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最终统治俄国的是布尔什维克为主导的苏俄,亦或者是其他政府,在中国对外东北采取军事行动后,两个国家都将陷入深深的纠葛当中………作为俄国在远东唯一的不冻港,其对俄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在外蒙古所存在的力量,也能对横贯整个西伯利亚的铁路线造成威胁,只需要从中拦截,便可以将整个西伯利亚一分为二…”
“所以无论最终继承俄国的会是谁,他都会对中国采取一系列的行动,而同样,已经强盛起来的中国也将会对这种行动采取回击,两个国家将会深深的纠缠在一起,在也没有余力对各国位于东南亚的殖民地造成威胁………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不是吗?”
(严格来说,海参崴并不属于不冻港,因为每年冬天海参崴有2…3个月的结冰期。不过由于冰层较薄,借助破冰船,港口里的船只可以轻易出海,因此也可以认为海参崴是一年四季通航的不冻港。俄国人当初占领海参崴后,之所以又要设法占据旅顺港,就是因为旅顺是条件更好的真正的不冻港,而且地理位置极佳。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渤海湾。)
这篇由英国《日报》发表的文章,很快便传遍了英国。
就如文章上所说的一样,尽管对中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十分恼怒。但是无论是英国、法国亦或者是美国,其实在经过一些简单的分析后都安心了不少。
一个强盛的中国,对列强在远东的利益绝对是种威胁,毕竟每个强国都需要对外界扩张,并以此来获取利益。
英国为什么会成为最强的国家,就因为他殖民地最多,美国为什么要推出所谓的‘威尔逊十四条’。就因为他们不满英国独自占据着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及贸易…
眼下世界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所剩下的除了欧美列强之外,就只有南美的那些国家。亦或者是像伊朗、泰国这样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如今中国崛起了,想要从外部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可问题是从地图上看。他能找得到的资源都是已经有主的了。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走上类似于德国的道路,也就是打破原有的世界平衡…
当然,中国的动作或许不会像德国那么夸张,毕竟中国与欧美列强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彼此根本无法造成直接的威胁,最多也就是夺取其在远东的几块殖民地罢了。
但对这些傲慢的白人来说,不要说是几块了,即便是一块也是不能容许的。
只是在欧战当中。英法这些国家损失惨重,而中国呢?尽管也在战争中派了一支远征军到欧洲去。可是这点损失和中国在战争中所得到的利益相比却根本不值得一提…
到了如今,即便中国想对英法两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做些什么,元气大伤的两国恐怕也无法制止。这里法国的态度相对要轻松些,毕竟越南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殖民地,但是英国却不同,无论是‘香港’、‘缅甸’、‘印度’、亦或者是‘马来西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他在亚洲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战争还没结束呢,伦敦那边的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其如何在战后对中国进行遏制。
眼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法国、美国这样利益攸关过结为同盟,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另外日本那边,考虑到中日两国之间的世仇,英日同盟似乎也可以再拿出来用用…
只是还没等英国出招,中国居然就已经对外东北采取了行动。这在让英国恼怒的同时,也莫名的心安了。毕竟中国对外东北采取行动,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其对英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是安全的。
中国在对外策略中所选择的是北进,而非南下…
而考虑到海参崴对俄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对西伯利亚的威胁,无论未来统治俄国的会是苏俄还是什么,显然都不可能会对中国所带来的威胁无动于衷。
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的纠缠,将导致中国无法对南方采取任何行动,英国也可以借此安心的休养生息…
说实在的,仗打到这个地步,无论是谁都累了,不想再打仗了…
当然,在心安的同时,英国也想着继续鼓动俄国承担协约国的责任。虽说现在的苏俄是由布尔什维克掌权,但这对英国人来说,利用起来反而心安理得了许多。
只是面对英国的鼓动,尽管俄国内部争议很大,可是在与英国人谈判的时候却是丝毫不漏口风,反而对英国政府进行了抗议,认为中国对外东北的军事行动侵犯了俄国的领土,英国应该使用自己的影响力迫使中国退回国内,并对俄国赔礼道歉,对俄国人的损失予以赔偿…
至于俄国继续承担责任什么的………。呵呵,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
——————————————————————
俄国人的这种态度让英国人极为恼怒,暂且不提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力有限,涉及到收复领土这种事情唐宁街方便根本不指望中国会退出去。在得到了严绍给予的情报之后,确实了情报真实性的英国人何尝不清楚俄国人心里的打算。
