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严绍一愣,半响后才摇着头道。“我当然有这个资格,问题是我不是最有资格的那个,而且这个总统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首先地方上的税款就未必会上缴给临时政府,而且地方上有事,你这个做总统的也要管,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做的。”
“别的不提,现在聚集在南京的民军差不多也有20万左右吧,现在南方已经光复了,临时政府也在和袁世凯谈议和的事情。只要议和,那留守在南京的20多万民军也就没有用处了,临时政府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最后只能遣散,问题是人家玩了命的来干革命,你总不能一点好处也不给人家,至少也给给点遣散费,这笔遣散费一样需要临时政府来出,北京那边是完全不可能会帮你的…”
“遣散费,20万人的遣散费,至少需要几百万才挡得住,如果你拿不出来,那些民军可是会哗变的…”
“自然,几百万的话我是绝对拿得出来的,问题是整天面对着一群阳奉阴违的家伙,我还不如一心一意的做我的安徽都督,剩下的等到哪天我想再进一步再说…”
严绍是真的对大总统这个位置没兴趣,没错,理论上临时政府的确是管辖着南方和北方光复的省份。但实际上呢?这些地方上的省份根本不甩临时政府的。每年的财税根本不会上缴,缺钱的话还会找你,另外惹出事来也需要你看顾,实在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位置。
而且现在严绍手底下人手缺乏,一个安徽已经是极限了,若是真的当上大总统的位置,至少在现在并不是一件喜事,也难怪严绍对这个位置一点兴趣也没有。
————————————————————
听完严绍的讲述后,陆瑛突然觉得这个大总统的位置似乎的确没什么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在坚持让严绍去竞选了。
另一方面,在略微沉吟一下后,严绍则是看向陆瑛问道。“对了,日本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吧…”
“已经安排好了…”陆瑛点头道。“特事局那边已经安排人在大月薰她们在日本的住处那里等待,如果那个姓孙的还有些良心,派人回去找她们娘俩的话,特事局的人就会告知他们大月薰母女现在的住处,同时发电报传信回来…”
虽然大月薰已经对孙中山绝望,但富美子毕竟还是需要一个父亲。所以严绍就自作主张的让人在大月薰和日本的住处那里多注意一下,要是真的有人去找她们就马上发电报通知回来。
最近严绍正在对日本倾销汽车,所以连带着也在日本成立了集团的分部和几个办事处。因此这点事对严绍来说极为简单。事实上最近特事局的人还用这几个地方作为掩护,在日本开战起了工作。
自然,这件事严绍对大月薰也说了。不过大月薰却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毕竟已经6年多了,如果孙中山会派人回去找她们的话早就派人了。但是这6年多的时间里却从来也没有过,这6年里大月薰早就已经对孙中山绝望了。
不过严绍却以富美子需要一个父亲作为理由,大月薰也就不好在说些什么了。
自然,严绍根本不觉得孙中山会派人回去找她们娘俩,理由吗,因为历史上他本来就没有这么做。
另一方面。伴随着孙中山的归来,有关大总统的位置也总算是得出了一个结果。
武昌一系反对的其实只是黄兴,对孙中山本人到是没什么好反对的。所以在得知出来竞选的人多出了一个孙中山后。很快武昌一系和他们背后所站立的那些省份就将投票都投给了孙中山——————这个临时政府毕竟是要选出一个代表来的,说实在的,武昌一系和他背后的那些省份也有些不愿在拖下去了。
于是在十七个省份的投票当中,孙中山一人得到了16票。还有一票则是投给了黄兴。
至此。孙中山正式成为了临时政府的首任大总统,虽然只是临时的。
自然,有了大总统,也要有个副总统才行。所以在大总统选举出来后没多久,便举行了副总统的选举仪式。而在选举的过程中,黎元洪则正式成为了临时政府的副总统。和黎元洪一起通过的,还有各部部长和次长的职位。
安庆的都督府里,严绍坐在书案前处理着公务。
