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伊莱诺乘坐的邮轮,已经抵达了印度洋。
因为绝美的风姿,在邮轮上伊莱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些独身的男士也都走了过来想邀请她一起吃个晚餐什么的,不过最后这些家伙都被斗鸡似的汤荔等人拒之门外,就算有几个能穿越火线的,也都被伊莱诺给婉拒掉了。
即便是已经离开了中国,也不代表伊莱诺就能清闲下来,至少现在还不能。
在船舱里,伊莱诺正戴着一个金丝眼镜,对临行前严绍刚码完的一份书稿进行着翻译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和本职工作。
前段ri子因为忙着公司的事情,严绍的码字效率严重降低,连带着她的翻译效率也跟着下降,当然,这也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比如说服装,再比如说到花园里去逛逛…
不过她清闲下来,不代表塔里斯那边也一样。
事实上因为码字效率降低的关系,塔里斯已经不止一次发电报过来抗议。如果这次伊莱诺回马赛不带一份书稿回去的话,可以想象塔里斯的脸se会变得有多难看。
虽然伊莱诺并不害怕塔里斯,但他毕竟是照顾了她许多年的叔叔,这也使得哪怕是在邮轮上,她都得不到一丝空闲…
“总算把今天的忙完了…”舒展了下身子,刚刚翻译完三千多字的伊莱诺松了口气。
将翻译好的书稿整齐的摆放好后,她也想起了远在中国的严绍。“不知道那家伙现在怎么样了,大概还是老样子,一直都在缠着卡特吧…”这么说着,伊莱诺的语气里泛起了一丝醋意。
从某种角度上讲,她猜得其实一点也不错…
只是在用手抚摸了一下耳坠上的耳环后,她的心底却有有些欣喜…
————————————————————
在伊莱诺离开后,原有的芜湖纺织厂被改名为纺织一厂,八万枚纱锭和两千台织机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基本可以满足芜湖和安庆两地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而八千名女工也让纺织厂变得热闹了许多。
除此之外,大纯纱厂的两万多枚纱锭,和其他几家在华的ri资棉纺厂也都将自家的机器拆解送到了芜湖。
ri本那边也在加紧当中,只不过因为距离,再加上某种情绪上的抵触,所以速度上还有些问题。不过严绍也没在意,毕竟短时间内想把这些机器全部开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晚点送到正好能节省些仓库的空间。
女工的招募工作也很顺利,因为严绍良好的名声,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从芜湖、安庆、南京等地招募了10000多人。
而在有了经验后,这些女工也不需要由英国技师负责培训,完全可以由纺织厂自身进行培训,这也减少了许多麻烦。
当然,除了这些外,也有不少的麻烦存在。
比如说建厂所需的洋灰。
三十三万多枚纱锭和相配套的机器设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厂房的占地面积就相当的恐怖。再加上将来的面粉厂、服装厂和安全剃须刀厂,所需的洋灰已经不是原有的洋灰厂能够供应的了。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严绍也只能从上海的洋行那里收购了一些。
另外在江淮平原上的种植基地也已经开始了开垦工作。
因为时局不顺,没有土地的农民随处可见,招募起来到是比招募女工还要顺利许多。只是这时距离冬天也已经不远了,而棉花却是在4、5月份才能种植的,所以短时间内棉花的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外购来解决。
事实上严绍已经开始考虑是否从美国进购一些细绒棉(陆地棉),毕竟南通的棉花产量有限,算上原有的大生纱厂后已经无法满足芜湖纺织厂的恐怖需求量。
除了要忙这些事外,严绍还给在上海的礼和洋行发了一份电报,从洋行那里订购了一千一百杆1904式6。8毛瑟步枪。
这些是替即将扩编的巡防队和卫队准备的,除此之外,工厂原有的安保队伍也将进行扩编。不过和巡防队相比,他们就只有一些jing棍可以使用了。
对礼和洋行来说,这一千多杆步枪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再加上先前也曾有过合作。所以新到任的洋行经理在稍作考虑后,就答应了这次的生意。
而在把电报发出去后,本来严绍还以为至少也要在等上一两个月,那些订购的步枪才能被送过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等到了礼和洋行发货的电报。
其实会这么快,和他自己也有不小的关系。
当初他从礼和洋行订购了那些步枪后,对当时的礼和洋行给予了不小的启发。既然这种步枪这么适合黄种人,那干嘛不在中国推广这种步枪?
