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级末日症候-第1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出来的三仙岛,却是在某种意义上,不弱于中继器的武器。
这样的超级武器应该如何控制,毫无疑问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最终的结论,正是对高川发出召唤的结果——过程是如何复杂,高川无从知晓,但是,他得到的消息很明确,经过联合国和nog的交涉,在网络球的建议下,“由超级英雄高川接管三仙岛”的决议被通过了,这是由中央公国认可,并得到联合国和nog支持的决定,这样的意义,可谓是“众望所归”。
高川的身份很特殊,特殊到了,只有他负责使用三仙岛,才能让各方保持意愿上的平衡。
高川对三仙岛计划所知不多,不过,桃乐丝私下里曾经向他透露过,三仙岛其实也是她和系色中枢在不断纠正的剧本中隐藏起来的后门——三仙岛并不是简单的三个武装改造海岛基地,而是一个巨大联动装置的核心部分,最终的面目,并非是传说中的“浮空岛”,而是借用了中央公国神秘学中,一种象征最初与终极的神秘,其名为:元始天尊。
不是曾经在对抗爱德华神父的六六六变相中,利用ky3000制造出的临时产物“原始天尊”,而是“元始天尊”,尽管读音相似,意义上也有部分关联,但在中央公国的神秘学中,这两个名字所延伸出的意义各有侧重。
“原始天尊”是在中央公国源远流长的神秘文化中,被人们虚构出来,承载人们“至高至强,超脱世间一切苦难”之希望的神明。
“元始天尊”却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是因果哲学中无和有的联系,是万事万物的原初和终结的统一性,是世界本质的描绘,而并非是一个人性意义上的象征。
两者所暗示的力量强弱,在每一个熟悉中央公国文化的人眼中,都是元始天尊高于原始天尊一筹,其高下本就代表了中央公国自古传承,并在如今仍旧具备旺盛生命力的天人哲学观,亦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表面化且人性化的认知。
将三仙岛的真面目命名为“元始天尊”,由此可知中央公国对其力量的信心,以及高川入驻后,将要承受的压力——并非是政治上的压力,而是自身能力上的压力。
即便如此,高川也没有藉口去拒绝。
“再没有比如今的义体更适合接驳三仙岛的身体了。”近江曾经在高川接受义体调制期间,如此说过,虽然无论近江和桃乐丝都没有明确指出多次调制的具体目标,但是,联想到如今的情况,就不由得让高川认为,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和三仙岛进行接驳,以期最终完成“元始天尊”。
此时此刻,高川感受到的义体和文蛛的深入结合,让他觉得,就好似在抵达澳大利亚后,所要进行的三仙岛连接的预演——甚至于,不仅仅是义体,就连文蛛也可能会是“元始天尊”的部分组件。
义体、脑硬体和文蛛的磨合所产生的种种状态起伏,都被罗列在视网膜屏幕中,但即便是波动最大的时候,文蛛所产生的失误,也仍旧没有让纳粹士兵找到反击的机会。文蛛是如此强大,全方面超越了纳粹士兵的个体,如果它们在第一时间就以集团的方式整合力量,直接破除蛛网的约束,或许可以制造出更大的威胁,但是,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它们没能在前几秒完成整合,抢占先手,那么,之后也不会再有轻易可以做到的机会。
每一秒都有纳粹的士兵在死去,更多秒后,哪怕它们仍旧可以整合起来,其整体力量也仍旧要弱于它们满员的时候,甚至于在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中,被评估为“不会再对文蛛产生威胁”。即便如此,高川也仍旧十分谨慎而高效地杀戮着,竭尽全力去寻找可能导致异常的苗头——他并没有忘记,脱胎自末日真理教的纳粹,也很可能对献祭仪式有一手。所有死去的纳粹士兵,或许到头来,仍旧会成为更强反击的关键。
观察死者的身体,观察血液在海水中散开的痕迹,观察波涛的韵律,观察纳粹士兵的位置变化,所有观察到的情况都会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数据,经由脑硬体处理,反馈回视网膜屏幕上。
死亡并不是结束——这句话对于末日真理教延伸出来的任何神秘都是有效的。(。)
1618 狂热献身()
在最初的三秒,文蛛就杀死了三千多名纳粹士兵,它的速度很快,但让纳粹士兵无法及时做出应对的原因,仍旧是涵盖了这片海域的蛛网。纳粹士兵们不得不做出多余的行动,哪怕在使用了非常规的方式脱离束缚后,仍旧无法立刻摆脱蛛网的各种制约。蛛网伴随着文蛛的每一个行动产生有利于文蛛的动静,同时又以无法计数的小动作去干扰位于网中的猎物,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动作,也会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反馈,这种反馈普遍以“震动”来表现,但又绝非只有震动,要说到底有多少种便于文蛛行动而纠绊敌人行动的方式,就连驾驶文蛛的高川也无法尽数。
