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醉子-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丰迟疑道:“刘道友,紫玉花的习性你、我已经听过了,待其开花耗时不短,难道让我们要在此逗留这么长的时间?”
刘逸文同样疑惑,不过总觉得虚影会考虑到此事,于是轻松道:“杜兄不必为难,我们还是听从安排,将种子种下吧!料想以前辈的智慧,必有玄机。”
杜丰先是一凝,而后点头道:“刘道友所言甚是!紫玉花需用玄垆壤,我们这就动手吧!”不过这其中的土壤数十种,尚需仔细甄别一番。
刚才介绍时两人就留心过,不一会就从琉璃柜中取出一份土样。此土颜色较深,看起来十分湿润。
刘逸文将玄垆壤移至大瓷盆,杜丰则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放了进去,掩埋起来。
杜丰朝一旁的几罐水看了看,心中一动。此花喜水,他稍一打量,取了一几瓢,浇在了瓷盆内。
刚刚做完这些不久,瓷盆下的石台亮起了神秘的灵光,看样子像是一个微型阵法一般。几个呼吸后,灵光敛去,空中飘落下一片金色的灵粉,不偏不倚正好尽数落入了瓷盆内。
两人均是一惊,凝神望去!
一颗肉芽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破土而出,冒出了出来,那神秘的金粉原来有加速度生长的奇效。
刘逸文心中一喜,看来程序没有问题,他俩走到近前仔细打量起来。这幼苗不一会长至半尺来高,从根部分出了七片叶子。
正当刘逸文心中嘀咕着这考验似乎也不怎么太难,紫玉花的叶子竟慢慢枯萎起来。刚才还绿油油的叶子,几个呼吸后就变成了黄叶,蔫了下来。
杜丰面色一沉,低呼道:“坏了!”
刘逸文心中大急,问道:“是什么地方不对呢?”黄叶忽地消失不见,瓷盆内只剩下那堆玄垆壤了!
杜丰喃喃道:“失败了?”
刘逸文低头沉思,将先前光影介绍的话语仔细揣摩了个遍,仍是毫无头绪。
不一会,一道灵光闪过,那琉璃柜上又多出一枚一模一样的种子来。
两人又惊又喜,看来杜丰的先祖已考虑到失败的可能,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但是下一次再失败,就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尝试了。
杜丰道:“刘道友,刚才的问题出在哪呢?难道是泉水?”
刘逸文凝重道:“你看!盆内的土并没有消失,证明玄垆壤应该没有选错。按杜兄所想,水倒是有些可能,我们去仔细看看吧!”
杜丰心念一动,道:“走!”
三个陶罐摆在两人面前,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区别。不过,这次两人不约而同地运起神识仔细地查看起来。
一盏茶功夫后,杜丰眉头一扬,喜道:“果然如此,这几罐水表面看来差不多,实际分为三种。其中一种只是普通的泉水,一种则有些火灵力,而另一种则属性冰寒。紫玉花乃是阴寒之花,看来该选这边的一罐了!”言罢,他朝最右边的陶罐指了指。
刘逸文也他的发现一样,于是两人重复起先前的步骤。不多时,瓷盆中又长出一株翠绿的七叶植物来。
不过当那金粉再次撒下,紫玉花仍没有改变,只是呆呆地伫立在那里,两人又沉思起来。
刘逸文心中暗叫一声:不对!按照他预想,金粉撒下后,紫玉花应该长出花箭来。但此时仍是没有变化,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杜丰也埋头苦思,却也不知其中窍诀。
两人围着这盆花转着圈,希望能看出问题所在,但是过了好长时间仍没有发现有何异样。杜丰继续转着,刘逸文则走到一旁的农具那里。
这堆农具中,除了刚才移土用了铜铲外,其余几样还未曾使用。里面有犁、磨、耙、簸箕,除此之外,还有个两端开口、用竹条编成的圆柱样器具。
刘逸文陡然见此物,心里打了个突兀。此物看起来奇怪,不知有何作用,心中却隐隐觉得与紫玉花培植有着关联。
口中反复地念叨着此花的习性,忽然停了下来。他一拍手,恍然道:“惧光喜阴,惧光喜阴此物不正是为此准备的吗?”
言罢,他就执起这个怪异的物件,来到花盆旁。
杜丰听到动静,急切道:“刘道友,发现了什么吗?”
刘逸文欣然道:“若我所料不错,此物就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然后,他一把将这个竹具罩在了紫玉花上,顿时里面的光线就变暗了。
不一会,灵粉撒下后,一束花箭长了出来。接着,顶端的花苞缓缓绽放,一朵紫红的花朵出现在两人眼前。十多个花瓣摆了二、三层,每一瓣约比铜钱大上少许,散发着一股奇香!
