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175部分

从良种田纪事-第175部分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采,但因十分干净,可比方才顺眼多了。

    因为身上的衣裳花花绿绿的,他们有点儿不好意思,步子迈得很是扭捏,这些衣裳都是家里人临时凑的旧衣裳,自然是很不合体的。

    幸好,前阵子家里来了新的下人,带来了一些他们在家里穿过的旧衣,不然的话,还真一下子没地方找这么多的旧衣裳去,清露和秦怀恩的旧衣裳,都是清霜的针线,就算他们没机会穿,也会仔细地保存起来,当成纪念品。

    些孩子们,清露懊恼地一拍额头,她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是做得太不够了,主要是她没想到,人家是组团儿来的。

    秦怀恩是最后一个出来的,抱着那个依然昏睡的孩子。

    秦怀恩告诉清露,“没有!”

    清露笑了,没有女孩子就好了,旁的问题都好解决,其实就是有女孩子也没关系,清露想了,大不了把女孩子救治好了后,打发走,实在不行,她们还可以自卖自身,找个地方去总是没问题的。

    这天家里的午晌饭开得比平日里晚,但大家都不介意,反而热烈地讨论起这些新的家庭成员来,程一针没和家里人一道吃饭,但他又在山上住了下来。

    这些孩子除了风寒肺疾之外,还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比如外伤皮癣冻疮之类的,都需要诊治。

    三天后,隔离的警报解除了,孩子们的新衣新鞋也在女人们的努力下做好了,就连手工作坊中的女人们,都暂时放下了织毛衣的活计,给家里帮忙,不然是做不完的,当然,清露也是付了工钱的。

    干净净穿戴一新的孩子们,清露十分欣喜,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三天的白粥小菜儿,不仅养出了这些孩子的好气色,还加深了他们对这个家的感情,眼见着他们就活泛了起来,话也多了,还有那特别懂事的,已经主动要求为家里干活儿了。

    清露先是和蔼可亲地挨个询问了他们的姓名年龄和来历,一旁得了叮嘱的秦怀恩则奋笔疾书地将记了下来。

    用清露的话来说,这叫“档案”,档案不是记完了就算了的,清露还会逐一去核实,些孩子是不是说了实话。

    幸好,他们说的地方,都离这里并不远,最远的地方儿,步行的话,有个几天也就到了,核实起来一点儿都不难。

    也是,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走不了太远,更独自活不了太久,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寒冬腊月里。

    还有的孩子,则干脆记不清楚自己的来历了,连姓名都说不清楚。

    这些孩子自然不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甚至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有的是乞儿,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弃儿,其中有一个,竟然是被大户人家赶出来的弃奴。

    他们相遇在巨山县县城,然后被其中的一个孩子收服了,生存,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松散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成立了有差不多两个来月了。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老大”就是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这孩子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个九岁的弟弟,也在这群孩子中,其实他还有个三岁的弟弟来着,前两天死了。

    “早知道爷和太太这么好……呜呜呜,是我害了小弟……”贫病交加生死一线时都未曾掉过一滴眼泪的“老大”,这时才展现出了和他年龄相符的脆弱和委屈,只是,有些遗憾永远都无法弥补了。

    “你们是从哪里知道我们这里收人的,又为什么开始时不愿意来?”清露轻声问。

    他们知道清露这里的途径很多,有的是村里人说的,有的是从在孙东家那里做工的人说的,在孙东家的炭窑中压炭渣的都是穷人,来自周围两县附近的村子,消息传的范围比里正还广。

    很多村子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把村里没人养活和在灾年出现的流民,往这里送。

    不能说这种做法儿不对,但很明显,这让很多人对山上秦家招人的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基本上,一听说会被遣送,孩子们就跑了,或是被舍不得的大人们保护了起来,其实只要有个年龄在十四五岁的大孩子带着,靠压炭渣,最起码能养活一二小孩子。

    老大也说了他的想法儿,“我想着,我都十二了,怎么也能带着弟弟们活下去,我不想改姓,不想一辈子为奴,断了我们家的香火儿。”

415。第415章 又开始抛媚眼儿了()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想法儿,很有代表性,尤其是清露又只要男孩儿。

    清露点头,没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你们想的对,这样,就算现在你们来了,我也给你们个选择的机会,你们现在不用决定,十天之后,估计除了老大外,你们的身子也都养好了,到时是去是留,你们再告诉我。”这十天的缓冲期,可不只是给他们留的,清露也要依据档案去对他们做初步的考核。

