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世,因为电影和动画的关系《人猿泰山》这部作品在中国可算是家喻户晓,所以严绍并不担心没人欣赏。另一方面因为这部小说是近十年后的作品,所以也没必要担心抄袭的事情会被人发现…
至于为什么选择《人猿泰山》而不是《魔戒》或者是《黑暗jing灵三部曲》这样的作品,则有严绍自己的考虑。
这个时代虽然不像中世纪或者是文艺复兴时那样,见到个女的就要弄成是女巫然后绑到火刑架上‘呼呼’的烧成烤肉,但是宗教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在毫无名气的情况下就弄《魔戒》或者是《被遗忘的国度》系列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惹来很多麻烦,尤其是严绍中国人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更会显得很尴尬。
所以,用一个科幻小说来投石问路,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人猿泰山》这种老少皆宜的科幻小说,无疑是最适合的…
早年因为没有电脑和互联网,严绍都是通过阅来消磨时间,这本《人猿泰山》虽然不是其中最经典的,但严绍也差不多翻阅了十多遍的样子,就算有稍许遗忘,大致情节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胸有成竹,笔下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停滞,包括对原文的修改在内,严绍甚至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人猿泰山的第一部写了出来。
不过在将小说写出后,严绍才发现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
没错,将小说写出来后,只要往出版社投稿就可以了,关键是这里是法国,而他偏偏只懂得英语,写下的也是英文小说的。
在一个法语国家,去投英文的稿子,这显然有些…
何况他也是初来此地,就连这里有多少家出版社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知道该去哪家投稿呢…
“难办啊…”
在酒店的餐厅里,严绍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皱着眉。
对他来说啃面包也是件无奈的事情,法国毕竟不是美国,这里可没有什么唐人街,别说去餐馆吃中餐了,就算是想给自己弄盘麻婆豆腐都不知道材料该从哪买,所以他也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啃面包了。
不过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出版社的事情,毕竟在一个法语国家投英语的稿子,可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另一边,负责前台的莫甘娜也满是好奇的看向这边。
一战中国没有参战前,在法国是很难看到华人的身影的,就算是作为第二大城市的马赛也是如此。于是理所当然的,严绍这个难得一见的华人引起了许多法国人的好奇。
尤其是莫甘娜,最近几天她经常会看到严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知道忙些什么,但是等他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虽然疲惫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
“怎么今天却愁眉不展起来了?”
带着好奇,莫甘娜走到了严绍的近前。
正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啃着面包的严绍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恰好看到了走到身前的莫甘娜。
因为莫甘娜是酒店里少数懂得英语的人,两人经常会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事情,彼此也算是比较熟络,所以看到是莫甘娜,虽然还在为那件事情头疼但严绍还是点点头打个招呼。
“怎么了,严,看你的样子好像遇到什么难处了?”
“难处?的确遇到了些…”
苦笑了一下,严绍将自己头疼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听到严绍正在写小说时,莫甘娜也吃惊了一下。
尽管莫甘娜并没有寻常白人那种种族偏见,但是在听到严绍这个黄种人居然也在写小说后还是吃了一惊。好在严绍在莫甘娜的眼里本来就有些特别,所以她也没有特别的吃惊,只不过就像严绍说的一样,在莫甘娜看来这的确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莫甘娜已经有40多岁了,中年妇女4个字绝对恰当,而在马赛居住了这么多年,如果严绍写的是法文小说,那么莫甘娜绝对能十分轻松的就说出几个还算不错的出版社。
偏偏严绍写的是英文的小说,这在法国这样的法语国家无疑就显得很难办了。
本来听莫甘娜出言询问,严绍多少还抱有一丝希望,毕竟对方已经在马赛居住多年,但是看到莫甘娜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后,严绍再次失望起来。
“莫非我给找艘船,然后去英国或者是美国试试吗…“
一口一口的咬着面包,严绍心底苦笑了起来。
不过就在严绍想着要不要坐船去趟美国的时候,对面的莫甘娜却突然拍了一下桌面。
“有了!”
