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现在的对手是福特等历史上极为知名的人物,眼下严绍的确因为‘流水装配线’的关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他可不会认为自己就真的要比对方强…
固步自封,这可是最愚蠢的行为…
“所以,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来才行了…”
————————————————————
就在严绍还在为汽车的问题苦恼时,极为遥远的福建省给他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早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前,严绍就已经开始关心起海军的问题,毕竟中国的海疆实在是太长了。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算陆军再强你也不可能守得住沿海所有的城市。
当然,如果你有一支强势的空军到也可以,到时弄一个更强势的海军航空兵就可以了。问题是这时的飞机就和玩具差不多,想要稍稍具备一定实用价值的话,至少还给多等20年,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海军可不行啊。
所以在国社军拿下福建后,严绍所作的第一个动作并不是任命高登鲤担任福建省省长,而是先向福州船政局提供500万的资金。用于将原本已经散落的天南地北的原船政局员工召回,同时启用和修缮船政局内已经有些荒废的各种造船设备。
当然,严绍同时向福州船政局提供的还有两张舰船图纸…
其中一艘是驱逐舰的。另外一艘则是巡洋舰的…
前者为标准排水量1200吨,满载排水量1500吨的大型远洋驱逐舰‘山风’级,其排水量在这一时期的驱逐舰里恐怕是最大的一艘。
会出现这么大排水量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缺少大型舰只的情况下,作为短期内海军的主力舰只,‘山风’级驱逐舰必须要有一定的远洋能力,这就需要它有足够的空间来装下更多的燃料。
第二点,就是和日本海军的差距,眼下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差距已经极大。而如果想要在数量上追上日本海军的话,没有一段时间恐怕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在数量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严绍也只能追求质量上的超越。
也就是说。尽管我的数量不如你,但是在单舰性能上却比你强。
而如果单看纸面性能的话,‘山风’级绝对要比日本的‘海风级’强出许多。
第三点,芜湖造船厂刚刚创办的时候。由于缺少本土设计师,所以造船厂从英国和德国聘请了不少设计师。‘山风’级就是早这些设计师的帮助下设计的,也因此它在设计之初就被融入了两国的特点——————高速性和防护性…
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驱逐舰都只有1000吨的情况下,多出来的那些排水量有很多都被用来加强驱逐舰的防护能力。
至于第四点,这个就是严绍个人的坚持了…
这个时代驱逐舰虽然是一种新出现的舰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驱逐舰了。事实上在庚子事变之前,福州船政局就曾经建造过两艘标准排水量850吨,装有主炮的建安和建威两艘驱逐舰。
在海军再次成立后,严绍曾经亲自登舰参观过内部的环境。
简直就是噩梦…
而参观的结果就是让严绍想起了后世曾经在军事节目里看到过的。工作环境对战斗力影响的话题…
其实想想也知道,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工作,刚开始或许还没什么,十天半个月下来………估计也没剩多少战斗力了。
而只要这个空间能提升一些,哪怕只是一丁点。都能让舰上乘员的拥有更好的战斗力。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最初芜湖造船厂设计出来的图纸,纸面标准是标准排水量1100吨,满载排水量1300吨,设计人员几乎没有考虑过舰员们的感受。
不过在严绍强烈要求增强舰上舒适性后,驱逐舰的排水量也就变成标排1300吨,满排1500吨了。当然大了也有大的好处,那就是更大的排水量可以安装威力更强的武器,只是有好处必然也就有坏处,坏处就是驱逐舰的成本要比原来高出一块。
但是和得到的相比,付出的明显算不得什么。
————————————————————
在建造‘山风’级驱逐舰的过程中,值得庆幸的是福州船政局虽然已经开始荒废了,但现在距离光复毕竟才过了2年多的时间,就算荒废也没荒废多少,而在有了钱后,福州船政局很快就焕发了新生。
在福州船政局的船台上,5艘‘山风’级驱逐舰同时开工,首舰自然就是‘山风’号,二号舰则为‘海风’,接着依次为‘清风’、‘冰风’和‘雪风’…
