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478部分

扩张之路-第478部分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眼下的土耳其算是什么战场?了解的人恐怕少的可怜。即便是在后世,较为人知的也只有‘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而已。之所以会说较为人知。是因为这场战役与‘阿金库尔’号战列舰有很大关系。

    作为多炮塔神教的圣物,‘阿金库尔’号在军坛当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通过他了解到土耳其和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人并不少见。

    或许在对土耳其动手之前,丘吉尔和英国人真的是在打着如意算盘。想着把土耳其人‘逼上梁山’然后借机瓜分了。可事实上在土耳其英国人却碰了个头破血流,一场历时很长的战役,英国人不知道死了多少万人。如果不是丘吉尔被撤职,战役也结束了,恐怕英国人在那里的伤亡还要更大一些。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期间英国人干了一件蠢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说不定真的能成功。

    在战役发生期间。当第一批部队抵达利姆诺斯岛的穆德罗斯湾时,从英国来的分遣队被发现没有按规定装载,火炮和弹药不在同一条船上。后来该分舰队不得不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在那里重新进行战斗装载。将人员、枪炮、弹药等装于同一条船上。这耽误了一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土军完全警觉到即将迫近的登陆行动,开始完善其防御部署。德军的l.冯赞德尔斯负责全面指挥,他以大约6万名守军在半岛上构成弹性防御体系。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让德国人构筑了防御体系,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还真就未必会失败。

    认真的讲,丘吉尔的确要对这场战役负责。毕竟如果不是他把土耳其人的战列舰扣下来,或许土耳其人会倾向于德国,但却未必真的会加入同盟国阵营——————没错,土耳其陆军的确全都是德国人帮着训练的,甚至就连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也是德国将领帮着指挥的,跟着一起指挥的还有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当时英国人在伊拉克登陆,而土耳其军队则是在德国将领的指挥下,对英国人进行反击的。

    在整个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协约**损失达252000人。土军损失几乎为251000人,但其中21000人是死于疾病。

    不过最终英国人还是获胜了的,并且他们也的确从中分得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奥斯曼帝国几乎所有的领土…

    ————————————————————

    “英国人会答应我们的条件吗?”

    想到英国人居然这么狡猾,就连土耳其加入同盟国都很有可能是他们算计的结果,徐世昌有些担忧的道。

    “放心吧。”严绍笑了笑,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局势会逼着他们答应的。”

    毕竟西线战场过于残酷,东线俄国人又接连失败,而且对俄国人至关重要的黑海还被封锁了。本来如果俄国人在东线战场争气一些,黑海被土耳其人封锁还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会有些影响,但影响恐怕不大。而且如果俄国人在东线节节胜利,那么黑海的封锁就可以保证俄国人的速度不会过大。

    偏偏现在俄国人在东线被打的丢盔弃甲,英国人也不得不仓促考虑解决这一问题。只要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碰个头破血流,那么东线和西线的残酷性将会急剧增加,考虑到西线战场上的伤亡,最终英国人和法国人绝对会邀请他们加入协约国阵营,甚至请求他们派遣远征军。

    一块殖民地什么的,只要严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相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我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英国人还会不会发生那场导致战役拖延一个月的意外。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土耳其人也没有发现英国人的举动的话,说不定英国人还真有可能打通达达尼尔海峡,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发展。真要那样的话,暂且不提俄国人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崩溃。恐怕英法的获胜速度也会提前一些,对我的计划会有些不利啊…”

    想到这里,严绍也想明白了许多问题,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派人通知一下土耳其人这个问题。

    眼下特事局在欧洲已经开始发展。不过主要还仅限于英法德俄等主要国家。像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这样的二三流国家,力量还不是特别的大。

    但…

    “只要让德国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相信也就相当于是土耳其人知道了…”

    ————————————————————

    “其实我们现在未必需要着急派遣远征军,伊拉克就放在那,跑是跑不掉的,只要最后能落入我们的手里就好。何况越晚加入欧洲战场,我们的损失也就越小,拖拖时间没关系,只要在1916年前后加入就可以…”说着严绍想了想继续道。“而且想要加入欧洲战场,单凭我们现有的实力也是不行的,毕竟目前我们的实力还只限于眼下的这三十三个步兵师,六十多万人。即便是全部整编结束也只是七十多万。”

