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也与后世不同,虽然航空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依旧非常原始,卫星等东西还有许多年才能出来,地图的作用极大,甚至可以说是一国的军事机密,如果不是沙俄政府上层极为*,不然特事局也不可能轻易的就弄到这么一张地图,而且代价还很低廉,仅仅只用了几万元而已…
用了几万元,就弄到这么一副地图,也难怪蔡锷等人会如此满意。毕竟有了这么一张地图在手里,将来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能降低很多。
“现在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当地人对我们可能进行的抵抗,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了。军队进入之后,唯一能联系后方的就只有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亚铁路两条铁路,如果俄国人为了抵抗把两条铁路都炸毁的话,情况会非常的麻烦………。迪兰铁路到是不必担心。这条铁路毕竟是在新疆,虽然新疆的情况并不是很稳定,但始终是在我们手里,问题在于中亚及西伯利亚两地………如果真的有抵抗力量出现,漫长的铁路线即便有大量兵力保护,也很难说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所以我建议最好还是做两手准备…”
说到这里,蔡锷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而后转头看向严绍。
“铁路固然是主要的输送通道,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出铁路可能会遭到破坏的心理准备。所以在通过铁路运送物资的同时,最好能另外在准备出一条后勤线来………公路后勤线…”
“但是…”听到蔡锷的话,冯国璋有些迟疑的道。“西伯利亚这么大,即便是有些公路恐怕也很难满足需求吧………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虽然过去西伯利亚也有一些道路。但是自从铁路开通之后,这些道路就荒废了下来,想要重新开通恐怕会很麻烦,而且那些路都是给人和车马走的,即便修复了,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个不必担心…”摇了摇头,吴佩孚站出来解释道。“我们的战略并不是一开始就占领整个西伯利亚。那样即便我们手里的兵力再多也没用,毕竟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了,且多是森林,他们只要往林子里一钻,我们也没什么办法,而且这么做也与我们的战略相未必…”说完吴佩孚继续道。“我们的计划是抢先占领从中亚到乌拉尔山脉的一线。来个关门打狗,截断俄国人与西伯利亚方面的联系,之后在其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慢慢解决俄国人在包围圈内的力量………西伯利亚虽然不是完全不适合人类生活,但绝大部分地区都很寒冷,尤其是在冬天。如果没了从欧洲地区来的援助,单凭他们自己是根本无法抵抗我们的围剿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封锁住边境线,要不了多久其在西伯利亚的抵抗力量就不得不乖乖的缴枪投降…”
站在一旁,蔡锷赞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这才是计划。蔡锷是曾经去过欧洲的,很清楚和中国相比,欧洲的气候明显要稍显寒冷一些,尤其是西伯利亚这个临近极地的地方,更是寒冷无比,现在或许还没什么,可是等到冬季降临的时候,如果截断了西伯利亚与欧洲的联系,而后又通过铁路占领铁路沿途的城镇——————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且气候寒冷,城镇只有依靠铁路线才有可能生存,而只要占领了铁路沿途的城镇,也就等于是占领了西伯利亚的所有城镇。
没有了城镇,即便是有些抵抗分子,等到寒冷的冬季降临时,躲在森林里的他们恐怕也无法坚持许久。如果在辅以收买等策略,最多也就只能坚持个两三年的时间。
所以整个计划的关键是中亚铁路,而非西伯利亚铁路,他所担心的也是从中亚到乌拉尔山脉的一线,而非西伯利亚…
——————————————————————————
和西伯利亚那边不同,中亚属于平原地形,除了铁路之外,公路相较而言也比较………完善?似乎也只能是这么说了。
“………和西伯利亚不同,中亚的铁路相对比较完善,气候也好温暖许多,所以除了铁路之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公路向前线输送物资,只要我们能封锁住西伯利亚与外界的联系,就算地区内有些抵抗分子,最终也只能是不战自溃…”
听到蔡锷的话,严绍与冯国璋几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有关中亚的资料他们也看过,很清楚那里的地势,而且事实上中亚铁路也是不久前才通车的,再加上那里的人口要比西伯利亚多上一些,道路方面的确要比全都是树林的西伯利亚完善许多,最重要的是,从中亚到乌拉尔山脉,要比从远东的路程短上许多。