另外芜湖造船厂那边,也同样开工了5艘‘山风’级驱逐舰。
统共开工10艘‘山风’级驱逐舰,全部耗资约为1000万元,相当于每艘100万元…
其具体数据为标准排水量1300吨,满载排水量1500吨。
全长103米,宽9米,功率34000马力、设计航速36节。
武器装备为l50单管主炮3门,2前1后布局,再加上若干的75速射炮作为副炮。同时驱逐舰上最致命的武器为三座三联装的18英寸的mk。ix鱼雷发射管。发射管内的9条鱼雷不但能横向对敌也能纵向对敌,驱逐舰上还配有若干枚备用鱼雷。
除了舰上的武备外,‘山风’级驱逐舰还配有使用燃油/燃煤为燃料的蒸汽轮机做动力来源。这让‘山风’级驱逐舰能够达到36节的高航速,比英国的部族级驱逐舰还要高。(这里指的部族级驱逐舰并不是二战时的那个,而是1905年英国人用以取代江河级的新型驱逐舰,同时也是第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军舰,相比之下无畏级战列舰也要晚一些。)
在采用蒸汽轮机的同时,设计师们也吸取了英国部族级驱逐舰上的教训,比如说所载燃油量过少导致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毕竟作为第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军舰,会出现缺陷是很正常的事情,好在部族级出现的时间是在1905年,这让造船厂内的设计师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它身上的优缺点。同时用来完善‘山风’级驱逐舰的性能…
总的来说。就纸面性能而言‘山风’级还是很出色的。不过实际性能如何就不是很清楚了,这还要等‘山风’下水后再说。
而眼下的福州船政局,就是在准备着‘山风’级首舰‘山风’号的下水工作。
————————————————————
除了‘山风’级驱逐舰外,福州船政局和芜湖造船厂还分别开工了一艘‘铁火’级巡洋舰。分别为首舰‘铁火’号和二号舰‘野火’号。
秉承着把次级舰当成主力舰造的精神,这两艘巡洋舰的排水量分别为标准排水量3950吨,满排排水量4430吨。
同时装备有舰炮2门舰炮6门,另外还有75高射炮若干,两座双联装鱼雷发射管,全场133米,宽12米,最高航速30节。单看直面数据的话在同级巡洋舰中也算是翘楚了…
这两艘巡洋舰,亦是在英德设计师的帮助下设计的,不过从某种角度上讲它们其实也可以被称作‘试验’舰。因为在过去无论是福州船政局还是芜湖造船厂都没有建造过这么大的军舰,这对造船厂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再加上福州船政局已经荒废过一段时间,眼下元气还没有恢复。而芜湖造船厂则是刚刚创立没多久的新造船厂,基础并不是很深,两艘,的确已经是这两家造船厂的极限了…
而以造船厂方面最乐观的估计,这两艘军舰怕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下水。不过对海军来说这个速度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自庚子事变之后,中国已经很少有新的军舰服役了…
————————————————————
站在福州船政局的船坞旁,看着正在缓缓滑落水中的‘山风’级驱逐舰首舰‘山风’舰,那些排在船坞两侧的船政局工人们顿时欢呼了起来。
“局长,咱们终于造出来了…”
看着逐渐下水的‘山风’舰,陈兆锵有些激动的拽着魏瀚的胳膊。
“是啊…”亲眼见到自己设计的舰船一切正常的完成了下水,已经年过六旬的魏瀚亦激动的热泪盈眶。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舰船制造专家,魏瀚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舰,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船“龙威”舰,参与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舰,中国第一艘猎雷舰“建威” 舰,主持和参与建造了“开济”、“横海”、“镜清”、“寰泰”、“广甲”、“广乙”、“广丙”、“广庚”、“龙威”、“福靖”、“通济”、“福安”等12 艘舰艇,在这方面的资历甚至可以与海军的萨镇冰相比。也正因为这种资历,在设计‘山风’和‘野火’两级舰艇的时候,魏瀚也都带着人参与了。
再加上魏瀚本身超高的资历,由魏瀚来担任福州船政局的局长,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辛亥革命后,船政局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三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上缴中央的国税项下拨用。
每月3万…
这么笔钱对个人来说的确是不小的数目,但是对一家造船厂来说,这点钱甚至都还不够给工人们开工资的。要知道这个时代就算是一艘不到100吨的鱼雷艇从国外买的话也需要3、40万,每个月3万块这够干什么的?
