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人间香秀 >

第50部分

人间香秀-第50部分

小说: 人间香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红裳明知故问,“你是如何识破我的身份的?”

    易星移岑岑笑道,“无常过阴岭,一雨一时明。雨楼人已睡,明屋鬼犹行。这首诗是在下的一名故人前辈口占得来,世人不有知之者。姑娘知之,非书奇不有她人。何况姑娘与在下素未谋面,才见之时便唤在下竹林子,不是很明显了么?”

    冉红裳道,“竹林子的这位故人前辈在何处?”

    易星移摇头道,“不知。”

    白玉楼此时才接话道,“易画师,在下白玉楼,有事相求。”

    “白玉楼?”易星移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问道,“可是天下三奇第”

    “诶,”冉红裳扬手截道,“易画师,你猜对了,他就是玉奇,如假包换。”

    易星移抱拳揖道,“在下易星移,幸会。”

    白玉楼亦道,“幸会。”

    易星移便又道,“在下近日作画,莫名痴于一片海,不想今日玉奇便至,真是可喜可贺。还请两位移步竹楼,让在下一尽地主之宜。”

    三人进入竹楼,易星移奉上竹叶青一坛待客。

    白玉楼道,“易画师方才说作画,可否一观?”

    易星移便去拿出画作,并道,“还未完成,只有一片冥莫海水。”

    白玉楼见画,心中暗暗一奇,问道,“易画师曾到过此处么?”

    易星移道,“未曾。”

    白玉楼便道,“这片海正是玉楼所在海域。”

    易星移闻言乐道,“竟有如此神奇?”

    白玉楼确认。

    易星移大感奇妙,忽道,“噢,方才玉奇说有事相求,不知怎解?”

    白玉楼道,“不知易画师尊上可是玉吹烟前辈?”

    易星移没有回答“是”,道,“师尊说的那个人,原来便是玉奇。”

    白玉楼与冉红裳闻言,不觉对视一眼。

    易星移又道,“师尊曾说若有人来找,便可带人去看那五张美人画卷。两位,请随我来。”

    白玉楼起身跟随,又问道,“玉吹烟前辈现在何处?”

    “不知。”易星移摇摇头,反又问道,“两位又是因何找上竹林?”

    冉红裳应道,“在洛阳碰到玉临风,是他的主意。”

    易星移闻言朗然一笑道,“我该想到是他,不过我还是不明白,好友为何会叫两位来竹林找我?师尊又为何似已未卜先知?”

    冉红裳道,“阿哥此番由海上远道而来,是为追寻故人踪迹。而你的师尊和玉临风的师尊都恰巧是阿哥要寻找的众多故人中的一个,我们先碰到他,问他师父踪迹,他说不知,却建议我们来大竹林找你。”

    易星移道,“原来如此。但不知玉奇远居海外,怎会在中原有这许多故人?而师尊向来神秘,不想却是玉奇故人。”

    白玉楼道,“我本是中原人氏,不过母亲当年在身怀六甲之时因故远离故土,为此之故,我才会自小居于海外。如今回归故土,寻觅故人踪迹。”

    易星移点点头道,“不管如何,师尊交代的事情已经办成,我也可以再出竹林一会故友了。”

    冉红裳此时却暗暗道,“当年名嫣留信言乘桴浮于海,依照阿哥方才所言,难不成海中白玉便是名嫣?哦,名嫣本名白安适,看来没错了。阿哥回来寻觅故人,应该也是名嫣的意思。那名嫣为何不一起回来呢?据我所知,名嫣离去之日剑葩尚在人间,阿哥必然不知剑葩已殁,哎呀,得仔细应对了。”

    易星移将人带入竹楼深处,从一个竹箱里拿出五只竹筒,打开竹筒,将竹筒里面的画作一一取出。

    白玉楼缓缓展开第一幅画卷,入眼先是空白,接着却是熟悉的发型,易星移在一旁解说,“这幅画正是出自师尊的手笔。”

    再往下一点,白玉楼眼中不觉已噙着泪水,喃喃道,“母亲。”

    易星移闻言大奇,不由得扭头看着冉红裳,冉红裳却也装出一副惊讶的模样,生怕白玉楼捉着缠问往事。

    冉红裳见白玉楼情绪低落,心中已经想到了什么事,这时凑近细观画中人物,暗暗叹道,“海中白玉,果真是国色天香,怪不得剑葩爱得如此深沉。”

    白玉楼并未想过要忍住泪水,此时早已嗒嗒滴落在画卷上。

    冉红裳与易星移相视不语,过了许久,白玉楼终于又有了动作,伸出衣袖将画卷上的泪水擦掉,复又将画卷收好。

    冉红裳赶忙将另一幅画作铺开,是飞仙洛无心。

    易星移道,“此是步东亭前辈所画。”

    冉红裳又展开一幅画卷,画中美人是凌尺素。

    接着是皇甫飞卿。

    冉红裳指着画中人物笑道,“这是无双剑皇甫飞卿,看这题词: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易星移道,“此是吹雪前辈的画作。”

    冉红裳点点头,展开最后的画卷,画中背景是一丛丛幽兰,上有题诗:渠是花中孤离女,幽于寒林人不知。一丛香沁迷远客,吾所居处有其丝。

    易星移含愁道,“画中人是尘多海前辈”

    白玉楼闻言浑身一动,道,“她就是尘多海前辈?”

