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传送门-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施展刀法的口诀不同,二是运转真元的方式上迥然而异。
这简直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若孔元真是自己瞎编乱造的也就罢了,可风烨一看,仔细一想,那些独到解析竟然完全行得通。
一时间,风烨都分辨不出来那一方解析才是最正宗的了。
数息后,风烨从玉简中抽出神识,叹了口气。
他神情复杂道:“孔元所做功法解析,有不少部分与原版解析相悖,但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解析。”
他此言一出,众修士一片哗然。
“我们通力合作,耗费心血才解析出那些功法。如今他仅一人,就抵过我们全部?”
“风副使,万望您再次确认,免得伤了众人之心啊。”
鉴功台上,此起彼伏的响起一句句质疑之声。
上官楠大怒,本想替孔元争几句。
但孔元却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这样做。
上官楠只好压下心头怒火,与孔元一起静待风烨宣布结果。
风烨感到身上压力骤大,但他自己无法轻下判断。
他一脸严肃的扫视众人,双手举起,再往下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风烨清了清嗓子,缓声道:“此种大事,我不能一人独断,需请示阁正潘大人才可。”
他口中的阁正潘大人,全名潘祺,乃执掌藏真阁一切事务之人。
鉴功台上气氛安静下来,众修士们面面相觑。
他们万万没想到,风烨竟要为此事请示阁正潘祺。
这说明孔元的功法解析在风烨心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让他不得不珍而重之。
第126章 小胜一局()
风烨一脸凝重的收起那块玉简,立即转身前往阁正潘祺所居之处。
见风烨离去,鉴功台上诸位修士敬佩不已的看向孔元。
他们被孔元强大的解析能力折服。
因为没有什么比事实更具说服力。
孔元不仅成功解析出六块功法拓片,还重新发掘出功法内深层含义。
这是藏真阁内绝大多数修士都无法做到的。
而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修士们总会心怀敬意。
他们很想知道孔元为什么能如此快速的解析出六块功法。
一位白发老者紧拄拐杖,颤颤巍巍的往人群外走去。
修士们见此,自觉为白发老者让开一条道路。
白发老者一脸肃穆的走到孔元身前,沉声道:“老朽南云子,在藏真阁解析功法已有一甲子之久。”
“六十年间,老朽解析了诸多岩壁功法,却从没看到有人能如此轻易解析出功法。”
“老朽希望孔道友能为老朽答疑解惑。如此,老朽死也瞑目了。”
南云子说完,躬下身,准备向孔元弯腰作揖。
孔元急忙扶住南云子:“南云子前辈不可,莫要折煞晚辈。”
南云子摇了摇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若孔道友肯为老朽解惑,便是老朽之师。”
孔元一脸无奈道:“晚辈不敢做南云子前辈之师,但能解答一些疑惑。”
南云子闻言,直勾勾的盯着孔元:“有孔道友这句话,老朽便知足了。”
他迅速抛出一个问题:“孔道友,你如何解析出那些功法拓片?”
众修士见状,一脸紧张的看着孔元,等待着他说出答案。
南云子乃藏真阁众修中最为德高望重之人,虽然修为只有炼气十二层,但出自他手的岩壁功法解析最多。
因此,阁正潘祺与副使风烨都对他礼遇有加。
面对南云子真阁直戳要害的问题,孔元皱起眉头。
他心中很是不爽:“南云子,你莫不是老糊涂了?轻飘飘一句话就想让我如实招来?”
“更何况,你问题极为刁钻,分明是倚老卖老,以大势压人,强行逼我说出解析之法。”
“你们不仁,我就不义。看我不把你们耍的晕头转向”
想清楚这些以后,孔元对南云子陡生几丝恶感。
要知道,紫幻天罗的器灵红苑,传承了妖族大能上万年记忆,岂是南云子这个老家伙能比?
孔元压下心头怒火,神色恢复平静:“南云子前辈,我解析功法拓片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向飞面大仙祈祷。”
“飞面大仙?”南云子一脸惊奇。
“没错,我诚心念诵《飞面真经》,飞面大仙便会降下神意,使我洞悉功法拓片上所有记载。”孔元一本正经道。
南云子急忙道:“孔道友,能否请你向我等传授《飞面真经》?”
藏真阁诸位修士面现火热之色,一脸巴望的看着孔元。
孔元轻咳道:“咳咳,《飞面真经》乃飞面神教教典,一般不轻易外传。”
南云子人老成精,很快明白孔元话里的意思,便开门见山道:“五万块下品灵石,能否请孔道友传授我等《飞面真经》?”