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例如一秒之中,所产生的增益和减益是有限的,但是,不同的时间段中产生的增益和减益的种类却又有三分之一是不同的。这种在多个时间段内不会重复的变化,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难以计数”的感觉,无法针对性做好准备。
若没有这些增益和减益的加持,文蛛的速度虽然仍旧可以称得上快速,却绝对无法制造出当前的战果。而当敌人开始习惯这种变化莫测的战场后,先期所展现的增益和减益效果也渐渐衰减下去,尽管在理论上不可能被减至没有效果,但是,眼前的纳粹士兵们已经酝酿起反击了。
更加密集,更加深思熟虑,更加秩序化而提升威力的冲击,以多种或诡异或瑰丽的现象,从这些纳粹士兵占据的坐标彼此连接,转化,火变成冰,冰变成毒,毒变成射线,射线变成物质,时间产生微妙的前进、中止和倒退,空间叠加交错,有时看起来被压缩成平面,有时更是只剩下一条只在某个角度下才能看到的“线”,有时又变得极为复杂,好似钻石切割所形成的剖面,每一个剖面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这些现象中,有的宛如幻觉一般,除了可以被“目击到”之外,不会产生更多的影响力,而有的则具备可怕的物质性和能量性的杀伤力。
这些现象有的是通过纳粹士兵们随身携带的炮火军备产生的,有的则是一部分纳粹士兵自身激发的。这让它们看起来既像是精擅协同作战的士兵,又看似天然具备某些天赋的神秘专家,常规的火力和非常规的神秘,以一种扭曲而怪异的方式,在这些士兵身上体现出来而这也正是联合国和一些神秘组织所追求的平衡点。
这一万名纳粹士兵倘若从一开始就占据主动,悄无声息地发动攻击,高川也自认必须暂避其锋,哪怕之后再反攻回去,所制造的战果和所要消耗的精力,也绝对不是眼前如此轻易。但话又说回来,既然每一场战斗,都必然有一方尝到失败的苦果,高川也绝对不会为自己趁虚而入,抢占先手而觉得不妥。
这是战争,哪怕不是战争,而仅仅是神秘圈内的一场小争斗,神秘专家也绝对不会在面对敌人时故意谦让,以昭显自己的风度。
能够最快最简单最直接的剪除威胁,就必须那么去做,倘若不小心放松了,自己就会被趁虚而入,被对方用最快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杀死。
从综合实力而言,能够如同捏死小虫子一样杀死敌人,是每一个神秘专家都不会拒绝的。正如眼前,文蛛所带来的震撼,还远远不是终于稳住阵脚,试图反攻的纳粹士兵们所能够预料的。
在那集中呈现的复杂现象所代表的神秘力量排山倒海般吞没了文蛛后,纳粹士兵们也没有停止攻击,它们用特殊方式挣脱蛛网,进而变得扭曲的身体,已经因为竭尽全力的攻击输出而变得更加扭曲了,看起来就像是如此强有力的攻击,是建立于自身受到损害的基础上。
即便如此,在他们面前那一处因为格外的密集现象叠加而变得混乱一团的空间中,灰雾不停从现象变幻中溢出,就好似一个现象的变化过程中,以及一个现象和另一个现象的叠加中,充斥着肉眼无法看到的缝隙。
纳粹士兵们如临大敌,因为这些灰雾并不是他们的同源兄弟“末日真理教”的东西,虽然在本质上或许是一样的,但是,使用者则在立场上完全相反。
灰雾很快就深入周遭的雾气中,让这片海域变得更加阴森,被蛛网笼罩,又被纳粹的神秘力量镇压的海面,再一次翻滚沸腾起来。每一次波涛的涌起,都会拍打蛛网,那力量似乎在积蓄,让人觉得或许会有一刻,能够撕裂这片蛛网。可是,蛛网却在被撕裂之前,就已经随着波涛掀起更大的动荡。
在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中,连锁判定的观测已经停止,因为,此时的运动现象已经超过了连锁判定正常负荷下所能观测的极限。为了保证脑硬体对文蛛的控制,本来用于解读观测数据的资源,已经没有空余了。满屏幕的红色警告窗口层层叠叠,集中在视网膜屏幕的左上角,高川起初还尝试消却,但是,伴随着这一片海域的神秘性越来越强,运动强度和密度也愈发提高,这些警告框的增加速度和数量已经无法清理一空了每一个微秒内,危险提示都在增加。
然而,高川并没有觉得,眼下的情况已经抵达自己的极限。
能够反击的纳粹士兵越来越多,反击也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些反击所造成的异常现象,无论是物质形式还是能量形式,无论是可以观测到的还是不可观测到的,在这次刻意的耐压测试中,仍旧无法正面击穿文蛛。