杜丰脸上一松,抚掌道:“刘道友果然天资聪慧!”
刘逸文正要谦词两句,异变又生!
第175章 阁中天地(三)()
紫玉花瓣片片飞离,化为了一蓬紫色萤粉,朝空中缓缓飞去。直至数丈高的地方才凝滞不动,开始如呼吸般涨缩不定。须臾后,化为一道紫芒消失在了虚空中,留下怔怔出神的刘、杜二人。
那苍老的声音肃然道:“这里本是老夫的药园,当初我收集了各种天地灵物移植于此。大部分我都研究出栽培之法,均可以用于酿酒。其中三成有灵种留下,可以按照我的教授之法培育。至于能做到何种程度,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言罢,刘逸文的耳边传来低沉的轰隆声。
两人循声望去,身后二十来步远的石壁上多出一条长长的通道来,尽头处闪着柔和的白光。
他们心中一松,这应该通过的迹象,通道必是第二层空间的入口。
这时,琉璃柜上忽然多出一堆巴掌大小的锦囊来。两人心中大喜,连忙来到近前细看。每个锦囊上面都绣着拇指大小的篆体,记录着各种灵物的名称。
杜丰随手拿起一个锦囊来,将里面的种子倒了出来。掌心内七、八粒黄豆大小的种子,圆滚滚的,还带着淡淡的灵力波动。
杜丰赞叹道:“先祖果然考虑周全,有了这些灵种后,酿酒的灵材就收集好了大半了!”
刘逸文点头称是,佩服道:“杜前辈真乃神人也,如此多的灵物当初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之前,他从江槐山那里得到过几样种子,但与此相比就差得太远了。按照刚才的介绍,这些无不是珍稀异常的灵种。
杜丰心念一动,手中执起一个布袋,石桌上多出了一套文房四宝。
他口中诵诀,对着锦囊一指,不一会锦囊纷纷悬浮在石桌三尺高的地方,然后袋口打开分出了部分种子,被白纸一一包好,上面还写上了种子的名称。
刘逸文心中明白,锦囊内的各类种子大多都有十来粒,分成两份培植相当充裕。但这也非同小可,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他拱手感激道:“多谢杜兄了!”
杜丰不以为意,道:“只是些种子罢了,若我这份有什么差池,刘道友还能帮我保存一份,不至于断了先祖的传承。”
刘逸文倒没有想过这么一层,却有几分道理。
杜丰朝通道处望去,轻轻道:“走吧,看看下面还有什么。”
刘逸文点头,指着四周的物品道:“杜兄将这些也收起来吧!”这些农具虽普通,但那采自各地的土壤却是极为难得。
杜丰眉头一扬,默默点头将其收了起来。待检查无遗后,两人就朝通道走去!
刚刚走进那白光中,刘逸文眼前一花。待他回神,已经身处一个宽大的石殿中。此殿约有数十丈见方,两侧各有一条十多丈的架子,上面摆放着各式的陶罐。
中央有个直径丈许的圆形“土墙”,两人相视一眼,朝其走了过去。
“土墙”只有半人来高,里面用金属杆子搭成了一个筛网,四周还有些砂泥和几个陶胚。刘逸文沉思一会,开口道:“杜兄!此物似乎是用来烧制陶罐的。”
杜丰皱眉道:“陶罐储酒能加快酒的老熟,增加其风味。先祖将它们放在这里,是何用意?难道是要教授我们制陶之术?”
两人互望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解。
刘逸文曾了解过,陶罐乃是储酒十分重要的器皿,却未特别留心。这第一层专门设下如此一个制陶的作坊,想来必有深意。
四处打量一番后,发现三丈外还有个半人高的物体,远看像个陶罐,但又有些不同。他来到近前仔细察看后,才发现它像是用某种藤条编织而成。里面则用暗红的泥浆涂抹了一层,似乎是用来储酒的,不过和陶罐有何区别呢?
他心中一怔,这东西和他自己制作的酒鼎,倒是有几分相似。
刘逸文以前从未见过此物,伸手就要去摸一下这个奇怪的东西。有了上一层的经验,他心中已有准备,方一触碰到此物,就如泡影般消失不见。
那熟悉的光影来到近前,解释道:“此物名为酒海”
果然不出所料,此用竟是用来储酒的,但与窖池有别。窖池是用来发酵的,乃是酿酒十分重要的一环,酒海则是用来盛放新酒的。
对于储酒,刘逸文以前没有留心过,听完光影的介绍他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新酿酒味辛辣、有杂味、灵力散乱或会产生风邪,不适合饮用。若用这酒海储存一段时间,便可解决这些问题。
而这酒海的制造绝不普通,根据材料的好坏也有区别,上好的酒海能增加成酒的机率。按此老所言,越是极品灵酒对酒海的要求就越严苛。
刘逸文此次算是开了眼界,眼前这个酒海所用的枝条乃是万年龙爪柳上的。另外,还用到了八级蛟龙的精血,齐境极西处火谷中的梵炎神泥,以及几种特别材料。非是自己当初随意乱琢磨的酒鼎可比。
这几种材料哪一样都是稀世之物,特别是梵炎神泥所在的火谷,乃是一处绝地,非元婴修士不能踏足其中。
刘逸文意动神驰,遥想当年杜丰先祖纵横此界时的逍遥模样,一阵叹服!