    “七十多万,看上去似乎是不少,但现在欧洲,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的部队数量是多少?单是一个马恩河战役。双方的损失数量就在五十万人上下,何况在东亚我们还需要警惕日本人的动作,根本没法派遣太多的部队到欧洲去,如果只派几万人或者是十多万人,对我们的安全不利,对欧洲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的确…”蒋百里赞同的点了下头。“在亚洲,或许几万人或者是十几万人已经算是一场大战役,可是从欧洲那边的情况来看,这么点人并没有办法影响什么,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们出兵的数量少了,或许看上去我们的损失会小些,但事情未必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数量少,也就意味着地位低,甚至很有可能会被英法当作炮灰来使用…”

    “尽管根据总统的意思,我们这次加入协约国甚至是出兵是为了得到在伊拉克的石油,为此我们也可以忍受一部分的损失,但我们绝不能让我们的士兵沦为炮灰,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部队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远征军作为一个与英法平起平坐的部队来使用,不然的话…”说到这里,蒋百里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话虽如此,但其实在场的人都已经了解他的意思。

    “没错。”严绍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伊拉克我们要,因为那里有石油,如果能得到那里,不但可以振奋国人的士气,摆脱现在这种自卑的心理,而且那里的石油也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将石油收归国有之后,所得到的利润大部分都会交给国家,国家的财政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如今的赤字也能降低,而且,还可以接续降低国内的各项税收,甚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税种…”

    说到这里严绍叹了口气。“前清,民国,老百姓已经受了很多年苦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如果我们能得到油田的话,那么政府便可以不再依赖税收上的收入,降低税率,百姓的负担也能减轻许多,这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个愿望。”

    严绍当年在安徽办实业的时候,可是经历过许多事情。像是当年的冉今雨,为了一天几分钱的收入,甚至哪怕是临盆了也要在工厂里工作。

    严绍早就已经向清楚了,既然穿越回来一次,就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他的事业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国家变得强大,可不是当一个剥削老百姓的资本家的。

    眼下国家的实力已经渐渐变强,可还是有些不够。而老百姓的负担虽然减轻,但和国外比依旧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他才会把注意打在伊拉克身上。

    伊拉克还有科威特,这两个地方在后世都是生产石油的地方,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严绍很清楚,只要拿下这两个地方,一年几亿华元?怕是一年几十亿华元吧…

    毕竟严绍现在单是坦皮科的石油收入就有几千万美元,墨西哥或许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石油出口国。但严绍可不觉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储量还没墨西哥多。

    短时间内,或许还看不出什么成效来,但时间长了…

    ————————————————————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看的出来严绍这番话是真心实意,并不是在作秀。所以各个心里都有些感动,不过,也只是有些。

    毕竟能坐在现在这个位置的,很少还有像严绍这样的了。

    在想了想之后,蔡锷开口道。“如果想要派兵前往欧洲,并且得到独立的地位,至少也需要三十万的数量,甚至是更多,但是这么多的数量不但占到国内驻军的一半,而且………政府的财政能支持吗?”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和麻烦…

第五百一十三章 甲、乙、丙() 
打仗就是打钱,这句话相信谁都不会否认。

    还有一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固然是在说大炮响了,某些人就会捞足了钱。可未尝不是在指战争对财政的消耗。

    这么说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同时伦敦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当然,这么说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下面的的一组简单的数据,或许就能说明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对财政的消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作为强国的美国欠着英国四亿多英镑的外债。

    四亿多英镑,这相当于多少钱?相当于四十多亿华元,也就是1911年清政府10年的财政收入。

    一艘无畏舰的造价大概在二百二十万英镑,十艘就是两千两百万,百艘就是两亿两千万。换句话说,这四亿英镑大概能帮着英国造200艘无畏舰。

    无论怎么看,这都绝对是一笔巨款,当然,严绍借给国社政府的一亿英镑也是一笔巨款,不然也不可能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

    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呢,英国政府不但把这四亿英镑的外债弄没了,甚至还倒欠了美国八亿多英镑,前后相加大概有十二亿英镑,也就是一百二十多亿华元…

    一百二十亿华元,相当于清政府自啊1911年时三十年的财政收入。

    一场只持续了4年多的站成,却让英国人赔上了这么多的钱。后世许多人都知道一战结束后。金融中心从伦敦变成了纽约,但却恐怕并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一个原因。

    十二亿英镑啊。欠了这么多的钱,伦敦还怎么去做他的金融中心?

