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锦衣内卫 >

第3部分

锦衣内卫-第3部分

小说: 锦衣内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阳啊,这天色也不早了,你还不回去啊。。。。。。。。”

    这是旁边那位吴大叔已经开始收拾自己的摊位了,他卖的是自家地里中的蔬菜,这个时节地里也只有白菜萝卜这寥寥几样,所以对方卖的也很快,找找摊位上的白菜萝卜就售卖一空。。。。。。。

    “吴叔,你回去啦?我这不还剩一点嘛,准备等卖完了再走,要不然这些有浪费了。。。。。。。对了,吴叔,你等下。。。。。。。”

    就在那位吴叔刚收拾好摊子,挑起担子准备离开的时候,少年连忙起身拿起一张荷叶将自己摊子上的豆腐挑起几块,包好之后追上停下来的吴大叔。

    “吴叔,这豆腐您带回去尝尝,您也瞧瞧我这段时间这手艺有没有上涨。。。。。。。”说着少年就将那包着豆腐的荷叶包塞到了对方挑着的担子里。

    “哎呦,不行不行,姚娃子,这可不行,你吴叔怎么能拿你的东西,这你还得卖钱呢。。。。。。。。”

    那吴叔一见少年这举动,连忙摇头,就要放下担子将那豆腐还给少年。

    少年见此连忙制止道:“吴叔,您就收着吧,你看我这卖不出去也浪费了,我在这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呢,给您几块我这不还能早点卖完早点回去嘛。。。。。。。。”

    那吴叔一听少年这么说,最后才在半推半就下收下了少年送的豆腐,在嘱咐少年早点回去之后挑着担子离开了。。。。。。。

    少年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笑了笑又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坐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少年都基本坐在那里,很少有人上前来买豆腐,此时他身周的那些菜贩都已经走光了,此时还在那吆喝的都是一些卖装饰、衣物、瓷碗的小贩,独有少年一人摆着豆腐摊子坐在那,摊位前一人也无,可少年却丝毫都不受影响,也没有要离开的样子。。。。。。。。

    “让让。。。让让。。。。。。。。”

    就在日近晌午的时候,一阵吆喝声在街道上响起,紧接着街道上的人群就是一阵的你推我嚷,开始想着街道两边挤去。。。。。。。。。

    好在这种事情在京城也时有发生,城中的百姓倒也已经习惯,并没有出现什么慌乱,很快街道上的人群就挤到了两边,整个街道倏然一空。。。。。。。

    少年也挑着摊位往路边让了让,不过他倒是没有退多少,等到人群站定的时候他却是站在最前面的。

    这时少年左右的人群已经议论开了,一个个都好奇到底是何人要经过这里,会弄出如此大动静,平时就算是礼部侍郎的轿子来了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的。。。。。。。

    可就在他们讨论正热烈的时候,却没人发现这一个买豆腐的少年郎平静无波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

    “王爷。。。。。。您看,我们是直接回您的府邸还是。。。。。。。。。”

    “直接回府吧。。。。。。。。。”

    此时街道上一辆马车在前后几百全副武装的士卒护卫下向着皇宫前进着,而在马车旁一个骑马的将领将脑袋伸到马车的窗户边上小声的问了一句。

    “是。。。。。。。。转道燕王府。。。。。。。。”

    队伍轰轰隆隆的向前进发着,很快就消失在了众人的眼线之纵横。。。。。。。。

    等队伍一走远,刚才鸦雀无声的街道顿时又恢复了之前的熙熙攘攘,甚至更加热闹了起来,很多人都三五成群的在讨论这事皇室的那位王爷。。。。。。。。

    王爷回京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段时间百姓们也不知为什么隔三差五的就有分封在外的王爷回京,正因为如此今天这阵仗众人倒也没有少见多怪,此时京城的百姓还不知其中缘由,太祖寿辰的消息也只是在一些达官贵人的耳中流传着,还没有被城中的普通百姓所知道。。。。。。。。

第6章 燕王朱棣() 
“诶诶诶,看那阵势这不会又是一位王爷吧?”

    “嗯,估计错不了,要不然谁敢这么大摇大摆的在皇城这么招摇过市啊。。。。。。。。”

    一位看起来似乎很有学识的中年文士摇头晃脑的回道。

    “啧啧啧,今天这位王爷又是哪位啊?前几天看到的可都没这架势,这得有几百人跟着吧?还真是威风八面啊,也真不看看这是哪里,还真不怕太祖爷龙颜大怒。。。。。。。。。”

    另一位身着青袍的文士似乎对于这么大的阵仗在皇城之中招摇过市很是不满,不由摇着头讥笑道。

    可还不等他的话说完,他旁边一人似乎是他的好友,连忙拉住他的衣袖小声的说道:“你找死啊,这位可是四王爷朱棣,你在他身后指责他,要是传到他的耳中你还想不想要你的小命了。。。。。。。”

