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龙蛇-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是读书人,身上怀有浩然之气,即使神灵也无法近身,所以你听不到。”小倩想了想回答。
***
这天晚上,几乎白水河两岸的百姓都做了梦,在梦中有一身披锁子甲的丑陋大汉,站在浪头上高声叫嚷:“所有青山镇百姓村民听着,我乃白水河河神,前些日子,神庙无故被毁,皆是尔等罪过。现在你们必须重修河神庙,奉上三牲香火祭祀。否则我将发起洪水,让整个青山镇变成一片汪洋……”
这声音直接在人灵魂深处响起,宏大中带着虚幻,仿佛直接从梦中发出,随即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小小略显犹豫的开口问道:“哥哥,你昨天晚上做梦没有?”
“梦,什么梦?”想起昨夜和小倩的对话,常晋已经明白几分。
“我昨天晚上梦见河神了,它说河神庙被毁掉,要大家再兑钱修庙,然后祭祀,否则就会发大水淹了田地……”小小面带担忧的回答。
白天,整个青山镇都在议论河神托梦这件事情。几乎是人人轰动,当然苦恼的居多。重新河神庙,再加上祭祀,每家少不得又要兑上几十文银钱。
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如果再这样下去,一年光祭祀河神就要一二百文。
不过这些想法只压在心底,却没有人敢将怨念表达出来,生怕河神听到会怪罪。
很快常家村的村长就开始挨家挨户收银钱,规矩还和以前一样,每家出五十文。
常晋原本想一口拒绝,却被小小阻止。
“哥哥,这钱我们出了……”
见妹妹答应下来,常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几十文钱而已,如今他根本不在乎。常晋早有击杀河神的心思,听完小倩讲述过神道种种后,才知道还不到时间。斩杀一个有旺盛香火念力的神灵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损失自身气运不说,还会遭到神道反噬。
欲先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这河神贪得无厌,三番五次索取祭祀香火,总有一天两岸百姓会承受不了。
如今只是心生怨念,估计再过些日子,就会由怨生恨了。
神灵一旦得不到人道香火庇护,那就是失德。到时候自己出手斩杀,即使神道也不会降下天谴。
所以常晋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静静观其败亡。
银钱收集完毕,河神庙很快在青山镇新上任的胥吏郭承业主持下开始重修。
在河神庙开始修建之时,常晋再次仗剑离开常家庄,只身前往阳明书院,顺便带上这些日子抄写的几册书籍。虽然手有余财,但常晋也明白座山吃空的道理,再没有其他营生之前,这抄书的行当还不能丢。
上次季考后,季先生让他住在书院学习八股,有什么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答。被常晋拒绝后,季先生仍不甘心,退而求次,让他每隔十天半个月交两篇八股,以便检查他的学习进度。
对此常晋倒是一口答应下来,他既然有志科举,自然要在八股文上下功夫。
这次前去书院,正好把两件事情都办了。
一路没有耽搁,到书院后常晋先将抄录的书册交给管事夫子,然后又登门拜访季先生,把自己近段时间揣摩的八股文奉上。季先生看过后,很是赞叹了一句:“有才气,”随即又为他讲解起八股正文里的提二比、出题等详细讲解一遍,然后当场出题让常晋作文。
常晋领悟的快,季先生教起来也有精神,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
辞别季先生,常晋急着赶回家去,就没打算在书院久留。
哪知道刚出门,又被蒲玉裁和王启年拦住。说是多日不见,去酒楼聚一聚。
盛情难却,常晋只得留下来。
以前囊中羞涩,这种聚会他大多不参加。钱是人胆,如今身上揣着几百两银票,常晋自然不会推辞,很是大度的说自己做东。
“清远兄,你最近可有什么事情发生?”酒过三巡,常晋开口询问了压在心头的问题。
刚才见王启年,常晋就发现对方头顶白气摇摇欲坠,多被灰气笼罩。显然身体有大毛病,再观他的脸色,双目暗青,脸色蜡黄,也能从中得知一二。可是让常晋感到意外的是,王启年精神却相当好,看上去并不像患有疾病。
“允升……何出此言?愚兄最近一直在家中读书做学问,什么事情都没有,今日如果到学院交制艺,我根本不会出门。”王启年言辞有些闪烁,抬手饮了一杯薄酒。
“哦,我随口一问,无事就好。”见他言辞遮遮掩掩,显然应该是有事。不过对方不愿提,常晋也只能暂且抛开不问。
“听说了吗?乖崖先生被朝廷免职了。”这时,蒲玉裁接过话茬道。
“什么?”闻听此言,常晋和王启年异口同声问:“到底是因为什么?”