    易星移点头道,“不错,而且这幅画的题词,是皇甫飞卿前辈口占的。我曾听师尊谈起过一些往事,令人”

    “令人愉悦,对么?”冉红裳突然截住易星移的话头,笑道,“竹林子,多谢了,我跟阿哥要找的正是这幅画,真是天公作美!”

    白玉楼跟道,“不错。易画师,不知可否割爱?”

    易星移爽快道,“依照师尊的吩咐,这些画是要赠与有缘人的。”

    白玉楼即道,“那我全收下了。”

    易星移笑道,“如此甚好,我的事情做完了。”忽又道,“书奇,初入竹林时,我听你说拜访什么崔老先生,然后又看到这片林子,又没有人,不知是什么意思?”

    冉红裳恨不得易星移即刻告辞,以免白玉楼突然抓着他问什么往事,惹动伤心,听得易星移主动发问,嘿嘿一笑,一五一十地将始末道来,最后还添油加醋,“看来这位崔老先生极有可能是你的故老前辈喔。”

第89章 ⑧星移,小园,崔老先生() 
本卷有不少新的人物登场,或多或少的篇幅,每个人物的铺写,都有一些用意,围绕主角和主题渐渐展开。

    武侠的创新,我想是需要慢慢尝试的。

    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易星移认真地点点头道,“如我那好友所言,聚散离合,命定而已,是一聚一散,一离一合。天地广大,我该出去走走了。”

    冉红裳即道,“那应该尽快啊。我跟阿哥还想留在竹林观赏几日,何况这里是阿哥诸多故人曾经的聚会之地,阿哥也想多呆一会,对么?”

    白玉楼莫名其妙地点头称是。

    易星移笑道,“我也该叫你一声老娘,因为只有老娘能如此轻易的反客为主。此地有美景佳酿,两位尽情享用。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冉红裳拉着白玉楼道,“后会有期。”

    易星移出了竹林,冉红裳与白玉楼回到前时饮酒的所在,商竹林之韵声,饮竹叶之清酌,白玉楼不无赞叹道,“本是来此作客,却将主人送走,这样的趣事,阿哥也还是第一次遇到。”

    冉红裳笑道,“古人咏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看不如慷慨之士以四海为家,所适即以为东道主。玉临风和易星移在这点上堪称莫逆,老娘也是这样一个真正的雅士呐!”

    白玉楼哈哈而笑,爽朗之声震动竹林,“妹妹送走主人,还有一番道理。”

    冉红裳轻笑道,“易星移不是俗套之人,妹妹无须顾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何况妹妹想和阿哥独处,正当快快将人送走。”

    “哈哈,有趣有趣,阿哥一定要满足妹妹才是。”

    “多谢多谢!”

    “如之奈何?哈哈哈。”

    再说易星移出了竹林,即往洛阳方向行去,至丹药小园。

    易星移步近古旧的木门,拿起门上铜环轻敲,久久无人来应。易星移略作思索,便稍稍用力推了推右门扉,门扉发出“葛”的一声。

    发现门是虚掩着的,易星移不作犹豫,将门推开,跨过门槛,进入小园。

    “有人在吗?”易星移轻唤了一声,却依旧无人应答,放眼小园,干净整洁,不似无主之所。

    易星移嘴角一弯,不再呼唤,只迈步径直进入一间小屋。小屋尚且还算宽敞,桌椅摆放整齐,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此是崔老先生休憩之所,小屋被一面竹屏风一分为二,屏风中间有一个小门,小门已在外头关上,但即使如此,小屋通体明亮,隔着竹屏风望进去,也可将里面看得一清二楚。

    屏风内有一张床,想必是崔老先生的卧室。

    易星移止步于小门前,发现屏风右端有画笔丹青,兴致陡升,仔细查看时,无意间发现一幅卷轴,便伸手拿了出来。

    易星移将卷轴拿到桌上铺开,入眼迷离,使他心头一揪,好久才兀自道,“这幅图难道就是师尊曾提到过的寒僧化佛图?如此一来,不知崔老先生与甄秋梧老前辈又有何关联?我须见面一问。”

    易星移走出小屋,沿着花径深入小园,来到后园,乍然看见一白发老者正在为牡丹锄草,不由得一奇,同时间,一只落在老者肩上的小雀因受惊吓扑腾飞去,此情此景,令易星移大感可喜,即笑道,“老前辈,你原来在园内。”

    老者应道,“送了药酒回来,自然在园内。只是阿阮出去了,没有及时应门接待贵客,老头儿有些抱歉。”

    易星移道,“老前辈说笑了,晚辈不请自入,才该说声抱歉。”

    老者道,“你叫什么,怎么会来到小园?”