是的,深藏在文蛛内部的高川,没有任何“被伤害到”的感觉。无论眼下看似有危险的状况是何等的惊涛骇浪,他都觉得自己好似置身******的深处,完全不受到海面上风暴的影响。
究竟是因为文蛛的外壳太厚太坚固,还是有某种神秘性以凌驾现有神秘现象的程度,覆盖了整个文蛛?高川无从知晓,但他十分清楚,只要没有外力的干扰,自己全歼这一万名纳粹士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海面失去神秘力量的束缚,大幅度反弹起来的波涛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蛛网,最大的浪头已经涌起两百多米高,而这一片海域的物体,立方体的冰山也好,蛛网和文蛛也好,余下数千人的纳粹士兵也好,被这一股股浪头推起,落下,淹没,又露出可是,哪怕是如此让普通人心惊胆战的天威,也无法让这些存在产生足够的位移。反而是远处正在朝这边接近的新泰坦尼克号,被这股浪头迎面拍打,在幅度落差极大的沉浮中,一个呼吸间就又远离了许多。
海上的惊人变化是由灰雾造成的,而释放这股灰雾的是文蛛,所以,要说高川延迟了新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的时间也无不可,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就算在高川看来也是迫不得已。
声势浩大的海浪在几个呼吸后就一去不复返,海面再次恢复那诡异的风平浪静,立方体的冰山一如既往漂浮在海面上,在数据中,沉入海水的面积数值,哪怕精确到小数点之后十位,也看不到任何变化。仍旧置身于蛛网中的纳粹虽然东倒西歪,却也没有一个丧命,只是,对文蛛的集火攻击不得不暂停下来,在他们面前,遮掩了文蛛身形的灰雾正渐渐散去。
文蛛那巨大而坚固的身体,再一次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那崭新如故的表面,让纳粹士兵们也不由得产生一些骚动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束手无策,不得不重新检讨自身的战术,可是,无论如何思考,文蛛都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敌人的无法战胜,就意味着己方的绝对失败,纳粹士兵是战争工具,却又并非是毫无知慧的机器。诚然,它们的存在方式让它们天然就不具备人类的负面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对一场看起来超乎意料,毫无胜算的战斗无动于衷。
纳粹是从旧时代的末日真理教中分裂出来的组织,继承了不少末日真理教的特色,但是,在长期的分离中,它们也产生了许多和末日真理教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让这些士兵在面对相似的情况时,第一反应和末日真理教的成员同样有所差异。受限于一些认知和情报因素,高川无法详细去描述这种差异,却能通过敏锐的直觉感受到。
纳粹的行动开始变化了,这种变化是细微的,在高川的感觉中,却又如同在毫无味道的水中,加了一点盐分。
很淡,但不会被忽略。
纳粹士兵们的死亡数据一直被收集和整理,在异动中,这些数据终于被用上了。
新的预见画面在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中徐徐展开,虽然有一些纳粹士兵的动作,和这副画面不太一样,但是,大部分纳粹士兵的行动还是和这副预见画面重叠的。这意味着脑硬体得出的结论近乎准确它们已经开始仪式,试图激活超过它们自身神秘性规格的力量。
这是献祭仪式,祭品就是纳粹士兵自身,而献祭结果未知。究竟是让这些纳粹士兵自身发生某种聚变,亦或者召唤出恶魔,乃至于是为了牵引中继器的力量,都无从知晓。
不过,这种行动本来就在预料当中。而高川也十分清楚,既然它们开始了,就无法再中断,这是末日真理教献祭仪式的特点,也定然存在于纳粹的仪式之中。既然无法在它们开始仪式前就把所有人都杀死,那么,眼下这一情况的变化,就可谓是“理所当然”了。
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中,纳粹们的动作虽然在局限在某一个个体上,只尽是一些小动作,但是,将这些小动作串联起来,以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观测,就能察觉到某种仪式化的神秘韵律。通过蛛网,高川可以感觉到,有一种极具穿透性和附着性的力量仿佛无中生般,穿透了蛛网的禁锢,向着四面八方绵延开来。
不用高川动手,纳粹士兵们已经开始自相残杀。
蛛网也无法约束它们这种自杀行为,它们身上的武器对准了自己的战友,而又不让人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