    ————————————————————

    当然,上面的都还是未来的,不过就算这样,在座的人依旧很清楚战争对财政的需求。暂且不提辛亥革命时期的混乱,单是山东战役,就让国社政府消耗了巨额的资金。

    这还只是一场为期两个月的战争。何况亚洲战争的水平也没法和欧洲相比——————这点就算严绍再怎么不甘也不能不承认,而且至少在十年内,想要追上欧美列强的可能性还很渺茫。

    但这也说明了。如果单凭着中国自己,消耗会有多大,恐怕会把政府的财政给拖垮。

    何况刚刚他们还说了,想要保持独立的地位。至少需要三十万人。至多呢?五六十万?这个数字恐怕就更多了。

    几乎只是转眼间,梁士诒的脸上就沉了下来。其他人在脸色发黑的同时,也偷偷看向了严绍。如果说这个国家有谁能支持中国参与这么大一场战争的话,那么无疑就是严绍了。何况加入协约国,参加欧战的提议还是严绍自己提出来的…

    而在注意到周围人的目光之后,严绍心里也苦笑了起来。

    很明显,因为那一亿英镑的关系,在场的人几乎都把他当成土豪了。但实际上他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欧战的关系,严绍过去生产的那些汽车。对欧洲市场的销售巨减,如果不是现在每天都在对欧洲销售军用卡车或者是价格较为低廉的拖拉机,同时对美国加大汽车的出口量,不然收入绝对会降低很多。

    至于其他的…

    像棉纺织厂还没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欧洲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那边已经把劳动力转移到重工业上,像棉纺织这种盈利较低的工业,几乎处于终止状态,而中国的棉纺织品明显物美价廉,美国那边对这些棉纺织品的需求很大。

    而后其他的一些工厂,也都有着急剧的出口量。

    可是其他的近些日子多元化弄的东西,像是运动鞋什么的…

    那就真的是‘呵呵’了。

    毕竟这类东西在这个时代都要算成是奢侈品,销量很难说。

    不过到是有一个意外惊喜,那就是过去严绍曾经买下的吉列公司,也就是剃须刀公司。

    最近几年吉列的销量一直不多,但是却始终有一定的限制。欧战爆发后,负责吉列的伊莱诺觉得欧洲发生战争期间,像吉列这样较为简易的剃须工具会很受战场上士兵们的喜欢,于是让吉列将这东西对欧洲的协约国出口。

    这个时代刮胡子是很麻烦的,不像后世有电动剃须刀,还有其他一些剃须刀。在这个时代你想刮胡子,只有找人拿直柄剃须刀刮,不但很麻烦,而且很危险。而在西线战场,你显然是没办法给几百万人解决刮胡子问题的。所以长时间的作战下来,不少士兵早已是胡子拉碴…

    而吉列的t型刀架还有剃须刀,在西线战场却因为便利性广受欢迎。

    在1914年末的时候,甚至作为军需品被英法等国订购,销量急剧上升。眼下吉列公司的盈利甚至比可口可乐还有雨石集团的其他业务都高,仅次于汽车公司。而且因为在欧洲的畅销,这些东西不但进入了战场,也开始顺便进入一些欧洲家庭里面。

    如果不是这份收入的话,恐怕今年因为欧战的关系,雨石集团的盈利已经下跌不少了——————没办法,欧战对汽车公司的销量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

    尽管今年的收入很不错,但严绍却不打算用自己的钱去补贴战争。一方面是因为没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没这个必要。

    “这个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