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级末日症候-第17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四小时,紧张而忙碌,但终究会有一个终点。码头的人员转移工作比预想的还要顺利,纳粹没有选择对码头方向加强攻势,澳大利亚战线上的僵持一如既往,而整个世界的战况也处于这么一种惨烈又理所当然的僵持中,只是名为绞肉机的战场,又开辟出了两个,一个是北非,一个在南美,两极和亚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全球战线的大后方。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可以预料,纳粹什么时候会在这些地方开辟出新的战线。
纳粹可以批量制造士兵的事实已经得到证明,只是没有人能够想到,孤立于月球上的纳粹的士兵产能竟然可以达到同时支撑如此多个战线的程度。这些士兵拥有一些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身体机能和战场本能更是超过正常的人类士兵,这是它们的优点,但是,它们的数量在任何一处战场上都处于绝对劣势,这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人觉得,伴随着联合国战争潜力的持续提升,取得胜利是迟早的事情。然而,联合国内部负责全球战略规划的人却不这么认为,“联合国必须尽快地发动一次有效反击”——他们得出了这个结论,才有了跨越式建设巨型质量投射装置和启动宇宙联合实验舰队的决定。
三仙岛毫无疑问将会是宇宙联合实验舰队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尽管三仙岛还没有实质性的投入到战役中,不过,在理论上,宇宙联合实验舰队中不存在比三仙岛更强的武器。所有人都很有信心,无论是神秘侧还是联合国,都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过这个来自中央公国的恐怖造物,他们评估己方实力和敌人潜在的手段,哪怕是最悲观的人,也无法否认三仙岛具有一定的胜算。这次向月球进军,究竟可以打到怎样的程度,可以给予敌人怎样的重创,暂且无法预判,但是,谁都不相信,会一点成果都没有。
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上,的确有备受期待,初期理论也尽善尽美的军事力量被敌对方轻易击溃的情况,可是,在发生这种情况之前,同样没有人会去相信这种情况的发生,尤其在这种力量属于己方的时候。正如政委老胡所说,只要知道了高川的决定,全世界饱受战争残骸的人民,都理所当然地对他这个世界英雄,对三仙岛,对中央公国,对联合国的宇宙联合实验舰队抱有强烈的期盼。
他们希望能够一次性结束战争,但是,不会有多少人觉得这个希望很现实。因此,拥有世界英雄和三仙岛的宇宙联合实验舰队可以取得一场大胜,就是人们最现实的期待。
高川睁开眼睛的时候,黎明已经悄悄来临。这一天,厚实的云层遮蔽了太阳,清冷的风席卷巷道,摇动树木和杆子,发出沉沉的呼啸声,空气充满了潮湿的味道,似乎将要下雨。这不是誓言出征的好天气,可却无法熄灭他心中那愈加燃烧起来的火焰。他有一种发自灵魂的灼热,就像是浸泡在太阳里。明明是阴暗湿冷的天气,却让他觉得,比任何一个日丽晴天都更让人充满了前往远方的期待和躁动。
高川打开门,整个夜晚都在喧嚣的街巷已经平静下来,流动的人员明显比昨天少上很多,但是,却让人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虽然中将昨天说过,准备工作还需要二十四小时,可现在他却觉得这个时间已经提前了。就在他推门而出的时候,对门也被打开,中将、副官和政委三人鱼贯而出。四人的目光彼此对上,看到对方眼中的坚定,便有了一种默契的决然和兴奋。
“好像已经准备好了?”高川确认到。
“还差一点点,不过,是我们登岛的时候了。”中将说。
“你们也要去?”高川再一次确认到。
“那是当然。”副官的表情是平静的,但是那声音和目光,都让人看得出来,是刻意压抑着何种沸腾的情绪,“这等出风头的事情,可不能让你一人独享。”
“呵呵,我们得监视你,免得一个世界英雄临阵叛变了。”政委老胡也笑呵呵地说,当然,听在其他人耳中就像是一句冷笑话。
“会死的。”高川说:“你们比我更清楚三仙岛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顺利才会死。”中将说:“将军难免阵上亡,如果没有觉悟,还是滚回家抱孩子算了。”
“滚回家抱孩子就不死了?”政委老胡冷笑一声,说:“总会有人比其他人更早死去,如果一定会死,那我倒是希望自己的早死一步,可以让自己的家人孩子晚死一点。”
“就要出发了,还说什么死不死的,这多不吉利。”副官打断他们的话,说:“走吧,不要让战士们多等。”