也正是由于资金上的问题,从光复到现在,福州船政局都是勉强维持着而已。
至于造新舰?还是别痴心妄想的好…
事实上自光复以后,魏瀚和陈兆锵等人就已经绝望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国社政府向福州船政局提供了数百万元的资金为止…
而现在看着自家造船厂造出的千吨级驱逐舰,无论是魏瀚还是陈兆锵,又或是其他造船厂的成员,热泪几乎快要盈出眼眶…
第三百六十二章 窘迫的海军()
福州船政局,在上千人的注目下,‘山风’级的首舰‘山风’号驱逐舰成功下水,紧接着它将迎来的就将是‘舾装’和‘海试’两个阶段。
只要这两个阶段都成功,‘山风’舰便可以正式加入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而‘山风’舰的作战任务也很简单,战斗时的任务就是炮击、突破敌人jing戒网、实行抵近鱼雷攻击,平时则是护航,防止己方的运输船队遭到敌方拦截或是潜艇的攻击。同时整艘驱逐舰,也是专门针对ri本的海风型驱逐舰设计的。
‘山风’舰的下水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至少在这个世上绝大部分的报纸都没有刊登这一消息,还有一些则是在报纸的角落里刊登了‘中国下水某新型驱逐舰’这么一行字…
也不奇怪,在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关心中国的,至少绝大部分国家对中国究竟如何完全感到无所谓,毕竟这时的中国不是英国,并不是一支能够影响世界并领导世界的国家,他只是一个半殖民国家而已…
当然,尽管诸如大洋洲、南美、非洲和欧洲这样的地方对此并不关心,但驱逐舰下水的消息在某些地方还是占据了头条或较重要位置的。如北美或东南亚的一些华人社区,又或者是在中国国内和………最关心中国的ri本…
真是令人感动,是否想给ri本一个拥抱了?
东南亚和北美一些地区的华人社区就不用说了(这时中国的华人还不像在后世哪都有,大部分基本上就停留在这两个地区了,至于在欧洲的,则要等到一战之后),自己的国家总归要关心一下的。
而国内对于‘山风’舰的下水也是欢欣鼓舞了一番,要知道自庚子事变以来,国内可是已经很久没有新军舰下水了,尤其是自光复以后,更是与此绝缘了许久…
何况这次建造的‘山风’舰和过去的组装舰决然不同,绝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国内自行提供,包括极为关键的蒸汽轮机(从英国购买许可证后仿制的,眼下芜湖造船厂有生产的能力,但设计的能力还差了点),唯有舰上的几门150舰炮是从德国克虏伯进口的,不过安庆兵工厂已经向德国购买了相关技术。
如今安庆兵工厂已经拥有制造150口径火炮的能力,只是过去从来都没制造过舰炮,所以不敢轻易尝试。而且设计舰炮的话,所需要的时间未免也太多了些,真要重新设计怕是就赶不上这一批驱逐舰的服役了。
不过根据兵工厂方面的说法,这一批驱逐舰的后几艘估计就可以用上国内自行生产的大口径舰炮了。
————————————————————
久违的新舰,再加上几乎是国内自行生产,社会各界自然是感到十分自豪。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山风舰都是当世最大型的一艘驱逐舰。单就纸面参数而言,绝对是现役或是在建驱逐舰中战斗力最强的一艘。
同时由于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少数中方设计师外,还有许多英、德设计师参与其中,所以到也不会有人怀疑这艘驱逐舰的设计是否有什么问题。
作为中国海军最主要的竞争对手,ri本人自然十分关心‘山风’级驱逐舰的xing能参数,而且一次开工十艘驱逐舰,这对ri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大手笔。只是在了解的同时,ri本人却又忍不住对其大加嘲讽起来。
“这些中国人真是。。。。。。。。。愚蠢透顶,当初见他们一次建造十艘这种级别的驱逐舰还吓了一跳,现在一看原来只是杞人忧天啊…”
摇了摇头,斋藤实把刚刚看过的资料扔在桌上,会议上其他看过资料的大臣脸上也都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
看过‘山风’舰的纸面参数后,就连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山风’舰的xing能的确要比ri本海军现役的‘海风’级驱逐舰强出一块。
这种新舰的出现也对ri本海军造成了一些刺激,如果说中国从国外购买无畏舰的举动还能让海军忍受的话,那么中国自行生产的军舰质量居然也要比帝国生产的更好(尽管只是驱逐舰),这就让海军方面再也无法忍受了。
现在海军及民间已经强烈要求设计一款排水量更大、火力更强的新型军舰出来,不过造船厂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