事实上,这也是当初严绍非要修筑迪兰铁路。且赞同与俄国的中亚铁路通车的一个原因。
从东北的中东铁路出发,一直到乌拉尔山脉,沿途实在是太长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些事情。这么长的距离也不可能依赖于道路,只能依赖铁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些意外。
反观中亚方面,较短的路程,尽管不能说不会有意外发生,但至少能降低发生的几率,减少保护所需的兵力…
另外和西伯利亚相比,中亚的道路系统虽然不是很好,但也算是完善,即便铁路经常遭到袭击。也可以通过公路运输来进行弥补——————当然,过程无疑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但至少算是多了一条选择出来。
“这个简单…”严绍点点头。“我们本来就拥有相当数量的机动车辆在军内,另外我也可以给下面下发一些订单,嗯………先下五千辆卡车的订单。短时间内应该够用了吧?若是不够的话,订单还可以增加一些…”
“主要还是以铁路为主,公路只是辅助,应该是够用了的…”低头想了想,沉吟了片刻之后蔡锷点头道。“不过机动车辆的可靠性并不是很强,所以我建议还是弄些骡马比较好,虽然麻烦了些。但至少骡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出现机动车辆,但是骡马才是主流,所以蔡锷的建议到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哪怕是在后世,许多军队也主要是以骡马为主,能够真正完成机械化的国家很少。很好…
只是在这么建议的时候,蔡锷心里却是微微的苦笑了一下。
五千辆汽车,这并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订单,但是他却很清楚严绍刚刚口中的下订单,这个订单究竟是下到了哪里。
毫无疑问。这个订单只可能是下到严绍的雨石公司去,毕竟那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汽车公司,其他的汽车公司吗………虽然目前国内也有那么一两家汽车公司出现,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其他都无法和雨石集团相提并论…
其实蔡锷本来是想让严绍捐一批汽车出来的,反正即便是五千辆,其所需的金钱对严绍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但最后想了想,蔡锷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
就在严绍与蔡锷说话的时候,一旁的冯国璋也站了出来,提了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出动一定的坦克部队配合作战?中亚不是平原地形吗,应该比较适合坦克出战吧,出动坦克的话,对攻占中亚和乌拉尔地区应该也会有些帮助…”
中亚主要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植被也多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所以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坦克作战的地方。
只是听了冯国璋的建议,一旁的蔡锷却是摇头道。“这个恐怕不太可行…”见冯国璋有些不解,蔡锷苦笑着解释道。“坦克这东西的确很好用,问题是可靠性实在是太差了,短途的攻坚战或许还没什么,但如果是长途奔袭的话,等到了目的地,能有十分之一的坦克存活下来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了,运气不好的话,恐怕一辆都无法抵达,全都在途中因故障问题而坏掉了…”
作为在欧洲作战的将领,蔡锷对坦克的实战性和可靠性可谓是知之甚详,很多时候在发起进攻的时候,甚至才刚开始,就会有那么几辆坦克发生故障,通常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多时候只有一半数量的坦克能够开到敌军的阵地上去,大部分都因故障而留在了原地或是途中——————这里指的是没有被德军的反坦克武器击毁的,不然的话,能开上敌军阵地的坦克数量恐怕还要更少一些…
这些年来,德军的反坦克能力可说是有了极大的长进,每次战役下来,联军都要有相当数量的坦克损失在德国人的手里。万幸的是,眼下欧洲方面的坦克主要是以英法为主,嗯,或许将来还要再加上一个美国——————继英法等国之后,美国也向中国购买了生产许可证,没办法,谁叫临时抱佛脚来不及了了,所以还是直接从中国购买设计图纸要简单些。
中国在欧洲虽然也有些坦克部队,但是数量太少,所以并不能算是主力,连带着损失也要少的多…
冯国璋的地位虽高,且当年曾经号称是北洋最能打仗的将领,但是自从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已经有许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对坦克等新兵器的了解极少,对战争的看法还停留在北洋时期,也就是一战爆发之前,不了解也不奇怪。