“善!”孔元两眼一眯,微微一笑。
南云子兴奋不已的拿出储物袋,转身向一众修士集齐五万块下品灵石。
他将装有五万块下品灵石的储物袋交给孔元。
灵石一到手,孔元就把地球上的《三字经》前几段经文作为《飞面真经》传授给南云子等人。
传经后,孔元一脸神秘莫测:“每日念诵《飞面真经》九十九遍,一直坚持三月,飞面大仙便会降下神意。”
“九十九遍?三月?”南云子被孔元忽悠的一脸懵逼。
“不错,每日必须诚心念诵,少半遍都不行!”孔元板起了脸。
他心里其实乐开了花:“这群家伙,坑我坑的这么厉害。如今终于让你们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
藏真阁修士们闻言,连忙念诵起“《飞面真经》”,生怕少念一遍,落后于人。
一时间,偌大鉴功台上响起一片念经之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上官楠与上官逸目睹这番情景,露出一脸疑惑之色。
上官楠忍不住向孔元传音道:“孔兄,你那《飞面真经》真有如此神效?”
孔元呵呵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上官楠听到后,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孔元双手抱于胸前,心情无比舒畅,静立原地,只等风烨传回消息。
……
另一边,风烨火急火燎的赶到阁正潘祺居处。
他站在门窗外,敲了敲门:“属下风烨,有急事禀报。”
潘祺声音从屋内传来:“准进。”
风烨推开门窗,快步走进屋内。
屋内正中有一块蒲团,周边围绕着六块西瓜大小的半月形大石。
潘祺穿着身黑色深衣,盘膝坐在蒲团上。
他眉毛一动,说道:“何事让你如此惊诧?”
风烨赶紧取出那块玉简:“禀阁正,一个叫孔元的修士通过了六拓之试,解析出全部功法,不过与阁内原本解析存在诸多差异。”
潘祺吃惊不已的接过玉简,快速投入一丝神识进行察看。
数息后,潘祺拿起玉简,将其插在一块半月形大石凹槽上。
下一刻,六块半月形大石上方闪耀出六片黄色光幕。
每片光幕上都流动着玉简内经过红苑解析的功法。
潘祺手上微微捻诀,六片光幕上的景象一阵变动。
红苑解析功法旁,又出现藏真阁原本解析功法。
潘祺不断对比着两篇功法。
半盏茶后,潘祺收回目光,看向风烨,沉吟道:“孔元解析与我等原本解析相比,竟略有胜出。”
风烨很是认同:“正因如此,属下才大感惊异。”
潘祺想了想,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块金色符文令牌。
他把金色符文令牌递给风烨,叮嘱道:“孔元值得我们大力拉拢,要给予最好待遇,让他在金符令帮助下,解析出更多功法。”
风烨点了点头,接过金符令,向潘祺一揖后,转身从屋内离去。
第127章 清静岩前()
潘祺见风烨离去,转身走进六块白石中,重新盘膝坐在蒲团上。
他双手捻了道法诀,六块白石上产生一阵波动,浮现六片矩形光幕。
那六片光幕上,分别显示出六扇岩壁内的景象。
潘祺默默扫了扫六片光幕,喃喃自语道:“此子解析之法闻所未闻,我有必要一探究竟。”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鉴功台上,藏真阁众修士仍在齐声念诵“《飞面真经》”。
鉴功台另一处,孔元正在与上官叔侄交谈着。
上官逸眉毛一动,说道:“风烨很重视你,估计此事要成。”
孔元一脸平静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道法自然。”
上官楠不由叹道:“我真服了你,看得如此云淡风轻。”
没过多久,风烨行色匆匆的走进鉴功台。
他扭头一看,见不少修士低声念叨着一种陌生咒诀。
风烨眉头一皱,问向赵煊道:“尔等这是做甚?”
赵煊微微扭头,看向孔元,示意跟他有关。
风烨快步走到孔元身前,一脸不解道:“你做了何事?为何他们皆在念咒?”
孔元打了个哈哈:“适才我与诸位道友交流了一番解析功法心得。”
风烨兴趣骤生,急忙问道:“能否告知于我?”
孔元笑呵呵道:“你可询问南云子,我尽皆告知于他。”
风烨正想转身去找南云子,孔元却拉住他,问道:“风副使,阁正那处,可有回复?”
