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内卫-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阳听到那声音,也嘿嘿笑了起来,等过了会他又提及刚才说的事,大汉立马就拍着胸脯说道:“姚阳兄弟放心,明天你只管去赶早市,你柱子哥在家等你,到时候一起去码头。。。。。。。”
姚阳一听汉子这话,连连感谢,最后又进屋拿了几块豆腐给大汉以示感谢才罢休。。。。。。。
。。。。。。。
“祝吾皇(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銮殿上,满朝文武以及众皇子都一起举杯下跪,恭敬的喝道。。。。。。。
“哈哈。。。。。。众皇儿,众爱卿都平身,今天是朕的七十寿辰,朕甚是欣慰,无需如此拘谨。。。。。。。”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似乎很是高兴,说完便举起酒杯当先饮了此杯。。。。。。。
下面的所有皇子、朝臣见到皇上当先饮了,哪敢迟疑,全都毫不犹豫的举杯一口饮尽杯中御酒。。。。。。。。。
“好好好。。。。。。。。诸位皇儿、爱卿都坐下吧。。。。。。。。”朱元璋放下就被对下面的皇子、朝臣挥了挥手。。。。。。。。。
“百官入座。。。。。。。。。”
见到皇上示意,站在下面的小太监连忙尖声喝唱道。。。。。。。。
第12章 杀身之祸()
太监喝唱完。跪在下面的众王爷与朝臣都跪谢起身入座。
等所有人都入座,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将目光落向坐在右首的以为王爷身上。。。。。。。。
“桢儿,朕在应天府常听闻你的封地动乱不定,难不成是当年的乱党又冒出头来了不成?需不需父皇给你派兵镇压下去?”
朱元璋话音刚落,那坐在右首位的楚王朱桢连忙起身恭敬的回道:“多谢父皇厚恩,前些年确实有些乱臣贼子打着乱贼陈友谅的旗号生起霍乱,不过也已经被儿臣给镇压下去了,父皇还请放心。。。。。。。。”
朱桢可以说是朱元璋早年时的儿子,当年朱元璋率军至武昌征讨陈友谅之子陈理,陈理兵败请降。朱桢恰好此时出生,朱元璋一时兴起,许诺封其为楚王,后来朱桢的封地便是武昌。
“嗯,那些乱成桢儿下手无需手软。。。。。。。。”听朱桢如此说,朱元璋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点了点头就没再多问。
“朕这几天在宫中听闻檀儿遇刺身亡了。。。橚儿也遇刺至今昏迷不醒,不知是何歹人敢在应天府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凶,王恒将军,不知那些刺客可都捉拿归案?”
说到这,朱元璋将目光转向坐在下面唯一一位身着锁甲之人身上。
那位身着锁甲的将军听到皇上问及此事,连忙起身恭敬道:“启禀圣上,那些行刺五王与十王殿下的此刻已经被抓住了,只不过。。。。。。。。”
说到这,这位王恒将军的额头不禁渗出一丝汗珠。。。。。。
“不过什么?”
朱元璋见到王恒的犹豫,面不改色的轻视问道。
可这话落入王恒的耳中却如响雷一般,顿时就王恒脑门上的汗珠就一滴滴的往下落。。。。。。。
“启禀圣上,这刺客末将确实抓拿归案了,可交于锦衣卫关入诏狱后便听闻刺客自杀身亡的消息,至于是否有同党,末将实在不知。。。。。。。”
说到这,王恒已经吓得汗流满面了,可他又不敢伸手去檫,只能唯唯诺诺的站在下面。。。。。。。。
谁都知道锦衣卫只听命于朱元璋本人,就连他这位禁军统领也不能干涉丝毫,他将这责任推到锦衣卫的身上无疑是将责任推给了朱元璋,这怎能不让他心惊胆战,可若是不如此说,他知道今天他绝对逃不过此劫。。。。。。。。
王恒的话音落下,整个金銮殿都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谁都没有出头给这位王恒将军维护之意,尤其是那些所剩不多的文臣,蓝玉党案过去还没几年,他们自然不可能在这风尖浪口上触太祖的霉头,能坐在这金銮殿上的那个不是四书五经,饱读圣贤书的才子文人,这趋吉避凶的意识还是有的,自从朱元璋开始铲除文武百官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就已经如履薄冰,各扫门前雪,甚至于恨不得将其他人推出去做那挡箭牌,哪会自己先冒出头来。。。。。。。。
其实王恒在朱元璋点到他时整颗心就已经凉了半截,此时更是连大声喘个气都不敢。。。。。。。。
“嗯,既然王恒将军已经将刺客交于锦衣卫,那这件事朕会亲自过问的,王恒将军回座吧。。。。。。。”朱元璋淡淡的少了一眼下面的王恒,面无表情的说道。
听到圣上让自己回座,王恒提到嗓子眼的那口气终于放了下来,颤颤咧咧的回了座位,甚至于在坐下的时候双腿一软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可这时候谁都没有开口笑话这位王恒将军,这种事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不会比这位王恒将军好多少。。。。。。。