    “什么?你说刚才过去的是那位燕王殿下?”被自己好友这么一提醒,刚才还心怀不满的文士顿时露出惊容,转过头震惊的看着自己的好友。

    他好友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

    见此,这文士也没有继续呆下去的心思了,跟自己好友告罪一声连忙快步离开了这里。

    他好友看着那文士离开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不过他也没有多留,毕竟刚才他好友那抱怨之声可都被周围人听到了,说不定就有那个好事之人前去告密,他可不想留下来受到牵连。

    若是一般的王爷倒也就罢了,如今一个个都被分封各地,一辈子也指不定回来一回,可这位四王爷可就不一样了,太祖这一生一共生有二十六子,不过并如今并非是每一个都还在世的,包括太子朱标在内,四王爷之前的三位哥哥都已经逝世,如今这位四王爷可以说是众皇子中最大的,也是最有几率继太祖之后登上皇位的皇子,这怎能不让百姓对他敬畏有加。。。。。。。

    如青年文士这一幕在应天府的街道上多不胜数,而就在街道上众人最为热闹的时候,那买豆腐的少年却悄然收拾好自己的豆腐摊,扛起担子消失在了热闹的街道上。。。。。。。。。

    。。。。。。

    “王爷,我们又回来了。。。。。。。”

    燕王府的大门外,一个中年文士看着那挂着‘燕王’匾额的院门,而他的身前一位面露威严之色,身着四爪龙袍的中年人,此时对方也面露感慨的看着眼前的大门。。。。。。。。

    “是啊,自从二十多年前离开应天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算算这一转眼便过去了二十七年。。。。。。。。”龙袍男子看着眼前的燕王府心生感叹道。

    “是啊,微臣还记得当初离开应天府时的场景,这一转眼便过去了二十多年,真是时光如梭啊。。。。。。”

    那中年文士听到龙袍男子的话不由应声道。

    其实此龙袍男子真是这座燕王府的主人,当今的燕王殿下。

    燕王是十岁分封,二十岁动身离开应天府,赶往自己的封地北平,朱棣可以说是第一批被分封王位的皇子,当时明朝刚立,朱元璋为表彰功臣及稳固四方,将自己当时已经出生的儿子都封了王位,而朱标也是那时被封为太子的,当然,当时也封了一些异姓王,不过这些年间都被陆续铲除殆尽,这也是为何他们这些亲王人人自危的原因,毕竟相比于那些异姓王,他们除了太祖的亲子这个身份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区别,而且那些异姓王还满身功勋,相比起他们可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王爷,我们还是先进去吧。。。。。。。”在朱棣站立良久之后,那中年文士躬身道。

    “嗯。。。。。。。。。”朱棣点了点头抬起脚当先上了台阶。。。。。。

    后面的人见此连忙跟上。。。。。。。。

    。。。。。。

    “启禀陛下,四王爷已经进京。。。。。。。”

    就在朱棣迁入燕王府的时候,在皇宫深处的御书房外,房门被从外打开,一个腰配绣春刀、身着飞鱼袍的带刀侍卫快步走进房中,在书桌前单膝跪下,拱手低头说道。

    而此时那坐在书桌后真手持御笔在奏折上勾画之人手上的动作忽然一顿,不过很快他又继续做起自己的事情。

    “哦。。。。。。。棣儿啊,他也回来啦,回来好啊。。。回来好啊。。。。。。。”说到这,那人将手中的奏折一放,抬起头看向下面跪着的锦衣侍卫。

    若是此时有人再次见到书桌后之人,一定会发现此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无形的霸气,虽然已经满头银发,可却丝毫不显老态,双眼透着神光,让人不敢直视,没错,这位正是明朝的开国帝王,太祖皇帝朱元璋,那位从微末发起,一路历经坎坷开创大明盛世的千古帝王。。。。。。。。。。

    “嗯。。。。。。。。去将允炆给朕叫来。。。。。。。”

    老态脸色古井无波,仿佛一潭死水一般,让人无法捉摸,对于他的话,下面跪着的锦衣卫丝毫不敢违背,在话音刚落之际便拱手退出了御书房,从始至终都没敢抬头。。。。。。。。

    “呵呵。。。。。。。。老四也回来了,看来这场大戏也应该开始筹备上演了。。。。。。。。”

    等到锦衣卫离开,坐在书桌后的太祖殿下轻声的念叨起来,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没人知道他此话到底何意。。。。。。。。

    。。。。。。

    “诶吆,姚阳小子,今天回来怎么这么晚啊。。。。。。。。”

    在京师南城的一个偏僻小巷之中,一个肩挑扁担的少年在一间不起眼的小院前停下,放下手中的担子正要开门,这时他旁边的院中走出一个年近三十的少妇,当见到外面的是姚阳时,不由嬉笑着问道。