不等吃了一惊的严绍回过神来,莫甘娜已经从餐厅跑回了前台,然后再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过来。
“这份报纸你看过吧?”
说着莫甘娜将报纸摆在了严绍的面前。
这份报纸严绍自然认得,事实上严绍会想起写小说的出路也是因为这份报纸的关系,所以在听到莫甘娜的话后,严绍很直接的点了下头。
见严绍听说过这份报纸,莫甘娜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在报纸上连载,想必你可能不会太满意,不过这家报纸其实算是一家出版社旗下的,所以…”
听到莫甘娜这么说,严绍点点头表示明白。
也不奇怪,在这么一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在一个法语国家开办英文报纸?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一个顶头boss的话,想靠这么一个报纸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却给严绍找到了一条出路。
所以一般的杂志社或许不太可行,但是这家伙出版社的话,到是可以一试…
;
第三章 报酬()
塔里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低头看着最近这一季度的财政报告。
“在这么下去的话…”
他手上的数据,就和他的脸se一样难看,当然反过来说也可以。
几年前,塔里斯创办了现在的这家出版社,尽管出版社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塔里斯经营也算不错。然而最近两年同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社的经营也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出版社就要关门了。
至于塔里斯一同创办的报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家报社本来就是陪衬用的,出版社关门了,报社当然也要跟着一起关门。
对于塔里斯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决断的地步了,只是这家出版社他毕竟曾经付出了不少心血。就这么关掉,他始终有些犹豫…
就在塔里斯心底还在挣扎的时候,办公室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收拾了一下心情后,塔里斯扬声道。
“进来吧…”
门被推开,接着走进来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老板,刚才有人来投稿了…”犹豫了下后,那个年轻人继续道。“是个中国人…”
“哦?”
因为ri益亏损的关系,出版社的规模越来越小,如今塔里斯一个人身兼老板和总编两个职位。作为总编,塔里斯平ri里自然是接稿无数,不过中国人的话,这还是头一次,这也使得塔里斯的心底升起了一丝好奇。
“给我看看…”
见老板感兴趣了,那个青年连忙将稿子交了上去。
在看到稿子后,塔里斯皱了一下眉。
因为稿子全都是英文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阅读,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创办了一个专门弄英文的报社,自然不可能会读不懂英文。
尽管手上的稿子很明显只是一部分,但是没多久塔里斯就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很不错啊…”
说着塔里斯抬头看向青年。
“那个中国人人呢?把他带进来…”
在看到严绍时,塔里斯就和其他人一样吃了一惊。
因为出现在塔里斯面前的,完全不是他脑中那种头后留着辫子,身形瘦弱的形象。不但不瘦弱,相反严绍1米85的身高甚至要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白人都要高大,不过也因为这个关系,使得塔里斯心底再次提升了几分兴趣。
————————————————————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严绍都是第一次到出版社这样的地方,自然更不可能清楚许多懂得的东西。所以面对塔里斯提出的千字15法郎加印数稿费,如果加印还会另行增加的条件,他也不知道是否合理。
不过有些事情他还是明白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汇率。
在这个时代1英镑相当于25法郎,而严绍交给塔里斯的第一部书稿大概有2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3000法郎的样子,3000法郎则相当于120英镑,而1英镑相当于10。5银元,也就是说这次塔里斯支付的稿费至少相当于1260银元…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清末新军一个月的饷银也才7块银元,1260银元绝对不能算是一笔小数目。何况塔里斯也说了,如果加印的话还会继续支付稿费,所以严绍最后毫不犹豫的就签下了协议。
看着严绍明显要比来时轻松了许多的背影,那个青年在犹豫了一下后开口道。
“老板,这本书真的值3000法郎吗?”