接下来的宴席无论是众王爷还是那些文武官员,都是小心谨慎,不敢多言,本来一场盛宴就在这诡异的气氛之中草草结束。。。。。。。。。
。。。。。。
“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在应天府北城的一座将军府中,一个贵妇见到自己夫君步履懒散的进了家门,连忙上前搀扶。
王恒在宴席散场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离开的,所有朝臣都如避蛇鼠一般的躲着他,就连平时相交甚好的几人也都招呼都不打一声便匆匆离去,他见此心里面就大概猜到了什么。。。。。。。
他王恒虽说出身武将,可脑子也不傻,如此在看不出个一二他也不用在这朝堂上混了,说不不好听的,就算他死了那也是笨死的。
一路上他还强自镇定,可当回到府中见到自己夫人后堂堂的王恒大将军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夫人呐。。。。。。这次为夫在劫难逃了啊。。。。。。。。。”
王夫人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可这朝堂上的事情也听自己夫君提过一二,自然也知道如今的朝堂就是一出险地,每个文武官员都要如露薄冰你,之前一品、二品大员入狱下马的消息常有听闻,这也让她每逢自己夫君上朝便忧心忡忡,不过好在这么多年过去这祸事一直未落入她家,可如今见到自己夫君这般模样,她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想到这,她的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可她却强忍着不让自己发出声音,默默的在哪擦着脸色的泪痕。。。。。。。
“夫君,我们夫妇生亦同裘,死亦同穴,无论夫君去哪,妾身都紧紧相随,若是夫君。。。。。。。难逃此劫,那还请夫君在那黄泉路上,奈何桥前等候片刻,妾身一定随后就到,一定不让夫君在黄泉路上孤单一人。。。。。。。”
王恒听到自己妻子的话,心中的伤心悔恨顿时一扫而空,紧紧的将妻子搂入怀中。。。。。。。
“夫人,此生或不能与你白头偕老,来时为夫一定不再食言,一生一世伴你左右不离不弃。。。。。。。。”
王夫人听到自己丈夫的话,也不顾脸上的泪痕,顿时笑了起来。
“那妾身就等夫君来世八抬大轿迎娶妾身过门了。。。。。。。”
见到自己妻子的笑脸,王恒也不由的笑了起来。
“放心,倒是为夫一定高头大马、八抬大轿上门迎娶夫人。。。。。。。。。”说完,王恒又将妻子深深的搂入怀中。。。。。。。。。。
。。。。。。。。
“让开让开,锦衣卫办差,闲杂人等还不快点让路。。。。。。。”
就在王恒回府不就,一队身着飞鱼袍,要挂绣春刀的锦衣卫飞快的在街道上穿梭,直奔王恒将军府而去。。。。。。。。。
第13章 京师风云动(1)()
。。。。。。
大明皇城,燕王府中。
一个侍卫快步的穿过前院进了正厅,可当见到朱棣正一动不动的坐在太师椅上后,连忙放慢脚步,悄声走到候在一旁的姚广孝身边,靠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姚广孝听完,神色不经意的变了一变,悄声对那侍卫挥了挥手,侍卫会意转身悄然离开了正厅。
“斯道,锦衣卫应该去捉拿王恒了吧。。。。。。。”
就在那侍卫离开后,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朱棣忽然睁开眼,眼神深邃的说道。
候在一旁的姚广孝听到朱棣之言,连忙恭敬道:“王爷神机妙算,刚才侍卫来报,有一对锦衣卫从皇宫出发,直奔王恒的将军府而去。。。。。。。想必此时已经到了。。。。。。。”
朱棣听到姚广孝之言,神色不变的点了点头。
其实王恒的下场只要是当时在场的人都能够猜得到,朱元璋是谁?那可是以为在血泊之中拼杀出来的帝王,他要做的不是明君,他做的是帝王,独掌大明的君王,别说王恒自己寻死,就算是他功利千秋只要朱元璋想让他死,那他就得死,很显然,当时的王恒给自己选了一条寻死之道。。。。。。。
“王爷,这王恒这次估计在劫难逃,之前我们拜托他的事情。。。。。。。。”
姚广孝还不等话说完,朱棣就挥了挥手。
“此事做罢,我们再寻他法,如今王恒入狱,这禁军一定会落入锦衣卫的手中,想靠禁军打开城门出城已经不可能了,现在之寄望于父皇不会直接在皇城中就赶尽杀绝吧。。。。。。。”
朱棣对于此事毫不感到吃惊,或者说事先早就已经想到了这点。