不知是否因为刘逸文制过那酒鼎,考验酒海时竟极其顺利,让杜丰不禁刮目相看。这也难怪,它的炼制与炼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刘逸文炼器颇有心得,考验显得尤为轻松!
光影留下一个亮绿色的酒海后,就打开了第三关的通道。
此酒海灵光奕奕,颇为不凡,杜丰心中犹豫不决,迟迟道:“这”
刘逸文当然会意,他在此关出力颇多,而此处只有一个酒海,对方怕是拉不下脸面。他欣然道:“此物乃是杜兄祖上之物,自然是由杜兄继承了!”
杜丰脸上微红,赧然道:“可是”
刘逸文劝道:“我能来此已是莫大机缘了,杜兄不会让我收下此物吧?切莫折煞我了!”
他已受了莫大恩惠。且不说晋至中期境界,光是进入这秘境让他领悟了酒道,已是机缘菲浅。与自己的胡乱琢磨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杜丰略一思量,刘逸文言之有理,客气几句便将酒海收下了。
两人再巡视片刻,便走入了光门内。
第176章 阁中天地(四)()
此次被传送的地方非常宽阔明亮,空气中还充斥着淡淡的酒香。四周苍翠一片、生机盎然,令有有几分置身桃源之感。
两人微微愣神,均没想到第三层空间是这么一处地方。
不远处有个面积颇大的亭台,四角八檐,古香古色。这处非常显眼,两人就快步走了过去。
方一接近这处,还未见有何动作,亭台中陡然光影流动。细看一会,原来制酒工序的影像。
刘逸文驻足观察了一会,发现这流程与进入此处大门上的制酒步骤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区别,不过到底在哪,一时又想不起来。
四周摆放着甑、釜、漏缸、陶瓮等,令人意外的还有三个窖池。这些器具灵光全无,应是长时间无人温养所致。
那窖池虽已干涸,泥皮成了黑色,却仍留有浓浓的糟香,让两人称奇不已。
杜丰见此来了兴致,用两指掐起少许泥皮,轻轻一搓,放在鼻尖细细嗅了起来。不过一会,他脸上露出遗憾之色,叹惜道:“真是太浪费了,如此古窖,真个是暴殄天物!”
刘逸文深以为然,陪他一旁惋惜。当初,他为建个窖池,去那雁泉春的酒窖将整口窖池挖下,最后敲碎泥皮封进鼎中。眼前这个窖池起码有几千年了,因为许久没有添料而废弃,确实太可惜了!
看完几口窖池,他们又朝这些酒具上打量起来。这些东西虽然样式古老,但稍稍思量再配合那光影上的演示,自然就明白其用处了。
刘逸文见它们已没有什么价值,凝神看起制酒的过程来。正看得出神,忽然听到杜丰轻呼道:“刘道友,快看那里!”
他循声望去,发现十多丈远的地方,有个两人来高的雕像立在哪里。
刘逸文见此来精神一振,隔远就能感到有灵力波动,看来是有用之物。
雕像背对着两人,从背影曼妙的身姿和服饰来看,大约是位仕女。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此人将一个直径尺许的铜盘托在了头顶,不知是何缘故。
两人来到近前对望一眼,朝雕像仔细打量起来。刘逸文平日里接触的材料很多,粗略看过后感觉是古铜所造。
古铜虽是低阶灵材,但用这么大一块来塑像,却也显得奢侈。此物有轻微的锈蚀,却仍有沛然的灵气。
刘逸文心中一动,慢慢伸手去触碰起这雕像来!杜丰自然明白他的用意,凝神观察起来。不过令他们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此物并非泡影,而是真实存在的。
杜丰一呆,讶道:“竟是个实物,刘道友有什么发现吗?”
刘逸文苦笑摇头,回道:“我也觉得奇怪,为何用古铜炼制了这么高一尊塑像。历经几千年而灵力不散,想必是令祖特意留下的。”
杜丰竭力地思索着,口中低语道:“这究竟是什么呢,要说是个雕像吧!这人的姿势显得有些怪异。”
刘逸文围着此像转了数圈,道:“杜兄,你看此女头顶的那个盘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杜丰沉思一会,不确定地道:“难道是用来接雨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