四人就着阴风冷静了一下,相继朝码头行去。码头早已经准备好了专门为四人准备的船只,当然在外表上和其他船只没什么差别。他们在船上吃完早餐,就看到了三仙岛那隐约而庞大的轮廓。三仙岛就好似中央公国神秘学中的“仙山”,终日被云烟缭绕般,又仿佛海市蜃楼,隐隐约约,看不真切,要登岛当然也需要特别的资格认证。不过,这一切都无需高川操心,他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将目标设定为月球,然后狠狠地干上一仗。
当高川、中将、副官和政委踏上三仙岛的土地时,三仙岛给他们的感觉,变得无比真实起来。蓬莱、方丈和金鳖三个子岛已经完成最后的连接,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一千万乃至于更多人口的巨大要塞,说不出的神秘充斥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却让人初略中,只能感受到正常的一面。
三仙岛和高川过去所见过的任何一种神秘事物,都是不一样的,虽然高川说不出这不一样的地方到底是哪些,但是,神秘专家的直觉却强烈地让他感受到了这一点。它有着不同寻常的亲和一面,也有着隐藏在亲和之下的恐怖一面。和当初进入三仙岛时的感觉也不一样,因为,眼下的三仙岛比任何时候都更像是“活的”。
高川仿佛可以听到,血液在岛内深处的脉络中奔流激荡的声音。
“三仙岛在建设的时候,虽然外表是岛屿,但是内部核心构造却是按照目前理论上最佳的舰桥形态进行建造。你去过那里吗?小高。肯定没去过吧,因为那是需要搭载了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员后,才能启动的。平时它就像是不存在的一样。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中将说。
“也就是说,搭载了这一千万人的三仙岛,才能算是真正的三仙岛?”高川不由得问道:“我之前进入的,只是表面的躯壳?”
“没错。三仙岛的转交是在澳大利亚,条约上是这么注明的吧?这可不是没理由的。”政委老胡说:“只有在澳大利亚才能完成最后的整备工作。”
“还等什么,去舰桥吧。我可是第一次登上三仙岛,等我回去可要吹个够。”副官如此说到。(。)
1728 十二都天神煞()
♂,
三仙岛的每一个分岛在改造之前都能够容纳上千万人口,尽管在改造之后放弃了表面陆地,但内部却开辟出更加宽阔的空间。高川只清楚三仙岛的大概资料,但也清楚,一千万人分散在三仙岛上说是沧海一粟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很大范围内都无法用肉眼找到一个人却是理所当然。三仙岛上的神秘遮蔽了所有登岛者的目光,人们用肉眼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三仙岛表面的一部分而已。尽管高川已经获得三仙岛的权限,但需要真正了解三仙岛,目前看来仍旧需要前往“中枢”之类的地方。
一如中将、副官和政委所说的“舰桥”
尽管三仙岛的外表没有一点儿科幻作品中那些常规宇宙战舰的模样,但毫无疑问,它是能够直接进入宇宙的巨型载人工具。放在大海上,它是海上堡垒,潜入海中就是有史以来最巨大的潜艇,而飞至空中,那就是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宇宙战舰。从已经知晓的资料来看,它的驱动能源绝非是包括核能在内的人们已经拥有亦或者曾经在科幻作品中想象出来的那些能源,而是某种“神秘”。
能源是神秘的,武器除了常规的,非常规的,也有神秘的,而布置在岛上的一千万中央公**人也似乎并非类似“陆战队”之类抢滩登陆的作用。尽管三仙岛的制造在联合国中不算是极密资料,但是,具体配置以及这些配置的作用,却从来都没有泄露过。高川坦然面对中将三人,并不是为了让三仙岛能够全力运转而做出妥协,但是,事实证明,仅仅获得三仙岛的使用权,没有得到中央公国的最终认可,仍旧是无法将这个要塞级的强大武力全部开发出来的。
三仙岛自动接应高川是因为高川拥有权限,但是,要进入三仙岛的舰桥非得获得中央公国的许可,而进入舰桥的方式也不是常识可以猜想。高川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变化,当四人决定进入舰桥的时候,他们沿着随便一个方向前进,就自然而然地身处在舰桥上了。正因为神秘包裹着整个岛屿,而进入舰桥的方式也是充满了神秘性,因此,这种神秘的变化,就好似海水中的一滴水珠发生了变化般,超出了高川所有的观测能力可以进行观测的范围。
哪怕高川如今身具多个高川人格的资讯,拥有义体和脑硬体,同时是意识行走者和四级魔纹使者,仍旧无法对这种神秘的变化做出半点反应。