不过他毕竟是打过许多仗的老将,所以听了蔡锷的话后,很快便理解了他的意思。
第六百章()
雨石集团位于北京的工业区,许多工人正忙碌的在厂房里工作者,由于天气已经逐渐变暖,工人们所穿的衣服都显得比较单薄,较几个月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在汽车公司的工业区内,办公楼里,经理张门升正看着手里的一份杂志。虽说集团的工作很忙,但事实上到了他如今的这个位置,忙的更多的是下面的人,至于他吗…
空闲的时间明显要多的多…
当然,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他也会忙的要命,但是以如今雨石集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实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已经是非常的小了…
不过就在张门升正坐在办公椅上看着杂志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将本来是双手拿着的杂志变成单手,张门升空出右手抓住了电话放在耳边,一副很随意的样子。
不过只是转眼的功夫,张门升的态度就变得,连连对话筒说‘是’,过了好一会才松了口气,把电话挂断。
不过随后他便重新抓起电话,吩咐了几句,然后便穿上外套往外面走去。
就和当年在安徽的雨石公司一样,汽车公司在北京的分厂布局也很不错,虽然是个工厂,可是布局却和后世的许多工厂一样,沿途绿化的非常不错,且有一些凉亭供工人休息,尤其是在工厂的后方,更是有些篮球场和足球场什么的,供工人在休息的时候娱乐用,时不时的工厂还会举办一些比赛。
可以说,除了工资外,至少在工人的待遇方面,雨石集团绝对是全世界最高的。之所以说工资除外,也是因为海外的工资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美国,平均工资几乎在日薪5元左右。这几乎已经比的上国内寻常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即便严绍再有钱,也不可能这么来,何况雨石集团与国外企业的一个优势就是较低廉的人工成本。
自然,严绍这种善待工人的举动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但事实证明,较高的收入(国内),再加上极好的工作待遇和福利措施,使得集团内的工人们都很爱惜自己的工作,工作效率和热情也是大大提高,这些完全弥补了在其他方面的付出…
——————————————————————————
穿山外套离开了大楼之后,张门升很快便往厂区走去,并在厂区的大门见到了几个车间的管理。
“经理?什么事电话上这么着急?”
见到张门升,其中一个姓林的车间管理迎了上来。
“进去再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跟上后张门升道。
等到他们进入厂区之后。很快便看到许多工人正在厂区内来来往往,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车辆,正在将一些组装所需的零件送往车间内。
就和过去一样,汽车公司管的其实只是组装,至于零件生产。一部分交给了国外,另一部分则是由国内的公司以及集团本身负责。
分公司的经理,这些工人自然是都认识的,见到张门升后一个个都点头致意,至于张门升却是站在车间的门口,看了眼里面正在运行的‘流水装配线’和正在工作的工人们后开口道。“你们马上安排一下,公司刚刚接到了五千辆卡车的订单。这些车子必须要在月末前完成…”
“这…”听到张门升的话,其中一个人有些犹豫的道。“可是经理,我们这边的任务都已经慢了啊,有一笔订单欧洲那边催的很急,这临时插队什么的…”
其他人也有些犹豫,毕竟眼下工厂已经是满负荷运载。就算这样也有些忙不过来,张门升这次过来临时插了一下队,多多少少有些…
就算他是分公司的经理,也是不行的…
何况万一将来事情闹了出去,他们岂不是都要跟着遭殃?
集团的工人福利好。可他们这些管理的待遇也不差,至少绝对要比同时期的任何一家汽车都好,他们自然十分爱惜自己的工作。
见到这些人的样子,张门升便知道他们在顾虑些什么,因此只是冷笑了一下,而后便开口道。“放心吧,这笔订单是总统他临时发下来的,即便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也轮不到我们操心…”
“总统?”听说是严绍,其他人都吃了一惊,不过心却是安了下来。
既然是严绍的意思,那就像张门升说的一样,将来即便出了什么事也怪不到他们的头上,他们自然不必担心。
“那好,我们这就去安排…”
“嗯!记住,是五千辆军车,不是普通的民用车…”
“现在卡车厂的订单全部都是军用卡车,民用的,就算我们想造也来不及调整啊…”说话间,那几个车间主任已经跑到了车间里面,临时变换了一下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好变换的,因为就和他们说的一样,车间里装备线上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