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狂歌-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睛正是每副盔甲必须显露的部位,便是弱点。
刺瞎眼睛,若非持续深入十吋,敌人不会产生性命危险,但是一旦失明,失去了平常赖以维生的感官,可使敌人瞬间丧失战斗能力。
眼看便要得手,右哨把总踏步上前,以单刀架住王晦快剑。
这一招架,王晦的身子略停,登时成了标靶,另二柄枪尖与丈八蛇矛朝王晦扫来。
王晦这次不退不闪,使出自创的紫阳剑法。
“师兄我来助你。”一名青衣武院生高喊,长剑直取一名持枪把总。
王晦见院生想前来援助,左手按住他的剑往後一甩,不让院生接近五名禁军把总的攻击范围。
“退开。”王晦喝道。
“为何?”武院生不解道。
“这五人武功高强,你们不是对手。”王晦道。
“我能尽我微薄之力相助。”武院生道。
“我若分心,你会被杀,我也会因要保护你而受伤,你现在的工作,便是保护好我方手无缚鸡之力的院生们。”王晦道。
任何人介入五对一的战斗无疑是画蛇添足。
王晦施展毕生武学的精华“紫阳剑法”,剑上寒星如龙瞳一点睛。
紫阳剑法乃是王晦钻研儒释道百家经典所创,其精妙更胜清涟剑法,其古璞更严於罗汉拳法,经露一酌点化後,威力十足,但架构未成,是以还未传给其他院生。
王晦剑光闪烁,敌人武器任其摆布。
三枪一矛一刀,无法伤及王晦一毫。
禁军与书院双方同时惊讶。
不只五军营的士兵,只要是禁军的全体弟兄都知道这五名把总的实力,绝对是全朝野最强,虽非江湖闯荡的练家子,但征战南北的硬底子,他们五个是全禁军的精神象徵。
如今居然五人打不过一人,当真是奇耻大辱。
另一方岳麓书院院生也从未看过有人能在王晦手中支持过五招的人。
五对一激战中,两方人马不由得停下手边的杀戮,将眼光注目在五军把总与鬼才王晦身上。
战场肃静,霎时只剩五军把总的枪风丶刀声,与那夺目的剑光。
但这其实并非是五对一。
重点在於五军把总的战斗特性,他们擅长在战场杀敌,能在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能调兵遣将,五路禁军相互配合,而从未学过在打斗中五人围攻一人。
五名实力高强的武者围攻一人,前所未闻。
战场尝有三英斗吕布,而未曾有五虎斗战神。
充其量不过一对一,对一,对一,对二。
二者乃是那拿苗刀者与刺出锁喉之枪兵。
两人的刀与枪搭配的天衣无缝,屡次把王晦逼入绝境,好在有其他敌人的抢与矛将攻势错乱,让他可以有馀力招架还击。
又是一次配合恰到好处的夹击,刀连斩,枪锁喉。
王晦躲无可躲,本是要以剑硬挡下这夹击,可此时另外一柄长枪朝王晦下盘猛扫。
扫击进攻搭配刀与枪,来势并不慢,甚至相当快速,只可惜太快了,没与刀与枪配合好。
长枪抢先一步扫向王晦的腿,王晦原地一跳,踩着枪棍,借力从那刀枪夹击中跃开,登时无损躲开。
第240章 杨()
使扫枪者,名为杨宝殿,他是杨寒枝的堂兄,使得一手好枪法乃源自家传,乱世征战跟随在徐寿辉左右,而在部将陈有谅弑其主後,转投朱元璋旗下,之後屡战奇功,而在禁军有一席之地。
杨寒枝为杨宝殿远房堂弟,两人年差二十,乱世平定後,其母带杨寒枝投靠杨宝殿屋檐。
杨宝殿膝下无子,待寒枝如父如兄,见寒枝眉目清秀,典故道理对答如流,天资聪颖,遂将其送往白鹿洞书院,望能将其培育成国家栋梁。
未料杨寒枝参与书院的改革,杨宝殿乃一介武官无权过问政策核心,又身为禁军把总受命前来镇压暴动,实是痛心疾首。
杨宝殿在岳麓山脚见到杨寒枝死而不坠,大眼圆睁,铁铮铮为了理想而战的样子令他感慨万千。
那记扫击是刻意先使出来的,目的便是要让王晦躲过凌厉的枪与刀夹击,他觉得书院改革罪不至死,无奈他无力回天,只能暗中帮王晦。
锁喉枪与使苗刀的两人眼睛齐往杨宝殿望去,就算配合的多不好,这可是极为致命的错误,更何况他们三人是熟识。
苗刀“关子建”,锁喉枪“林淡”。
三人皆曾是徐寿辉旗下,时常切磋武艺,林淡的锁喉一枪还是经过杨宝殿千次琢磨才能无懈可击。
关子建与林淡持续着刀枪夹击,不时有蛇矛与长枪的驱赶王晦,而杨宝殿便是进攻最少的。