对英国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威胁,但好歹人家现在正在欧洲替他们血战。尽管中国肯定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无论是凡尔登还是索姆河都证明了中国对协约国事业的忠诚,几十万远征军在西线打的比意大利那一百多万废物强了不知多少倍,更比苏俄这些居心叵测的布尔什维克强出不少…
眼下你们一面让自己动用影响力把中国人劝回去,一面却在德国人苟合,即便英国人再二也不可能答应啊…
结果就是几次谈判之后,已经彻底失去耐心的英国人直接就把严绍提供的,还有这段时间自己弄到的情报摔在了俄国人的面前。
面对这些情报,俄国人的面色难看,英国人的脸色又何尝好看了。
最终英俄双方算是彻底谈崩了,俄国人回到国内继续自己退出欧战的大业,至于英国人则是和中法美荷等国联系,打算只要俄国一退出战争便给俄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了解一下背叛的代价…
自然,由于中国已经出兵外东北了,所以这件事并不需要中国参与,除了几十万远征军继续在西线作战之外,对苏俄的惩罚行动主要由英法等国来完成,英国人更是勾搭上了已经被推翻了临时政府和那些对苏俄政府不满的俄国人…
这些布尔什维克本来就是‘世界公敌’,既然现在他们这么不知天高地厚,英国人自然不觉得还有必要留下他们…(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再闹把你们送伊拉克去()
随着外东北的收复,举国沸腾,严绍在国内的声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高——————任何一个饱受欺凌的国家,都会渴望着英雄的出现,而对这时的国人来说,严绍显然就是这么一个英雄…
严绍声望的高涨,使得许多人高兴不已,但也有些人却觉得有些绝望。这类人要么就是反对严绍的人,要么就是反对眼下的体制…
前者很好理解,这个世界总是有许多野心家的,严绍在上面站着,毫无疑问会挡住许多人的去路,至于后者…
对于那些理想主义者来说,‘共和’一直都是他们悠悠不倦的追求。眼下这种一言堂的形势并不是他们所能认同的,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就是**…
只是如果说在过去,还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听听他们所说的话,那么随着中国逐渐变得强盛,愿意听他们话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青年学生们…
所谓的学生,通常都是些很容易被一腔热血给冲昏头脑的人。如果说过去,他们还愿意听听的话,那么随着一场场的大胜,这些人已经不愿去听那些理想主义者口中所谓的‘共和’道路了…
“既然**能让国家变得强大,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好了,干嘛非要走什么‘共和’呢,当初说要搞‘共和’,结果弄的生活越来越差,后来还是改的**才变好的,总不能为了实现所谓的‘共和’。就让大家重新过回过去的苦日子吧…”
这是某个大学教授在街边宣传‘共和’时,一个途径的上班族所说的话…
而这一番话,也得到了路人的赞同。
毕竟当年所谓的共和搞的实在不怎么样。好端端的共和硬是给弄成了军阀混战,那些地方军阀为了弄到军费,更是随意收税,许多地方只一年的时间,就把未来好几年的税给收走了…
而且…
越是‘革命’的省份便越是如此,反倒是‘腐朽’的袁世凯那边要相对稳定一些。
如今距离辛亥革命过去不过才六年的时间,即便一些年轻的学生对当时的事情记得不是太多。但寻常的成年人对当时的事情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觉得这些学者和教授说的有些道理,那么现在却是没人愿意支持他们了。
毕竟没人愿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尝试他们口中的‘共和’…
而且舆论也不全都是这些人掌握的。至少雨石集团本身就有自己的媒体——————这大概就和后世的某些游戏公司,也简直门户网站,然后自己弄个新闻网什么的类似吧…
事实上在后世,这类的新闻网站反而要比那些正规网站更热门一些…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集团。雨石集团在全世界都有着自己的舆论力量。毕竟商业竞争当中舆论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在国内,雨石集团大概控制了十多家报社…
这类的报社除了日常的新闻报道之外,就是对其集团的产品进行隐性宣传,以及帮助严绍在舆论上占据制高点…
而在与其他反对严绍的报纸进行争论的时候,这些报纸很聪明的没有去争论**与共和究竟哪个要更好一些,而是非常简单的阐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如果真的实现共和,地方议会及国会必将会获得极大的权利。通常议会的议员都是地方上的知名人士亦或者是企业家、地主等等…
前者,精选也是需要金钱的。而凭着政府给予的那点竞选费用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议员的需求,所以他们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而只要他们接受了支持。就必然需要在各方面给予回报…
之后报纸又阐述了一系列的数据,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会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让‘政治献金’合法化,一些议员甚至认为不该给‘献金’设定上限额度,换而言之,他们想收多少收多少…
若不是政府压制着,恐怕这项提议早就通过了,而如果实现了共和,那么很明显的是,这项提议将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
至于后者…
企业家和地主当上了议员,说他们不给自己弄些好处,你信吗?