这时再加上诚勋在beijing和湖北张之洞那边的宣传,顿时有不少人对这种新式步枪产生了兴趣。
当然,限于资金问题,真正动手购买这种步枪的督抚还一个都没有。不过在民间却有不少零星的买家跑到礼和洋行那里去购买,所以礼和洋行那里到是有不少的库存。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新军或者是巡防营的指挥官自己出资替自己的卫队购买了一些,而在受到了这些人的推荐后清zfu也已经开始考虑对这种步枪进行仿制。
虽然事情暂时还没有确定,但进行仿制的兵工厂却已经被确定为广东兵工厂、湖北汉阳兵工厂和四川兵工厂。
这也算是严绍来到这个世界后,所产生的一点小小改变吧…
————————————————————
求推荐,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摊牌()
… …
11月的芜湖,天气已经变得有些寒冷,行走在道路上的路人几乎都裹着厚厚的衣服。
“可真够冷的啊…”搓了搓手,张顺朝着手心呵了口气。
虽说他身上穿的也不算少,工厂发下来的制服也是相当厚实,但是在这么冷的天里站岗还是让他觉得相当的冷。
“行了,别抱怨了,待会等到换岗的时候,咱哥几个到食堂去喝一杯就是了…”同样是搓了搓手掌,另一个门卫则是笑着道。
听到张有权的话,张顺和其他几个人都笑着应了一声。
这些都是些门卫,xing质和保安差不多,手里拿着的也不是枪支而是jing棍。事实上他们有jing棍也就足够了,毕竟对外有巡防营在,他们只是负责维持一下厂内的秩序。
“权哥,还有多久到换岗时间…”在外面站的时间越久,张顺便越想赶紧喝点酒暖暖身子,所以在站了一会后,就向张有权问了问道。
“快了,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看了看手表,张有权抬头道。
“真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啊…”想起食堂里的饭菜,张顺咽了口唾沫。
就在张顺脑中想着食堂的饭菜时,远处突然驶来了一辆马车,尽管马车上挂着的是公司的标志,但张顺他们还是将马车拦了下来检查了一番,在确定马车上没有问题后才放行。
“这都第几辆了,不过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ri子。居然来了这么多人…”抿了抿嘴,张有权有些惊讶。
“是啊,差不多都快到齐了…”一旁的张顺也点了点头。
在马车行驶到办公大楼后。李良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而这个时候在大楼前也有不少人早就站在那里,见到他们来了连忙上前寒暄起来。
这些人里既有和严绍一起从美国回来的,比如说李良和黄浩,也有公司在芜湖成立后从本地招募的,比如说付修明和李达。他们的共同点除了都是公司的中坚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很年轻…
如果说丁茂和柯富都是老一派的。那他们就是所谓的少壮派…
“对了,这次老板把我们都叫回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啊…”在和付修明十分基情的拥抱了一下后。黄浩有些好奇的道。
听到黄浩的话,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
在场的人都很清楚,作为严绍的‘亲兵’队长,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付修明绝对是第一个知道的。所以都想从他那里探听到一点口信。不过在听到黄浩的话后,付修明却只是神秘的笑了一下,并没有做出回答。
严绍把这些人叫回来要做什么,他当然是知道的,只是知道归知道,现在可不是把事情说出来的时候。
见黄浩卖起了关子,黄浩他们同时撇了撇嘴,不过心里却更加好奇起来。
在外面寒暄了一会后。众人便走进了办公大楼。
“很久没回来了,曾经看起来很大的大楼如今看起来也有些小了啊…”看了看已经有些显得狭小的大堂。李达笑了笑后对着旁边的人道。
“行了,你也别嫌弃了…”笑着拍了下他的后背,付修明笑了起来。“新的已经开始在建了,但那毕竟不是几天就能建成的,想要看到新大楼的话估计给等到明年夏天,眼下也只能将就着用下这个…”
当初因为纺织厂建的很仓促,所以整个大楼仅有三层高,当然对当时还只有几千人的纺织厂来说,这么大的办公楼也足够了。只是在工厂进化为集团后,在继续用这个大楼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一来大楼在纺织厂里多少显得有些麻烦,再者就是和越来越多的分公司相比,这个大楼也显得小了许多,若是算上准备中的一些项目,恐怕就连办公室都不够分的。所以在宣布集团成立后,新的集团大楼便走马上任。
和原有的办公大楼相比,新的大楼不但每个房间都铺设了电话线,而且严绍还出资从美国订购了相当数量的空调设备——————没办法,芜湖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单凭电风扇已经不足以拯救世界。
另一方面严绍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庄园里安置了几台空调设备,在严绍的家中感受过后,不少人也对这种新的温度调节设备有了很大的期待,连带着也对新的办公大楼期待起来。
在朝会议室门口新聘请来的一个漂亮女助理点了点头后,一行人鱼贯着走进了会议室当中。