风烨闻言,迅速反应过来,一脸尴尬道:“方才忘了此事,孔道友见笑了。”
他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储物袋中取出一块金色符令。
风烨将金符令递了过去,说道:“阁正很看好你,特地令我送来金符令,助你参悟六扇岩壁上的功法遗刻。”
“这金符令内含器灵,可为你介绍那些岩壁上的功法来由,帮你筛选合适功法。”
孔元闻言一喜,欣然接过金符令,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那金色符令呈长方形,正面浮刻“藏真阁”三个大字,背面刻是一副藏真阁山门的浮雕。
不少修士见孔元获得金符令,都是一脸怪异之色。
南云子似乎想说什么,可还是强行忍住。
上官逸敏锐察觉到周围修士表情不对。
他眉毛一拧,向风烨诘问道:“你是不是在金符令中做了手脚?”
孔元一听此言,从获得金符令的喜悦中回过神。
他神色不悦:“你若想用金符令坑我,那我不要也罢。”
风烨急忙解释道:“藏真阁从未想过要坑你,你放心使用金符令,绝不会出半点差池。”
孔元将信将疑的收起金符令:“这次且信你一回。”
风烨松了口气:“你等放心,我不会做那背后陷害之事。”
上官楠与上官逸毫不客气的盯着风烨,谨慎态度中带着许多防备。
风烨见此,苦笑道:“孔道友请随我前往封藏六扇岩壁的藏真大殿。”
孔元点了点,与上官叔侄一起跟着风烨离开鉴功台。
半响后,四人经过一段地势险要的悬崖栈道,来到一处广场上。
这广场地面由大块青石板铺成,正中立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雕像。
雕像后不远处,有一座气势恢宏,极具规模的巍峨大殿。
很显然,那座大殿里封藏着先贤们刻下无数功法的六扇岩壁。
但进入大殿前,风烨却带着三人走向那座老者雕像。
他满脸敬意道:“他乃藏真阁始祖明昶真君。七千八百年前,明昶真君游说大能先贤,刻下功法咒诀,为我等留下无价之宝。”
他一边介绍明昶真君事迹,一边带三人来到雕像前。
明昶真君雕像前有一座香炉,一个弘德箱,五块蒲团。
风烨神色凝重道:“第一次进入岩壁封藏室参悟功法者,应拜明昶真君,感谢他留下遗泽。”
孔元点了点头,他觉得明昶真君确实值得所有人尊敬。
风烨取出十二柱香点燃,给每人分了三炷香。
四人整理一番仪容,齐齐祭拜明昶真君。
上完香后,孔元又往弘德箱里投了一百块下品灵石。
他心中不停默念:“望明昶真君保佑晚辈获得合适的筑基境主修功法。”
这番仪式做完,风烨又带着三人前往封藏着六扇岩壁的藏真大殿。
未几,四人踏上十二层石阶,一起进入藏真大殿。
大殿内雕梁画栋,一副大型壁画立在殿中,内容正是明昶真君邀请各位大能在岩壁上留下功法遗刻的场景。
壁画两旁是两条深邃长廊,只不知哪条通向六扇岩壁。
风烨从储物戒中取出四块蒲团放在地上。
众人不解风烨此举何意,他只好解释道:“只有孔元一人通过六拓之试,因此只允许他进入,我等需在此处等待。”
上官楠与上官逸面面相觑,只好停留在原地。
孔元见此,温和道:“勿要担心,我会满载而归。”
上官楠沉声道:“孔兄,我相信你!”
上官逸点了点头:“你尽管放手去做,不留任何遗憾。”
孔元闻得此言,差点打了个趔趄。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跟他做最后诀别。
看着三人之间的默契,风烨脸上闪过一丝莫名之色,嘴角微微弯起。
孔元跟上官叔侄聊了几句后,便扭头问道:“请问风副使,要走那条长廊才可到六扇岩壁。”
风烨笑道:“左边那条长廊直通第一扇岩壁。对了,进岩壁尽量拿着金符令,能助你详细了解各扇岩壁。”
孔元微微点头,拿出金符令握在手中,转身走向左边那条长廊。
上官叔侄二人望着孔元远去背影,万分希望此次能如他所愿。
……
长廊内一尘不染,空荡无比。
孔元一边走着,一边往前看去。
只见走廊尽头有一个高约两丈的大洞。
那洞口一片光明,孔元可以清晰看到洞内岩壁上刻着三个飘逸大字:“清静岩”。
这时,他手中金符令自动发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