反正那些普通的工人和农民肯定不会信,城市里的市民也不会信,甚至就连学校里的学生们都不信…
尽管在后世有不知道多少人宣称政治献金是维系民主的必然现象,也是民主社会的政治参与的人权精神,确保政治活动公平及公正,健全民主政治发展。清廉的政治人物也必须直接或间接利用政治献金来选举,大体而言,没有对价关系叫政治献金、有对价关系而造成官商勾结或利益输送叫贿赂…
然而对于国人来说,所谓的政治献金就是贿赂,不管他是否拥有对价关系。
何况…
即便是在后世,想要区分这点也是不太可能的…
————————————————————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企业家或者是地主通常都是非常刻薄的。像是地主,在过去一直都收着最少五成的租子,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七成之多,而企业家呢,则是十小时到十二小时的工作时间,长期的压榨着工人,并只给予他们微薄的薪水…
好吧,其实严绍的雨石集团给予工人的也不是很大,但是这年月就怕有对比,和国外相比,严绍的雨石集团待遇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和国内的企业一笔…
无论是八小时工作制,健全的保障体系亦或者是其他,都让雨石集团宛如天堂一般…
所以甚至都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说说上面的两个因素,已经可以让绝大部分的国人都站到严绍这边…
尤其是随着严绍的威望越来越高,愿意在这件事上站出来的媒体也越来越少了。毕竟即便是报社也是要赚钱的。若是总是发布和民众意愿相违背的新闻,谁还会买他们的报纸?
尽管外面争论的很厉害,但是这些与严绍却没什么关系。
在冯国璋有关外蒙行动成功的消息传回来后,严绍便在总统府的宴会厅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
宴会上伊莱诺等四人一同和严绍出席,而作为严绍的独生女,小雨更是成为了场上的焦点。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送老不如送小。眼下也是如此。
只不过送这个字,恐怕要改成讨好才对…
严绍和伊莱诺她们虽然很清楚那些人的心思,对此却很难反感。
不过在宴会结束之后。严绍却是带着全家来到了‘帝国大厦’的最顶层,而这次所举行的,便是自己家里人的宴会了。
站在帝国大厦最顶层的边缘,严绍双手抱着自己的独生女。将她伸出了护栏。然后上下不停的晃动着。在她的下面,是数百米的高空,即便是一辆汽车,在从这里往下看去也和蚂蚁没什么区别,而此时此刻,还很年幼,根本不懂的什么的严小雨却是咿咿呀呀的笑着,胖乎乎的小手更是不停的挥舞着…
好吧。上面的这种情形仅仅只是一种脑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即便严绍的心再大,对自己的臂力再怎么有自信,显然也不可能会抱着自己的独生女儿玩这一套…
所以严绍和伊莱诺她们仅仅只是在帝国大厦的最顶层吃了一顿饭,就因为天气转冷而重新躲回了屋子里。
至于严小雨,才刚出生几个月,显然还不适合过在接触这么寒冷的气候,所以此时此刻,她正在下面的婴儿房里睡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