等到他们走进了会议室后才发现,这个时候的会议室已经坐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巡防队和卫队里的头头…
看到这一幕,一些人暗地里已经皱了皱眉。
他们本来还以为这次只是公司的内部会议,主要目的也只是讨论一下公司未来出路什么的,但是现在看来,情况似乎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
————————————————————
见人似乎都已经到齐了,坐在主位的严绍点了点头,示意所有人都坐下后,严绍直接将这次把他们叫回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你们对如今的形势怎么看…”
“这…”听到严绍这么说,在座的人都愣了一下,半响后才有个人开口道。“最近公司的形势…”显然以为严绍问的是公司的整体形势…
不过还没等他说完,严绍已经拍了拍头打断他的话。“抱歉,是我没有说明白,我想说的是,你们对这个国家的形势怎么看…”
“………”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在场的人里都是聪明人,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明白这次的会议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经过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李良第一个打破的僵局。“老板,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手指轻点了下桌面,严绍淡淡的道。“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李良你们是和我从美国一起回来的,应该很清楚我当初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替这个国家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所以我才会选择在芜湖兴办实业…”
听到严绍这么说,李良他们都点了点头,他们当然记得严绍回国时和他们说过的话。剩下的并不是从美国来的也都从李良他们口中听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到也没有疑问。
另一边,严绍则是继续道。“……虽然兴办实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有句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然,这句话用在这里或许会有些……但如果清廷本身便已经腐朽了的话,那就算我们这些人再怎么努力,恐怕也很难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的人都抬起了头,将注意力集中在严绍身上,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多少也猜到严绍接下来的话了。
“所以…”略微停顿了一下,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严绍继续道。“我打算像其他的革命组织一样,掀起革命,推翻满清…“
“革命吗…“
对这个词,无论是李良这些从美国回来的,还是像付修明这样的本地人都不陌生。
实际上同盟会在美国的活动也一样十分活跃,只是大多都是在旧金山一带,在纽约的活动并不算很多,但就算这样李良他们还是听过一些同盟会关于革命的说法。
至于付修明他们则要更简单一些了,毕竟同盟会在中国的活动可是很活跃的,几乎每年都能听说以同盟会为名目的革命。而在听说严绍也打算这么做后,一些人的脸上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那,我们是要加入同盟会吗?”虽说并不是只有同盟会这么一个革命团体,但在所有团体当中同盟会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所以在迟疑了一下后,座位比较靠后的李达轻声道。
“不…”严绍摇了摇头。“我所想象的中国和同盟会的并不一样,所以我打算自立门户…”
听到这里,李达点了点头,没有在多说什么。
在把话都说开后,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经过一番沉默后,所有人都表示愿意跟随严绍。
这也不奇怪,这次严绍叫来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年轻人。在这个年月对清zfu抱有好感的年轻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而且正因为年轻,所以他们对革命也更加的热衷。另外在挑选人选的时候,严绍也很谨慎,挑选的都是能信得过的人,至少是现阶段不会背叛他的人…
“那我们什么时候起事…”在一切都确立下来后,黄浩略微有些激动的道。
回国已经一年了,说实在的,他对现如今的中国的确是失望透顶,再加上从小就在美国长大,没有什么顾虑,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