王九渊,字乖崖,官至兵部尚书。他是当朝公认的大儒,如果被朝廷免职,对儒生来说,绝对算不上好事。
“听说是因为皇帝准备在京郊修建一座千亩园林,庆贺皇太后六十岁寿诞。结果被乖崖先生阻拦,皇帝一怒,就罢免了乖崖先生的官职。”
“昏君,气煞我也!”王启年闻听此言,立刻伸出大手猛拍桌子。继而皱着眉头抱手,显然疼痛之极。
“哎……”常晋也只能一声叹息。
有关大儒王九渊的轶事常晋也听到一些,据说他出生时其父梦见有五彩云伴生,于是取名为王云,但一直到五岁也不能说话。
后来有位相师告诉其父,说是名字泄露天机,于是改名九渊。其父照做了,王九渊才开口说话。
王九渊小时就被人称为神童,据说有次客人来给他家一头獐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
客人见王九渊很好奇,就开口询问:“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直言他以后肯定不简单。
其后的发展果然如此,二十岁时高中状元,一路升迁,官至兵部尚书,曾经领兵剿灭过藩王叛乱。
王九渊还有件轶事就是中举之前外出游学,夜晚借宿孤店。结果店主和两个儿子见他包裹里带有不少银子,顿时心生歹意,暗下商量打算晚上动手。王九渊听到不动声色,晚上按剑而睡,等对方行动时,他提剑刺杀,将店主一家杀个精光,而后又放火烧店,潇洒离开。
每每听到这些事情,常晋心中都会感慨不已,希望以后有机会见到这位大儒。
“清远,慎言!”见王启年大声数落皇帝的不是,蒲玉裁急忙开口劝阻。在大燕王朝,书生因言获罪的例子很多。万一刚才王启年的言辞被人报告到县里,又要惹出一场麻烦。
“不说就不说……”王启年嘟囔一句,抓起酒杯猛灌。
他们正谈论着,忽然一个声音从外边响起:“千古惺惺一梦中,百年万事一场空。山河气象连天阔,洞府神仙避世遥。白玉黄金终莫守,春花秋月固难绕。百年一觉浮生梦,万年俱非恨寂寥……”
常晋如今听力敏锐,闻听此声忍不住扭头朝外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破烂道袍,披头散发的道士从远处走来。
如今道法显圣,道士自然变得尊贵无比,所以假冒道士也多起来。披一件道袍,拿一把拂尘,招摇撞骗。
看此人蓬头垢面的模样,根本像是一个假冒的道士,难怪走在大街上无人理会。
“常晋,又在偷瞄街上的小媳妇呢?让我也看看”王启年见他凝神望着窗外,只当有女子在街上走过,也急忙探出半个身子。
等他看到街口只有一个道士,忍不住开口:“一个假道士有什么好看的,晦气”
蒲玉裁也看了两眼,冷哼一声道:“如果是早些年,这没有度牒的假道士早被抓进大牢了,哪里容得他们猖狂。”
〖
第二十二章神秘的道人()
常晋早从记忆中得知,儒生对道士充满怨恨,现在看两人的态度。他才发现这种怨恨比自己想象的要深许多。
前世地球上也有崇道之举,却不像大燕王朝这么严重。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权利冲突。原本这天下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同执掌,现在道法显圣,属于儒家的部分权利自然被分割出去,儒生心生怨恨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他却没有这种想法,儒学崩溃,虽然有道法显圣的原因,更多是本身出了问题。儒学的根本是经世之道,可惜现在科举以八股取士。大多数儒生为考功名,只学八股文,不懂得经世之道,长期下去,整个儒学腐朽不堪,没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前世地球上的儒学发展也可以看出,如果不进行改革,到最后必然会灭亡。
眼前这道士蓬头垢面,看上去的确不讨人喜欢,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单从他刚才吟诵那首诗歌,就能让人感觉出几分飘然出尘的味道。
常晋有感觉,对方即使是假冒的道士,应该也不是个俗人。
正思索着,却见一群七八岁的小孩从附近巷子内窜出,大声冲着道士叫嚷道:“假牛鼻子,假牛鼻子!”