作为史上最懒散的都督。严绍把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了下面。由于有卡特琳娜的特事局在,所以严绍到也不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但是作为都督。有些工作始终还是给他来做才行的,所以每天严绍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处理公务。
“都督…”严绍正在那边处理着公务,这时伍千秋走了过来。
自从颜永年跑到司法部去做他的部长后,严绍身边就缺了一个秘书,也就是所谓的助理。本来严绍是打算让陆瑛到自己身边来帮忙的,可惜伊莱诺和卡特琳娜都不许,而且还严令申明这个助理必须给是男的。
没办法,严绍只好凑合着找了一个,恰巧一次外出的时候严绍偶遇了正在募兵处做事的伍千秋,见他为人干练,而且也是武备学堂出身,于是便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做自己的副官。
“什么事?”见伍千秋来了,严绍放下手中的钢笔,抬头看了过去。
“是这样,刚从南京那边传来的电报,说南京政府正在选各部的部长和次长,那位孙大总统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出任财政部长或是实业部长中的一个职位,各省代表也都同意了…”
“财政部,实业部…”严绍沉吟了一下,要说这两个部,全国恐怕在也没有比严绍更合适的了,毕竟严绍本来就是财神级的人物,手底下的雨石集团也是全国最大的实业集团。
然而严绍很快就明白了临时政府那边的意思,临时政府,既然是临时的,那各省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财税供上去。何况现在临时政府才刚成立了几天,想要钱那是肯定没有的。
这个时候总是要找几个财神出来的,而严绍,就是最有名的财神。
如果严绍担当了这两个职位中的任何一个,自掏腰包贡献些出去,不为过吧?
“你给南京那边发封电报,就说我这边脱不开身……让他们另外选择两个贤达吧…”说着严绍轻声一笑。“财政部也就算了,实业部的话,我就不和张老爷子争了,毕竟他做这个实业部长也是有些资格的。”张老爷子,自然指的就是张謇。
虽说张謇办的实业,除了个纺纱厂外没几个赚钱的,但不管怎么说实业第一人的称号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如果没有严绍出现的话。再加上严绍也已经当上了安徽都督,自然不愿意去和张謇争夺这个实业部长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严绍推辞了财政部长和实业部长的位置后,南京政府在深感遗憾的同时也选出了各部的部长和次长。。
其中陆军部的部长为黄兴,次长为蒋作宾,海军部为黄钟瑛,次长为汤芗铭。内务部部长为程德全,次长是居正。不过后来程德全生病,居正也就代替了程德全的位置。
外交部的部长为王宠惠,次长为魏寰组,司法部部长为伍廷芳,次长为吕志伊,教育部部长为蔡元培,次长为景耀月。财政部部长为陈锦涛,次长为王鸿猷。
交通部的部长是汤寿潜,这个名字到是挺有意思的,汤寿潜,烫手君武。
另外参谋本部则由黄兴自己出任,次长则为钮永建。
至此南京的临时政府总算是真正成立,只是对这个临时政府来说,他还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忙的,就好象同样忙的严绍一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 银行()
房间里,几幅水墨字画悬挂在墙壁上,尽皆都是名家珍品,而在一旁的紫檀木架上摆放的则是一些古董珍玩。
这些都是在集团时期或者是严绍当上安徽都督后,下面的一些人送过来的礼物,严绍也不好拒绝,于是就都摆放在了屋子里,时间长了,他的收藏也变得丰厚了许多。
坐在办公桌后,严绍手里把玩着一枚银币,对旁边的古董珍玩却连看都不看一眼。事实上在他看来,手里的这枚银币的确要比那些古董珍玩有意思的多了——————至少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是如此。
对古董珍玩这类东西严绍其实并不是很有兴趣,到不是说他不喜欢,如果不喜欢的话也就不会摆在房间里了。只不过他对这些东西不是很在行,想学的话也没有那么精力和动力。
“李良,你觉得咱们开家银行,自己发行货币如何?”
