸡汤,为自己滋补着。什么“逆袭”,什么“奇迹”,这些有些不着边际的玩意,被我一股脑拦了过来。
老师是十分认真的。我们打开自己,让老师拿着“好学洗液”洗脑着。“如果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勤奋,你有什么资格堕落?”“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滚去学习!”“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如今看起来想象有些过于美好的口号,在那个时候,确实是能更给人一些莫名的动力。或许,人世间最幸运的人,便是没有看破真相,在自己的信条里面勇敢地活着。记得看到过一句评论,是这样的:真正的勇士是在看穿世间惨淡后,依旧可以勇敢生活的。
于是,开战吧!
早上,六点多时候,大家陆陆续续起床。大学的前半个学期,是秋冬。这样的起床,是十分难受的。进教室的时间,基本都是被单向约束的——许早不许迟。最为可怖的,还是在教学下面的入口处,有着值周老师以及领导看差着,一旦被抓,往往是会被罚站,这样大庭广众的惩罚,怎么少得了我呢?有时候一觉睡醒,会怀疑世界为何如此之静,而片刻后这种宁静就会转化成另种极端。炸开了锅的宿舍,楼道里喇叭传来的喊声,像极了空袭的警报。我们也会配合着,上演一出国际大逃亡。
都被撵+起来了,总不能换个地方睡觉吧?于是现实与理想的反向性便是开始扭转起来。总是会有着趴在桌子上被唤醒的宠儿。
课间往往也是不错的,十来分钟,老师告诉我们抓住点滴时间,于是,听老师话的孩子们,有的抓紧时间睡觉,有的抓紧世间问题,有的抓紧时间看书,有的抓紧时间打闹。我想,那个时候就是有着同学珍惜时间的习惯便是在那个时刻开始的。
可这,哪够呢?
考试轰炸是照例的。成绩单像是绝世功法一般在手中流传着。更有甚者狠狠地盯着他,像是想用自己的威视逼自己的名字向上再移数个单位。毋庸置疑,每次成绩单下来,必然不少少人会想着自己下一个目标是谁,也会有人给自己定一个底线。
高中的情谊,像老师说的那般,是可以地久天长的。因为曾经在某个时刻,一群同龄人,与你有着相差不大的目标,想要突破,朝夕在一起,像是战友一般。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天涯多远,海角多宽,无人知晓。但是眼前人,是值得珍惜的。
十七八岁,是一个动情,美好的年纪。
高中的最后一年时光,是有着极为特殊意义的。小升初,初升高,距离不会太远。而这个有些让人难以料定的大学,的确是会将原先的你们,彻底阻隔,散落在每个地方。而这不是最坏的,大学之后,各奔前程,何日归期,无人知晓。
所以,这一年,所有的告别,都不会太晚;所有的相遇,都不会太早。
那个时候,没有大学里面那么多称呼者的“单身狗狗粮”,一切都是在隐秘之中进行着,而这种隐秘,大抵是针对着部分老师,部分家长。在最为要紧的关头,旁人都会以为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太多的提醒,或许会让感情耽误了青春。而实际上,除去一些矫揉造作,真实的感情,大概就是青春的一部分。
那时候的感情,会是极为真实的。就像他们说那般越是被一些外物干扰,就会衍生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有着太多被年轻人追捧的校园恋爱,开头都是在高中。
在不是太过发达的地区,人们对于各种的事情,往往会有着更为后知后觉的体验。越是接近现代文明,可能就会沾染上一定的文明病。后来所见的一些套路,都是原先闻所未闻的。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时期,一些对于情感的压抑便是会集中爆发出来。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难免会互相影响,不分好坏。巧合地,几对同学恰恰是恋情私下散播开来,一时间便是荷尔蒙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之中。原本王八对绿豆的,也似乎是成了电势差极大的正负两极,迸溅出莫名的火花。连原本只是隐隐有些关联的,在“星侦探”的摸底之下,也是有了不可言喻的关系。一些稍稍的暧昧,成了这人感情的烙印。真相如何,或许当事人都是不知,遑论我们这些叽叽喳喳的同学。但不可置疑的是,那个时候,这样的八卦,既给了原本枯燥到极致的我们一些乐子,也是平添了一些温情。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初恋都是回忆里最为可贵的东西了。
纸自然是保不住火的,偶尔会有着幽默的老师来开一些玩笑,叫来一些成对的同学,去参与课堂内容。那一阵同学的嘘声,不只是坚定了老师的认知,还是被察出了新的蛛丝马迹,但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不重要了,因为那些,都回不去了。那是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曾经有过的人,独有的,回忆。在最后的晚会上,大家的关系更是彻底公开透明了。
被一摞摞的试卷挤压的我们,会在某个时刻,想起某个让自己心动过的影子,心动过的手势,心动过的笑颜,一瞬间触动了心灵。或许那样的感觉,才陪叫*情。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