当四人意识到的时候,脚下的土地已经变成了一条长长的金属廊道。廊道架空在一个不知道有多深的空间中,身后和下方都没有支撑物,它好似就这么悬浮着。向四面八方眺望,也只能隐约看到弧形环绕的厚壁,却无法看清厚壁的细节,只能大约感受到是一个圆筒的样子,而自己就处于圆筒内部的空间里。厚壁上有无数的光点此起彼伏,就如同将星星镶嵌在了上边。这个圆筒的内径无法估算有多长,在正常情况下,高川可以通过目视,经由脑硬体计算出大概的数值,但放在这里却根本无效,视网膜屏幕上流淌着乱码,所有尝试估算距离的行为都会弹出错误的警告。
这里同样被神秘环绕着。
廊道通往圆筒空间的中心,虽然圆筒内径无法估算,深度也远超可以观测的范围,但是,这个形如小球的中心部分却能让看到它的人在第一眼就觉得它就不偏不倚地处于最中心处。那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和谐感,好似只要偏上一分,都会让人感到别扭。
整个圆筒部分都被中将三人称为“舰桥”,而小球部分自然就是舰桥最核心的部分。高川和中将三人面面相觑,高川从他们脸上同样读出了震撼,他们虽然在之前表现得比高川更加了解三仙岛,可是,当面对同样景象时,显然也是不知情的样子。
“我只从资料上了解过。”副官的表情有些呆滞地说:“但从未想过,亲眼见到时会是这个样子,纸上得来终觉浅呀。”
“这是我们的战舰?”中将仿佛在自问自答般说:“是的,这是我们的战舰。”
“小高才是舰长。”政委老胡没好气地说:“我们三个只是辅助人员。”
“但我们也是在舰桥工作。”中将有点小孩子气地说:“小高,你说说,这是不是我们的战舰?”他将“我们”这个词说得很重。
高川愣了愣,不由得笑起来,说:“对,这是我们的战舰。我是舰长,你们是必不可少的船员。”
“还有一千万名船员在等着呢。”副官突然说。
高川听闻便有些沉默,尽管决定要承担起全责,过去也一直是想着要“拯救所有人”而去行动,但是,如此直接地背负一千万人生命的重量,还是第一次。过去的行动失败,人们或许会大量死亡,但是,真正被观测到的死亡,也就眼前的数十上百人而已,更多数量的死亡仅仅是推理上的死亡,可是,这一次行动,一旦失败,那就是上千万人死在眼前,而自己必将注视到他们的死去。对其他人而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将官,或许是可以习惯的,但是,在高川的生命中,这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太过于沉重了。
即便如此,高川也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他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哪怕如今成为了四级魔纹使者,但直观感受到三仙岛的强大,也仍旧可以让他十分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极限。他知道,自己正要面对的敌人,绝对不是自己一骑当千就能解决的,如果没有三仙岛,如果没有这一千万人,失败是板上钉钉的未来。
这场战斗后,三仙岛是否可以幸存,这一千万人又有多少可以活下来?不,甚至于,自己和中将三人是否可以活下来都是未知数。哪怕友军还有一支宇宙联合实验舰队,胜算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虽然在其他人眼中,这一次行动失败了,还可以绸缪下一次,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一定可以逐渐占据上风,但是,对高川个人来说,如果这次失败,就不会有下一次了。这是过去诸多高川的资讯在经过脑硬体分析后所得到的答案——当“高川”在末日幻境中死去,末日进程就会一口气摧毁整个末日幻境。
因此,对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来说,这次行动就是最后一次。哪怕准备得不够充分,也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不,应该说,在末日进程中,人们的时间从来都不是充足的。
这么想着,中将已经率先沿着廊道向球形核心走去。其他人连忙跟上,气氛有些紧张而压抑,这里的宁静配合周遭厚壁上的闪烁光点,散发出一股让人窒息的感觉。越是靠近球状核心,就越是手心发汗。
“联合国为什么这么早就做出反击计划?这和最初听闻的不太一样。”高川打破僵硬的气氛问到。
“最初的计划还是太理想了。”中将头也不回地说:“我们在战争中才发现一个可怕的趋势。纳粹的士兵制造效率正在超过我们的人口诞生速度。战争打的是资源,不仅仅是物资,也是人口。我们每诞下一个新生儿,都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去培训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但是,先不提战损率,仅仅是正常的人口新陈代谢,就已经出现了零增长乃至于负增长的趋势——可是纳粹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