王恒做为皇城禁军的统领,手掌禁军的军权,整个皇城的城门都在其掌控之中,若是朱元璋真的向将自己这些儿子坑杀在京师,那就不可能将这股不稳定的力量放置在外,朱元璋是谁,当年从三教九流一刀一剑打拼下来这个天下,可以说整个大明江山都是他拼出来的,他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计划出现这么大的漏洞,所以说这王恒无论如何都逃不过罢职入狱身死这一结局,怪只能怪他身处这个位置还不学会做一条听话的守门犬。。。。。。。。
燕王府的一幕在各大王府都在上演着,那些王爷有淡定从容的,有忧心忡忡的,更不堪的已经召集兵马准备乘着锦衣卫还未彻底接管禁军之际冲出皇城。。。。。。。。
此时唯一一个还能我行我素毫不在意的只有那位十三皇子代王朱桂了,在收到朱允炆的消息之后,朱桂便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哈哈哈。。。。。。。还是本王最机智,哼。。。。。。。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就发现父皇对朱允炆那小白脸另眼相看,一直将其带在身边,如今看来,父皇他是真的想要将皇位留给我这位大侄子了,哼哼。。。。。。。不过这又与我何干,若父皇不这么做我还真找不到理由去染指这个位置,现在嘛。。。。。。。。”
此时若是往外人见到朱桂的神情与所说出的话,一定会被震惊到,因为这与他给世人显露的一幕截然不符,谁又能想到就这么一个执跨到好杀、好色、贪婪成性的家伙城府竟然如此之深,估计就算是朱元璋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之中还隐藏着这样的人物,要知道朱桂表现出那些劣性一面时也不过才黄口小儿罢了,谁能够想得到一个孩子的城府也能够如此之深,或者说当初的朱桂在无望皇位后不想落得那些前朝历代皇室同族相残的下场,才会让自己去做一个无才无德的执跨,可如今,他感觉到或许这便是自己的一个机遇。。。。。。。。
。。。。。。。。
皇城中的百姓发现在太祖寿辰的第二天,整个皇城的气氛就变了,就连街道上都鲜少有走动,而整个皇城的禁军也全都调动了起来,甚至连城门都没有再打开过。。。。。。。
这样的变故让满城的百姓连家门都不敢出,整个皇城的空气中仿佛中充斥着肃杀的气息。。。。。。。
。。。。。。。。
“姚阳啊,柱子哥要让你失望了,今天不知怎的,码头被封了,刚才你去赶早市的似乎,柱子哥去码头看了眼,发现那里都被那些军爷占着了,不仅不让人靠近,就连船只都不能靠岸,诶。。。。。。。。”
就在姚阳早市结束回到小院的似乎,守在门外的王大柱当即就拉着他诉苦道。
王大柱此时这愁容满面的一幕倒不是可以做给姚阳看的,他吃的就是苦力这口饭,这码头一被官兵封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开,这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那他这一家妇孺吃喝就要发愁了,相比而言王大柱其实也知道自己算比较好的,父母早逝,自己与妻儿拮据一点还能撑上一段时间,他真正苦恼的是那些与他一起做苦力的弟兄,他们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那么多张嘴都等着他们每天赚钱回去养家呢,这码头一听,估计那些弟兄都要犯愁了。。。。。。。。
“姚阳兄弟啊,实在是对不住,你难得求我办件事我还没能帮你办到,这真是。。。。。。。。。”
“柱子哥,你这话说的,这也不是柱子哥不帮我嘛,其实小弟也没想到这码头会被封,今早早市我就感觉有些不对,街上的人都少了很多,平时那些斤斤计较的菜贩们也都急冲冲的,将菜一买完就急忙的走了,一开始我还奇怪呢,后来才听说城门在天亮前就要封了,要是迟了估计连城都出不去。。。。。。。”
姚阳将肩上的担子放下,似乎也是感叹无比的说着。
“对了,柱子哥这码头封了那你改怎么办啊?要是手头拮据的话,我这还有一些积蓄。。。。。。。”
“不用不用,柱子哥先谢过了,不过柱子哥这些年手头也有些余钱,撑过这段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这码头总不能一直封着不开吧,这几天我就先到城东街角蹲着,看看能不能寻些零散的活计。。。。。。。。”
所谓的城东街角也是肩夫们的一个落脚点,那里一般都是给城中的大户打短工的,若是哪家大户要找人都会到那里去雇佣,一般而言只要你身强力壮,赚的就不会比码头上少。。。。。。。。
第14章 京师风云动(2)()
“城东街角?那里离我们这岂不是很远,来回得走上半个多时辰吧。。。。。。。”
他们住的地方相当于皇城中的贫民区,隶属城西,而城东都是一些公侯将相、达官贵人所居住之所,也只有那里更容易街道大户人家打短工的活计。。。。。。。
“是啊,那也没办法,总不能在家里面等着码头开封吧。。。。。。。”
王大柱听到姚阳这话,也是无奈的说道,一般而言他是不愿意跑那么远去城东接活的,接不接得到是一回事,来回这路途就要多花上大半个时辰,相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