    秦怀恩则想,清露又开始抛媚眼儿了,很显然,从头开始,清露要的就是对方心甘情愿,哪怕对方只是些孩子,这样调|教起来必然事半功倍。

    清露又重申了一遍她收人的要求,着重提出,“说白了,你们若是留下来,你们的命就是我的了,要打要杀要卖,都是我家说了算,你们各自的姓也留不下了。”还提醒他们,“你们若是走的话,衣裳鞋袜可以带走,但想要银钱,那我是一文都不会给的。”她真不是开善堂的,能做到这步,已经很不错了。

    老大第一个跪在地上磕起头来,“爷,太太,我可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来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实在是没地方去了,别说我病成这样了,就是我还好着,养活弟弟都很困难,”日常吃喝还行,一旦有个病痛啥的,就是一场灾难,他们又缺衣少住的,怎么可能不生病呢?“再加上这些小兄弟们,我真是照顾不过来。”

    “现在爷和太太又花了这么多的银钱和心思给我们诊治吃喝,这就是救了我们的命啊,我们把命还给爷和太太,那是应当的,可不能做那个忘恩负义的人!”

    有了老大带头,其他孩子也立刻都表了态,他们是真心跟从老大的,没了人带头,他们失去了主心骨会生存得越发艰难,再说,这三天过的日子,也让他们说什么都舍不得离开了。

    清露对老大的表现很满意,这孩子反应快,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他头脑清楚,还有相当高的组织和领导才能,要知道,野孩子王啥的,不是那么好当的。

    最可贵的是,不失赤子之心,他生性善良,有了活命的机会时,也不抛弃自己的小伙伴儿,怪不得这些孩子能抬着他一直走到这里来,想来是他当初将“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已言传身教了下去。

    他还没有花言巧语,直接来通“大恩大德”表忠心什么的,而是先把他们的生存困境说到了前面,然后才表示他愿意留下来是报恩。

    是个品性过关的人才呐!清露想,这些孩子中,有这么一个好的,也不枉费她这番折腾了。

    后来,清露又从秦怀恩那里了解到,这孩子的根骨也不错,是个习武的上等资质。

    在交流的最后,清露问了他们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问题,“你们有没有特别恨的人和非常牵挂的人?若是不方便当面说,偷偷告诉我也行。”语气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诱|惑,就好像她打算帮着这些孩子报仇去似的。

    孩子们毕竟还小,就算比普通孩子多了些生活经历,也还是天真的,用清露的话说,就是比较好糊弄,容易套出来实话。

    愣了一会儿后,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他们当中说得最多的憎恨的人,是和他们一样的孩子,通常是挨过打啊,被抢了什么东西什么的。

    说到最后,清露稍加引导,他们就自己都说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发现,当生存危机摆在面前时,他们也会同样去抢。

    只有老大说的和旁人不同,他最恨的是他的舅母,原来兄弟三人的父母死了之后,他们去投奔了他们的舅舅家,但舅母不肯收留他们。

    “我知道舅父家也穷,也有四个孩子,可我就不懂了,我只求舅母留下病弱的小弟,还说我会隔段日子送些钱粮回去,只要有间暖屋子住就行,为什么她还是不肯?!”说到后来,他又流下了眼泪,但过了一会儿,情绪也平静了下来,“到了太太这里,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得的不是普通的风寒,要请这么好的大夫,吃这么贵的药,这病还过人……”他的病,就是在照顾小弟时,被过到身上的。

    清露接下去说,“还很可能死人,没人愿意让旁人死到自己家里,哪怕是亲戚,回头也好说不好听,你们再因此恨上他们,就更麻烦了。”好人好事是那么好做的吗?到现代,都发展到“扶不扶”的程度了!

    老大点点头,抹了一把眼泪,“太太说的对,我想,若是我们兄弟过得本就不易,再来了个这样的孩子……我也得好好琢磨琢磨。”倒也是个讲道理和心宽的。

    说到记挂的人,绝大数都是玩伴儿,自然早已烟消云散,过阵子能不能记得了,都很难说。

    也有记挂家人的,可惜怎么都找不到了,最可怜的是个只有五岁的孩子,他是这些孩子里面最小的,他原本和祖母相依为命,他很想祖母,他还求清露帮他去找祖母。

    可其他的和他相处时间长的孩子告诉清露,实际上,这孩子的祖母是死了,只不过孩子小,上来一阵子就犯糊涂,傻傻弄不清。

    大人们听了自然只能洒下一把同情泪。

    事后,清露对秦怀恩解释道,“你要教他们习武,我可不想回头得了我们的教导后,他们再去报他们的什么血海深仇,别说我们白白辛苦了一场,就是他们不听从指挥,给咱们惹麻烦,就够闹心的,再有那个心眼儿多,因为他们的私利耽误了咱们的事儿,那就太坑人了。”