吵闹间,还有小孩捡起地上的砖头瓦片,使劲朝对方扔去。
“咦”常晋忍不住低声惊叹。
从他这方向看去,那孩童扔出的瓦片应该砸在道士身上。可是那瓦片飞出后,好似重了许多,在道士身后三尺远落下。
瞧对方不还手,那些孩童胆大了许多,纷纷从地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去。
那道士似乎浑然未决,只是大踏步迎面走来,转眼间已经来到酒楼,将这些孩童远远抛在四五丈外。
此人果然非常人,常晋这下明了。刚才情境他看的很清楚,不管那些孩子使出多大的力气,砖头瓦片都在离道士三尺远的地方坠落,无一命中。
就在常晋打算收回目光时,那道士也有所感应,抬头朝酒楼看去,神色似乎微微一怔。他原本并没有进入酒楼的打算,此刻却调转方向,踏步进入其中。
这道士冲自己来的?没来由,常晋脑海中冒出个想法。随即便听到楼下小二的叫嚷,似乎训斥那假道士,不让他进店。
不过很快小二就止声,只见那邋遢道人迈步走上楼来,径直朝常晋这一桌走来。
果然……瞧对方目光直盯着自己,常晋一叹。早知如此,刚才应该放出神识,查看对方头顶的气运。现在对方站在眼前,却不便探查了。
蒲玉裁和王启年两人看到道士,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王启年更是开口呵斥道:“要化缘到别的地方去,这里不欢迎。”
“贫道不化缘,只是为这位公子而来”邋遢道士冲着常晋笑了笑,刚要开口继续说下去,突然脸色微变,原本浑浊不堪的双目精光暴射,扭头紧盯着王启年。
这道士境界,比自己还深!在那一瞬间,常晋心中直颤,仿佛感觉自己被猛兽盯上。他的感觉如此,对面王启年更加不堪,哆嗦着身体问道:“道士,你想干什么?”
“公子放心,贫道并没有恶意。只是我观公子身上带有邪祟之气,看样子应该是被妖孽缠身。公子如果愿意,贫道可以替你除妖。”
“胡说八道,我王启年读的是圣贤书,心中自有正气,怎么可能被妖孽缠身。”王启年大声叫嚷道,脸带凛然之色。不过配合上他那蜡黄的脸蛋,这话听起来有些可笑。
“读书人存正气,这话人人都会说,可真正读出正气的寥寥无几。实不相瞒,贫道出家前也是读书人……”那道士开口解释道。
“清远兄,何不让道士给你看看?有妖除妖,没有岂不是更好。”见王启年又要开口,常晋急忙阻拦。早在道士说出此事时,已经证实他心中所想,十有**,王启年被妖物缠身。
“允升,你怎么也如此,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必理会这种装神弄鬼之人。”王启年振振有词。
见他这么固执,常晋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如果在道法显圣之前说说自然无所谓。可是现在仍然捧着它当圣典,却和地球上那种遇到危险就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没什么两样。
不语,不代表不存在。
邋遢道士闻听此言,也只能喟然长叹,随即摇头盯着常晋:“这位公子,你与贫道有缘,可否愿意抛弃世间功名利禄,随我畅游仙山大川?”
“呵呵,功名利禄可不是随便能够抛下的。”常晋笑着摇头。眼前这道士不过初次见面,他即使有向道之心,也不会开口答应,只是随便找个理由拒绝。
“快走,不然我要报官府了”王启年大声呵斥。
“哎……”道士没理会王启年,很是遗憾的望着常晋:“公子以后若有兴致,可去府城乌山观找我。”
说完,自顾自下楼。
“清远兄,其实让他看看也无妨。”待道士离开,蒲玉裁也开口劝说道。
“哼,一个假道士也敢在我面前卖弄。这种人,不过是想讹诈些钱财,允升相信也就罢了,怎么蒲兄也信以为真。”王启年浑然不在意的叫道。
“清远兄,你最近真的没遇到什么异常情况吗?或者身体感到不适?”同窗一场,更何况这王启年以前对自己不错,常晋实在不愿对方丢掉性命,忍不住再次开口询问。
“是呀,启年,大家都是朋友,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吧,我们也好给个参考。”蒲玉裁也出声追问道。
在两人再三询问下,那王启年吞吞吐吐道:“也没什么奇怪的事情,也就是前些日子,我登山游玩,结果回来路上撞见一个女子在山道旁哭泣,我见对方长得美艳,忍不住上前询问,才知道她是三秦州人,小名叫六姐。因为家道中落,特意来通衢县投奔亲戚的。哪知道到了县城打听,那家亲戚早已经在三年前搬走,询问邻居,也不知去向。无奈之下,她只能返身回乡。谁知祸不单行,回家途中老仆心生歹意,将她携带的银钱全部卷走。那女子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所以才会在道路旁哭泣。
我见她无家可归,十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