    易星移道,“晚辈易星移,经书奇推荐来此拜望老前辈。”

    老者听到“书奇”二字,停下手中活计,起身并转身道,“原来是老娘和冉公子的引荐,老头儿该想到才是。那日老娘和冉公子代为送酒,临走时说待送了酒回来再尽情一会,不想今日等来的是西方竹林。”

    易星移乍见崔老先生面容,心中但感莫名熟稔,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或者不如说他更确定眼前人与甄秋梧牵系甚深,但闻崔老先生口称“冉公子”,这时道,“晚辈遇见书奇时,书奇身边只有玉奇,不知老前辈口中的‘冉公子’,却是何人?”

    崔老先生闻言一个恍然,朗声笑道,“原来他是玉奇,哈哈,老头儿竟当着玉奇的面说甚么虚无缥缈,如今想象风姿,玉奇果然殊为不凡。”

    易星移也笑道,“或许正是为此,玉奇才化名行走罢。”

    崔老先生洗手之后,便请易星移回小屋,端上茶水待客。

    易星移问道,“老前辈,阿阮不在园中,小园外门便只虚掩而已,难道您不怕有人偷偷进来,盗取什么贵重之物么?”

    崔老先生笑道,“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馀鸟迹书,小园偏僻,生人罕至,何况并无贵重之物,老头儿要怕什么呢?倒是竹林此时无主,画师尚自悠然无虑。”

    易星移被反将一军,哈哈一笑,却又道,“老前辈若说小园内无贵重之物,若野人来此踩踏牡丹,又如何讲?”

    崔老先生轻轻笑道,“自然景象。”

    易星移闻言大感钦佩,又道,“若盗走画框画笔呢?”

    崔老先生依旧微笑应答,“随他吧。”

    易星移接着道,“若是连寒僧化佛图也一并被盗呢?”

    崔老先生面容平静依旧,“不过一幅画而已。”

    易星移道,“但晚辈却认定它是无价之宝。”

    崔老先生道,“在不知者手上,何尝会是无价之宝?”

    易星移切入正题道,“名画必有故事罢?”

    崔老先生道,“故人而已。稼轩词有云:一丘一壑,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此话在中年颇令人感慨,至于古稀,故人绝踪,衰朽之心,已无波澜。”

    易星移感慨之余,又问道,“不知崔老先生记得甄秋梧此名么?”

    崔老先生摇头一笑,转又似是而非道,“或许是画作者罢。”

    易星移忽道,“晚辈画兴忽起,可否一借丹青?”

    崔老先生伸手道,“可自取。”

    易星移起身道,“多谢。”

    铺纸研墨,易星移心无旁骛,想象方才在小园深处所见,挥洒丹青。时流于野,黄昏时分,崔老先生已将饭菜做好,一幅牡丹先生图也悠然而出——

    画中牡丹拥簇,一老者蹲地锄草,忘我之态,足以知老者爱甚牡丹,肩头小雀受惊飞腾,却不见使小雀受惊是何人何物何事,意境微妙,令人遐思。

    易星移欣赏一阵,扭头望向崔老先生,嘴角一扬,随即换笔蘸墨题诗,诗云:牡丹先生爱牡丹,牡丹花下忘世间。有客访我自来去,禽还兽往只一般。

    题诗既毕,易星移将画作赠予崔老先生,崔老先生慨然接受,心知易星移对寒僧化佛图有意,便以之回赠作答,易星移欢欣不已,用过晚饭,披星而去。

    客又离去,崔老先生倚门望星,无悲无喜。

第90章 ⑨公不圣() 
本卷有不少新的人物登场,或多或少的篇幅,每个人物的铺写,都有一些用意,围绕主角和主题渐渐展开。

    武侠的创新,我想是需要慢慢尝试的。

    敬请各位读者阅览!

    。。。

    。。。

    东海名楼,不圣归处。

    这日楼中有两人谈笑。

    一人道,“孟先生,你来得好,我正有一幅画,想请你鉴赏。”

    另一人哈哈笑道,“福气,我有福气,当真不假!”

    口称“孟先生”之人正是东方名画公不圣。

    公不圣将近不惑,中年之龄,前不久于海上邂逅蜃楼,惊诧之余,回头即凭所见及想象画了一幅玉海双楼图,正好画友不期而至,遂邀请鉴赏。

    孟先生看着画中景象及题字道,“不圣,你怎么知道这是玉海双楼?据我所知,你并没有拜访过这两座海中名楼吧?何况传闻白玉楼与倾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