    死士这种下人,只有亲自尝试去培养了,才会发现有诸多顾忌,清露这几天没想别的,脑子里净琢磨这些事儿了,还写了好多的规划和计划啥的,“就算现在这样,我也不放心,平常你要记得多观察。”

    秦怀恩点头,他觉得他是会管人的,前世他可是管不过少的人,可清露的角度总和他不同。

416。第416章 到底救了多少人() 
其实初次的清露感觉又何尝不是如此,每次她和秦怀恩交流,都能有些收获,就这样,他们商商量量的都觉得想得周全了许多,相互间的默契更是越发深刻起来。

    清露和秦怀恩在这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里,默默地共同成长着,就连睿儿,因为有了这些人,都被清露和秦怀恩潜移默化地教导了很多驭人之术,尽管这时的他们并不知道,今后还有那么多的风雨在着他们,这些都是他们生存下来的根本。

    十天后,孩子们的来历全都审核完了,栓子和二勇可没少跑路,幸好家里车马齐备,倒也快捷方便。

    让人开心的是,孩子们说的都是真的,清露这才让秦怀恩带着他们先去里正那里,又去县衙办了卖身契。

    最麻烦的是那个身为弃奴的孩子,尽管无论孩子还是原来的主家,都说卖身契是在还给那孩子后,被孩子亲手毁了,清露还是不放心,又求了主家和他们所在的村子的村长,出了字据,这才重新办了卖身契。

    “这事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虽然咱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和教导他们,可教育不是万能的,”清露说,“真要有那怎么都教不好的,咱们就直接卖了,少亏一点算一点儿。”她很怕秦怀恩一来气直接把人给杀了。

    秦怀恩还真是这么想的。

    这是个开始,从这批孩子来了之后,隔三差五的就会那么三个两个的孩子来卖身,他们很少有单独来的,这样的卖身是需要勇气的,但也没有第一次来的那么多的。

    随着山上可以先再决定卖身不卖身的做法儿慢慢地传了出去,来的孩子就更多了。

    渐渐的,不用清露安排,家里人就形成了一整套接待这些孩子的模式:检查身体剃发清洗发放衣裳和鞋子隔离治疗先吃三天白粥建立档案提问审核签契约……

    来的人多了,就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了,大家这才发现,当初清露订的那条只收留送衣裳的规矩,有多么明智,有些孩子就是本着占便宜的心思来的,还有的大人,直接将病得孩子丢到大门口。

    这要是没那条规矩,恐怕来打秋风的人就会更多了。

    不过,用这种方式打秋风,也是被生活逼到了一定的份儿上了。

    程一针干脆留在山上不走了,不仅出诊,还开始在他镇上和县城中的药铺里舍药,他已经发现了,来的孩子中,有九成是和清露一样的毛病。

    这种病的病因,除了饥饿体弱之外,一个很的原因就是得了风寒后,迁延不愈或根本就没治疗,小毛病拖成了大毛病。

    今年天气异常,开春得风寒的人很多,穷人家得病治不起的比比皆是,也难怪会让这种病蔓延起来,万一成了“疫”,就太可怕了。

    因为有程一针的努力,来山上的孩子,不管留下不留下的,没一个病死的,对程一针的医术,众人钦佩无比,而自从程一针开始舍药后,来的病孩子迅速减少,到了后来,已没有不想卖孩子,专门来骗治疗的人了。

    清露有点发愁了,“这才春天,怎么就来了这么多的人啊?”没人来的时候,她闹得慌,人多了她也觉得有点儿吃不消了,“灾年不是到明年秋天才最厉害吗?”

    “太太,帐不是那么算的。”刘秀芬告诉清露,“就打是好年景,那穷人家也没有能存够一年的口粮的,旁人就不说了,就说我和栓子家吧,那都是年年到春天闹粮荒的,”大致估算了一下,“去年春天咱们村儿,这样的人家得占到一半儿。”那时候,清露还没有来。

    “啊?”清露惊讶,“那怎么办?”

    刘秀芬说,“熬呗,不干重活的女人和孩子,尽量少吃,再到山上找些野菜啥的掺合着。男人们春耕过后,出来找些活干儿,混顿吃食,再赚几个钱买些粮。有能耐的,就上山打些野味。”

    “我和我娘是给人浆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