至少青年觉得并不值,在他看来,这本书虽然写的很不错,但是千字10法郎已经算是顶天了。毕竟当年儒勒·凡尔纳的第一部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也只赚到了500法郎而已,考虑到当时是1862年,再加上其他等各方面的因素,像严绍这种没有丝毫名气的年轻人,千字10法郎的确已经顶天了。
在考虑严绍只是个中国人,青年甚至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压低一些。而且作为塔里斯的心腹,青年也很清楚出版社现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支付那么多的稿费给严绍,青年实在是有些不理解。
另一边,在注意到青年的想法后,塔里斯却是轻轻一笑。
“凡尔纳和埃泽尔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吧…”
塔里斯所说的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根据一则未经证实的传言,儒勒·凡尔纳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曾经连投16家出版社都没通过,他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尔纳的妻子奥诺丽娜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事实上,凡尔纳是在1862年秋经布列塔尼作家布雷阿的引见,结识了出版商埃泽尔。凡尔纳给埃泽尔留下了两部手稿:《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埃泽尔拒绝了前者并要求对后者进行改动,同年10月23ri,两人签署了第一份合同,凡尔纳的处女作被要求至少售出2000册,作为报酬,他将得到500法郎的薪酬。
在签下合同后,在1863年一年,《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3000册。截止凡尔纳去世的1905年,仅无插图版本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76000册。
《气球上的五星期》之后的巨大成功,在为凡尔纳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为他与埃泽尔以及其子小埃泽尔长达40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时,他和埃泽尔之间甚至曾经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进行过一场争论。而两者间的友谊,才是塔里斯最为看重的。
出版社的困境塔里斯看的相当明白,眼下用常规的手段塔里斯根本无法救活出版社。如果想救活出版社,就只有采取非常手段。
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找一个名作家,写两本畅销书来缓解一下。但是塔里斯的出版社规模并不是很大,再加上长期的亏损,想请名作家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时上门的严绍在塔里斯看来,就如救命的稻草一样。
事实上就如青年所想的一样,严绍的《人猿泰山》虽然不错,但最多只值千字10法郎,而如果支付3000法郎的话,除非小说能够加印,不然出版社能赚到的钱就会少上许多,毕竟一本小说刚开始的时候,顶多也就刊印一两千册而已。
不过要是严绍能像凡尔纳一样成功的话,那么这次多支付的1000法郎,就会给双方带来多年的友谊,就好象凡尔纳与埃泽尔和其子小埃泽尔一样。
对塔里斯来说,这就像赌博一样,而且赌中的几率很小,毕竟像凡尔纳那样的作家,通常都是很多年都难得一见的。不过现在塔里斯已经走投无路了,不赌,出版社肯定要关门,赌,要是赢了的话,报社和出版社都会被救活,就算赌输了,也只是赔出去1000法郎而已…
依着《人猿泰山》的质量,塔里斯觉得这盘赌局还是有一定胜率的。
————————————————————
回到酒店后,得知严绍的书已经通过审核,莫甘娜也替他感到高兴。
不过当莫甘娜得知,严绍的小说居然得到了3000法郎的稿费时,脸上吃惊的表情却难以掩饰。
在马赛居住了这么多年,开的又是酒店,莫甘娜自然清楚许多事情,也很清楚一个毫无名气的作者根本不可能凭着第一本小说就赚到3000法郎,事实上在莫甘娜看来,严绍的小说如果通过审核的话,能卖到1000法郎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点上,莫甘娜到和那个青年想的一样。
而从莫甘娜,和周围一些凑上来祝贺的旅客口中得知了情况后,挠了挠头的同时,严绍也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间欠下了一个人情。
“不过我和那家伙非亲非故的,他多给我1000法郎干什么?”
“我听说那个出版社的经营好像出了些状况…”
“是啊,我也听说了,听说他还有把报社关掉的打算呢…”
“没错,这个时候居然还给别人这么多钱,我看他的脑子一定…”
“咳,别在背后说人坏话,不过,其实我也觉得…”
听到旁人这么说,严绍到是觉得那个叫塔里斯的中年人,会不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收买自己,这样自己将来的作品,好吧,其实是抄来的作品就会全都送到他那里去?
没一会严绍就自己否决了这个想法,他到不会太过看高自己,不过在他看来,那本《人猿泰山》既然能在后世流传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必然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3000法郎在旁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