人多手杂,杨宝殿隐不出手是正确之举,但若是在贸然出枪救王晦,必定会被发现,责罚下来,包庇者与之同罪,杨宝殿不能使杨家上下遭受牵连。
杨宝殿在四人只中来回飞窜,硬是将战斗空间缩小,战斗距离变小,抢矛的挥洒登时受限,那便是王晦剑的优势。
王晦挥舞着紫阳剑法,即便范围缩小显现优势,敌人的攻势依旧密不透风,还是无法瞬间取胜。
心想必须另想办法将他们逼退。
王晦发现有三人的武器有劲力施展而无内力贯通。
内力能转换成劲道,劲能发,而不能凝。
这是典型由外功领悟内力的缺点,枪头尖锐之劲能贯穿野猪之背厚皮,但枪身却没有内力凝聚如寻常木棍,力斩可断。
王晦冲锋,剑锋在前,决定将二枪一矛先行斩断,挫禁军把总的锐气。
剑过,枪断,禁军士气大减,若在武林之中的比试,五军把总便算输了,可惜这不是比试,而是一场战争。
五军把总接过随从捧上的武器,再度挡在王晦身前。
王晦只前进了一步。
饶是王晦逐一与五人交战,经过一番车轮相斗,王晦逐渐力竭。
锦衣卫游有竽本以为五军营把总能拿下王晦首级,没想到尚嫌不足。
“你们在干什麽?看戏吗?给我开枪。”游有竽吼道。
“有我们的人混在前方。”锦衣卫百户道。
“还在等我下令,立刻整队。”游有竽道。
火枪兵迅速排回队形,因人数减少,火枪被院生砍断损毁,本是三十六人两队二排,一横列十八人。
现在只有两排,前排九,後排十人,共十九名神机营火枪兵。
弓兵的经验足,不待命令已列阵完成。
“射。”游有竽大喝。
岳麓书院武院生勉强能挡住弓箭,但对火枪完全没辙,只能以桌子招架。
第二轮子弹飞来,子弹已经贯穿了桌子,射中了院生,痛呼此起彼落。
王晦听见後方哀鸣,长剑加速,加速突破讲堂大门。
退後的,却是王晦,心急反而吃不了热稀饭,王晦不进反退,退回原点。
王晦心急如焚,连连进剑,院生的人数还是一分一秒的锐减。
火枪兵装填弹药时,“碰”一声巨响,游有竽抬头望向讲堂屋顶破洞,天空之中有着紫色的火花,这是神机营射向天空的暗号,游有竽知其意,下令五名禁军把总让道。
王晦见五名禁军把总各往旁边退开,门口近在眼前,他知道其中必定有诈,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岳麓书院院生走出讲堂发现庭园内布满了神机营的火枪兵,四面之墙亦有火枪兵列队,所有的枪管对准着岳麓书院院生。
讲堂外头仍是黑夜,无数火炬照明庭院,百具火炮的影子在火炬下晃动。
如此大量的火枪,王晦也没把握能挡住所有子弹,何况还有五名禁军把总在後。
此时游有竽高声道:“王晦我们打个商量如何?”
“商量?你方才说奉皇帝旨意把我们赶尽杀绝,现在却要何我们打商量?”王晦道。
“你们当然会死,但是我能让你死得痛快些。”游有竽道。
王晦不理会游有竽的商量,在脑中思索对策。
“你们几个月前还是文弱的书生,现在却武功陡进,虽还尚不敌夜行侍,但再多练个几年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对你们的武功很感兴趣啊,若是你们将所有秘笈写给我,我可以将你们的武功发扬光大。”游有竽道。
“为何要给你这废物学书院武功,我们是要让百姓习武自保自卫,强兵富国,不是给你欺压百姓的。”王晦道。
“你们都要死了,武功失传,不觉得很浪费吗?”游有竽道。
“不给。”王晦道。
“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游有竽仍不放弃道。
王晦仍苦思活路,不得其解,枉他号称鬼才竟对现况完全无计可施。
岳麓书院院生也在旁细声讨论,神色却不如王晦慌张。
忽然一名岳麓书院院生迅速冲出去,来到枪阵前,才刚斩倒一名火枪兵,随即被集火枪杀。
王晦暗叫怎麽能如此横冲,实在太过莽撞。
“别冲动,冷静。”王晦道。
“这不是冲动。”另一名院生声音颤抖说完身子立刻跑出去,手里拿着桌子期中一根桌脚。
这名院生步履拙莽,连跑几步都会气喘,任谁都看得出他不会半分武功。
院生大叫壮胆跑向火枪阵前。
一名火枪兵慢调斯理将枪口对准冲来的敌人,扣动扳机,子弹精准命中院生的太阳穴。
院生随即倒下,眼神呆滞,一命呜呼。