    少年听到声音,将刚打开的门锁拿下,转过头笑着回道:“今天买豆腐的人少,一直到早市结束也没卖的完,所以我就在那多等了一会,嫂子,这里还有一些豆腐,你拿回去吧,也算是一个菜不是。。。。。。。”少年说着将一个木箱打开,里面还剩下一些豆腐,这是之前剩下的,少年拿起一张荷叶将那些豆腐都打包好,然后送到那少妇的手中。。。。。。。。

    “吆,姚阳小子,这怎么好意思啊,你看我这。。。。。。。。”

    说着少妇就摸起自己的腰间,一副作势找钱的样子。。。。。。。

    可不等她的话说完,那少年便开口道:“嫂子客气了,平日多得嫂子的照顾,这一点豆腐送与嫂子算的什么,都是应该的。。。。。。。”

    那少妇一听少年的话,顿时手上的动作就停了下来,脸色露出一抹略带妩媚的笑容,轻声道:“那多谢姚阳了。。。。。。记得下次到嫂子这吃饭,你可是好久没来嫂子这吃饭了。。。。。。。。。”

    说完,在少年连声答应下少妇才转身进了院子。。。。。。。。

第7章 太祖寿辰() 
一直等到传来院门被关上了声音,少年才转过身来,神情格外的淡定,很显然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少年也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他将手中的锁头挂在门环上,伸手将已经有些腐朽的木门推了开了。

    “吱呀。。。。。。。”

    木门被推开,发出一阵不堪重负的沉闷声,少年对此视而不见,挑起地上的豆腐担子走了进去。。。。。。。

    。。。。。。。。

    “诶,听说没?再过半个月就是太祖皇帝的寿辰了。。。。。。。。”

    “什么?我怎么没听到这个消息?不过算算也对,这一转眼又十年过去了啊。。。。。。。。。”

    “是啊,虽说不是呢,还以为太祖爷活不到古稀呢,没想到这一转眼又是太祖爷的寿辰了。。。。。。。。”

    “嘘。。。。。。。你想死啊,这种事你也敢议论,不怕掉脑袋啊。。。。。。。”

    旁边之人听到地方说这话,顿时就被吓到了,连忙转头看了眼是否被周围的人听到,然后伸手制止了对方,不过此时他也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兴趣了,等那人反应过来他也连忙转身离开了这里。。。。。。。

    。。。。。。。。

    太祖寿辰的消息仿佛雨后的春笋一般在应天府一夜间就瞬间传了开来,等到日上中杆的时候,几乎整个应天府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且随着来往的人流这消息砸不断的四散而去。。。。。。。

    “王爷,我们应该进宫了。。。。。。。”

    就在整个应天府都在议论太祖寿辰的事情时,在燕王府中的正厅,那中年文士真对坐在太师椅上的朱棣小声诉说着。

    “嗯。。。。。。。那就走吧,二十多年没有拜见父皇了,还真是想念啊。。。。。。。”

    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朱棣听到文士的话,缓缓睁开了眼睛,古井无波的说道,可站在他身边的中年文士却知道,此时这位一直都胸怀天下,遇事从未失态过的燕王殿下的心中并非如表面所表露的那般平静。。。。。。。。

    不过中年文士也没有开口提醒,常言伴君如伴虎,侍奉朱棣近三十年的他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留在这位四皇子身边这么多年了,这些年并非没有比他更加才华横溢之辈,他也见过很多自负甚高之人,可真正能够被看中并一直留在身边的唯有他一人,为何?真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有的话该说,什么时候又的话要死死的憋在心里。。。。。。。

    两人很快就出了燕王府,向着皇宫而去,这次倒是没有几百的亲卫跟随,他只带了两人,帮着拿着一些贡品。

    。。。。。。

    “陛下,燕王殿下到了,现在正在御书房外候着。。。。。。。。。”

    等朱棣一行进了皇宫后,便被带到御书房外,守在门外的锦衣卫立马进去通报。。。。。。。

    “嗯?棣儿来啦,快让他进来。。。。。。。”

    坐在书桌后正在批阅奏章的老人听到锦衣卫的话,手上的笔不由一顿,抬头‘欣喜’的说道。

    就在锦衣卫刚出去没多久,朱棣便领着三人进了御书房。

    “孩儿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走到书桌前,连忙屈膝跪了下来恭声道。

    “哈哈哈。。。。。。。棣儿,快快起来,让父皇看看,当初离开应天府的时候父皇还记得你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让父皇看看你有没有变。。。。。。。”

    老人说着从书桌后走了出来,将跪在地上的朱棣扶起。

    “孩儿不孝,让父皇挂念了,这么多年北疆宵小一直都动乱不断,儿臣徒于震慑那些宵小,没有时间回京拜望父皇,还请父皇赎罪。。。。。。。。”

    燕王的脸上流露出一副悔恨之色,仿佛这些年无法回京都是他的错一般。。。。。。。

    “皇儿这是何话,我儿为我大明江山在那征战沙场,朕又怎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