“开银行?”正欣赏着木架上一个玉杯的李良闻言一愣,严绍对古董没兴趣,不代表其他人也没兴趣,至少李良和别的人兴趣还是很浓的,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到严绍这里过过眼瘾,不过在听到严绍的话后,虽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古董上,但他还是沉吟一下开口道。“这个想法不错,虽然现在军政府并不缺钱,但如果能自行铸币的话,对增加军政府的收入还是很有利的,而且现在银元的品种繁多,算上国内国外的大概有一百多种,如果能统一一下的话,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
没错,如今中国国内流通的银元差不多有一百多种,每个银元的分量、成色都不一样,十分的麻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墨西哥银元,也就是比较有名的鹰洋,另外还有英国人发行的贸易银元,也就是‘站人’一类的。一个国家内流通这么多的货币,对于经济的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后来袁世凯当上总统后也不可能会统一货币,发生后来的‘袁大头’了。
然而听了严绍的话,严绍却摇了摇头轻笑道。“不止是银元,我还要发行纸币…”
“纸币?”
“没错,纸币,和银元相比,纸币明显要方便许多,所以成立了银行后我打算发行纸币…”
“可是…”本来有些赞同的李良听到严绍说要发行纸币,顿时有些迟疑起来。“纸币的话,老百姓会认可吗?”
纸币这东西到如今可不新鲜,何况中国本来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问题是胡乱发行纸币的话,不但会让经济变得不稳定,而且也会损害到政府的信誉,不管怎么看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的安徽军政府,毕竟只是一个地方省份的军政府,如果发行纸币的话,就算严绍的威信再高,这种和钱有关的事情老百姓会不会买账真的很难说,本省的老百姓都不买账,就更不用提外省的人了。
“这个我也考虑到了…”这点问题严绍当然想到了,事实上现在安徽军政府才刚成立,如果用政府的信用来发行纸币的话,老百姓会不会买账真的很难说,而如果强行摊派给政府官员或军队的士兵,也会损害到他们对严绍的忠诚,没错,严绍的,别看现在下面的人都追随着他,那是因为追随严绍的话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而且还能得到不少的利益,但如果受到损害的话,对他们来说只要把坐在都督位置上的那个人赶下去,然后换上一个不会损害自己利益的人就可以了。
“所以我想过了,在推行纸币后,我们也可以设定一个规定,那就是可以用纸币在银行直接兑换银元或者是黄金,当然,需要有个上限,比如说多少多少纸币可以兑换银元或黄金,这样一来,老百姓也就不需要担心信用问题了…”
这个的话,和国外的金块本位制差不多,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
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代替,银行券可以在一定数额上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至少在当前,包括金块本位制在内的金本位制是各国的主流货币制度,其实严绍本来是打算一步到位,直接推行金块本位制的。毕竟现如今还在用银元做货币的国家实在是少的可怜,而且银元最近这些年一直都在贬值,后来民国会推行法币,就是因为这点原因。
但是现在毕竟还处于军政状态,军政府管辖的地方也只有一个安徽。推行信用货币这种事如果是换成袁世凯——————这里说的是清室退位后。
如果是换成那个时候的袁世凯,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丝可能。
但是对于严绍来说,就真的是半点可能也没有了。
至少在严绍看来,想要发行信用货币的话,首先需要结束军政阶段,进入训政阶段才有些可能。
“金块本位制吗?”毕竟是财政部长,听了严绍的说法后李良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您的意思是?”
“稍后我就让伊莱诺安排下,从国外购买一些真金白银回来,之后就用这些东西来作为准备金,为发行纸币进行准备。”说到这里严绍再次看向李良。“说起来,你觉得这个兑换上限定在多少比较合适?100块?1000块?还是10000块?”
“10000块吧…”想了想,李良开口回答道。“这种兑换制的货币,其实本来也没打算让普通老百姓兑换,毕竟如果能够随意兑换的话,本身也是一个**烦。而现在一个普通百姓一年的工资也只有50块左右,我们集团内的职工要比别的地方强许多,但也只是勉强接近100块,既然左右那些普通人也兑换不了,到不如把数字定在10000块…”
听完李良的话,严绍点了点头。“行,稍后我就让伊莱诺去准备这件事,另外还有银行,尤其是印刷纸币和铸造银元的设备…”
直接只发行纸币的话,毕竟还是有些冒风险了,何况哪怕是在后世也是有硬币存在的——————虽然都是些小面额的,而且除了1元的硬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