空气中仍散布火药燃烧的白色硝烟。
“你们在作什麽,老实的待在我後面。”王晦道。
“晦师兄,我们终於发现你做不到,而我们能办到的事了。”一名武院生道。
“啥?”王晦道。
“你救不了我们,而我们全体舍了自己这一条命,却可以保你能出去。”
第241章 夏()
此名岳麓书院武院生唤作夏雨生,老家在四川,与黄芍先生乃是同乡,本是大户少爷雇来的书僮,但在主人离奇死亡後,更与四川失去连系,他没有半点盘缠回老家,便在岳麓书院打杂挣钱。
夏雨生大字不识,却对武功很有兴趣,王晦闲着便指点他一点武功,作为未来书院试验性的武功教学课程,也成为岳麓书院武院生。
“你这是送死。”王晦道。
“晦师兄你是聪明人,你应该知道我们不可能全部活着出去。”夏雨生道。
“”王晦不语。
“如果岳麓书院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我们希望那人是你。”夏雨生道。
“我能带走一人。”王晦道。
“带走黄澄吧。”院生指向身後的矮小少年。
“不要,我要留下来做烈士。”矮小少年黄澄一身书院青衣,年纪在院生之中最为稚嫩。
“你年纪太小了,懂什麽是烈士。”夏雨生道。
“我年纪大到知道什麽是慷慨就义。”黄澄不服气道。
“你还有留下两个妹妹在四川深山之中不是吗?”夏雨生道。
黄澄乃是黄芍先生之孙,父母双亡,由祖母养育成人,因黄澄年纪到了,黄芍便接黄澄至岳麓书院读书,只是没想到居然碰见如此巨劫。
“我要留下。”黄澄道。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被封住穴道,我带你走;二是你跟我走。”王晦直言。
王晦语气凛然,有股令人难以拒绝的威严,黄澄只能低头答应。
从讲堂门口至左右墙面共有二十步的距离,这二十步,岳麓书院院生要尽力为王晦争取。
王晦眼睛往左侧一转,众院生明了,伺机从左侧逃走。
兵贵神速,已经有数名院生向火枪阵冲出吸引炮火,王晦则趁机从左面突破。
刹那间,神机营的统领已经知道王晦要声东击西,想要藉机逃走,一声令下,火枪齐发。
王晦依然冲在最前头,他有把握能保护黄澄,但若是能更快速地越过城墙,有可能多救出更多的人。
李字夜行侍虽丧心志,但身手依旧不凡,在馀下残存的另一名夜行侍拉扯下,随後跟上王晦,夜行侍隐入王晦一行人的身影之中。
在无烟火照亮星空,夜行侍躲藏匿踪不费吹灰之力。
王晦离墙壁还有五步,武院生也只剩五人,但还有数十名文院生拿着断桌残椅在一旁挥舞。
一名文院生身中七枪仍拖着残躯想要护住王晦与黄澄。
王晦抓住黄澄的背心攀上墙壁。
墙壁上的火枪兵连忙射出子弹,但都被王晦的剑斩下。
王晦踢出一脚,将一名火枪兵撞向自己的夥伴,墙上的火枪兵列队如骨牌般倒下。
“快上来。”王晦向身後一望。
文院生全军覆没。
最後一名武院夏雨生肚中两枚子弹,捂肚挺剑,靠着墙纵声大吼:“晦师兄,快走。”
“只要有希望我就不会放弃。”王晦向院生伸出援手。
武院生伸出手,王晦一把将他迅速拉起,带着黄澄,提气狂奔穿过学斋,正要离开书院时,四周响起整齐划一的步伐。
“朝廷禁军部属当真滴水不漏。”王晦苦笑。
“抛弃我们吧,虽然对不起老师,但和黄澄只会是您的拖油瓶。”夏雨生脚软跌地。
“还有机会,不到最後别放弃。”王晦道。
“黄澄把书拿给晦师兄。”夏雨生道。
黄澄从袖中拿出一本经书,恭恭敬敬呈给王晦。
“这是无空真经,还有四大书院与露一酌研修的千年武学心得。”夏雨生道。
“无空真经我未曾听过。”王晦道。
“这武学在过去的江湖造成了不少杀孽,老师说不该让这经文流传於世。”夏雨生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明白老师的意思。”王晦道。
“我笨得很,还在想如果让晦师兄先学了这个,就不必在自创清涟与紫阳剑法了,定三两下把锦衣卫与五军营的高手解决。”夏雨生道。
“关於这一点你也是对的,若无空当真如传闻中高深,我的武功突飞猛进,亦有可能,但老师既有交代,我便不能练。”王晦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